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受限空間作業管理辦法
- 2,有限空間作業五條規定內容
- 3,酒廠的規章制度
- 4,存在有限空間作業的部門應當建立哪些安全生產制度和規程
- 5,酒廠管理規章制度
- 6,有限空間作業管理辦法
- 7,跪求酒廠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 8,酒廠管理制度是怎樣的
1,受限空間作業管理辦法
直接作業環節 1.對動火作業、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臨時用電作業、高處作業、起重按照《危險化學品登記管理辦法》要求進行登記。 20 4.7.6 危害告知 以適當
2,有限空間作業五條規定內容
法律分析:有限空間安全作業五條規定:一、必須嚴格實行作業審批制度,嚴禁擅自進入有限空間作業。二、必須做到“先通風、再檢測、后作業”,嚴禁通風、檢測不合格作業。三、必須配備個人防中毒窒息等防護裝備,設置安全警示標識,嚴禁無防護監護措施作業。四、必須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嚴禁教育培訓不合格上崗作業。五、必須制定應急措施,現場配備應急裝備,嚴禁盲目施救。 法律依據:《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辦法》第一條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與監督暫行規定》(國家安監總局令第59號令)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及技術標準、規范、規定,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有限空間是指封閉或者部分封閉,與外界相對隔離,出入口較為狹窄,作業人員不能長時間在內工作,自然通風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積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間。有限空間的基本特征是:空間有限、自然通風較差、常伴有不明有害氣體和易燃、易爆氣體,對人身安全構成較大威脅。有限空間作業是指在有限空間內(如:鍋爐、壓力容器、除塵器、地溝、煙道、地坑、污水提升站、污水處理池(井)、化糞池、下水道、箱罐類容器等)實施的檢查、維修、施工等活動。第三條 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負責,相關負責人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本單位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負責。
3,酒廠的規章制度
好的管理制度首先是依法管理,但是企業自己又不能因為依法管理而把自己給管死了。其實勞動法給了企業很多的可操作空間,不過是企業由于種種原因而不會利用罷了,現在就有這樣為企業著想的規章制度,GOGLE下“298勞動合同書與配套規章制度” 就能找到,這是專家們專為企業管理的便利和效能提高80%而設計的,幾乎不用你修改,拿來就能用。
4,存在有限空間作業的部門應當建立哪些安全生產制度和規程
受限空間檢修作業制度,受限空間作業工作票,受限空間動火作業工作票,
1、實施有限空間作業,應當嚴格執行“先通風、先檢測、后作業”的原 則,未經通風和檢測,嚴禁作業人員進入有限空間。 2、凡進入有限空間進行施 工、檢修、清理作業的,企業應當實施作業審批,未經作業負責人審批,任何 人不得進入有限空間作業。 3、必須加強個人防護,在沒有充分安全保障的情況下 不準許進入。最好先對現場的環境空氣進行檢測,并采取通風、佩戴防毒面具 等措施。 4、在進入井、坑作業前,應系好安全帶,佩戴氧氣呼吸器面具,使用信 號聯系,作業現場必須有負責人員、監護人員,不得在沒有監護人員的情況下 作業。嚴禁在事故發生后盲目施救。
5,酒廠管理規章制度
一、總 經 理 室
1、酒店控制管理制度
1)生產無形的服務產品要依靠各部門各崗位的員工來完成,而接受這種無形的服務產品則是客人,服務與被服務存在著一種一施一應的過程,要保證這個全過程處于規范的優質的狀態,就必須在全酒店范圍內建立一整套有效控制管理的規章制度。
2)實施控制管理的步驟:
第一步:確定明確的工作目標,訂立統一的標準。標準是控制管理必不可少的條件,是評價工作量度和質度的基礎,包括時間標準、成本標準、數量標準和質量標準等四大類。
第二步:測量與檢查實際的工作狀況,起始、過程以及結束。酒店管理者為方便能夠做到經常地檢查工作的進展情況,通常根據資料與要求制定圖表來表示,使工作進度任務情況能夠一目了然,以便盡早發現問題,分析處理,糾正錯誤,引導正確。
第三步:要將進度與標準對比,作差異分析。應該客觀態度,分析原因,追究責任,直到有圓滿答案為止。在分析中要根據現時客觀情況。如:對物的控制管理,對財的控制管理,對人的控制管理。
第四步:要及時糾正錯誤或失誤的動向與行動,保證酒店所有運作人員和運作行為均在有效的控制管理之內。
3)控制的方式與內容
基本方式有三:超前控制、現場控制和反饋控制。
(1)超前控制。旨在注重于酒店的資源投入的控制,它包括:對人力、物力、財務的投入實施有效的控制。
(2)現場控制。是事中控制,主要是監督正在進行的工作過程,以確保預期的目標。現場控制有二點:一是指導下屬按照正確的方法與程序進行工作,二是監督下屬的工作過程,以保證達到預期的效果。
(3)反饋控制。在內容上包括質量、品種、價格、數量等,也包括服務態度、服務時間、服務方式、服務內容等,主要是以工作標準去衡量過去的工作結果,發現偏差,糾正未來,確保符合標準。
(4)關鍵環節的控制
酒店主要是利用設施設備為客人提供各種服務,這個過程中隨機性和現場性很強,因此,必須根據自己的特點,抓住關鍵環節進行控制。主要內容有:人事管理、產品質量、服務質量、成本消耗。
(1)人事管理的控制。人本是酒店最大的成本。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管理是服務質量能否實現優質的根本前提,尤其是中層基層管理人員的水平和重要崗位員工的素質,其控制權必須保證掌握在總經理權力之中,總經理按階段施行科學有效的評估和分析,能上能讓能下。
