1,厭氧發酵罐里面是不是只有厭氧菌
你好!不是,一些水解發酵細菌和產氫產乙酸細菌是好氧和兼性厭氧的,幫產甲烷菌創造厭氧環境如果對你有幫助,望采納。
酵母菌有氧無氧都能生活,所以能在厭氧發酵罐里出現
兼性厭氧菌如酵母、大腸桿菌等也會存活
2,如何設計厭氧發酵罐
厭氧發酵罐依據所用材料不同,如鋼結構厭氧發酵罐;合金厭氧發酵罐;鋼筋混凝土厭氧發酵罐;磚混結構厭氧發酵罐等。設計不同。在中國至今無專業書籍介紹。目前設計原理來自德國等歐洲國家。 厭氧發酵罐目前多用于工業沼氣工程。農業沼氣工程不適合。在新疆,建造了很多這類工程。冬季運行,成本很高。一般都不運行。 厭氧發酵罐是由糧食等貯存罐應用轉化而來。
你那是嚴格厭氧還是兼性厭氧,或者說對氧氣的要求高不高,你說的是5噸的發酵罐還是5000噸的發酵罐。
3,厭氧發酵罐內最大壓力
根據菌種不同可能會不一樣吧最高應該會在0.25MPa以上
一般設計值是0.3MPa,但實際上不能超過0.15Mpa當然了,不同的廠家標準不一樣,
增加罐壓2通入更多的氧氣3使通入的氣體更加的分散,即更換孔徑很小的深層通氣sparger4增加罐內發酵液的湍動程度,可以從攪拌方面著手,但不一定要增加攪拌轉速5做前四條之前首先要確保溶氧電極,設備各處是好的正常的6做好前四條之前其次要確保你的種子是好的沒有問題的
攪拌系統的罐內部分:豎向導流罩、橫向導流罩、葉輪等全部為304不銹鋼,電機通過厭氧反應罐體上部儲存氣室內安裝的壓力傳感器采集的儲存氣室內的壓力數據。
4,用于大量培養一種嚴格厭氧細菌所使用的厭氧發酵罐其制造厭氧環
厭氧發酵的理論現在主要有兩種:兩階段理論和三階段理論兩階段理論:第一階段:發酵階段,又稱產酸階段或酸性發酵階段;主要功能是水解和酸化,主要產物是脂肪酸、醇類、CO2和H2等;主要參與反應的微生物統稱為發酵細菌或產酸細菌;這些微生物的特點是:1)生長速率快,2)對環境條件的適應性(溫度、pH等)強。 第二階段:產甲烷階段,又稱堿性發酵階段;是指產甲烷菌利用前一階段的產物,并將其轉化為CH4和CO2;主要參與反應的微生物被統稱為產甲烷菌(Methane producing bacteria);產甲烷細菌的主要特點是:1)生長速率慢,世代時間長;2)對環境條件(溫度、pH、抑制物等)非常敏感,要求苛刻。三階段理論:第一階段,水解和發酵。在這一階段中復雜有機物在微生物(發酵菌)作用下進行水解和發酵。多糖先水解為單糖,再通過酵解途徑進一步發酵成乙醇和脂肪酸等。蛋白質則先水解為氨基酸,再經脫氨基作用產生脂肪酸和氨。脂類轉化為脂肪酸和甘油,再轉化為脂肪酸和醇類。 第二階段,產氫、產乙酸(即酸化階段)。在產氫產乙酸菌的作用下,把除甲酸、乙酸、甲胺、甲醇以外的第一階段產生的中間產物,如脂肪酸(丙酸、丁酸)和醇類(乙醇)等水溶性小分子轉化為乙酸、H2和CO2。 第三階段,產甲烷階段。甲烷菌把甲酸、乙酸、甲胺、甲醇和(H2+CO2)等基質通過不同的路徑轉化為甲烷,其中最主要的基質為乙酸和(H2+CO2)。厭氧消化過程約有70%甲烷來自乙酸的分解,少量來源于H2和CO2的合成。
這和你的菌種有關。我的菌種長的慢,還不好養。最多時250ml 2.2g 菌體。我還在實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