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螺加茅臺是為什么,一在餐酒搭配的原則中正確的是

本文目錄一覽

1,一在餐酒搭配的原則中正確的是

一般來講,每道不同的菜肴要配不同的酒水,吃一道菜便要換上一種新的酒水。 西餐宴會中所上的酒水,一共可以分為餐前酒、佐餐酒、餐后酒等三種。它們各自又擁有許多具體種類。 餐前酒,別名開胃酒。顯而易見,它是在開始正式用餐前飲用,或在吃開胃菜時與之配伍的。在一般情況下,人們喜歡在餐前飲用的酒水有雞尾酒、味美思和香檳酒。 佐餐酒,又叫餐酒。毫無疑問,它是在正式用餐期間飲用的酒水。西餐里的佐餐酒均為葡萄酒,而且大多數是干葡萄酒或半干葡萄酒。 在正餐或宴會上選擇佐餐酒,有一條重要的講究不可不知,即“白酒配白肉,紅酒配紅肉”。這里所說的白肉,即魚肉、海鮮、雞肉。吃它們時,須以白葡萄酒搭配。這里所說的紅肉,即牛肉、羊肉、豬肉。吃這類肉時,則應配以紅葡萄酒。鑒于西餐菜肴里的白肉多為魚肉,故這一說法有時又被改頭換面地表述為:“吃魚喝白酒,吃肉喝紅酒”。其實二者的本意完全相同,不過,此處所說的白酒、紅酒,都是葡萄酒。 餐后酒,指的是在用餐之后,用來以助消化的酒水。最常見的餐后酒是利口酒,它又叫香甜酒。最有名的餐后酒,則是有“洋酒之王”美稱的白蘭地酒。 在一般情況下,飲不同的酒水,要用不同的專用酒杯。在每一位用餐乾面前桌面上右邊餐刀的上方,大都會橫排放置著三、四只酒水杯。取用它時,可依次由外側向內側進行,亦可“緊跟”女主人的選擇。在它們之中,香檳杯、紅葡萄酒杯、白葡萄酒杯以及水杯,往往必不可少。
餐酒準則 “紅酒配紅肉,白酒配白肉”,是一個最基本的準則。白葡萄酒,口味清淡,酸度或高或低,而白肉,比如三文魚,口感細膩、清淡,二者協調,舒適。而紅葡萄酒,口感濃郁,果香豐富,配上牛排,不僅解油膩,而且還能增添牛排的美味。 原則1 上酒順序:口味由清淡柔順循序漸進至醇厚濃重 理由:酒的口感是餐配酒的關鍵。清淡紅酒甚至可以放在白酒前。 解析:美國設拉子葡萄和法國的設拉子有很大區別,草莓果香,一點點胡椒的香味,口味清淡,而莫扎瑞拉(mozzarella)奶酪,即使干嚼當零食吃,有淡淡的奶香。配搭syrah,解膩,口味均衡。 葡萄酒類型: 清淡型白葡萄酒,如:汽酒 sparkling wine、白沙威濃、sauvignon blanc、清純型霞多內、unwooded chardonnay、白貝露 pinot blanc、威士蓮 riesling。 配餐技巧: 沙律、蔬菜、瓜果、淡味海鮮、刺身、生蠔、壽司、清蒸海鮮、魚子醬、淡味芝士、清蒸貝類、清蒸豆腐、白灼蝦 原則2——白酒配白肉 理由:清淡的白肉如海鮮、雞肉,適合搭配清淡的白酒。因為白酒中酸度可去腥味,并增加口感的清爽。 