(2)產品質量的控制。產品質量重要的是在于制定質量標準,并嚴格按標準執行。如菜肴標準,成功的酒店告訴我們,必須制定統一的標準菜肴,包括色、香、味、型、器、質、營養、衛生以及數量、碼量、份量。只有嚴格地遵守,標準烹制,才能穩定質量,穩定才談得上優質。
(3)服務質量的控制。主要應通過服務工作的標準化、程序化、制定化等方式來完成。并通過原始記錄、處理賓客投訴等措施,保證服務質量的提高。
(4)成本消耗的控制。一是制定成本消耗的標準,如盤菜成本、單間客房成本、人事成本、管理費用標準等;二是加強成本核算,采購、驗收、發放、使用和考核,要安排好各種比例,用數字告訴他們如何降低成本消耗,提高經濟效益,并在此基礎上制訂價格
《酒店管理規章制度》 共117頁,此處粘貼不下,到www.5ucom.com就能搜到了。
6,有限空間作業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了確保進入有限空間人員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條 安全部負責對本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第二章 管理內容第三條 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必須辦理《進入有限空間作業許可證》,辦理程序為:(一)進入有限空間作業的施工單位提出申請,由安全管理人員負責辦理《進入有限空間作業許可證》;(二)落實進入有限空間的安全防護措施,確認安全措施和有限空間內氧氣、可燃氣體、有毒有害氣體濃度的檢驗結果;(三)指派監護人員,監護人員與作業部門共同檢查監護措施、防護設施及應急報警、通訊、營救等設施,確認合格后簽字認可;(四)安全管理負責人在對上述內容全面復查無誤后,報廠生產辦審批后,方可進入作業。第四條進入有限空間作業的綜合安全技術措施(一)作業前,應指定專人對監護人和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包括作業空間的結構和相關介質等方面的知識,作業中可能遇到的意外和處理、救護方法等;(二)切實做好作業空間的工藝處理,所有與作業點相連的管道、閥門必須加盲板斷開,并對設備進行吹掃、蒸煮、置換,不得以關閉閥門或水封來代替盲板,盲板應掛牌標示;(三)進入帶有攪拌器等轉動部件的有限空間內作業,電源的有效切斷可采取取下電源保險絲或將電源開關拉下后上鎖等措施,并加警示牌,設專人監護;(四)進入有限空間前30分鐘應取樣,嚴格控制可燃氣體、有毒氣體濃度及含氧量在安全指標范圍內,分析合格后才允許進入設備內作業。有毒有害氣體含量不得超過GBZ1-2002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規定的最高容許濃度,氧含量應為18%-22%。如在設備內作業時間長,至少每隔2小時分析一次,如發現超標,應立即停止作業,迅速撤出人員;(五)取樣分析要有代表性、全面性,有限空間容積較大時要對上、中、下各部位取樣分析;(六)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必須遵守動火、臨時用電、高處作業等有關安全規定,《進入有限空間作業許可證》不能代替上述各作業票,所涉及的其他作業要按有關規定執行;(七)有限空間作業出入口內外不得有障礙物,應保證其暢通無阻,以便人員出入和搶救疏散;(八)進入有限空間作業一般不得使用卷揚機、吊車等運送作業人員,特殊情況需經生產辦批準;(九)進入有限空間作業應有足夠的照明,設備內照明電壓應不大于36V。在潮濕或狹小容器內作業應小于12V,所有燈具及電動工具必須符合防潮、防爆等安全要求;(十)作業現場要配備一定數量符合規定的應急救護器具和滅火器材;(十一)作業人員進入有限空間前,應首先擬定和掌握緊急情況時的外出路線、方法,有限空間內人員應安排輪換作業或休息;(十二)有限空間作業可采用自然通風,必要時可再采取強制通風的方法(嚴禁向有限空間內通氧氣或富氧空氣);(十三)對隨時產生有害氣體或進行內防腐作業的場所應采取可靠措施,作業人員要佩戴安全可靠的防護面具,由安全人員親自監護,并進行定時監測;(十四)發生中毒、窒息的緊急情況時,搶救人員必須佩帶氧氣呼吸器進入作業空間,并至少留一人在外做監護和聯絡工作;(十五)在檢修作業條件發生變化,并有可能危及作業人員安全時,必須立即撤出;若需要繼續作業,必須重新辦理進入設備內作業審批手續;(十六)作業完工后,經檢修人、監護人與車間負責人共同檢查設備內部,確認設備內無人員和工具、雜物后,方可封閉設備孔。第五條 進入有限空間前應做一次全面檢查,凡是取樣分析不合格、無安全措施、安全措施未全面落實和工具行燈等不符合規定要求的,均不準進入內部作業。第六條進入有限空間內進行檢修作業,應打開設備的所有手孔、人孔、風門、煙門,保持設備內空氣流通,必要時可向設備內通風;對于通風不良、容積較小的設備,作業人員要進行間歇作業,不準強行連續作業。第七條進入罐、容器、塔、井內作業時,應按作業點的高度或深度搭設安全梯或配備救護繩索為應急救離使用,在作業中嚴禁向外投擲材料,以保證作業安全。第八條進入含有有毒有害物質的有限空間內作業時,要按要求戴好個人防護用具。第九條進入有限空間內作業的人員應清理衣兜,禁止攜帶與作業無關的物品,所帶入的工具、配件等必須登記清楚,作業結束后應一一清點,防止遺留在設備內部。第十條在清理設備容器內的可燃物料殘渣、沉淀物時,必須使用不產生火花的工具,嚴禁使用鐵器敲擊碰撞且不準穿戴化纖織物。第十一條作業中斷時間在150分鐘以上或作業條件發生改變,需繼續進入內部作業時,應重新辦理作業票,作業者要嚴格按照作業票規定的時間進入內部作業。第十二條作業完成后,作業人員和現場監護人員必須共同對設備容器內外進行檢查,雙方確認無問題,且均在作業票上簽字后,方可封閉人孔。第三章 附 則第十三條本制度如與國家法律、法規以及相關規定不一致時,按上級規定執行。第十四條本制度由安全部負責解釋。第十五條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施行。供參考。
