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衛星發射基地(酒泉衛星發射基地簡介)

1. 酒泉衛星發射基地簡介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又稱東風航天城,在甘肅省酒泉市金塔縣境內,與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額吉娜旗相連。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基地距酒泉市約二百公里,于一九五八年開建,基地屬內陸沙漠性氣侯,地勢平坦,人煙稀少,降雨量少,每年有三百天可進行發射試驗。

2. 酒泉衛星發射基地介紹

衛星發射中心:

1、美國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美國西部航天和導彈試驗中心、范登堡空軍基地等;

2、俄羅斯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普列謝茨克航天發射場等;

3、中國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以及文昌衛星發射中心和中國東方航天港。

4、日本的種子島航天中心、鹿兒島航天中心;

5、歐洲的歐洲航天發射中心;

6、意大利的圣馬科發射場;

7、印度的斯里哈里科塔發射場。

3. 酒泉衛星發射基地簡介概況

酒泉衛星發射基地,位于酒泉市東北210km處的巴丹吉林沙漠深處 。

它是中國建設最早,規模最大的衛星發射中心,也是各種型號運載火箭和探空氣象火箭的綜合發射場,擁有完整、可靠的發射設施,能發射較大傾角的中、低軌道衛星。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又稱“東風航天城”,是中國科學衛星、技術試驗衛星和運載火箭的發射試驗基地之一,是中國創建最早、規模最大的綜合型導彈、衛星發射中心,也是中國唯一的載人航天發射場。

基地始建于1958年,海拔1000米,占地面積約2800平方公里,位于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境內,現裝配、發射場位于北緯41.118N,東經100.316E。由于地處荒涼,最接近的城市是其西南的甘肅省酒泉市,所以也叫酒泉發射基地 。

4. 酒泉衛星發射基地簡介視頻

遠望3號船安全返航

8月1日上午,圓滿完成風云三號05星海上測控任務的遠望3號船順利返航,緩緩停靠在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雙曲線一號第3發民營商業運載火箭飛行試驗未達到預期目的

8月3日15時39分,雙曲線一號第3發民營商業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火箭飛行異常,衛星分離后未正常入軌,飛行試驗未達到預期目的。

我國成功發射多媒體貝塔試驗A/B衛星

2021年8月4日19時01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多媒體貝塔試驗A/B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82次飛行。

我國成功發射中星2E衛星

2021年8月6日0時30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中星2E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83次飛行。

祝融號行駛里程突破800米

2021年8月6日,“祝融號”火星車已在火星表面工作82個火星日,累計行駛里程突破800米(808米)。此時,“祝融號”火星車正在穿越石塊、撞擊坑、沙丘分布密集的復雜地形地帶,后避障相機拍攝了一張車體剛剛越過石塊的照片。環繞器已在軌運行379天,器地單向通信時延約21分23秒,各系統工況正常。新一代載人飛船縮比群傘空投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8月上旬,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508所新一代載人飛船縮比群傘空投試驗順利完成并取得圓滿成功。該試驗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多架次空投的迭代驗證來評估風洞試驗后優選的改進傘型效果,從而為后續開展全尺寸降落傘性能空投試驗奠定技術基礎。

本次新飛船空投試驗共進行了包含預試驗在內的共11個架次的投放試驗,由直升機攜帶航彈模型飛行至預定高度,以預定速度到達預定區域后進行投放,模型按照程序開始工作,穩定傘脫離,群傘同步開傘,直至模型落地。同時,模型內安裝的測量和控制設備進行數據測量和記錄。

“祝融號”火星車完成既定探測任務

8月15日,“祝融號”火星車已在火星表面運行90個火星日(約92個地球日),累計行駛889米,所有科學載荷開機探測,共獲取約10GB原始數據,“祝融號”火星車圓滿完成既定巡視探測任務。此時,火星車狀態良好、步履穩健、能源充足,后續將繼續向烏托邦平原南部的古海陸交界地帶行駛,實施拓展任務。長征七號遙四運載火箭安全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

執行天舟三號飛行任務的長征七號遙四運載火箭已完成出廠前所有研制工作,于北京時間2021年8月16日安全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征七號遙四運載火箭將與先期已運抵的天舟三號貨運飛船一起按計劃開展發射場區總裝和測試工作。執行神舟十三號飛行任務的載人飛船及運載火箭,正在酒泉發射場按計劃同步開展各項準備工作。遠望6號船再赴大洋執行海上測控任務

