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是用什么做的,啤酒是用什么做的

1,啤酒是用什么做的

大麥經過發酵產生的!
酵母菌發酵的

啤酒是用什么做的

2,啤酒是什么做的

配料:水,大米,麥芽,啤酒花, 水,大米麥芽發酵,加入啤酒花發酵澄清,檢驗后冷卻,加水,裝瓶! 非專業。僅供參考!
大麥和啤酒花

啤酒是什么做的

3,啤酒是什么做的

許多人都知道啤酒是用麥芽和水造的,這句話不錯。 但是,你知道啤酒的原料究竟有哪些嗎? 啤酒最主要的原料是大麥、水和啤酒花,副原料有 米、淀粉和酵母。制造啤酒的關鍵,是優選作為原料的 麥芽、水、啤酒花和發酵用的酵母,并且運用釀造技術 將它們的優點充分發揮出來。 大麥粒通過培育生長成符合條件的麥芽,麥芽經過干燥、粉碎、澆淋等一系列程序得到麥汁,這就是沒有 發酵的原始啤酒了。麥芽是啤酒香氣的起源點,并且影 響啤酒的顏色。三得利啤酒的麥芽大部分從歐洲、北美進口,香氣足而且呈淡黃褐色,因而釀出的酒也呈淡金色。 啤酒的大部分成分是水,因此釀酒的水質尤其重要, 不僅對啤酒品質有很大影響,而且對啤酒口味也起決定作用。三得利只用經國家地礦部確認的品質優良的純天 然礦泉水,無色、無味、透明度高、沒有化學物和微生 物,純凈度高。釀出的酒尤其清冽爽口。 啤酒花的作用是產生微微的苦味和香氣,形成較好 的啤酒泡沫。一般的德國和美國的啤酒花具有更好的價 值,像三得利就全部使用德國原產地的啤酒花

啤酒是什么做的

4,啤酒是什么做的

啤酒以大麥芽、酒花、水為主要原料,經酵母發酵作用釀制而成的飽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被稱為“液體面包”,是一種低濃度酒精飲料。啤酒乙醇含量最少、故喝啤酒不但不易醉人傷身、少量飲用反而對身體健康有益處。
啤酒最主要的原料是大麥、水和啤酒花,副原料有 米、淀粉和酵母。制造啤酒的關鍵,是優選作為原料的 麥芽、水、啤酒花和發酵用的酵母,并且運用釀造技術 將它們的優點充分發揮出來。 大麥粒通過培育生長成符合條件的麥芽,麥芽經過干燥、粉碎、澆淋等一系列程序得到麥汁,這就是沒有 發酵的原始啤酒了。麥芽是啤酒香氣的起源點,并且影 響啤酒的顏色。三得利啤酒的麥芽大部分從歐洲、北美進口,香氣足而且呈淡黃褐色,因而釀出的酒也呈淡金色。 啤酒的大部分成分是水,因此釀酒的水質尤其重要, 不僅對啤酒品質有很大影響,而且對啤酒口味也起決定作用。三得利只用經國家地礦部確認的品質優良的純天 然礦泉水,無色、無味、透明度高、沒有化學物和微生 物,純凈度高。釀出的酒尤其清冽爽口。 啤酒花的作用是產生微微的苦味和香氣,形成較好 的啤酒泡沫。一般的德國和美國的啤酒花具有更好的價 值,像三得利就全部使用德國原產地的啤酒花。

