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豆酒怎么做請詳細說明
發酵——過濾——沉淀——蒸餾
2,白酒如何土法釀造
是用米煮出的水,和酒餅蒸出來的就是最傳統的方法!
3,自釀酒如何制作
a.準備:用水果釀酒的時候基本上用完全熟的水果加上20%的半熟水果。水果要洗干凈去除水分。
b.材料其后再加入也可以:釀酒的材料中有高價的材料,所以一次要做很多的時候,一點一點分幾次放入也可以。原先放的材料留著再放其他材料。(酒變渾的時候撈出來熟成)
c.添加白糖:釀酒(藥酒和水果酒)的時候加不加白糖都可以。如果添加的時候直接加入白糖的話白糖不會融化,所以和材料一起在常溫下保存1~2個星期后再釀,酒味會更香。
d.撈出渣:在家釀酒時會出現沉淀物,可以就那樣放著,但想和更干凈更純的酒就用紗布或者廚房用紙巾過濾。
e.記錄過程:把所有釀酒過程都記下來,把時間、量、效果等記下來貼在釀酒瓶上。這樣對添加材料時和以后釀酒時作參考。
4,怎么練白酒的酒量
酒量不行的9個技巧
1、不要主動出擊,實行以守為攻戰略;
2、桌前放兩個大杯,一杯放白酒,一杯放礦泉水,拿小酒盅干杯,勤喝水,到酒桌上主客基本都喝8分醉時,可以以水代酒,主動出擊;(這條不建議用)
3、干杯后,不要馬上咽下去,找機會用餐巾抹嘴,把酒吐餐巾里;(適用女性)
4、上座后先吃一些肥肉類、淀粉類食品墊底,喝酒不容易醉;
5、掌握節奏,不要一下子喝得太猛;
6、不要幾種酒混著喝,特別容易醉;
7、領導夾菜時,千萬不要轉酒桌中間的圓盤,領導夾菜你轉盤是酒桌上的大忌;
8、喝到六分醉時,把你面前的醋碟中的醋喝下,再讓服務員添上……
9、每次干杯時,倒滿,然后在喝前假裝沒有拿穩酒盅,盡量灑出去一些,這樣每次可以少喝進去不少。
5,怎樣在家自制白酒
將糯米浸泡數小時后,上鍋蒸熟,涼至30來度時,放入酒曲與一點涼開水,攪拌均勻后,蓋蓋密封,保溫二\三天,即可制成甜白酒.
自制白酒需要先準備好各種原料,具體為:釀酒用的糧食,酒曲。釀酒工具,具體為:發酵設備,蒸餾設備,冷卻設備。首先,按發酵工藝的不同,把糧食處理好,熟料發酵需要把糧食煮熟,攤涼,冷卻到30度以下后加入酒曲。生料發酵可以直接把糧食和酒曲按比例混合。例如使用傳成酒械的傳成牌高產酒曲,熟料發酵每百斤糧食加入五兩酒曲,生料發酵用七兩酒曲即可。視溫度和發酵方式的不同,發酵期需要八天至兩個月不等。發酵完成后,就可以使用蒸餾設備進行蒸餾,現在通常采用蒸汽蒸餾設備,這樣不會把發酵好的酒培燒糊,避免了出現糊味。蒸餾出來的酒蒸汽用冷卻設備冷卻下來,就可以得到我們要的白酒了。以上只是制白酒的簡單方法流程介紹,具體的方法比較復雜,工藝也有多種,建議還是找專業的老師給你做培訓,親自動手操作才能學會。
是自己喝還是為了銷售?自己喝在網上搜索就可以了,有很多。為了銷售還是請個師傅吧。做酒不是那么容易的。分很多種工藝。
酒曲加糧食加水封口放數天就有酒了
6,如何釀酒啊
如何釀酒1、將糯米蒸熟成米飯(不要太硬)后涼至不燙手的溫度(利用中溫發酵,米飯太熱或太涼,都會影響酒曲發酵的); 2、將米飯鏟出一些到用來發酵米酒的容器里(我是用有蓋的陶瓷湯盆),平鋪一層; 3、 將捻成粉后的酒曲,均勻地撒一些在那層米飯上 4、再鏟出一些米飯平鋪在剛才的酒曲粉上,再鋪上一層米飯……就這樣,一層米飯、一層酒曲的鋪上,大約4層(隨意,看您的米飯和酒曲的多少); 5、將容器蓋蓋嚴,放在適宜的溫度下(如果房間溫度不夠,可以用厚毛巾等將容器包上保溫); 6、大約發酵36小時,將容器蓋打開(此時已經是酒香四溢啦),加滿涼開水(為的是終止發酵),再蓋上蓋后,放入冰箱(盡快停止發酵,早日吃到口)