解析:這是莎當妮家族中的佼佼者。美麗的亮黃色酒體,富含成熟柑橘、黃油的芬芳,及濃郁的菠蘿味道。酒體平衡,回味綿長而持久。《葡萄酒鑒賞家》91分。適合與熏烤鮭魚,牡蠣和其他濃汁魚肉菜肴搭配。 葡萄酒類型: 中淡型白葡萄酒、非常清淡的紅葡萄酒,如:雪當利 chardonnay、沙美龍 semillon、威士蓮 riesling、寶祖利新酒、beaujolais nouveau、灰皮諾pinot noir。 配餐技巧: 中味做法的海產、魚翅、鮑魚、炒魚球、蒸蝦球、釀豆腐、鹵水鵝肝、白切雞、油泡響螺、炒蔬菜、龍井蝦仁、淡至中味芝士…… 原則3——紅酒配紅肉 理由:紅酒的單寧與紅肉中所含的蛋白質結合可使單寧柔順,肉質更加細嫩。 解析:該酒黑加侖子、洋李、雪松以及薄荷的味道非常濃郁,來自于法國和美國小橡木桶的陳釀令其發展出圓熟的單寧及香草和丁香的味道。含在口中,能感覺到圓熟龐大的單寧,黑色類果香構成此酒的后味主骨。配上牛排,香味回味無窮。 葡萄酒類型: 中濃型紅葡萄酒,如:偏濃的布根地紅、波爾多紅、意大利紅、西班牙紅、部分新世界的梅樂merlot、仙粉黛 zinfandel。 配餐技巧: 燒鴨、燒鵝、羊扒、烤乳鴿、椒鹽蝦蟹類、風干和煙熏肉類、香腸、紅燒魚、廣東扣肉、東坡肉、南京醬鴨、紅酒燴雞、牛仔扒、炒腰花、肥叉燒、鐵板燒雞、中味芝士…… 建議先點菜,后點酒。如果你很講究,那么一頓晚餐,特別是一頓西餐,需要搭配不同口味的葡萄酒。上酒的順序一般由清淡的白葡萄酒到醇厚的紅葡萄酒,再到微甜的貴腐酒;同時年份輕的酒在前,年份老的酒在后。當然,如果你不是太講究只想點一瓶酒,那么根據主菜,決定是紅還是白。 原則4——甜白酒配甜點 理由:甜白酒,的確是搭配甜點的伴侶。一般來說,甜品、水果與葡萄酒的酸味并不協調,半甜的酒和甜酒搭配甜品,會讓你不僅感覺到甜品的曼妙,也可以感覺到酒的甜美。 解析:此酒蘊含生姜的辛香,白花及核果的芳香與口味尤為突出,果酸精致,與甜辣口味相配和諧、美味。 葡萄酒類型: 甜味型葡萄酒,如:冰酒icewine、貴族霉甜酒、noble rot、晚收甜酒late harvest wine 配餐技巧: 香煎鵝肝、餐后甜品、水果、干果、重味芝士、雪糕、巧克力……這類甜酒配干辣和麻辣型的川菜、湖南菜也十分合適。 喝酒是一門很復雜的學問,酒配餐似乎就更復雜。但也有規則可循,即酒不能蓋過餐的味道,餐亦不能蓋過酒的味道。如果西餐中有黑胡椒、芥末等味道厚重的食物,肉的味道被掩蓋,那么酒的味道不能蓋過黑胡椒或芥末。中餐,尤其是川菜,酒的口感需要更重才能感覺很好。另外,新世界國家的酒和舊世界國家的酒口感上有很大區別。總的來說,新世界國家的酒口味奔放,喝起來很爽,適合配一些口味重的菜品。而舊世界國家的酒口味含蓄,適合配口味清淡、耐人尋味的菜品

