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白酒2020年銷售收入多少,白酒的行業現狀

1,白酒的行業現狀

白酒產銷量逐年下降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6-2021年,中國白酒(折65度,商品量)產量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2021年,中國白酒(折65度,商品量)產量為715.6萬千升,同比下降0.59%。2022年1-11月,中國白酒(折65度,商品量)產量為597.3萬千升。2016-2021年,我國白酒(折65度,商品量)的銷量也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2016年實現1305.71萬千升的銷量;2018年,銷量已下降至854.65萬千升,同比下降26.43%;2019年,銷量下降至755.53萬千升,同比下降11.6%。可見,受“禁酒令”等政策環境的影響,我國白酒行業市場需求有所降低。2021年,綜合考慮疫情、白酒提價等因素,根據測算,白酒行業的銷售量為703.43萬千升。注:截至2023年1月5日,中國白酒的銷售量最新數據僅更新至2019年,2020年和2021年數據為測算值。白酒行業規上企業銷售收入突破6000億元2016-2021年,我國白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銷售收入總體上呈先下降再上升的趨勢。2019年,白酒行業加速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隨著去產能和調結構的逐步深化,行業總體呈現產出規模穩中有降、產出效益逐步提升的新特征,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實現銷售收入5617.82億元,同比增長4.74%。2020年中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累計銷售收入達到5836.39億元,較2019年增長3.89%。2021年,根據中國酒業協會披露,2021年白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銷售收入為6033億元。茅臺高居中國白酒品牌榜榜首根據中國品牌網公布的信息顯示,截至2022年底,茅臺高居中國白酒品牌排行榜榜榜首,中國白酒品牌前十名還有五糧液、國窖1573、YANGHE洋河汾酒劍南春郎酒、貴州習酒、家大業大酒和水井坊。從企業營業收入情況來看,2022年前三季度,20家白酒上市企業實現總營收2658.26億元,在20家白酒上市公司中,有6家白酒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營收超百億元,分別是貴州茅臺、五糧液、洋河股份、山西汾酒、瀘州老窖古井貢酒;有17家營收實現增長,出現下滑的3家分別是牛欄山母公司順鑫農業、伊力特以及天佑德酒。白酒市場銷售向頭部企業集中根據《2021年中國酒業經濟運行報告》中的數據顯示,2021年白酒頭部企業表現較好。CR5銷售收入占全行業年度銷售收入比重達40%。這一指標在2019年為33.2%,2020年為34.9%。白酒市場銷售在繼續向頭部企業集中。——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白酒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白酒的行業現狀

2,白酒行業現狀分析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貴州茅臺(600519)、五糧液(000858)、瀘州老窖(000568)、洋河股份(002304)、山西汾酒(600809)、今世緣(603369)、水井坊(600779)、古井貢酒(000596)、伊力特(600197)、舍得酒業(600702)、皇臺酒業(00995)、迎駕貢酒(603198)、金種子酒(600199)、天佑德酒(002646)、順鑫農業(000860)、酒鬼酒(000799)、口子窖(603589)、老白干酒(600559)、金徽酒(603919)。本文核心數據:白酒行業產量、白酒行業銷量、白酒行業產銷率、白酒行業市場規模。白酒產銷量逐年下降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6-2021年,中國白酒(折65度,商品量)產量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2021年,中國白酒(折65度,商品量)產量為715.6萬千升,同比下降0.59%。2022年1-11月,中國白酒(折65度,商品量)產量為597.3萬千升。2016-2021年,我國白酒(折65度,商品量)的銷量也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2016年實現1305.71萬千升的銷量;2018年,銷量已下降至854.65萬千升,同比下降26.43%;2019年,銷量下降至755.53萬千升,同比下降11.6%。可見,受“禁酒令”等政策環境的影響,我國白酒行業市場需求有所降低。2021年,綜合考慮疫情、白酒提價等因素,根據測算,白酒行業的銷售量為703.43萬千升。注:截至2023年1月5日,中國白酒的銷售量最新數據僅更新至2019年,2020年和2021年數據為測算值。2016-2019年,我國白酒行業的產銷率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2018年,在行業產量大幅下降的情況下,去除了大量的白酒庫存,實現99.30%的產銷率;2019年,行業產銷率下降至97.3%,比2018年的產銷率下降了2%。根據2021年中國白酒(折65度,商品量)產量和銷售量可以計算出,2021年中國白酒行業產銷率為98.3%。注:截至2023年1月5日,中國白酒的產銷率最新數據更新至2019年,2020年和2021年數據為測算值。貴州茅臺和瀘州老窖的產能利用率遠高于同行貴州茅臺和瀘州老窖的產能利用率遠高于同行。根據2021年財報,茅臺酒制酒車間設計產能為4.27萬噸,實際產能為5.65萬噸,產能利用率達132.32%;從貴州茅臺整體產能來看,公司整體產能利用率達113.84%。瀘州老窖2021年設計產能和實際產能均為17萬噸,產能利用率為100%。白酒行業規上企業銷售收入突破6000億元2016-2021年,我國白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銷售收入總體上呈先下降再上升的趨勢。2019年,白酒行業加速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隨著去產能和調結構的逐步深化,行業總體呈現產出規模穩中有降、產出效益逐步提升的新特征,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實現銷售收入5617.82億元,同比增長4.74%。2020年中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累計銷售收入達到5836.39億元,較2019年增長3.89%。2021年,根據中國酒業協會披露,2021年白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銷售收入為6033億元。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白酒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白酒行業現狀分析