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了確保進入有限空間人員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條 安全部負責對本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第二章 管理內容第三條 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必須辦理《進入有限空間作業許可證》,辦理程序為:(一)進入有限空間作業的施工單位提出申請,由安全管理人員負責辦理《進入有限空間作業許可證》;(二)落實進入有限空間的安全防護措施,確認安全措施和有限空間內氧氣、可燃氣體、有毒有害氣體濃度的檢驗結果;(三)指派監護人員,監護人員與作業部門共同檢查監護措施、防護設施及應急報警、通訊、營救等設施,確認合格后簽字認可;(四)安全管理負責人在對上述內容全面復查無誤后,報廠生產辦審批后,方可進入作業。第四條進入有限空間作業的綜合安全技術措施(一)作業前,應指定專人對監護人和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包括作業空間的結構和相關介質等方面的知識,作業中可能遇到的意外和處理、救護方法等;(二)切實做好作業空間的工藝處理,所有與作業點相連的管道、閥門必須加盲板斷開,并對設備進行吹掃、蒸煮、置換,不得以關閉閥門或水封來代替盲板,盲板應掛牌標示;(三)進入帶有攪拌器等轉動部件的有限空間內作業,電源的有效切斷可采取取下電源保險絲或將電源開關拉下后上鎖等措施,并加警示牌,設專人監護;(四)進入有限空間前30分鐘應取樣,嚴格控制可燃氣體、有毒氣體濃度及含氧量在安全指標范圍內,分析合格后才允許進入設備內作業。有毒有害氣體含量不得超過GBZ1-2002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規定的最高容許濃度,氧含量應為18%-22%。如在設備內作業時間長,至少每隔2小時分析一次,如發現超標,應立即停止作業,迅速撤出人員;(五)取樣分析要有代表性、全面性,有限空間容積較大時要對上、中、下各部位取樣分析;(六)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必須遵守動火、臨時用電、高處作業等有關安全規定,《進入有限空間作業許可證》不能代替上述各作業票,所涉及的其他作業要按有關規定執行;(七)有限空間作業出入口內外不得有障礙物,應保證其暢通無阻,以便人員出入和搶救疏散;(八)進入有限空間作業一般不得使用卷揚機、吊車等運送作業人員,特殊情況需經生產辦批準;(九)進入有限空間作業應有足夠的照明,設備內照明電壓應不大于36V。在潮濕或狹小容器內作業應小于12V,所有燈具及電動工具必須符合防潮、防爆等安全要求;(十)作業現場要配備一定數量符合規定的應急救護器具和滅火器材;(十一)作業人員進入有限空間前,應首先擬定和掌握緊急情況時的外出路線、方法,有限空間內人員應安排輪換作業或休息;(十二)有限空間作業可采用自然通風,必要時可再采取強制通風的方法(嚴禁向有限空間內通氧氣或富氧空氣);(十三)對隨時產生有害氣體或進行內防腐作業的場所應采取可靠措施,作業人員要佩戴安全可靠的防護面具,由安全人員親自監護,并進行定時監測;(十四)發生中毒、窒息的緊急情況時,搶救人員必須佩帶氧氣呼吸器進入作業空間,并至少留一人在外做監護和聯絡工作;(十五)在檢修作業條件發生變化,并有可能危及作業人員安全時,必須立即撤出;若需要繼續作業,必須重新辦理進入設備內作業審批手續;(十六)作業完工后,經檢修人、監護人與車間負責人共同檢查設備內部,確認設備內無人員和工具、雜物后,方可封閉設備孔。第五條 進入有限空間前應做一次全面檢查,凡是取樣分析不合格、無安全措施、安全措施未全面落實和工具行燈等不符合規定要求的,均不準進入內部作業。第六條 進入有限空間內進行檢修作業,應打開設備的所有手孔、人孔、風門、煙門,保持設備內空氣流通,必要時可向設備內通風;對于通風不良、容積較小的設備,作業人員要進行間歇作業,不準強行連續作業。第七條 進入罐、容器、塔、井內作業時,應按作業點的高度或深度搭設安全梯或配備救護繩索為應急救離使用,在作業中嚴禁向外投擲材料,以保證作業安全。第八條 進入含有有毒有害物質的有限空間內作業時,要按要求戴好個人防護用具。第九條 進入有限空間內作業的人員應清理衣兜,禁止攜帶與作業無關的物品,所帶入的工具、配件等必須登記清楚,作業結束后應一一清點,防止遺留在設備內部。第十條 在清理設備容器內的可燃物料殘渣、沉淀物時,必須使用不產生火花的工具,嚴禁使用鐵器敲擊碰撞且不準穿戴化纖織物。第十一條 作業中斷時間在150分鐘以上或作業條件發生改變,需繼續進入內部作業時,應重新辦理作業票,作業者要嚴格按照作業票規定的時間進入內部作業。第十二條 作業完成后,作業人員和現場監護人員必須共同對設備容器內外進行檢查,雙方確認無問題,且均在作業票上簽字后,方可封閉人孔。第三章 附 則第十三條 本制度如與國家法律、法規以及相關規定不一致時,按上級規定執行。第十四條 本制度由安全部負責解釋。第十五條 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施行。
7,跪求酒廠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http://www.lfajj.lf.gov.cn/sxzd/News_View.asp?NewsID=10303&page=1單位安全生產職責
一、嚴格遵守《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標準規定的安全生產條件,嚴格按照《安全生產法》從事生產經營活動。
二、建立、健全本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投入保證制度等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各崗位、工種的操作規程。
三、依法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四、主要領導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按要求參加安全培訓,取得安全監管部門核發的資格證書。