5,啤酒是什么做出來的

啤酒最主要的原料是大麥、水和啤酒花,副原料有 米、淀粉和酵母。制造啤酒的關鍵,是優選作為原料的 麥芽、水、啤酒花和發酵用的酵母,并且運用釀造技術 將它們的優點充分發揮出來。 大麥粒通過培育生長成符合條件的麥芽,麥芽經過干燥、粉碎、澆淋等一系列程序得到麥汁,這就是沒有 發酵的原始啤酒了。麥芽是啤酒香氣的起源點,并且影 響啤酒的顏色。三得利啤酒的麥芽大部分從歐洲、北美進口,香氣足而且呈淡黃褐色,因而釀出的酒也呈淡金色。 啤酒的大部分成分是水,因此釀酒的水質尤其重要, 不僅對啤酒品質有很大影響,而且對啤酒口味也起決定作用。三得利只用經國家地礦部確認的品質優良的純天 然礦泉水,無色、無味、透明度高、沒有化學物和微生 物,純凈度高。釀出的酒尤其清冽爽口。 啤酒花的作用是產生微微的苦味和香氣,形成較好 的啤酒泡沫。一般的德國和美國的啤酒花具有更好的價 值,像三得利就全部使用德國原產地的啤酒花。
這個你就不需要關心了吧 你又不是要開啤酒廠
分很多不同 有的是小麥 有的是高粱 等等
小麥釀的
水和小麥..