a.準備:用水果釀酒的時候基本上用完全熟的水果加上20%的半熟水果。水果要洗干凈去除水分。 b.材料其后再加入也可以:釀酒的材料中有高價的材料,所以一次要做很多的時候,一點一點分幾次放入也可以。原先放的材料留著再放其他材料。(酒變渾的時候撈出來熟成) c.添加白糖:釀酒(藥酒和水果酒)的時候加不加白糖都可以。如果添加的時候直接加入白糖的話白糖不會融化,所以和材料一起在常溫下保存1~2個星期后再釀,酒味會更香。 d.撈出渣:在家釀酒時會出現沉淀物,可以就那樣放著,但想和更干凈更純的酒就用紗布或者廚房用紙巾過濾。 e.記錄過程:把所有釀酒過程都記下來,把時間、量、效果等記下來貼在釀酒瓶上。這樣對添加材料時和以后釀酒時作參考。
7,怎么在家自己釀白酒
提供一種用玉米芯釀白酒的方法 1.粉碎攪拌 將玉米芯曬干后,碾成細末,篩去渣滓,將粉末加溫水攪拌均勻,直至用手控原料有水分感,但不結團為宜。 2.蒸熟糖化 原料上蒸籠前,先空籠蒸一下,待蒸汽上升5分鐘后,把拌好的原料放入籠內,待蒸汽穿過該層后再上料一層,這樣依次上到籠口,待蒸到收 汗松泡為止,約需4小時。待料蒸熟后,出籠攤涼使料溫降至35℃左右時拌入酒曲。每100公斤原料用酒曲3.5公斤。攪拌均勻后,將其裝入缸或木桶內,料溫以30℃為宜。經糖化18小時~20小時后,即可提出。此時料溫可達41℃~45℃。 3.發酵處理 為了更好地發酵,出缸后再配少許紅糟及2公斤血粉,待料溫降至30℃后,再重回缸或桶內發酵升溫,到第7天出缸時,料溫已降到27℃~28℃,這時可提取進行蒸餾。 4.蒸餾出酒 一般都要先讓空甑蒸汽上升后再投料。由于玉米芯粉碎發酵后比較粘糊,難以透氣,因此必須采取先上1層料,待氣流上升穿過該層后再投1層料,這樣才能使蒸汽順暢。最后甑面加封,汽流可迫使原料出酒。蒸餾過程中,開始要旺火猛攻,中期保持火溫。最后用旺火15分鐘使酒全部蒸餾出。
--------------------------------------------
再簡述一種用米酒釀白酒的方法
用晚米或是糯米釀。先把米蒸熟,釀成米酒。然后把米酒提純為50度左右的白酒。
----------------------------------
古老的釀酒方法
關于造酒法的最早記載當屬《禮記·月令》中的「造酒六
必」了。《禮記》雖是漢代完成的,但其文獻多有先秦依據
,特別是《月令》。所謂「六必」就是「秫稻必齊;曲糱必
時;湛熾必潔;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齊必得」。從這
「六必」中可以看出制酒的過程大致是:把原料秫稻淘洗干
凈,然后上鍋蒸,蒸熟后,拌以曲糱,放在酒缸中密封發酵
,待成酒后將渣滓濾除。
周代用的酒媒主要是「曲」和「糱」。「曲」是用含有霉
菌、發酵菌的谷物制成;「糱」指發了芽的谷物。用「曲」
釀出的酒,含酒精度比較高,有的酒熟后還要攙和一定比例
的水,有的攙水后還要加「曲」,再發酵。這種酒甘酸之中
有辛辣味,在當時是烈性酒,其酒精度約在十度左右。由
「糱」作酒媒造出的酒,酒的成分少,糖的成分多,或稱為
「醴」。這種酒易酸,用「曲」釀出的酒質量高于「糱」釀
出的酒,于是「糱」逐漸被淘汰,但是人們談起釀酒來還是
「曲」、「糱」并提。
自己喝:植物發酵然后蒸餾加香精。客人喝或送禮或出售:藥店買酒精加水在加香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