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上市酒業集團公司,內部實行品酒委員會制度,按品酒出勤次數和品酒師級別,按月發放品酒津貼,滿勤的話高級品酒師500左右,中級300左右,這些品酒師都是技術人員,工資是按檢驗、化驗等專業技術人員工資水準發放,跟是不是品酒師沒關系。品酒師傅坐飛機來的,在我朋友的酒廠就待了三天,除了品酒、一日三餐、睡覺,沒有干其它任何事情。
100個人里,大概有多少人會品酒?
這個問題看來要用,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道理來解答了,因為用100個經常飲酒的人來回答這個問題,那幾乎人人都有先品酒的習慣,不能說人人精通,但也能品出個8,9,不離10吧。但如果用100個不飲酒,或很少飲酒的人來回答這個心題,那肯定是難有百分之一。再者還有少年兒童。據此綜合的算來,每100人里真正會品酒的,也難過百分之十,也就是說每百人不足十人會真正的品酒。
世界著名品酒師是如何判斷一款紅酒的品質?
市面上的葡萄酒種類眾多,品質參差不齊,如何能判斷一款葡萄酒的品質,世界著名品酒師的水平可能無法達到,但是憑借以下三步,可以滿足日常鑒賞之需,判斷其品質,讓手中的好酒具有生命力,真正物有所值。第一步:觀色即是觀察葡萄酒本身的色澤。握住酒杯杯腳或杯底,將酒杯傾斜45度,在光亮的白色背景前觀察酒體的明暗。晶亮透明、微黃帶綠是典型白葡萄酒的顏色,紅葡萄酒越陳越有光澤,不同葡萄品種所釀出的色澤不同。
但色澤純正是人們最好的感覺。一般來說,紅葡萄酒隨著年份的增加,顏色會越來越深,白葡萄酒則相反。掛杯,又稱“酒淚”,即葡萄酒在搖晃后從杯壁上成股流下的情況,度數越高,掛杯程度也就會越高,但是不能憑此來判斷酒的好壞。另外,有沉淀并不都代表葡萄酒變質了。高品質的紅酒經過若干年的儲藏,產生黑色沉淀屬正常現象。
第二步:聞香搖杯前先嗅一下,感知的氣味為葡萄酒的第一氣味,即“前香”。搖動酒杯,使酒與空氣充分接觸,鼻子伸進杯身,分辨香氣,此為酒的第二氣味,即“后香”。葡萄酒的香氣分為一類香氣,果香或者品種香氣;二類香氣,酒香或者發酵香氣;三類香氣,陳釀香氣。通過運用嗅覺,慢慢地領略酒中的香味,是否有多種果香的氣味,無疑香味純樸是上等葡萄酒所具有的特色。
好的葡萄酒的具有典型的品種香氣,果香、醇香復雜濃郁協調。第三步:品味即是入口的滋味,慢慢地咽下領略其滋味是酒本身最重要體現,酸澀平衡、回味長短都是它的品味內容,當然個人主觀的感受能力不同,其品味標準也不同,但好的葡萄酒會給人們好的總體感覺。高級品酒師會小酌一口,以半漱口的方式,讓酒在口中充分與空氣混合切接觸到口中的所有部位,此時可歸納、分析出單寧、甜度、酸度、圓潤度、成熟度。
一款好的葡萄酒的口感具有典型的品種或酒種味感,酒體平衡、圓潤豐滿、醇厚,且余味愉悅、持久、悠長。而品質差的酒則是具有不良味道、不平衡,余味無或者不良。一款酒的品質不僅僅取決于酒體,飲用的方式對其風味也會有很大的影響。其一是侍酒溫度。一瓶好酒如果不能在適飲溫度下飲用,就會瞬間失色。過低的溫度會抑制酒香的揮發,而過高的溫度又會使葡萄酒的香氣大量揮發,使口感變得粗糙。
一般來說,年份新的葡萄酒適飲溫度要低于陳年葡萄酒,干白的適飲溫度為8~12°C,干紅的適飲溫度為15~18°C。其二是醒酒。通常,紅酒需要30分鐘的醒酒時間。但年份太新、單寧較重的酒,則需要1~2個小時;而老酒只需要換瓶除渣即可享用。白葡萄酒由于單寧較少,無需醒酒。如果葡萄酒在飲用時沒有醒好,其風格會大打折扣。
100元左右,有哪些好喝的醬香酒可以推薦?