6,啤酒是什么做成的

啤酒生產大致可分為麥芽制造、啤酒釀造、啤酒灌裝3個主要過程 。 麥芽制造 有以下6道工序。大麥貯存:剛收獲的大麥有休眠期,發芽力低,要進行貯存后熟。大麥精選:用風力、篩機除去雜物,按麥粒大小篩分成一級、二級、三級。浸麥:在浸麥槽中用水浸泡2~3日,同時進行洗凈,除去浮麥,使大麥的水分(浸麥度)達到42~48%。發芽:浸水后的大麥在控溫通風條件下進行發芽,形成各種,使麥粒內容物質進行溶解。發芽適宜溫度為13~18℃,發芽周期為4~6日,根芽的伸長為粒長的1~1.5倍。長成的濕麥芽稱綠麥芽。焙燥:目的是降低水分,終止綠麥芽的生長和的分解作用,以便長期貯存;使麥芽形成賦予啤酒色、香、味的物質;易于除去根芽,焙燥后的麥芽水分為3~5%。貯存:焙燥后的麥芽,在除去麥根,精選,冷卻之后放入混凝土或金屬貯倉中貯存。 啤酒釀造 有以下5道工序。主要是糖化、發酵、貯酒后熟3個過程。 原料粉碎:將麥芽、大米分別由粉碎機粉碎至適于糖化操作的粉碎度。糖化:將粉碎的麥芽和淀粉質輔料用溫水分別在糊化鍋、糖化鍋中混合,調節溫度。糖化鍋先維持在適于蛋白質分解作用的溫度(45~52℃)(蛋白休止)。將糊化鍋中液化完全的醪液兌入糖化鍋后,維持在適于糖化(β-淀粉和α-淀粉)作用的溫度(62~70℃)(糖化休止),以制造麥醪。麥醪溫度的上升方法有浸出法和煮出法兩種。蛋白、糖化休止時間及溫度上升方法,根據啤酒的性質、使用的原料、設備等決定用過濾槽或過濾機濾出麥汁后,在煮沸鍋中煮沸,添加酒花,調整成適當的麥汁濃度后,進入回旋沉淀槽中分離出熱凝固物,澄清的麥汁進入冷卻器中冷卻到5~8℃。發酵:冷卻后的麥汁添加酵母送入發酵池或圓柱錐底發酵罐中進行發酵,用蛇管或夾套冷卻并控制溫度。進行下面發酵時,最高溫度控制在8~13℃,發酵過程分為起泡期、高泡期、低泡期,一般發酵5~10日。發酵成的啤酒稱為嫩啤酒,苦味犟,口味粗糙,CO含量低,不宜飲用。后酵:為了使嫩啤酒后熟,將其送入貯酒罐中或繼續在圓柱錐底發酵罐中冷卻至0℃左右,調節罐內壓力,使CO溶入啤酒中。貯酒期需1~2月,在此期間殘存的酵母、冷凝固物等逐漸沉淀,啤酒逐漸澄清,CO在酒內飽和,口味醇和,適于飲用。過濾:為了使啤酒澄清透明成為商品,啤酒在-1℃下進行澄清過濾。對過濾的要求為:過濾能力大、質量好,酒和CO的損失少,不影響酒的風味。過濾方式有硅藻土過濾、紙板過濾、微孔薄膜過濾等。 啤酒灌裝 灌裝是啤酒生產的最后一道工序,對保持啤酒的質量,賦予啤酒的商品外觀形像有直接影響。灌裝后的啤酒應符合衛生標準,盡量減少CO損失和減少封入容器內的空氣含量。 桶裝:桶的材質為鋁或不銹鋼,容量為15、20、25、30、50l。其中30l為常用規格。桶裝啤酒一般是未經巴氏殺菌的鮮啤酒。鮮啤酒口味好,成本低,但保存期不長,適于當地銷售。 瓶裝:為了保持啤酒質量,減少紫外線的影響,一般采用棕色或深綠色的玻璃瓶。空瓶經浸瓶槽(堿液2~5%,40~70℃)浸泡,然后通過洗瓶機洗凈,再經灌裝機灌入啤酒,壓蓋機壓上瓶蓋。經殺菌機巴氏殺菌后,檢查合格即可裝箱出廠。 罐裝:罐裝啤酒于1935年起始于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因軍需而發展很快。戰后經一系列技術改造,需要量逐步上升。1966年,美國的瓶裝與罐裝之比已為52:46。罐體材料為鋁或銅。罐裝啤酒體輕,運輸攜帶和開啟飲用方便,因此很受消費者歡迎,發展很快。 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塑料瓶裝:自1980年后投放市場,數量逐年增加。其優點為高度透明,重量輕,啟封后可再次密封,價格合理。主要缺點為保氣性差,在存放過程中,CO逐漸減少。