五、按規定組織員工開展安全教育和培訓,保證從業人員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熟悉有關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設備時,要對從業人員進行專門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使之了解、掌握其安全技術特性。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方可上崗作業。教育和督促從業人員嚴格執行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并向從業人員如實告知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應急措施。
六、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的安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需要進行安全條件論證和安全評價的,應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機構實施論證或評價。項目投產前,依照規定對安全設施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投入生產和使用。
七、在有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和有關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
八、保證安全設施、設備正常運轉,并按制度規定進行維護、保養。按規定進行定期檢測、檢驗的,如期進行檢測檢驗。檢測、檢驗、維護、保養要好記錄,并由有關人員簽字。
九、企業內具有重大危險源時,應當登記建檔,進行定期檢測、評價、監控,并制定應急預案,告知從業人員和相關人員在緊急情況下應當采取的應急措施。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本單位重大危險源及有關安全措施、應急措施報有關地方人民政府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和有關部門備案。
十、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并監督、教育從業人員按照使用規則佩戴、使用。
十一、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要認真負責的對企業內部的安全生產狀況進行經常性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問題立即處理,不能處理的,及時報告本單位主管安全的負責人。檢查及處理情況要記錄在案。
十二、按照國家規定提取安全生產費用,保證合理使用。
十三、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為從業人員繳納保險費。
十四、建立應急救援組織,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并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保證正常運轉。
十五、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報告本單位負責人,單位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立即(1小時內)如實報告當地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有關人員應當積極配合事故調查組工作。
一、崗位安全職責
(一)、廠長安全職責
(1)廠長是企業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對安全生產工作負全面責任:貫徹執行國家各項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規和標準;建立健全和貫徹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審定、頒發本公司統一性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2)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貫徹安全生產“三同時”原則;確定本單位安全生產目標并組織實施。
(3)主持召開安全生產例會,定期向董事會報告安全生產情況,認真聽取意見和建議,接受群眾監督。
(4)審定本單位改善勞動條件的規劃和年度安全技術措施計劃,按規定提取和使用安全技術措施經費,及時解決重大隱患。
(5)在新、改、擴建項目中,遵守和執行“三同時”規定。對其他重要的經濟技術決定,應負責制訂保證職工安全、健康的措施。
(6)組織對重大傷亡事故的調查分析,按“四不放過”的原則嚴肅處理,并對所發生的傷亡事故調查、登記、統計和報告的正確性、及時性負責。
(二)、生產副廠長安全職責
(1)協助廠長領導本公司的安全生產工作,對分管的安全工作負直接領導責任,具體領導和支持安技部門開展工作。
(2)組織職工學習安全生產法規、標準及有關文件,主持制定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定期檢查執行情況。
(3)協助廠長做好安全生產例會的準備工作,對例會決定的事項,負責組織貫徹落實。主持召開生產調度會,并同時部署安全生產的有關事項。
(4)主持編制、審查年度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并組織實施。
(5)組織車間和有關部門定期開展各種形式的安全檢查。發現重大隱患,立即組織有關人員研究解決,或向廠長提出報告;在上報的同時,組織制訂可靠的臨時安全措施。