8月17日,剛剛經歷過塢修工程的我國第三代航天遠洋測量船遠望6號船駛離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將奔赴印度洋預定海域執行多次海上測控任務。據了解,本次出航遠望6號船總航程將超過1.6萬海里,海上作業時間將超過70天。金磚國家航天機構簽署遙感衛星數據共享合作協定

2021年8月18日,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與巴西航天局局長卡洛斯·莫拉、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總經理羅戈津、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主席西萬和南非國家航天局局長穆薩米等金磚國家航天機構負責人進行了視頻會議,并簽署了《關于金磚國家遙感衛星星座合作的協定》。我國成功發射天繪二號02組衛星

2021年8月19日6時32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天繪二號02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84次飛行。

神舟十二號航天員乘組圓滿完成第二次出艙活動全部既定任務

2021年8月20日14時33分,經過約6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十二號航天員乘組密切協同,圓滿完成此次出艙活動期間全部既定任務,航天員聶海勝、航天員劉伯明已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艙,比原計劃提前約1小時,空間站階段第二次航天員出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此次出艙活動,天地間大力協同、艙內外密切配合,先后完成了艙外擴展泵組安裝、全景相機D抬升等任務,全過程順利圓滿,進一步檢驗了我國新一代艙外航天服的功能性能,檢驗了航天員與機械臂協同工作的能力及出艙活動相關支持設備的可靠性與安全性。

祝融號行駛里程突破1000米

2021年8月23日,“祝融號”火星車已在火星表面工作100個火星日,累計行駛里程突破1000米。我國成功發射融合試驗衛星01/02星

2021年8月24日19時15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遠征一號S遙二上面級,成功將融合試驗衛星01/02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85次飛行。

我國成功發射通信技術試驗衛星七號

2021年8月24日23時4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通信技術試驗衛星七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86次飛行。

5. 酒泉衛星發射基地在哪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位于內蒙古西部阿拉善盟的額濟納旗及甘肅省酒泉市金塔縣交界的巴丹吉林沙漠西北邊緣,其中基地的核心區東風航天城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境內的巴音寶格德山下,最早地址在寶日烏拉,1958年為了國防建設,額濟納蒙古牧民近1386人和500多戶,遷往額濟納古日乃和馬鬃山地區,為國防建設做出了偉大貢獻。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位于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境內,現裝配、發射場位于北緯40.965371N,東經100.283658E。由于地處荒涼,最接近的城市是阿拉善巴音浩特和甘肅酒泉,因而為名。歷史上,1969年阿拉善盟曾劃離內蒙古自治區轄區,其中額濟納旗劃歸甘肅省酒泉市轄區,到1979年阿拉善盟包括額濟納旗又恢復為內蒙古自治區轄區。它位于荒無人煙的額濟納巴丹吉林沙漠西北邊緣,距離這里最近的酒泉市區直線距離超過400公里。當時以“酒泉”命名,一是因為當時各國導彈衛星發射場起名時均避開真實地址,二是發射場地處茫漠戈壁,很難選一個有知名度的地名,而酒泉是與發射中心距離最近,且在歷史上是有名的城市。

6. 酒泉衛星發射基地在哪里

正軍級,隸屬戰略支援保障部

7. 酒泉發射衛星基地在哪里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中國航天第一港”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又稱“東風航天城”,是中國科學衛星、技術試驗衛星和運載火箭的發射試驗基地之一,是中國創建最早、規模最大的綜合型導彈、衛星發射中心,也是中國目前唯一的載人航天發射場。

地理位置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建在戈壁沙漠的綠洲上,西依山,東臨河,是當年聶榮臻元帥親自挑選的一塊風水寶地。建于1958年10月20日的酒泉東風航天城是中國最早、規模最大的綜合性火箭和衛星發射中心。它位于荒無人煙的巴丹吉林沙漠深處,距離這里最近的酒泉市直線距離超過200公里。當時以“酒泉”命名,一是因為當時各國導彈衛星發射場起名時均避開真實地址,二是發射場地處茫漠戈壁,很難選一個有知dfhtc名度的地名,而酒泉是與發射中心距離最近,且在歷史上是有名的城市。另外,1969年阿拉善盟曾劃離內蒙古自治區轄區,其中額濟納旗劃歸甘肅省酒泉市轄區,到1979年阿拉善盟包括額濟納旗又恢復為內蒙古自治區轄區。196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科委主任聶榮臻元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指揮導彈核武器試驗時,曾飽含深情地說過:“額濟納旗各族人民為祖國的國防建設做出了巨大的犧牲,我們一定要在適當的時候回報他們。”

