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畜牧業四大牧區(牧區畜牧業四大牧區)

1. 西部畜牧業四大牧區

1. 西部畜牧業四大牧區

中國牧區畜牧業的發展條件,首先要有良好的市場環境消費環境,其次要有良好的牧場,提供綠色安全的食品供應。其次要有一個成熟的技術條件以及暢通的交通。

2. 牧區畜牧業四大牧區

2. 牧區畜牧業四大牧區

中國的四大牧區分別是 :內蒙古牧區、新疆牧區、青海牧區、西藏牧區。

四大牧區大部分位于非季風區,年降水量均在400mm以下。北方和西部各省區是我國天然草原的主要分布區。西部十二省(區、市)草原面積3.31億公頃,占全國草原面積的84.2%;內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甘肅和四川六大牧區省份草原面積共2.93億公頃,約占全國草原面積的3/4。

其中,西藏自治區草原面積最大,達0.82億公頃,占全區土地總面積的68.1%;其次是內蒙古自治區,草原面積達0.79億公頃,占全區土地總面積的68.81%;第三位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草原面積達0.57億公頃,占全區土地總面積的34.68%。我國南方地區草原以草山、草坡為主,大多分布在山地和丘陵,面積約0.67億公頃。

內蒙古牧區

內蒙古牧區是我國最大的牧區。它東起大興安嶺,西至額濟納戈壁,面積88萬多平方公里,草原面積13.2億畝約占全國草場面積的1/4,全區生長著各種牧草近千種。大小牲畜4000萬頭,居全國首位,牛羊肉產量居全國第二,牛奶產量為全國第四,綿羊毛、山羊毛及駝毛產量居全國第一。

新疆牧區

新疆牧區是我國第二大牧區,草原面積12億畝,其中可利用的7.5億畝,占全國可利用草場面積的26.8%。草場類型多樣,牧草種類繁多,品質優良,給多種畜類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本區最高飼養量為3590多萬頭,專門從事畜牧的勞動力占農業勞動力11.5%,年產值達6.9億元(不包括畜產品和畜產品加工),約占農業總產值的20%。主要畜牧名種有:細毛羊、羔皮羊、阿勒泰大尾羊、和田羊、伊犁馬、駱駝等。

西藏牧區

西藏牧區是我國最大的高寒草甸草原畜牧區,草場面積約8億畝,在全國居第三位。由于自然條件高寒,草場質量以藏東南的山地峽谷較好,主要畜種有藏牦牛、藏羊、藏馬等。其中改良綿羊有10多萬只,改良黃牛2000多頭。此外,本區在近年還引進牧草和飼料作物品種80多種,種植人工牧草近萬畝,草場網圍欄面積達40多萬畝。

青海牧區

青海牧區是我國第四大牧區,草場面積分別為10.8億畝。可利用的草場青海省為5億畝。牲畜存欄數在2000萬頭以上。其中有牦牛近500萬頭,占全國牦牛總數40%,奶的乳脂率比一般奶牛高一倍多,是我國牦牛頭數最多、質量最好的省份。

3. 西部地區四大牧區

中國的四大牧區分別是內蒙古牧區、新疆牧區、青海牧區、西藏牧區。大部分位于非季風區,年降水量均在400mm以下。北方和西部各省區是我國天然草原的主要分布區。西部十二省(區、市)草原面積3.31億公頃,占全國草原面積的84.2%;內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甘肅和四川六大牧區省份草原面積共2.93億公頃,約占全國草原面積的3/4。

內蒙古牧區

內蒙古牧區是我國最大的牧區。它東起大興安嶺,西至額濟納戈壁,面積88萬多平方公里,草原面積13.2億畝約占全國草場面積的1/4,全區生長著各種牧草近千種。大小牲畜4000萬頭,居全國首位,牛羊肉產量居全國第二,牛奶產量為全國第四,綿羊毛、山羊毛及駝毛產量居全國第一。

新疆牧區

新疆牧區是我國第二大牧區,草原面積12億畝,其中可利用的7.5億畝,占全國可利用草場面積的26.8%。草場類型多樣,牧草種類繁多,品質優良,給多種畜類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本區最高飼養量為3590多萬頭,專門從事畜牧的勞動力占農業勞動力11.5%,年產值達6.9億元(不包括畜產品和畜產品加工),約占農業總產值的20%。主要畜牧名種有:細毛羊、羔皮羊、阿勒泰大尾羊、和田羊、伊犁馬、駱駝等。

