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臨近年末,低調了一年的1919因“關店”傳言被拉回行業話題中心。
回顧2013年至2019年,1919從3.6億營收開始,增長近20倍不得不說這是酒類流通領域的一個奇跡,也是白酒行業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跡。當然,人紅是非就必然會增多,但流言蜚語阻擋不了行業和企業發展的腳步,1919仍然是酒類流通領域最優秀的企業。
1
2019年新增門店近1000家,
少數閉店是為優化、提升門店業績
據介紹,2019年1919各類門店新增近1000家,目前門店總數約1800家,其中有1200余家直營直管店,另有600多家加盟店。行業人士認為,無論是從門店數量,還是從銷售規模來看,1919都是國內、也是全球最大的酒類專業連鎖企業。從2006年開第一家店至今,1919已積累了14年的線下運營經驗,可以說是當前國內最專業的酒類連鎖管理公司。
正是因為有這兩個基礎,1919被認為是國內酒類連鎖的標準制訂者,行業內很多現行的酒類連鎖的陳列方式、動線設計、家具貨架、日常運營等或多或少都與1919類似。正因如此,1919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它是專業酒類連鎖的創始人和推動者,符合行業的發展規律。
“關于大家關心的閉店問題,我們一再強調這是正常經營的一部分。業績不達標,就是要關掉。周圍房租都在降,難道不遷址嗎?地鐵市政施工,一般至少一兩年,難道就在圍擋里面營業?”1919公共事務總經理李宇欣表示。
2
阿里支持1919優化門店,
明年的目標是做到4000家門店
2018年10月18日,1919發布公告稱,近日獲得阿里巴巴集團20億元的戰略投資,阿里巴巴持股約29%,成為1919第二大股東。此次C輪融資完成后,1919估值達70億元,酒飲新零售獨角獸誕生。
阿里投資1919,門店應該是加分項,在被問到阿里對1919門店的優化調整時,李宇欣表示:
首先是1919自身經營的需要,這是1919日常經營的一部分,也是連鎖經營的基本規律和常識。“世界上沒有哪家連鎖公司不優化調整門店的,也沒有哪家公司保證自己開的每一家門店都是成功的。”
同時,李宇欣透露:阿里對我們確實有要求,支持我們將業績不好的店堅決關掉。但實際上,因為業績不佳真正關店的數量很少,更多的是遷址、轉店等。阿里投資1919以后,對1919運行情況管理很嚴格,“結果導向”的文化風格,對1919的業務和財務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直管店對1919的擴張功不可沒,門店優化可能會造成財務壓力和直管店退出,進而影響其他投資者、加盟商的信心。對于這些所謂的“后遺癥”,李宇欣表示:“這是正常業務動作,怎么可能影響投資者信心?有病不治硬拖著才影響信心。”
1919現在已經是全球最大的酒類連鎖企業,也是國內最大的酒飲服務平臺,是繼天貓、京東后的第三大酒水銷售平臺。據透露,1919門店數目前已經超過1800家,還有約300家在裝修。按照1919的規劃,到2020年底,會爭取開到超過4000家店。前些年,1919快速擴張引入了直管店模式,此后這些直管店絕大部分已經回購。
關于財務壓力問題,李宇欣表示問題不大,其原因有四:第一,不存在退店帶來的財務壓力;第二,1919賬面貨幣資金還有10億,非常充足;第三,各家銀行給1919的授信超過20億;第四,存貨總額達30億,隨時可以變現。
3
緊跟阿里腳步、勇為行業先鋒,
1919日訂單峰值超10萬
阿里注資后,1919也在逐步向阿里的經營方向靠攏。作為阿里酒飲商業操作系統在酒水行業落地的先鋒,1919逐步開放各項業務,既注重自身發展,也主動對接阿里體系,可以說是“大膽優化,穩中求進”。
對于1919而言,唯一不變的就是隨時求變,所以這些年1919也在不斷地優化自己的模式。2019年下半年,原有的六大業務板塊被優化整合,變成三大業務板塊,分別是新零售業務、新經銷業務和數據信息業務。