3,2020年白酒行業市場規模是怎么樣的

白酒在我國有著悠久的釀造歷史,其生產主要集中在長江上游和赤水河流域的貴州仁懷、四川宜賓、四川瀘州,這三個地方有著全球規模最大、質量最優的蒸餾酒產區,其白酒產業集群扛起中國白酒產業的半壁河山。中國白酒行業發展歷程白酒在我國有著悠久的釀造歷史,與白蘭地、威士忌、伏特加、朗姆酒和金酒并稱為世界六大蒸餾酒。我國白酒行業整體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名酒企業擴大產能,以平穩銷售為主;此后經歷了高速擴張,商務消費促進行業發展,并且各大醬香型龍頭企業憑借超強的品牌力、產品力和渠道力引領白酒行業的發展。目前,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快速增長帶動消費能力的提升,消費升級需求逐漸顯現,龍頭企業馬太效應凸顯。中國白酒產量連續多年下降2012年12月,《中央軍委加強自身作風建設十項規定》要求:接待工作不安排宴請,不喝酒,更是對軍隊接待工作中飲酒亮出了紅牌。之后,各地方政府又陸續出臺地方版“禁酒令”。中國白酒行業前期積累的產能過剩、社會庫存過大等問題快速爆發,白酒行業進入調整期,全行業產量增速大幅下滑,但我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的產量直至2016年仍保持了正向增長,達1358萬噸。經過前期深度調整以及消費升級推動,分化發展成為2016年以來白酒行業的總體特征,落后產能持續出清,白酒行業整體產量持續減少。2019年,白酒產量已下降至786萬噸,2020年上半年,白酒產量只有350萬噸,預計2020年全年產量在700萬噸左右。中國白酒銷售收入波動較小白酒行業需求主要來自政務需求、商務需求和個人需求。在三公消費受限后,以及中央八項規定的影響,政務需求出現大幅下降,目前處于低位且短期難以改善;商務需求受宏觀經濟發展影響較大,而當下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且短期預計不會有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政策出臺,因此需求提升的可能性較低;個人需求變化來源于消費升級,“少喝酒、喝好酒”成為共識。所以,中國白酒行業銷售收入與產量走勢基本保持一致,但因為近年來高端白酒的品牌溢價,其價格仍處于高位,并且帶動次高端白酒價格持續走高,致使白酒行業銷售收入波動幅度較白酒產量較小。中國白酒行業銷售收入在2017年和2018年有明顯下滑;2019年,受個人需求拉動,中國白酒行業銷售收入增長至5672億元,同比增長5.74%。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及蔓延直接影響了白酒春節旺季的消費,白酒行業銷售收入較2019年同期大幅下降,僅有2737億元。白酒行業在2020年第二季度逐漸復蘇新冠疫情直接影響了白酒春節旺季的消費,2020年上半年,白酒上市公司收入及利潤增速均較2019年同期有明顯下滑。2020年第二季度,中國白酒行業的收入增速較2020年第一季度的-0.03%略有提升,增速到達3.42%;但在利潤端增速上反而從第一季度的 9.46%回落至6.35%。扣除茅臺和五糧液之后,白酒行業第二季度仍然負增長,第二季度白酒行業收入和利潤增速分別為-5.2%和-0.6%。高端白酒企業2020年上半年業績亮眼以貴州茅臺和五糧液為代表的高端白酒企業在2020年上半年收入及利潤依然能夠維持兩位數增長,洋河股份、古井貢酒和老白干等區域次高端白酒企業收入利潤均呈現小兩位數下滑,說明擁有較強品牌力和渠道力的企業,在極端特殊情況下的抗風險能力和渠道調節能力強于缺乏基礎市場的泛區域品牌。

2020年白酒行業市場規模是怎么樣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