西藏牧區

西藏牧區是我國最大的高寒草甸草原畜牧區,草場面積約8億畝,在全國居第三位。由于自然條件高寒,草場質量以藏東南的山地峽谷較好,主要畜種有藏牦牛、藏羊、藏馬等。其中改良綿羊有10多萬只,改良黃牛2000多頭。此外,本區在近年還引進牧草和飼料作物品種80多種,種植人工牧草近萬畝,草場網圍欄面積達40多萬畝。

青海牧區

青海牧區是我國第四大牧區,草場面積分別為10.8億畝。可利用的草場青海省為5億畝。牲畜存欄數在2000萬頭以上。其中有牦牛近500萬頭,占全國牦牛總數40%,奶的乳脂率比一般奶牛高一倍多,是我國牦牛頭數最多、質量最好的省份。

4. 西北畜牧業分布在哪兩個牧區

西北地區的農牧業特征主要是分布在河套平原,寧夏平原,河西走廊和天山山麓等地區.

西北地區處于內陸地區,降水稀少.最主要的氣候特征就是干旱,也就是說制約西北地區農牧業發展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水,有水就能發展農牧業,這些地區中的河套平原,寧夏平原因為在黃河沿岸,可以利用黃河水灌溉,從而形成了著名的“塞上江南”.而河西走廊和天山山麓則利用祁連山和天山的高山冰雪融給來進行灌溉.

5. 西部畜牧業四大牧區是

一、牧區畜牧業: 我國的牧業畜牧區有: 西北畜牧業區、西北干旱、半干旱牧業區、青藏畜牧業區和青藏高原牧業區。

1.分布:北部、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區和青藏高原 2.主要畜牧類型:圍牧,輪牧 3.生產方式:放養 4.主要產品:皮、毛、肉、奶等 5.優勢:水草豐富,氣候宜人,有豐富的天然草場 二、農區畜牧業 1.分布:東部種植業發達的地區 2.主要畜牧類型:圍牧 3.生產方式:圈養 4.主要產品:肉、奶、禽蛋(全國肉類95%以上和鮮奶的80%以上來自農區,禽蛋和禽肉更是主要有農區的。

) 5.發展畜牧業的優勢條件:自然條件適宜,陽光充足,溫度適宜、水分充足,適合植物生長,為牧區提供大量秸稈等飼料;物質基礎好,機械化程度高,交通運輸方便,市場需求大;廣大農民具有從事畜牧業生產的經驗和技能等。

6. 西部畜牧業四大牧區分布

這四個都位于西部!、我國的四大牧區是新疆,內蒙古,西藏,青海

7. 我國西部四大牧區

內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內蒙古自治區是我國最大的牧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我國第二大牧區。西藏自治區是我國最大的高寒草甸草原畜牧區,草場面積約8億畝,在全國居第三位。青海和甘肅是我國第四、第五大牧區。

中國是世界上草原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草原總面積將近4億 公頃,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40%,為現有耕地面積的3倍。如果從中國的東北到西南劃一條斜線,也就是從東北的完達山開始,越過長城,沿呂梁山,經延安,一直向西南到青藏高原的東麓為止。可以把中國分為兩大地理區:東南部分是丘陵平原區,離海洋較近,氣候溫濕,大部分為農業區;西北部分多為高山峻嶺,離海洋遠,氣候干旱,風沙較多,是主要的草原區。其中最著名的四大草原分別是: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內蒙古錫林郭勒大草原、新疆伊犁草原、西藏那曲高寒草原。

8. 西北地區三大畜牧業基地

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干燥溫差大,利于畜牧業發展。地域面積大,地價低。草原遼闊。有河流經過,水源充足。

9. 西部畜牧業分布地區

法國東南部的洛澤爾省是法國海拔最高的省,平均海拔超過1000米。

因為海拔高氣溫低、山地多,因此農業生產條件較差,種植業很少,農業主要是畜牧業。因此人口數量是法國各省中最少的,5000多平方公里的一個面積大省,人口卻只有7萬,人口密度相當于每平方公里只有14個人,真的是地廣人稀!就連該省的省會芒德人口也一萬多人,相當于中國一個小鎮的人口。

10. 西北地區的兩大牧區及優良畜種

我國的四大牧區優良畜種分別是:

內蒙古牧區是溫帶草原牧區,是我國最大的牧區的優良畜種是三河馬,三河牛?。

新疆牧區主要是山地草場,優良畜種是細毛羊。

青海牧區和西藏牧區比較相似,都位于青藏高原,草場類型是高山草甸,優良畜種是有“高原之舟”稱號的牦牛。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