一在餐酒搭配的原則中正確的是

2,喝茅臺可以殺死幽門螺旋桿菌有科學依據嗎

00:00 / 01:4870% 快捷鍵說明 空格: 播放 / 暫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單次快進5秒 ←: 單次快退5秒按住此處可拖拽 不再出現 可在播放器設置中重新打開小窗播放快捷鍵說明

喝茅臺可以殺死幽門螺旋桿菌有科學依據嗎

3,茅臺響螺做法

各藥材洗凈、稍浸泡;響螺用清水浸2小時;雞腳去甲、皮,洗凈;排骨洗凈、斬件。響螺、雞腳、排骨放進鍋中,并加入少許蔥、姜和清水煮5分鐘,撈起。再一起與生姜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和茅臺酒3勺子,先武火煲沸改文火煲3個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

茅臺響螺做法

4,酒的好壞

鑒定酒的質量的好壞,主要從色、香、味這三大指標來評定。  1. 白酒 白酒的顏色應該是無色透明、無懸浮物、無沉淀。可將酒注入杯中看看是否出現環狀污物,在亮光下觀察,看是否出現懸浮物和沉淀,無者為上。白酒的香,主要靠聞,好酒一開瓶就能給人一種協調的、讓人有種愉快感的香味,行家和經常喝酒的人還能嗅出主體香型,如清香型酒清香純正,諸香協調;濃香型酒芳香濃郁;醬香型酒醇香馥郁;米香型酒蜜香清雅。白酒的味,以醇厚、無異味、無強烈的刺激性為上品。好酒一入口,則香氣滿口,咽下后余香綿長。評定時應讓舌尖和喉部細細品嘗,方能品出白酒味之高低優劣。  2.黃酒 好的黃酒色澤應該是淺黃澄清,或淺褐或橙紅,因酒而異,具有光澤,無沉淀物;以香氣濃郁,不帶外來味者為優;入嘴醇厚稍甜,沒有酸澀味為上。  3. 葡萄酒 品種很多,產品風格也各不一樣。白葡萄酒的顏色近似無色,但由于原料果肉的顏色差別,所以白葡萄酒的顏色有淺黃、麥稈黃、淺黃而微綠、金黃等顏色。深黃、褐黃者則不是好的白葡萄酒。同樣,由于葡萄品種的關系,紅葡萄酒的顏色可分為自然的深寶石紅、寶石紅、石榴紅、洋蔥皮紅、紫紅等顏色。葡萄酒的味應該是潔凈而舒順,味覺合諧完整,爽口清快。白葡萄酒清新純正,柔順爽口;甜葡萄酒還應該兼備甘柔滋潤,酸甜適口的風味;干葡萄酒應酸味突出甜味不顯,半干葡萄酒則略有甜口。干白葡萄酒,酒液澄清透明,入口新鮮柔和,清淡爽口,既有水果之清香,又有陳酒之醇香,是葡萄酒中的上品。干紅葡萄酒優者色澤紅亮,酒味濃而不烈,醇和協調,滑潤溫和,不澀不燥,無刺舌之邪味,富有濃郁的酒香。  4.啤酒 優良的啤酒在口味上必須為純正、醇厚、爽口、殺口。不具備這幾點的不是好啤酒。好啤酒必須是清澈透明的,色澤則因啤酒的品種不同而深淺程度有很大差異。淡啤酒色澤淡黃,且顏色越淡越好。而黑啤酒以黑紅顏色或黑棕色者為好。啤酒泡沫是鑒定啤酒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要求酒注入杯中立即有泡沫升起,泡沫潔白、細膩,掛杯而持久。用鼻嗅一嗅剛斟入杯中的啤酒,一股酒花香和麥芽香或醇香撲鼻;飲一口即滿口清爽,大有舒適、醇厚、純正和碳酸氣刺激而殺口之感。這里特別指出,啟蓋后狂噴的啤酒并不是好啤酒。有這種“噴瓶”現象的啤酒,行家認為這并不是氣足的表現,而是因為生產該啤酒時在原料處理或工藝路線上有不當之處,使二氧化碳在酒液中溶解不好。而好的啤酒,不但二氧化碳含量高而且能較好地溶解在酒液中,飲入后還有部分二氧化碳慢慢釋放出來,同時帶走人體的一部分熱量,這是作為清涼飲料的啤酒夏季飲后能使人感到清爽舒適的原因之一。