增添涂層能改善保氣性,但貯存時間也不能太長。PET瓶不能預先抽空或巴氏殺菌,需采用特殊的灌裝程序,以避免攝入空氣和污染雜菌。 啤酒生產新技術 主要有7種。濃醪發酵:1967年開始應用于生產。是采用高濃度麥汁進行發酵,然后再稀釋成規定濃度成品啤酒的方法。它可在不增加或少增加生產設備的條件下提高產量。原麥汁濃度一般為16°P左右。快速發酵:通過控制發酵條件,在保持原有風味的基礎上,縮短發酵周期,提高設備利用率,增加產量。快速發酵法工藝控制條件為:在發酵過程某階段提高溫度;增加酵母接種量;進行攪拌。連續發酵:1906年已有啤酒連續發酵的方案,但直到1967年才得到工業化的應用。主要應用國家有新西蘭、英國等。由于菌種易變異和雜菌的污染以及啤酒的風味等問題,使啤酒連續發酵工藝的推廣受到限制。固定化酵母生產啤酒的研究:70年代開始研究,目的在于大幅度縮短發酵周期。實質上是為了克服菌種變異、雜菌污染問題,而且是更為快速的連續發酵工藝。已取得的成果為:前發酵由傳統法的5~10日縮短為1日,可連續穩定運行3個月。圓柱圓錐露天發酵罐:1966年起開始應用于生產。其主要優點為:可縮短發酵周期,節約投資,回收CO和酵母簡便,有利于實現自動控制。目前單罐容積在600Kl的已很普遍,材質一般為不銹鋼。純生啤酒的開發:隨著除菌過濾、無菌包裝技術的成功,自70年代開始開發了不經巴氏殺菌而能長期保存的純生啤酒。由于口味好,很受消費者歡迎。目前有的國家純生啤酒已占整個啤酒產量的50%。低醇、無醇啤酒的開發:為汽車司機、婦女、兒童和老年人飲用的一種清涼飲料。它的特點是酒精含量低。無醇啤酒酒精含量一般在0.5~1%,泡沫豐富,口味淡爽,有較好的酒花香味,保持了啤酒的特色。
啤酒是用麥芽經糖化后加入酒花,由酵母菌發酵釀制成的一種低酒精含量的飲料.
1 制作麥芽漿( Mashing )  干燥的麥芽在磨坊中碾碎后加入溫水浸泡兩個小時。把麥芽過濾出去剩下的漿液稱作甜麥芽漿( Sweet Wort )。這個過程根據釀造技師的要求會有很多變化,甚至環境的因素也會影響這個過程。  2 時間與溫度( Time and Temperature )  釀造啤酒最重要的兩個方面就是時間和溫度控制。這個因素在制作麥芽漿、發酵和熟化過程中尤為重要。在麥芽漿的制作過程中低溫可以使麥芽產生更多的麥芽糖用于發酵,而溫度偏高的效果正好相反。因此,溫度在這個環節上可以直接影響到啤酒的酒精含量。  3 釀造( Brewing )  在啤酒廠有兩類加熱容器。一種是麥芽桶,用來浸泡麥芽的;另一種則用于把麥芽漿和啤酒花烹煮 1 到 2 個小時。這個烹煮過程使這兩種成分充分結合,殺滅不必要的微生物并凝結蛋白質。這種容器大多用加熱絲均勻加熱,但也有的啤酒廠使用傳統的方法加熱,比如天然氣或汽油火焰。   4 加入啤酒花( Hopping )  在啤酒的烹煮過程里要加入一定的啤酒花,當然與麥芽相比是很少的。啤酒花一般在第一次烹煮時加入,有時進行兩次添加來提高蛇麻草的濃度。如果釀造技師希望該款啤酒的啤酒花氣息非常濃郁的話,他還可以很晚才加入啤酒花。最后,啤酒花的殘渣通過使用離心設備或者使用過濾網除掉。  5 發酵( Fermentation )  在烹煮和加入啤酒花以后,麥芽漿被倒入發酵池(開放的或封閉的都有)。在這個時候,酵母被加入進來,于是發酵過程便開始了。這個過程通常要持續 3 到 4 天,在液體表面呈現出很多泡沫,這些泡沫有時也被過濾掉。  6 熟化( Maturation )  在發酵過程完成后,啤酒被放入儲存容器( Lagering Vessel )準備熟化。在過去,這種儲存容器木質的,但是目前啤酒廠使用的都是不銹鋼制作的。大多數啤酒都要經過幾天、幾周或者幾個月的儲存后才能裝瓶上市。 