(6)發生重傷及死亡事故,應迅速察看現場,及時準確地向上級報告。同時主持事故調查,確定事故責任,提出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意見。
(7)具體領導有關部門做好女工及未成年工特殊保護工作、休息休假及工時管理工作和勞動防護用品的管理工作。
(三)、技術設備科長安全職責
(1)對全廠的設備、建(構)筑物的良好和勞動保護設施的正常使用負領導責任。對因設備、建(構)筑物原因造成的傷亡事故負領導責任。
(2)負責組織編制和審批全廠設備大、中修計劃,對其中安全措施不完善的不予審批。
(3)保證防塵防毒等設備和設施與其他設備和設施同等對待,加強管理與維修。
(4)負責分管部門、科室的安全生產工作。
(5)參與分管范圍以外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議。
(6)負責組織制定本廠安全技術規章制度并認真貫徹執行。
(7)定期主持召開有關部門會議,研究解決安全技術問題。
(8)在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時,同時研究和采取防護措施;設計、制造新的生產設備,要有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的安全衛生防護措施;新、改、擴建工程項目,認真執行“三同時”規定。
(9)重視新產品、新材料、新設備的使用、儲存和運輸,督促有關部門加強安全管理。
(10)主持或參與安全生產大檢查,對重大隱患要審查制定整改計劃,組織有關部門實施。
(11)參加重大事故調查,并做出技術方面的鑒定。
(四)、經營副廠長安全職責
(1)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對計劃經營系統的安全工作負責。
(2)組織制訂、修改和審批計劃經營系統的規章制度,要體現“安全第一”的思想,并監督檢查制度執行情況。
(3)貫徹“五同時”原則,保證勞動保護、安全技術措施和隱患整改項目經費到位,并監督專款專用。
(4)負責本系統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技能教育,提高職工的整體安全素質。
(5)定期召開計劃經營系統的安全工作會議,分析經營動態,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
(6)把安全管理納入經營管理中,承包各項經營工作必須有明確的安全指標。
(7)負責分管范圍以外的安全生產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議。
(五)、財務科長安全職責
(1)保證安全技術措施經費的落實并監督其合理使用。
(2)審查勞動防護用品、保健食品和防暑降溫飲料的經費支出及合理使用情況。
(3)按照“三同時”原則審批新、改、擴建項目,落實勞動保護設施,不留隱患。
(4)審查廠內安全獎懲款項各項的出處,認真執行國家和地方法規。
(5)負責分管部門、科室的安全生產工作。
(6)參與分管范圍以外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議。
(六)、辦公室主任安全職責
(1)負責組織職工勞動安全競賽活動,搞好職工的勞動保護。
(2)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定期組織職工進行身體檢查,健全職工健康檔案。
(3)參與監督檢查各項安全操作規程的執行情況,監督檢查有毒有害作業環境的治理情況。
(4)參與職工因工死亡、工傷和職業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監督檢查各部門落實預防措施的實施情況,協同廠領導做好善后工作。
(5)監督檢查本廠女工的勞動保護工作。
(七)、車間主任安全職責
對本部門的安全生產全面負責,其職責是:
(1)保證國家和本廠安全生產法規、制度、指示在本車間貫徹執行。把安全工作列入議事日程,做到“五同時”。(計、布、檢、定、評)
(2)組織制定部門安全管理規定、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計劃。
(3)組織對新職工進行車間安全教育和班組安全教育,對職工進行經常性的安全思想、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術教育,定期組織考核,組織車間班組安全日活動,及時采納工人提出的正確意見。
(4)組織全車間員工定期進行安全檢查,保證設備、安全裝置、消防、防護器材等處于完好狀態。
(5)組織各項安全生產活動。總結交流安全生產經驗,表彰先進班組和個人。
(6)嚴格執行有關勞保用品、保健食品、清涼飲料等的發放標準。加強防護器材的管理,教育員工妥善保管,正確使用。
(7)堅持“四不放過”原則,對本車間發生的事故及時報告和處理,注意保護現場,查清原因,采取防范措施,對事故的責任者提出處理意見,報主管部門和總經理批準后執行。
(八)、庫管員安全職責
(1)對管轄范圍內的安全生產負責,建立健全物資安全保障制度。
(2)貫徹執行《倉庫防火安全管理細則》。
(3)認真貫徹執行消防法,堅持“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做好防火、滅火等消防的工作。
(4)負責對崗位員工進行防火宣傳教育,普及消防知識,負責指導義務消防隊的訓練工作。
(5)儲存、發放物資要符合物資安全管理要求。
(6)負責本崗位的隱患處理和匯報工作。
(7)及時發現生產環境和設施方面存在的事故隱患,并向技術設備部門提出改進意見,督促及時解決。
(九)、供銷科長安全職責
(1)認真學習和貫徹執行安全生產的文件精神,嚴格把握采購產品符合企業的安全衛生的要求。
(2)對購入設備、配件及有關材料的質量問題負責,質量必須符合安全標準要求。
(3)認真執行健康、安全與環保的法規、標準,把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納入企業管理中。
(4)負責本部門的安全工作,組織安全檢查、安全教育和隱患治理。
(5)負責本部門事故的調查處理和上報工作。
(十)、質檢科長崗位職責
(1)認真執行健康、安全與環境保護的法規標準,把維護健康、保證食品生產安全放在第一位,為生產提供良好的保障。