“紅酒配紅肉,白酒配白肉”,是一個最基本的準則。白葡萄酒,口味清淡,酸度或高或低,而白肉,比如三文魚,口感細膩、清淡,二者協調,舒適。而紅葡萄酒,口感濃郁,果香豐富,配上牛排,不僅解油膩,而且還能增添牛排的美味。   原則1   上酒順序:口味由清淡柔順循序漸進至醇厚濃重   理由:酒的口感是餐配酒的關鍵。清淡紅酒甚至可以放在白酒前。   解析:美國設拉子葡萄和法國的設拉子有很大區別,草莓果香,一點點胡椒的香味,口味清淡,而莫扎瑞拉(mozzarella)奶酪,即使干嚼當零食吃,有淡淡的奶香。配搭Syrah,解膩,口味均衡。   葡萄酒類型:   清淡型白葡萄酒,如:汽酒 Sparkling Wine、白沙威濃、Sauvignon Blanc、清純型霞多內、Unwooded Chardonnay、白貝露 Pinot Blanc、威士蓮 Riesling。   配餐技巧:   沙律、蔬菜、瓜果、淡味海鮮、刺身、生蠔、壽司、清蒸海鮮、魚子醬、淡味芝士、清蒸貝類、清蒸豆腐、白灼蝦   原則2——白酒配白肉   理由:清淡的白肉如海鮮、雞肉,適合搭配清淡的白酒。因為白酒中酸度可去腥味,并增加口感的清爽。   解析:這是莎當妮家族中的佼佼者。美麗的亮黃色酒體,富含成熟柑橘、黃油的芬芳,及濃郁的菠蘿味道。酒體平衡,回味綿長而持久。《葡萄酒鑒賞家》91分。適合與熏烤鮭魚,牡蠣和其他濃汁魚肉菜肴搭配。   葡萄酒類型:   中淡型白葡萄酒、非常清淡的紅葡萄酒,如:雪當利 Chardonnay、沙美龍 Semillon、威士蓮 Riesling、寶祖利新酒、Beaujolais Nouveau、灰皮諾Pinot Noir。   配餐技巧:   中味做法的海產、魚翅、鮑魚、炒魚球、蒸蝦球、釀豆腐、鹵水鵝肝、白切雞、油泡響螺、炒蔬菜、龍井蝦仁、淡至中味芝士……   原則3——紅酒配紅肉   理由:紅酒的單寧與紅肉中所含的蛋白質結合可使單寧柔順,肉質更加細嫩。   解析:該酒黑加侖子、洋李、雪松以及薄荷的味道非常濃郁,來自于法國和美國小橡木桶的陳釀令其發展出圓熟的單寧及香草和丁香的味道。含在口中,能感覺到圓熟龐大的單寧,黑色類果香構成此酒的后味主骨。配上牛排,香味回味無窮。   葡萄酒類型:   中濃型紅葡萄酒,如:偏濃的布根地紅、波爾多紅、意大利紅、西班牙紅、部分新世界的梅樂Merlot、仙粉黛 Zinfandel。   配餐技巧:   燒鴨、燒鵝、羊扒、烤乳鴿、椒鹽蝦蟹類、風干和煙熏肉類、香腸、紅燒魚、廣東扣肉、東坡肉、南京醬鴨、紅酒燴雞、牛仔扒、炒腰花、肥叉燒、鐵板燒雞、中味芝士……   建議先點菜,后點酒。如果你很講究,那么一頓晚餐,特別是一頓西餐,需要搭配不同口味的葡萄酒。上酒的順序一般由清淡的白葡萄酒到醇厚的紅葡萄酒,再到微甜的貴腐酒;同時年份輕的酒在前,年份老的酒在后。當然,如果你不是太講究只想點一瓶酒,那么根據主菜,決定是紅還是白。   原則4——甜白酒配甜點   理由:甜白酒,的確是搭配甜點的伴侶。一般來說,甜品、水果與葡萄酒的酸味并不協調,半甜的酒和甜酒搭配甜品,會讓你不僅感覺到甜品的曼妙,也可以感覺到酒的甜美。   解析:此酒蘊含生姜的辛香,白花及核果的芳香與口味尤為突出,果酸精致,與甜辣口味相配和諧、美味。   葡萄酒類型:   甜味型葡萄酒,如:冰酒Icewine、貴族霉甜酒、Noble Rot、晚收甜酒Late Harvest Wine   配餐技巧:   香煎鵝肝、餐后甜品、水果、干果、重味芝士、雪糕、巧克力……這類甜酒配干辣和麻辣型的川菜、湖南菜也十分合適。   喝酒是一門很復雜的學問,酒配餐似乎就更復雜。但也有規則可循,即酒不能蓋過餐的味道,餐亦不能蓋過酒的味道。如果西餐中有黑胡椒、芥末等味道厚重的食物,肉的味道被掩蓋,那么酒的味道不能蓋過黑胡椒或芥末。中餐,尤其是川菜,酒的口感需要更重才能感覺很好。另外,新世界國家的酒和舊世界國家的酒口感上有很大區別。總的來說,新世界國家的酒口味奔放,喝起來很爽,適合配一些口味重的菜品。而舊世界國家的酒口味含蓄,適合配口味清淡、耐人尋味的菜品。