啤酒以大麥芽、酒花、水為主要原料,經酵母發酵作用釀制而成的飽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現在國際上的啤酒大部分均添加輔助原料。有的國家規定輔助原料的用量總計不超過麥芽用量的50%。但在德國,除制造出口啤酒外,國內銷售啤酒一概不使用輔助原料。國際上常用的輔助原料為:玉米、大米、大麥、小麥、淀粉、糖漿和糖類物質等。根據所采用的酵母和工藝,國際上啤酒分下面發酵啤酒和上面發酵啤酒兩大類。啤酒具有獨特的苦味和香味,營養成分豐富,含有各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及多量維生素如維生素B,菸酸,泛酸以及礦物質等。 --------------------------------------------------------------------【啤酒原料】 啤酒的原料為大麥、釀造用水、酒花、酵母以及淀粉質輔助原料(玉米、大米、大麥、小麥等)和糖類輔助原料等。 大麥 適於啤酒釀造用的大麥為二棱或六棱大麥。二棱大麥的浸出率高,溶解度較好;六棱大麥的農業單產較高,活力犟,但浸出率較低,麥芽溶解度不太穩定。啤酒用大麥的品質要求為:殼皮成分少,淀粉含量高,蛋白質含量適中(9~12%);淡黃色,有光澤;水分含量低於13%;發芽率在95%以上。 釀造用水 通常,軟水適於釀造淡色啤酒,碳酸鹽含量高的硬水適於釀制濃色啤酒。淡色啤酒用水要求為:無色,無臭,透明,無浮游物,味純正,無生物污染;硬度低;鐵、錳含量低(含量高對啤酒的色、味有害,而且能引起噴涌現象);不含亞硝酸鹽。 酒花 又稱啤酒花。使啤酒具有獨特的苦味和香氣并有防腐和澄清麥芽汁的能力。酒花始用於德國,學名為蛇麻,為大麻科葎草屬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雌雄異株,釀造所用均為雌花。中國人工栽培酒花的歷史已有半個世紀,始於東北,目前在新疆、甘肅、內蒙、黑龍江、遼寧等地都建立了較大的酒花原料基地。成熟的新鮮酒花經乾燥壓榨,以整酒花使用,或粉碎壓制顆粒后密封包裝,也可制成酒花浸膏,然后在低溫倉庫中保存。其有效成分為酒花樹脂和酒花油。每Kl啤酒的酒花用量約為1.4~2.4kg。 酵母 酵母是用以進行啤酒發酵的微生物。啤酒酵母又分上面發酵酵母和下面發酵酵母。啤酒工廠為了確保酵母的純度,進行以單細胞培養法為起點的純粹培養。為了避免野生酵母和細菌的污染,必須嚴格啤酒工廠的清洗滅菌工作。 玉米 玉米淀粉的性質與大麥淀粉大致相同。但玉米胚芽含油質較多,影響啤酒的泡持性和風味。除去胚芽,就能除去大部分的玉米油。脫胚玉米的脂肪含量不應超過 1%。以玉米為輔助原料釀造的啤酒,口味醇厚。玉米為國際上用量最多的輔助原料。 大米 淀粉含量高,浸出率也高,含油質較少。但大米淀粉的糊化溫度比玉米高。以大米為輔助原料釀造的啤酒色澤淺,口味清爽。大米是中國用量最多的輔助原料。 糖類 大都在產糖地區應用,一般使用量為原料的10~20%。添加的種類主要有蔗糖、葡萄糖、轉化糖、糖漿等。 小麥 德國的白啤酒以小麥芽為主原料,比利時的蘭比克啤酒是用大麥芽配以小麥為輔料釀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上面發酵啤酒。小麥品種有硬質小麥和軟質小麥,啤酒工業宜采用軟質小麥。 【啤酒生產】 啤酒生產大致可分為麥芽制造、啤酒釀造、啤酒灌裝3個主要過程 。 麥芽制造 有以下6道工序。大麥貯存:剛收獲的大麥有休眠期,發芽力低,要進行貯存后熟。大麥精選:用風力、篩機除去雜物,按麥粒大小篩分成一級、二級、三級。浸麥:在浸麥槽中用水浸泡2~3日,同時進行洗凈,除去浮麥,使大麥的水分(浸麥度)達到42~48%。