(2)及時發現生產環境和設施方面存在的事故隱患,及時提出整改意見。
(3)會同有關部門搞好企業職工安全衛生、健康和勞動保護工作,不斷改善職工的勞動條件。
(十一)、會計安全職責
(1)認真執行國家關于企業安全技術措施經費提取使用的有關規定,做到專款專用,并監督執行,切實保證對安全生產的投入,保證安全技術措施和隱患整改項目費用到位。
(2)執行國家關于安全技術措施費用使用管理方面的規定,保證安全技術措施費用和事故隱患整改費用到位。
(3)審查單位經營計劃時,要同時審查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并檢查執行情況。
(4)把安全管理納入經濟責任制,分析單位安全生產經濟效益,支持開展安全生產競賽活動,審核各類事故費用支出。
(十二)、班組長安全職責
(1)組織員工學習、貫徹執行廠、車間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教育職工遵章守紀,制止違章行為。
(2)組織參加安全日活動,堅持班前講安全、班中檢查安全、班后總結安全。
(3)負責組織日常安全檢查,發現不安全因素及時組織力量加以處理,并報告上級。發生事故立即報告,并組織搶救,保護好現場,做好詳細記錄,參加和協助事故調查、分析,落實防范措施。
(4)搞好安全消防措施、設備的檢查維護工作,使其經常保持完好和正常運行,督促和教育職工合理使用勞保用品,正確使用各種防護器材。
(5)搞好安全消防設施、設備的檢查維護工作,使其經常保持完好和正常運行,督促和教育職工合理使用勞保用品,正確使用防護器材。
(6)搞好“安全月”、“消防日”活動和班組安全生產競賽,表彰先進,推廣經驗。
(7)發動群眾搞好文明生產,保持生產作業現場整齊、清潔。
(十三)、安全員安全職責
(1)安全員負責貫徹上級有關安全生產的指示和規定,并監督檢查執行情況。
(2)參加廠制訂、修改有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安全技術規程,并檢查執行情況。
(3)負責編制廠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并檢查執行情況。
(4)搞好本廠職工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考核工作,具體負責新入廠人員的車間安全教育,督促檢查班組、崗位安全教育的執行情況。
(5)排好本廠的日常安全活動,組織事故預案演練。
(6)參加廠擴建、改建工程設計審查、竣工和設備改造、工藝變動方案的審查。
(7)檢查落實各級動火措施,確保動火安全。
(8)每天深入現場檢查,及時發現隱患,制止違章作業,對緊急情況和不聽勸阻者,有權停止其工作,并立即報請領導處理。
(9)負責廠安全設施、防護器材、滅火器材和事故隱患管理。
(10)參加廠各類事故的調查和處理,做好統計分析和上報工作。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頁
不要完全相信,只可借鑒,根據公司實際情況而定,在編寫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留有后路。
8,酒廠管理制度是怎樣的
(1)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對計劃經營系統的安全工作負責。(2)組織制訂、修改和審批計劃經營系統的規章制度,要體現“安全第一”的思想,并監督檢查制度執行情況。(3)貫徹“五同時”原則,保證勞動保護、安全技術措施和隱患整改項目經費到位,并監督專款專用。(4)負責本系統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技能教育,提高職工的整體安全素質。(5)定期召開計劃經營系統的安全工作會議,分析經營動態,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6)把安全管理納入經營管理中,承包各項經營工作必須有明確的安全指標。(7)負責分管范圍以外的安全生產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議。(五)、財務科長安全職責(1)保證安全技術措施經費的落實并監督其合理使用。(2)審查勞動防護用品、保健食品和防暑降溫飲料的經費支出及合理使用情況。(3)按照“三同時”原則審批新、改、擴建項目,落實勞動保護設施,不留隱患。(4)審查廠內安全獎懲款項各項的出處,認真執行國家和地方法規。(5)負責分管部門、科室的安全生產工作。(6)參與分管范圍以外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議。(六)、辦公室主任安全職責(1)負責組織職工勞動安全競賽活動,搞好職工的勞動保護。(2)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定期組織職工進行身體檢查,健全職工健康檔案。(3)參與監督檢查各項安全操作規程的執行情況,監督檢查有毒有害作業環境的治理情況。(4)參與職工因工死亡、工傷和職業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監督檢查各部門落實預防措施的實施情況,協同廠領導做好善后工作。(5)監督檢查本廠女工的勞動保護工作。(七)、車間主任安全職責對本部門的安全生產全面負責,其職責是:(1)保證國家和本廠安全生產法規、制度、指示在本車間貫徹執行。把安全工作列入議事日程,做到“五同時”。(計、布、檢、定、評)(2)組織制定部門安全管理規定、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計劃。(3)組織對新職工進行車間安全教育和班組安全教育,對職工進行經常性的安全思想、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術教育,定期組織考核,組織車間班組安全日活動,及時采納工人提出的正確意見。(4)組織全車間員工定期進行安全檢查,保證設備、安全裝置、消防、防護器材等處于完好狀態。(5)組織各項安全生產活動。總結交流安全生產經驗,表彰先進班組和個人。(6)嚴格執行有關勞保用品、保健食品、清涼飲料等的發放標準。