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白酒從國家限制發展的目錄中剔除,恢復白酒產業的國民待遇,對于白酒產業而言是一種身份終于被正確對待的獲得感,也可以享受更多的政策紅利。“白酒新國標規定,白酒中不允許添加食品添加劑,不管是固態法白酒、固液法白酒還是液態法白酒,只要添加了食品添加劑,那么它們都不能被歸類為白酒,而是配制酒。
1、黃酒有沒有產業限制?
一個產業的發展,同國家現行的政策不無關系;同消費者群體不無關系;同我們自身的品牌不無關系。政策直接影響我們的產量、產能、銷售等多個方面,白酒產業的競爭愈加激烈,“三公消費”的限制,或許給我們黃酒業帶來了一點陽光。從去年開始,我們就開始聽到相關政府不能喝高檔白酒類似這樣的信息,這對于黃酒業來說,是一個好的氣象,
“三公消費”的限制,,政府就給黃酒企業下達一些黃酒、楊梅酒的訂單,使黃酒企業有了這么一個轉機。去年1-3月份,東海酒業的增長幅度在20%左右,這幾年,黃酒企業在極力向外面突破,能突破盡快突破。這幾年還有一個特別的趨向,政府,特別是質量部門對質量把關得很嚴,1個月質檢部門會來一次檢查,品牌與質量的保證,是突破、發展的前提,
黃酒借這樣的轉機,需要不斷改革、創新。在目前的模式上加以突破、創新技術、擴大概念,把黃酒做成低度、不上頭,這樣可讓消費者煥然一新,很受消費者歡迎,沒有標準,可以重新制定、創立標準嘛。黃酒要發展,標準的制定上還是要有大的突破才行,這些年我們黃酒的浙派、閩派、海派、蘇南之派,都在異軍突起。這些地域黃酒消費氛圍的起勢都不錯,大家對提升整體黃酒的消費是有貢獻的,但還遠遠不夠,它還只是石塘里的水波,并不能激起太大的波瀾,
2、如果白酒從限制目錄里面剔除,將對白酒行業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把白酒從國家限制發展的目錄中剔除,恢復白酒產業的國民待遇,對于白酒產業而言是一種身份終于被正確對待的獲得感,也可以享受更多的政策紅利。然而這一舉措對白酒產業現階段的發展不會有太明顯的影響,因為白酒是完全競爭性行業,在釀酒領域和啤酒、紅酒、洋酒、黃酒、果露酒等都存在互相競爭和替代的關系,其它酒種并不在限制發展目錄中,但實際上,“限制發展”的身份并沒有遏制和影響白酒產業的發展,而是完全由市場來決定和影響各自的產業規模和發展空間,
未來隨著消費者對酒類產品消費需求和偏好的變化,中國烈性酒市場已經飽和,并呈現下行趨勢,會給發酵酒帶來更多的市場機會。理論上推斷,未來中國酒類市場會呈現蒸餾酒與發酵酒平分秋色的局面,然而如果發酵酒在營銷創新上持續不足、難以實現高速增長的話,白酒會繼續保持既定的市場規模,所以,影響白酒未來產業發展基本面的因素,更多是來自市場,來自宏觀環境對產業的周期性變化。
3、白酒新國標會對行業格局產生什么影響?
先看下定義:“白酒新國標規定,白酒中不允許添加食品添加劑,不管是固態法白酒、固液法白酒還是液態法白酒,只要添加了食品添加劑,那么它們都不能被歸類為白酒,而是配制酒,還明確了白酒必須是要以糧谷為主要原料所釀造出來的。”另外,最新《白酒工業術語》規定:固態法白酒:不得使用糧谷食用酒精、其他原料食用酒精、食品添加劑;液態法白酒和固液法白酒:都只能使用糧谷食用酒精,
并且,新規定中,糧谷的定義不包括薯類,以后再也不擔心喝到劣質薯類釀的“純糧酒”啦。白酒新國標將于2022年6月起開始實施,對行業而言,這是一次良性的大洗牌,有利于清理行業亂象,對消費者而言,消費權益可以得到很大的保障。酒精勾兌酒是“食用酒精 水 部分純糧酒 食品添加劑”勾兌而成的白酒,我們之所以痛恨勾兌酒,不是因為酒精,而是因為勾兌酒里面多達幾十、上百種的化學合成的食品添加劑,更可恨的是明明有,卻還不標出來。
白酒新國標的出臺,直擊“酒精勾兌酒”的痛處,這對于經常喝酒的人來說,特別是經常擔心買到假酒的人來說,妥妥是個好消息,說白了就是發酵時必須用大曲、小曲、和麩曲,這才是傳統工藝,這樣出來的,才是真正的白酒。對于商家來說,許多白酒得改名了,對于消費者來說是好事,行業格局的影響微乎其微,茅臺五糧液的地位不動如山,原來賣的好的依然賣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