發芽:浸水后的大麥在控溫通風條件下進行發芽,形成各種,使麥粒內容物質進行溶解。發芽適宜溫度為13~18℃,發芽周期為4~6日,根芽的伸長為粒長的1~1.5倍。長成的濕麥芽稱綠麥芽。焙燥:目的是降低水分,終止綠麥芽的生長和的分解作用,以便長期貯存;使麥芽形成賦予啤酒色、香、味的物質;易於除去根芽,焙燥后的麥芽水分為3~5%。貯存:焙燥后的麥芽,在除去麥根,精選,冷卻之后放入混凝土或金屬貯倉中貯存。 啤酒釀造 有以下5道工序。主要是糖化、發酵、貯酒后熟3個過程。 原料粉碎:將麥芽、大米分別由粉碎機粉碎至適於糖化操作的粉碎度。糖化:將粉碎的麥芽和淀粉質輔料用溫水分別在糊化鍋、糖化鍋中混合,調節溫度。糖化鍋先維持在適於蛋白質分解作用的溫度(45~52℃)(蛋白休止)。將糊化鍋中液化完全的醪液兌入糖化鍋后,維持在適於糖化(β-淀粉和α-淀粉)作用的溫度(62~70℃)(糖化休止),以制造麥醪。麥醪溫度的上升方法有浸出法和煮出法兩種。蛋白、糖化休止時間及溫度上升方法,根據啤酒的性質、使用的原料、設備等決定用過濾槽或過濾機濾出麥汁后,在煮沸鍋中煮沸,添加酒花,調整成適當的麥汁濃度后,進入回旋沉淀槽中分離出熱凝固物,澄清的麥汁進入冷卻器中冷卻到5~8℃。發酵:冷卻后的麥汁添加酵母送入發酵池或圓柱錐底發酵罐中進行發酵,用蛇管或夾套冷卻并控制溫度。進行下面發酵時,最高溫度控制在8~13℃,發酵過程分為起泡期、高泡期、低泡期,一般發酵5~10日。發酵成的啤酒稱為嫩啤酒,苦味犟,口味粗糙,CO含量低,不宜飲用。后酵:為了使嫩啤酒后熟,將其送入貯酒罐中或繼續在圓柱錐底發酵罐中冷卻至0℃左右,調節罐內壓力,使CO溶入啤酒中。貯酒期需1~2月,在此期間殘存的酵母、冷凝固物等逐漸沉淀,啤酒逐漸澄清,CO在酒內飽和,口味醇和,適於飲用。過濾:為了使啤酒澄清透明成為商品,啤酒在-1℃下進行澄清過濾。對過濾的要求為:過濾能力大、質量好,酒和CO的損失少,不影響酒的風味。過濾方式有硅藻土過濾、紙板過濾、微孔薄膜過濾等。 啤酒灌裝 灌裝是啤酒生產的最后一道工序,對保持啤酒的質量,賦予啤酒的商品外觀形像有直接影響。灌裝后的啤酒應符合衛生標準,盡量減少CO損失和減少封入容器內的空氣含量。 桶裝:桶的材質為鋁或不銹鋼,容量為15、20、25、30、50l。其中30l為常用規格。桶裝啤酒一般是未經巴氏殺菌的鮮啤酒。鮮啤酒口味好,成本低,但保存期不長,適於當地銷售。 瓶裝:為了保持啤酒質量,減少紫外缐的影響,一般采用棕色或深綠色的玻璃瓶。空瓶經浸瓶槽(堿液2~5%,40~70℃)浸泡,然后通過洗瓶機洗凈,再經灌裝機灌入啤酒,壓蓋機壓上瓶蓋。經殺菌機巴氏殺菌后,檢查合格即可裝箱出廠。 罐裝:罐裝啤酒於1935年起始於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因軍需而發展很快。戰后經一系列技術改造,需要量逐步上升。1966年,美國的瓶裝與罐裝之比已為52:46。罐體材料為鋁或銅。罐裝啤酒體輕,運輸攜帶和開啟飲用方便,因此很受消費者歡迎,發展很快。 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塑料瓶裝:自1980年后投放市場,數量逐年增加。其優點為高度透明,重量輕,啟封后可再次密封,價格合理。主要缺點為保氣性差,在存放過程中,CO逐漸減少。增添涂層能改善保氣性,但貯存時間也不能太長。PET瓶不能預先抽空或巴氏殺菌,需采用特殊的灌裝程序,以避免攝入空氣和污染雜菌。 啤酒生產新技術 主要有7種。濃醪發酵:1967年開始應用於生產。是采用高濃度麥汁進行發酵,然后再稀釋成規定濃度成品啤酒的方法。它可在不增加或少增加生產設備的條件下提高產量。