加強防護器材的管理,教育員工妥善保管,正確使用。(7)堅持“四不放過”原則,對本車間發生的事故及時報告和處理,注意保護現場,查清原因,采取防范措施,對事故的責任者提出處理意見,報主管部門和總經理批準后執行。(八)、庫管員安全職責(1)對管轄范圍內的安全生產負責,建立健全物資安全保障制度。(2)貫徹執行《倉庫防火安全管理細則》。(3)認真貫徹執行消防法,堅持“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做好防火、滅火等消防的工作。(4)負責對崗位員工進行防火宣傳教育,普及消防知識,負責指導義務消防隊的訓練工作。(5)儲存、發放物資要符合物資安全管理要求。(6)負責本崗位的隱患處理和匯報工作。(7)及時發現生產環境和設施方面存在的事故隱患,并向技術設備部門提出改進意見,督促及時解決。(九)、供銷科長安全職責(1)認真學習和貫徹執行安全生產的文件精神,嚴格把握采購產品符合企業的安全衛生的要求。(2)對購入設備、配件及有關材料的質量問題負責,質量必須符合安全標準要求。(3)認真執行健康、安全與環保的法規、標準,把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納入企業管理中。(4)負責本部門的安全工作,組織安全檢查、安全教育和隱患治理。(5)負責本部門事故的調查處理和上報工作。(十)、質檢科長崗位職責(1)認真執行健康、安全與環境保護的法規標準,把維護健康、保證食品生產安全放在第一位,為生產提供良好的保障。(2)及時發現生產環境和設施方面存在的事故隱患,及時提出整改意見。(3)會同有關部門搞好企業職工安全衛生、健康和勞動保護工作,不斷改善職工的勞動條件。(十一)、會計安全職責(1)認真執行國家關于企業安全技術措施經費提取使用的有關規定,做到專款專用,并監督執行,切實保證對安全生產的投入,保證安全技術措施和隱患整改項目費用到位。(2)執行國家關于安全技術措施費用使用管理方面的規定,保證安全技術措施費用和事故隱患整改費用到位。(3)審查單位經營計劃時,要同時審查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并檢查執行情況。(4)把安全管理納入經濟責任制,分析單位安全生產經濟效益,支持開展安全生產競賽活動,審核各類事故費用支出。(十二)、班組長安全職責(1)組織員工學習、貫徹執行廠、車間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教育職工遵章守紀,制止違章行為。(2)組織參加安全日活動,堅持班前講安全、班中檢查安全、班后總結安全。(3)負責組織日常安全檢查,發現不安全因素及時組織力量加以處理,并報告上級。發生事故立即報告,并組織搶救,保護好現場,做好詳細記錄,參加和協助事故調查、分析,落實防范措施。(4)搞好安全消防措施、設備的檢查維護工作,使其經常保持完好和正常運行,督促和教育職工合理使用勞保用品,正確使用各種防護器材。(5)搞好安全消防設施、設備的檢查維護工作,使其經常保持完好和正常運行,督促和教育職工合理使用勞保用品,正確使用防護器材。(6)搞好“安全月”、“消防日”活動和班組安全生產競賽,表彰先進,推廣經驗。(7)發動群眾搞好文明生產,保持生產作業現場整齊、清潔。(十三)、安全員安全職責(1)安全員負責貫徹上級有關安全生產的指示和規定,并監督檢查執行情況。(2)參加廠制訂、修改有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安全技術規程,并檢查執行情況。(3)負責編制廠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并檢查執行情況。(4)搞好本廠職工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考核工作,具體負責新入廠人員的車間安全教育,督促檢查班組、崗位安全教育的執行情況。(5)排好本廠的日常安全活動,組織事故預案演練。(6)參加廠擴建、改?üこ躺杓粕蟛欏⒖⒐ず蛻璞父腦臁⒐ひ氈潿槳傅納蟛欏?(7)檢查落實各級動火措施,確保動火安全。(8)每天深入現場檢查,及時發現隱患,制止違章作業,對緊急情況和不聽勸阻者,有權停止其工作,并立即報請領導處理。(9)負責廠安全設施、防護器材、滅火器材和事故隱患管理。(10)參加廠各類事故的調查和處理,做好統計分析和上報工作。管理,是指管理主體組織并利用其各個要素(人、財、物、信息和時空),借助管理手段,完成該組織目標的過程。(1)管理主體是一個組織,這個組織可能是國家,可以是一個單位;也可能是一個正式組織或非正式組織。 (2)管理的手段包括5個方面:強制(戰爭、政權、暴力、搶奪等)、交換(雙方意愿交換)、懲罰(包括物質性的和非物質性;包括強制、法律、行政、經濟等方式)、激勵、溝通與說服。(3)管理的過程包括6個環節:管理規則的確定(組織運行規則,如章程及制度等)、管理資源的配置(人員配置及職責劃分與確定、設備及工具、空間等資源配置與分配)、目標的設立與分解(如:計劃)、組織與實施、過程控制(檢查、監督與協調)、效果評價、總結與處理(獎懲)。
1)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對計劃經營系統的安全工作負責。(2)組織制訂、修改和審批計劃經營系統的規章制度,要體現“安全第一”的思想,并監督檢查制度執行情況。(3)貫徹“五同時”原則,保證勞動保護、安全技術措施和隱患整改項目經費到位,并監督專款專用。(4)負責本系統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技能教育,提高職工的整體安全素質。(5)定期召開計劃經營系統的安全工作會議,分析經營動態,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6)把安全管理納入經營管理中,承包各項經營工作必須有明確的安全指標。(7)負責分管范圍以外的安全生產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議。(五)、財務科長安全職責(1)保證安全技術措施經費的落實并監督其合理使用。(2)審查勞動防護用品、保健食品和防暑降溫飲料的經費支出及合理使用情況。(3)按照“三同時”原則審批新、改、擴建項目,落實勞動保護設施,不留隱患。