其中,線上電商與線下門店作為C端入口,整合為新零售業務,順應線上線下一體化持續深化的趨勢。接入阿里巴巴生態系統后,1919線上獲客能力持續提升。目前,其線上訂單量已占到總體訂單量的60%以上,對線下形成明顯反哺效果。這為線下門店的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而以往的城配倉儲、供應鏈等,連同隔壁倉庫業務及B端線上平臺等,均整合為面向B端的新經銷業務。目前,新經銷業務深入全國近300個城市,覆蓋超25萬個終端,服務包括餐飲店、商超、煙酒店、便利店和經銷商等多類型合作伙伴。
1919方面表示,2019年的發展,是一個內外因綜合的結果。阿里的助力,加上我們自己模式正確、打法正確,電商確實增長快,日均4萬單已經是常態,大促的時候單日超過10萬單,已經酒類行業最大的專業電商平臺。
據觀察,以1919吃喝app為核心,電商也是1919堅定推進平臺化的主陣地。經過多年運營,1919吃喝app已成為繼天貓、京東之后的第三大酒水銷售平臺,也是酒類垂直行業的第一大平臺。目前,已有超過800個商家入駐1919吃喝app。此外,1919吃喝平臺還擁有1919吃喝微商城、1919吃喝小程序、1919官網商城等不同載體,多方共同助力之下,形成一個巨大的流量池。
“對我們來說,更重要的是,電商的外溢效應非常的明顯,1919的整體訂單量,線上占比超過了60%。這意味著,電商對門店的訂單、流量、會員等各方面賦能,門店真正成為服務的出口,達到‘倉店合一’。隨著電商業務的快速發展,也需要更多的門店承接來自線上的訂單,所以未來我們對門店的布局只會加大。”1919內部人士表示。
4
踩準每一個發展節點
6年增長近20倍
關于1919的盈利問題,一直是行業關注的焦點,也是垂直電商發展的焦點。對于1919的虧損問題,李宇欣認為:“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好事不可能讓一個人都占盡。要規模,就要階段性犧牲利潤;如果要利潤,那規模增長必然受到限制。”
回顧1919的成長史我們不難發現,以楊陵江為核心的1919領導層為何會如此選擇。1919幾乎是在每個關鍵節點都抓住了機遇,都做了當時最正確的事。比如,行業大調整時,1919大規模擴張;行業開始轉暖時,1919放緩擴張腳步,潛心苦練內功;資本寒冬來臨時,1919拿到了阿里20億投資。
2013年全行業進入低潮,是1919大膽決定走出四川,2014年開始進行全國化擴張,門店數從僅有38家,一年增加到500家,兩年就突破了1000家。2017年,全行業轉暖跡象明顯,1919并沒有順勢加速,而是減速消化過去三年快速奔跑積累的問題。
2019年春糖時,拿到阿里投資的1919,意氣風發,準備再大干一場,但是隨后敏銳發現,酒業的復蘇很“弱”,宏觀經濟更弱,因此調低開店指標,在門店凈增加的同時,優化調整門店。
1919方面表示,2020在規模和利潤中間,1919還是優先選擇規模增長,甚至是戰略性虧損,明年具體的規劃尚在制定中。關于1919近些年的成功,他們自己的總結是通過自身的業務創新和規模增長,為酒類流通行業找到了一條新的出路,就是“直供”,就是“廠到端”,產品直接從酒廠出來就到終端,直接面對消費者,這是未來流通格局的大趨勢。
在這種趨勢下,1919進行了模式創新,線下的直營直管店、加盟店,線上的1919吃喝app、天貓旗艦店都是為這個服務的。當然,強大的信息系統和物流倉儲能力是保障,是基礎設施,1919在這方面的投入是巨大的,也是不為人看到的。比如,1919在信息系統上的投入超過數億元,才建成了目前完備的系統支撐,從業務中臺到數據中臺,超過400人的技術研發團隊,也是酒類行業中最大、最專業的。
據統計,2013年,1919的營業收入僅有3.46億,到2014年增加到6.11億,2015年倍增到11.96億,2016年跳躍到28.87億,2017年和2018年降速發展后分別是33.55億和38.72億。而在2019年,1919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就已與去年持平。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對于1919這樣一個具有開創性、顛覆性的平臺型酒類流通企業而言,任何“破”與“立”的選擇都是值得肯定的,因為只有勇敢者愿意去承擔別人不敢觸碰的危險。他們是改革的利刃,是試錯的先鋒,是行業的尖兵,值得行業去肯定、去鼓掌。
文丨酒業家記者 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