酒泉發射中心海拔1000米,始建于1958年10月,占地面積約2800平方公里。該地區地勢平坦,人煙稀少,屬內陸及沙漠性氣候,年平均氣溫8.7攝氏度,相對濕度為35%-55%,常年干燥少雨,春秋兩季較短,冬夏兩季較長,一年四季多晴天,云量小,日照時間長,生活環境艱苦,但可為航天發射提供良好的自然環境條件。每年約有300天可進行發射試驗。

發射歷史

幾十多年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建立起了一套比較完善的綜合發射設施,擁有一支過硬的科技隊伍。先后發射衛星37顆,創造了中國航天發射史上多個第一:1960年11月5日,這里成功地發射了中國制造的第一枚地地導彈。1966年10月27日,中國第一次導彈核武器試驗也在這里試驗成功。自1970年4月24日,長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中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以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一號、長征二號丙及長征二號丁火箭已成功發射了20多顆科學實驗衛星。1975年11月26日,中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在這里發射成功。1987年8月,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為法國馬特拉公司提供了發射搭載服務,使中國的航天技術從此開始走向世界。1980年5月18日,中國第一枚遠程運載火箭也在這里發射成功。1992年10月,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首次為國際用戶執行了發射任務,即利用長征二號丙火箭發射中國返回式衛星時搭載發射瑞典空間公司的弗利亞衛星進入預定軌道,獲得成功。1999年11月20日,“神舟”號試驗飛船從這里發射升空,拉開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幕布。此后“神舟二號飛船”, “神舟三號飛船”,“神舟四號飛船”,“神舟五號飛船”,“神舟六號飛船”,“神舟七號飛船”相繼從這里成功發射。

在載人航天飛行任務中,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主要承擔發射場區的組織指揮,實施火箭的測試、加注、發射,逃逸塔測試,整流罩測試,人船箭地聯合檢查,船箭塔對接和整體轉運,提供發射場區的氣象、計量和技術勤務保障,并在緊急情況下組織實施待發段航天員撤離及逃逸救生。

在世界的23個發射場中,中國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與前蘇聯拜科努爾發射場、美國的肯尼迪航天中心齊名,能夠發射載人航天器。

別稱由來

“東風航天城”的由來也有軍工單位的特色,20世紀60年代時,發射基地與北京三個總部的有線電話長途通信的秘密代號為“東風”,所以基地一直沿用了“東風基地”這一名稱。1992年8月11日,當時的江澤民總書記在視察基地時欣然題寫了“東風航天城”,從此人們就正式把這里叫東風航天城了。如今,走在這里處處可以發現“東風”的字樣。不論幼兒園、街道、賓館、市場等,都有叫“東風”的。

走進東風航天城,除了有發射和實驗任務期間為安全、保密做保障外,平時這里并沒有人們想象的那么神秘,與一般的城鎮沒有多大差異。行走在這里的街道上,就如同進入了一個現代城市。這里的賓館和街道取名都極具特色,有太空路、宇宙路、航天路、胡楊路、黑河路、紅柳路等。大型賓館分別取名“神舟”、“東風”、“航天”等。基地還擁有一個專用機場和自備電廠,常駐人口數千人。

921工程

1961年4月12日,前蘇聯把宇航員加加林成功地送上了太空,探索宇宙這一極具挑戰性的航天高科技領域,成為世界各國爭逐的焦點。為此,我國制定了進行跟蹤戰略性高科技發展的“863計劃”,“載人航天”工程就是“863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載人航天計劃被批準正式上馬是在1992年9月21日,因此工程命名“921”,發射場定在了創造了無數輝煌戰績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此前41天,江澤民總書記前來中心視察,為中心題名“東風航天城”。 現在的“東風航天城”是在原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和空軍兩個試驗基地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921工程”從選址到竣工,前后不到四年時間。據不完全統計,發射場建設挖土石方60萬立方米,鋼材用量達兩萬三千多噸,涉及建筑企業公司9千多家,萬余名建設者汗灑戈壁。發射場由技術區、發射區、試驗指揮區、首區測量區、試驗協作區以及航天員區組成。它綜合了世界先進科學技術,采用垂直總裝、垂直測試、直轉運的“三垂”模式及遠距離測試發控,具備同時測試一發、裝配一發的功能。