原麥汁濃度一般為16°P左右。快速發酵:通過控制發酵條件,在保持原有風味的基礎上,縮短發酵周期,提高設備利用率,增加產量。快速發酵法工藝控制條件為:在發酵過程某階段提高溫度;增加酵母接種量;進行攪拌。連續發酵:1906年已有啤酒連續發酵的方案,但直到1967年才得到工業化的應用。主要應用國家有新西蘭、英國等。由於菌種易變異和雜菌的污染以及啤酒的風味等問題,使啤酒連續發酵工藝的推廣受到限制。固定化酵母生產啤酒的研究:70年代開始研究,目的在於大幅度縮短發酵周期。實質上是為了克服菌種變異、雜菌污染問題,而且是更為快速的連續發酵工藝。已取得的成果為:前發酵由傳統法的5~10日縮短為1日,可連續穩定運行3個月。圓柱圓錐露天發酵罐:1966年起開始應用於生產。其主要優點為:可縮短發酵周期,節約投資,回收CO和酵母簡便,有利於實現自動控制。目前單罐容積在600Kl的已很普遍,材質一般為不銹鋼。純生啤酒的開發:隨著除菌過濾、無菌包裝技術的成功,自70年代開始開發了不經巴氏殺菌而能長期保存的純生啤酒。由於口味好,很受消費者歡迎。目前有的國家純生啤酒已占整個啤酒產量的50%。低醇、無醇啤酒的開發:為汽車司機、婦女、兒童和老年人飲用的一種清涼飲料。它的特點是酒精含量低。無醇啤酒酒精含量一般在0.5~1%,泡沫豐富,口味淡爽,有較好的酒花香味,保持了啤酒的特色。 【啤酒類型】 啤酒有多種分類方法。 以發酵方式分 分為上面發酵啤酒和下面發酵啤酒。中國以及大多數國家均采用下面發酵法生產啤酒。 上面發酵啤酒:在較高的溫度下(15~20℃)進行發酵,起發快。發酵后期大部分酵母浮在液面,發酵期4~6天。生產周期短,設備周轉快,啤酒有獨特風味,但保存期較短。著名的上面發酵啤酒有愛爾淡色啤酒、司陶特黑啤酒、波特黑啤酒等。 下面發酵啤酒:主發酵溫度低(不超過13℃),發酵過程緩慢(發酵期 5~10天)。由於使用下面發酵酵母,在主發酵后期,大部分酵母沉降於容器底部。下面發酵的后發酵期較長,酒液澄清良好,泡味細膩,風味好,保存期長。著名的下面發酵啤酒有比爾森淡色啤酒、多特蒙德淡色啤酒、慕尼黑黑啤酒等。 以色澤分 分為3種。淡色啤酒:色澤金黃,口味淡爽,酒花香味突出。濃色啤酒:色澤紅棕,口味醇厚,苦味較輕,麥芽香味濃。黑啤酒:深紅棕乃至黑褐色,原麥汁濃度高、口味醇厚,麥芽香味突出。根據德國酒稅法規定,啤酒品種由原麥汁濃度(發酵前麥汁濃度,啤酒的酒精含量大致與此成比例)來區分(表2 德國原麥汁濃度分類 )。此外,稅率是根據年產量和啤酒品種而采用累進稅率。
1 啤酒的主要成分是大麥芽、啤酒花、酵母、水。這些原料都是純天然物質,如德國的啤酒廠大都還按照1516年皇家頒布的德國純粹法令,只使用這4種原料,其他大部分的國家或地區在啤酒中都有添加輔助原料如玉米、米、蔗糖、小麥、淀粉、水果、蜜糖等。這些輔助原料使啤酒呈現不同的風味,如美國啤酒大多添加玉米,使其味道較淡;臺灣和日本則習慣添加米,使味道稍甜;德國啤酒不加輔助原料,味道香濃醇厚。2 啤酒的度數是指酒精的度數~ 喝啤酒會醉是因為啤酒里面含有酒精~ 啤酒的酒精含量是按重量計算的,通常為2%—5%。啤酒的酒精含量越高,酒質越好。啤酒瓶上的度數標志是指麥芽汁的含糖濃度。10°啤酒是每公斤麥芽汁含糖100克。啤酒根據麥芽汁濃度可分為三類:6°—8°為低濃度啤酒,酒精含量也最低(為2%左右),最適宜在夏季作為清涼飲料飲用;10°—12°為中濃度啤酒,酒精含量為3.5%左右;14°—20°為高濃度啤酒,酒精含量接近5%,國際上公認12°以上的啤酒為高級啤酒,這種啤酒釀造周期長,耐貯存3 啤酒的ph值一般在4.0-5.5左右。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