(4)審查廠內安全獎懲款項各項的出處,認真執行國家和地方法規。(5)負責分管部門、科室的安全生產工作。(6)參與分管范圍以外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議。(六)、辦公室主任安全職責(1)負責組織職工勞動安全競賽活動,搞好職工的勞動保護。(2)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定期組織職工進行身體檢查,健全職工健康檔案。(3)參與監督檢查各項安全操作規程的執行情況,監督檢查有毒有害作業環境的治理情況。(4)參與職工因工死亡、工傷和職業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監督檢查各部門落實預防措施的實施情況,協同廠領導做好善后工作。(5)監督檢查本廠女工的勞動保護工作。(七)、車間主任安全職責對本部門的安全生產全面負責,其職責是:(1)保證國家和本廠安全生產法規、制度、指示在本車間貫徹執行。把安全工作列入議事日程,做到“五同時”。(計、布、檢、定、評)(2)組織制定部門安全管理規定、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計劃。(3)組織對新職工進行車間安全教育和班組安全教育,對職工進行經常性的安全思想、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術教育,定期組織考核,組織車間班組安全日活動,及時采納工人提出的正確意見。(4)組織全車間員工定期進行安全檢查,保證設備、安全裝置、消防、防護器材等處于完好狀態。(5)組織各項安全生產活動。總結交流安全生產經驗,表彰先進班組和個人。(6)嚴格執行有關勞保用品、保健食品、清涼飲料等的發放標準。加強防護器材的管理,教育員工妥善保管,正確使用。(7)堅持“四不放過”原則,對本車間發生的事故及時報告和處理,注意保護現場,查清原因,采取防范措施,對事故的責任者提出處理意見,報主管部門和總經理批準后執行。(八)、庫管員安全職責(1)對管轄范圍內的安全生產負責,建立健全物資安全保障制度。(2)貫徹執行《倉庫防火安全管理細則》。(3)認真貫徹執行消防法,堅持“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做好防火、滅火等消防的工作。(4)負責對崗位員工進行防火宣傳教育,普及消防知識,負責指導義務消防隊的訓練工作。(5)儲存、發放物資要符合物資安全管理要求。(6)負責本崗位的隱患處理和匯報工作。(7)及時發現生產環境和設施方面存在的事故隱患,并向技術設備部門提出改進意見,督促及時解決。(九)、供銷科長安全職責(1)認真學習和貫徹執行安全生產的文件精神,嚴格把握采購產品符合企業的安全衛生的要求。(2)對購入設備、配件及有關材料的質量問題負責,質量必須符合安全標準要求。(3)認真執行健康、安全與環保的法規、標準,把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納入企業管理中。(4)負責本部門的安全工作,組織安全檢查、安全教育和隱患治理。(5)負責本部門事故的調查處理和上報工作。(十)、質檢科長崗位職責(1)認真執行健康、安全與環境保護的法規標準,把維護健康、保證食品生產安全放在第一位,為生產提供良好的保障。(2)及時發現生產環境和設施方面存在的事故隱患,及時提出整改意見。(3)會同有關部門搞好企業職工安全衛生、健康和勞動保護工作,不斷改善職工的勞動條件。(十一)、會計安全職責(1)認真執行國家關于企業安全技術措施經費提取使用的有關規定,做到專款專用,并監督執行,切實保證對安全生產的投入,保證安全技術措施和隱患整改項目費用到位。(2)執行國家關于安全技術措施費用使用管理方面的規定,保證安全技術措施費用和事故隱患整改費用到位。(3)審查單位經營計劃時,要同時審查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并檢查執行情況。(4)把安全管理納入經濟責任制,分析單位安全生產經濟效益,支持開展安全生產競賽活動,審核各類事故費用支出。(十二)、班組長安全職責(1)組織員工學習、貫徹執行廠、車間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教育職工遵章守紀,制止違章行為。(2)組織參加安全日活動,堅持班前講安全、班中檢查安全、班后總結安全。(3)負責組織日常安全檢查,發現不安全因素及時組織力量加以處理,并報告上級。發生事故立即報告,并組織搶救,保護好現場,做好詳細記錄,參加和協助事故調查、分析,落實防范措施。(4)搞好安全消防措施、設備的檢查維護工作,使其經常保持完好和正常運行,督促和教育職工合理使用勞保用品,正確使用各種防護器材。(5)搞好安全消防設施、設備的檢查維護工作,使其經常保持完好和正常運行,督促和教育職工合理使用勞保用品,正確使用防護器材。(6)搞好“安全月”、“消防日”活動和班組安全生產競賽,表彰先進,推廣經驗。(7)發動群眾搞好文明生產,保持生產作業現場整齊、清潔。(十三)、安全員安全職責(1)安全員負責貫徹上級有關安全生產的指示和規定,并監督檢查執行情況。(2)參加廠制訂、修改有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安全技術規程,并檢查執行情況。(3)負責編制廠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并檢查執行情況。(4)搞好本廠職工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考核工作,具體負責新入廠人員的車間安全教育,督促檢查班組、崗位安全教育的執行情況。(5)排好本廠的日常安全活動,組織事故預案演練。(6)參加廠擴建、改建工程設計審查、竣工和設備改造、工藝變動方案的審查。(7)檢查落實各級動火措施,確保動火安全。(8)每天深入現場檢查,及時發現隱患,制止違章作業,對緊急情況和不聽勸阻者,有權停止其工作,并立即報請領導處理。(9)負責廠安全設施、防護器材、滅火器材和事故隱患管理。(10)參加廠各類事故的調查和處理,做好統計分析和上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