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吉宏股份收購白酒什么時候能成功
2021年10月已經收購成功。吉宏股份此次收購并不被市場看好,在于吉窖酒業規模非常小,吉宏股份收購白酒在2021年10月已經收購成功。吉宏股份就是個非常強的營銷策劃公司,為很多知名企業做過品牌定位、營銷以及銷售。
2,白酒申遺成功了嗎
早在2012年,中國白酒就已經著手申遺的計劃,五糧液、瀘州老窖等釀酒作坊被國家文物局納入首批《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然后九年時間過去了,卻依然沒有申遺成功。日前,工信部答復人大代表的文件中表示,支持中國白酒文化遺產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3,中國白酒離真正的國際化還有多遠
縱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飲食文化上,有“法國大餐”、“地中海美食”、“日本料理”等七個飲食類項目入選世界非物質遺產名錄。釀酒文化上,目前與酒有關的世界非遺項目主要有格魯吉亞陶罐釀造葡萄酒技術、比利時啤酒釀造文化、瑞士沃韋葡萄酒節、意大利南部潘泰萊里亞島由古腓尼基人發明的葡萄種植技術等。而中國的飲食及釀酒項目卻沒有一項成為世界非遺。中國白酒為什么未能申請世界非遺呢?一是缺乏強有力的組織協調機構。中國白酒作為一項非遺聯合申報,涉及多家企業,必須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的組織協調機制,且責任明確,制定詳細的申遺計劃,共同推進申遺進程。二是世界非遺申報名額稀少。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眾多,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便有10個類別1372個項目3145個子項目,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評選自2008年起,每年一次,每次一國只可申報一項。名額的稀少造成申遺的內部競爭比較激烈。三是美學表達欠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理念和表達方式。通過梳理學界對已入選世界非遺飲食類條目的研究,發現飲食從日常生活領域轉入文化遺產領域過程中,需要注入一套“高度美學化的表述形式”,在于喚起人對于再日常不過的飲食的體驗、回憶、情感,并在其中凸顯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歷史和諧與親密的關系。中國白酒要申遺,就應該按照這些理念和范式進行申遺工作。持之以恒推動中國白酒申遺向世界傳播中國酒文化“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是今年的非遺活動主題。借此契機,須進一步培育人們的白酒非遺保護意識,推進中國白酒申請世界非遺的進程,向世界傳播中國白酒的文化價值內涵。全國人大代表、古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梁金輝建議:一是成立國家層面專門機構,協調組織申遺工作;二是完善非遺法律保護體系,加大資金扶持力度;三是加大宣傳力度,增強文化自信,加速申遺進程;四是抓好落實,嚴格審核、篩選、評估、論證。云南民族大學社會學院副教授鄭向春認為,中國白酒要想申遺成功,須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注重白酒的生活性表達。中國白酒申遺,要嘗試跳出酒本身,回到人的日常生活場景中去尋找一種能夠最準確表達中國白酒中人與自然、人與歷史等要素相互融合的核心所在;二是注重白酒的地方性表達。作為瀘州老窖酒傳統釀制技藝傳承人,全國人大代表、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品鑒創新中心總經理曾娜建議,以文化遺產為載體,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化,包括持續加強對文化遺產的重視和搶救性保護;國內國外兼顧,建立文化遺產傳播機制;關注世界文化市場需求,創新文化推廣的方式方法等。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酒業首席經濟分析師薛曉佳認為,中國白酒申報世界非遺的過程,既是以文化建設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也是借申遺契機,講好中國白酒故事、弘揚中國白酒文化、創新中國白酒價值表達方式的過程。中國白酒應該以可視化和藝術化的形式向世界傳播中國智慧和中國文化,在蹄疾步穩推動中國白酒國際化進程,提高中國白酒國際市場占有率的同時,讓世界愛上中國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