1997年底,921工程發射場順利竣工。在經歷了1998年3月發射演練的考驗后正式投入使用。10月20日,921工程零高度逃逸試驗首次順利點火,中國載人航天的發射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1999年7月25日,隨著921工程首發任務專列的進場,中國科學家苦戰了7年的心血第一次付諸了現實。全體官兵經過一百多個日夜的艱苦奮戰,1999年11月20日6點30分,長征2F火箭點火起飛,12秒程序轉彎,120秒拋逃逸塔,200秒整流罩分離,586秒船箭分離,飛船準確入軌。“神舟”1號飛船的圓滿成功。

四大發射中心

1、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2、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3、太原衛星發射中心

4、文昌衛星發射中心

飛船的發射場

“神舟”發射塔架

“神舟”飛船就是從這里發射的,我國的航天員也將從這里開始遨游太空的旅程。

發射塔通體粉綠色,高達百余米,全部為鋼架結構,矗立在沙漠中。塔架上設有固定平臺和可升降的工作平臺,供科技szlh人員對飛船、火箭進行發射前的最后測試、檢查。夜間,幾十支探照燈同時照亮塔架的輪廓,使之成為戈壁中最輝煌的建筑。

發射塔架承擔的主要任務是,完成飛船火箭組合體功能檢查、推進劑加注、航天員進艙、點火發射、航天員應急救生等工作。在發射前夕,如若出現緊急情況,航天員可迅速通過逃逸滑道進入地下安全掩體。

垂直總裝廠房

這個龐然大物高達93.5米,是亞洲最高的單層建筑,曾獲我國建筑界的最高榮譽——“魯班獎”。

垂直總裝測試廠房是發射場的核心建筑,由于其建筑技術難度高,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數發達國家能夠建造。樓體主色調為純白,兩側嵌有淡藍色的巨幅捆綁型火箭圖案。“神舟”飛船的很多關鍵測試就在這個廠房中進行。

垂直總裝廠房左側的建筑是測發樓。樓內配置了完備的計算機測試發射系統,可兼顧技術區的綜合測試和發射區的發射控制,實行自動化巡回檢測和對關鍵部位的監測控制。

載荷總裝廠房

與垂直總裝測試廠房相對應的,是飛船有效載荷總裝測試廠房。這座廠房樓體潔白無瑕,唯有進出大門漆成暗紅色,橫跨度高于縱深度。它主要承擔飛船的檢查、測試、裝配、裝載等任務。

此外,還有飛船加注與整流罩裝配廠房、火箭逃逸塔總裝測試廠房等設計精巧的建筑。發射場采取了先進的垂直總裝、垂直測試、整體垂直轉運和遠距離測試發射技術。其設計水平和技術水平可與世界先進水平相媲美。

8. 酒泉衛星發射基地簡介圖片

酒泉衛星發射場在內蒙古西部阿拉善盟的額濟納旗西南,其中基地的核心區東風航天城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境內的巴音寶格德山下。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又稱“東風航天城”簡稱(JSLC),是中國科學衛星、技術試驗衛星和運載火箭的發射試驗基地之一,隸屬于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現隸屬于戰略支援部隊。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是中國創建最早、規模最大的綜合型導彈、衛星發射中心。

9. 酒泉衛星發射基地有幾個

我國有五個衛星發射基地,分別是酒泉衛星發射基地,文昌衛星發射基地,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太遠衛星發射中心,東方航天港。

10. 酒泉衛星發射基地位于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位于:甘肅酒泉與內蒙阿拉善旗的交接處,大部分面積在內蒙境內。最接近的地級市為酒泉,因此得名酒泉衛星發射基地。該地區屬內陸及沙漠性氣候,地勢平坦,人煙稀少,全年少雨,白天時間長,年平均氣溫8.5攝氏度,相對濕度為35%-55%,環境條件很適合衛星發射,每年約有300天可進行發射試驗。本基地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中低軌道的各種試驗衛星和應用衛星的主要基地。截至1990年10月,中國發射30顆人造衛星,其中20顆在酒泉發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有大型、中小型以及氣象和探空火箭發射場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