100 元左右的酒,有哪些好喝的醬香酒可以推薦!首先,100 元左右的酒,其實就是很酒友口中所謂的口糧就,如果真的涉及到商務宴請,我估計大概還是會用茅臺酒、五糧液、紅花郎這些比較高端的酒。我們先來看看 100 元左右的品牌酒有哪些:1、 茅臺系列酒之茅臺迎賓酒和茅臺王子系列:目前市面上的茅臺王子酒和茅臺迎賓酒,如果渠道合適的話,茅臺迎賓酒大概 100 元上下能拿到,茅臺王子酒大概 150 元上下能夠拿下,而且醬香突出,有很明顯的茅風味,這個風味是茅臺酒廠出品所有的醬香型特征,外面酒廠很難調出這樣的口感,但也有許多廠家的酒定位在 100 元左右品質也很好的,只是這樣的產品實在多得很了,數不勝數,因此不好一一列舉,感興趣的可以通過網絡渠道或者其它渠道購買品嘗,只是每家酒廠的醬香風格各不一樣,找到適合自己的就好。
2、 習酒,習酒是最老的醬香型白酒之一目前是茅臺集團旗下的子公司,目前習酒的市場份額在醬香型白酒領域當中是很高的,之前的金習和銀習價格都是在 100 元上下,但是習酒公司好像已經開發了新的產品進行代替,目前主要是想占領中端當中的中高端市場,像習酒 1988 這些價格都是在 400 多到 500 多。
而且習酒現在的產品也帶有茅臺酒廠很明顯的茅風味口感,因此無論是口感還是品質,其實都是比較值得信賴的。品牌酒的話主要是推薦這三款:茅臺王子酒和茅臺迎賓酒以及習酒,優勢就是:1、都是大品牌,值得信賴,口感有保障,劣勢就是整體成本很高,100 元左右的酒可能就是醬香當中的三等醬香或者二等醬香,只是調酒技術和原材料比較成熟,能夠調出優秀的醬香型白酒。
其實提這個問題的朋友說不定是想問問有沒有茅臺鎮所謂的散酒,因為隨著網絡發達,很多酒友都選擇通過各大平臺進行購買,我自己也有很多客人是通過網絡平臺來購買酒的。現在我們就來分析一下茅臺鎮散酒里面的 100 左右的醬香型白酒:首先,從數量上來說茅臺鎮 100 元左右的醬香型白酒可以說是多如牛毛,數不勝數了,你一進茅臺鎮,從南坳廠大門到 1915 廣場,到河對門,沿著茅習公路到白酒工業園區,這種價格的酒可以說比比皆是。
第二,這種散酒的生產成本其實和其它品牌醬香型白酒的生產成本并無太大的區別,只是其運營成本比較低,商家只是承擔生產成本和儲存成本至于口感我們都知道醬香型白酒是按照酒勾酒的原則,按一定比例將一到七輪次酒進行勾調,因此醬香型白酒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一百萬家酒廠生產出來的酒可能因為勾調比例不一樣,調酒師技術不一樣,就有可能會有一百萬種口感這也是為什么多年前的茅臺酒會有人反應不同批次的茅臺酒口感差異很大的原因之一,即使是今天,茅臺酒只能是將酒定一個標準,盡量無限接近這個標準,也沒有說每一批次都是一摸一的,只是無限接近了,幾乎是一樣,我們一般很難區分,甚至感受不到。
所以買散酒的基本原則:不是說要追求口感能和茅臺酒相比,而是追求價格上的優勢且又能保證是純糧釀造的坤沙酒。因此只要有合適的利潤,很多商家都是愿意出售的。但是也有一個弊端:就是這種散酒沒有品牌保障,靠的更多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度,商家的良心程度,就目前來看,像以碎沙、翻沙、串沙充當坤沙工藝的現象也還存在。
因此如果渠道沒選對,可能會買得到不稱心的酒。但是也有很多廠家意識到品質的重要性,都在朝著品質轉型。因此 100 元左右的酒,有品牌和散酒,各有優勢,就看各位酒友們怎樣選擇了。土生土長的茅臺人,高級品酒師、高級調酒師,歡迎關注、評論、私信,共同探討更多醬香型白酒文化——酒香也怕巷子深,為好酒尋知音,為知音覓好酒!。
人真能品出酒的好壞嗎?品酒師是不是忽悠人的?
好的品酒師可謂萬里挑一,對味蕾、天賦要求極高,平時的飲食多清淡,加之后天努力等等才能成為好的品酒師。下面說說他們如何品酒:首先放松身心,為品鑒做好準備,盡量做到平心靜氣,仿佛置身于幽靜的山野。輕輕舉起酒杯到適當的位置,觀察酒的色澤、酒淚、雜質。眼觀色酒杯高于眼睛水平線1.5cm,酒杯距離眼睛12cm,好酒的觀色應為:無色、澄清、透明、無懸浮物、無沉淀。
鼻聞香聞香要控制好氣息,注意吸氣與呼吸的節奏。微微低頭,輕輕嗅聞白酒自然散發的香氣。回想自己平時在生活中美好的味道,花朵、水果、美食,盡量發揮自己的聯想。越好的酒越具有愉快感、協調感、突出感,并能給聞香者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越聞越想聞,越聞越想喝。口嘗味綿柔酒品嘗貴在靜心,品嘗時口、鼻、心三者合一。輕啜一小口,酒液從舌尖慢慢覆蓋整個舌面和口腔,充分體會洋河酒的綿柔。
咽下后,感受酒的回味。酒攝入量要一致,在舌面的時間要一致不能大口咽下,不宜長時間含在口中。杯定格品完白酒后,去凈酒杯中所余白酒,保留空杯,過一段時間,嗅其酒杯,洋河酒較長時間還余留五谷陳釀的味道,而且香味純正。自古以來,洋河人有余糧則釀。 街館樓肆,酒旗飄揚。 豪俠善吸鯨飲,雅士舉杯流觴。 酒道文化,流傳至今!。
我想知道高級品酒師的一般月工資是多少,高不高呀?
確切的真實數字可能沒有人會輕易提供給你。我這里說兩個實際的例子,僅供參考。某上市酒業集團公司,內部實行品酒委員會制度,按品酒出勤次數和品酒師級別,按月發放品酒津貼,滿勤的話高級品酒師500左右,中級300左右,這些品酒師都是技術人員,工資是按檢驗、化驗等專業技術人員工資水準發放,跟是不是品酒師沒關系。
大約是2004年,我的一個朋友家里開一個酒廠,為了開發一種新酒,從江浙某地聘請了一位品酒師傅,其目的是為了確定酒的勾兌配方。品酒師傅坐飛機來的,在我朋友的酒廠就待了三天,除了品酒、一日三餐、睡覺,沒有干其它任何事情。你知道師傅一天吃的什么嗎?三餐全是白米飯就煮白菜,基本上沒有油星兒,而且不抽煙、不喝酒!品酒只是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