酒的風格,即酒的典型性。各類型酒都應該有自己獨特的風格。1979年第三屆全國評酒會將白酒劃分為醬香型、濃香型、清香型、小曲米香型和其他香型五種主要香型。典型性是品評必不可少的一個項目。對多種酒進行品評時,常常是將屬于不同類型的酒分別編組品評,以便比較。判斷某一種酒是否具有應有典型風格并準確給分,首先必須掌握本類酒的特點和要求,并對所評酒的色、香、味有一個綜合的確切的認識,通過思考,對比和判斷,才能確定。 為了對各個酒的優劣、名次作出公正的評價,除了寫出評語之外,常常采用評分法。目前我國白酒評分制有100分制、40分制和20分制。 2、黃酒品評法 黃酒品評時基本上也分色、香、味、體(即風格)四個方面。 色 通過視覺對酒色進行評價,黃酒的顏色占10%的影響程度。好的黃酒必須是色正(橙黃、橙紅、黃褐、紅褐),透明清亮有光澤。黃酒的色度是由于各種原因增加的: (1)黃酒中混入鐵離子則色澤加深。 (2)黃酒經日光照射而著色,是酒中所含的酷氨酸或色氨酸受光能作用而被氧化,呈赤褐色色素反應。 (3)黃酒中氨基酸與糖作用生成氨基糖,而使色度增加,并且此反應的速度與溫度、時間成正比。 (4)外加著色劑,如在酒中加入紅曲、焦糖色等而使酒的色度增加。 香 黃酒的香在品評中一般占25%的影響程度。好的黃酒,有一股強烈而優美的特殊芳香。構成黃酒香氣的主要成分有醛類、酮類、氨基酸類、酯類、高級醇類等。 味 黃酒的味在品評中占有50%的比重。黃酒的基本口味有甜、酸、辛、苦、澀等。黃酒應在優美香氣的前提下,具有糖、酒、酸調和的基本口味。如果突出了某種口味,就會使酒出現過甜、過酸或有苦辣等感覺,影響酒的質量。一般好的黃酒必須是香味幽郁,質純可口,尤其是糖的甘甜,酒的醇香,酸的鮮美,曲的苦辛配合和諧,余味綿長。 體 體,即風格,是指黃酒組成的整體,它全面反映酒中所含基本物質(乙醇、水、糖)和香味物質(醇、酸、酯、醛等)。由于黃酒生產過程中,原料、曲和工藝條件等不同,酒中組成物質的種類和含量也隨著不同,因而可形成黃酒的各種不同特點的酒體。在評酒中黃酒的酒體占15%的影響程度。 感觀鑒定時,由于黃酒的組成物質必然通過色、香、味三方面反映出來,所以必須通過觀察酒色、聞酒香、嘗酒味之后,才綜合三個方面的印象,加以抽象的判斷其酒體。現行黃酒品評一般采用100分制。 3、葡萄酒、果酒品評法 (1)干白葡萄酒 色麥稈黃色、透明、澄清、晶亮。 香有新鮮怡悅的葡萄果香(品種香),兼有優美的酒香。果香和諧、細致,令人清心愉快,不能有醋的酸氣味感。 味完整和諧、輕快爽口、舒適潔凈。不應有重橡木桶味,不應有異雜味。 典型慶有清新、爽、利、愉、雅感,具有本類酒應有的風格。 (2)甜白葡萄酒 色麥稈黃色、透明、澄清、晶亮。 香有新鮮怡悅的葡萄果香(品種香),有優美的酒香,果香和酒香配合和諧、細致、輕快,不應有醋的酸氣感。 味甘綿適潤,完整和諧,輕快爽口,舒適潔凈。不應有橡木桶味及異雜味。 典型應有清新、爽、甘、愉、雅感。具有本類型酒應有的風格。 (3)干紅葡萄酒 色近似紅寶石色或本品種的顏色,不應有棕褐色,透明、澄清、晶亮。 香有新鮮怡悅的葡萄果香及優美的酒香,香氣諧調、馥郁、舒暢、不應有醋氣感。 味酸、澀、利、甘、和諧、完美、豐滿、醇厚、爽利、濃洌幽香。不應有氧化感及重橡木桶味感,不應有異雜味。 典型應有清、爽、馥、愉、醇、幽的味感及本品種的獨特風格。 (4)甜紅葡萄酒(包括山葡萄酒) 色紅寶石色,可微帶棕色或本品種的正色,透明、澄清、晶亮。 香有怡悅的果香及優美的酒香,香氣諧調、馥郁、舒暢,不應有醋氣感及焦糖氣味。 味酸、澀、甘、甜、和諧、完美、豐滿、醇厚爽利,濃洌香馥,爽而不薄,醇而 不烈,甜而不膩,馥而不艷。不應有氧化感及過重的橡木桶味,不應有異雜味。 典型應有爽、馥、酸、甜感,和諧統一,具有本品種的特殊風格。 (5)香檳酒 色鮮明、協調、光澤。 透明澄清、澈亮、無沉淀、無浮游物、無失光現象。 音響清脆、響亮。 香果香、酒香柔和、輕快、不具異臭,具有獨特風格。 味純正、協調、柔美、清爽、香馥、后味殺口,輕快,余香,無異味,有獨特風格。

5,茅臺酒的功效

茅臺酒只是貴嗎?看完這4大“功效”,不服都不行! 00:00 / 01:4670% 快捷鍵說明 空格: 播放 / 暫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單次快進5秒 ←: 單次快退5秒按住此處可拖拽 不再出現 可在播放器設置中重新打開小窗播放快捷鍵說明

6,茅臺酒是做什么用的為什么還有響聲

茅臺酒以高粱為原料,采用高溫大曲為糖化發酵劑。二次投料,八次蒸餾。儲存2年半以上。酒度53度左右。醬香濃郁,回味余長。掛杯明顯。空杯留香持久。可能是用瓷瓶包裝,響聲較玻璃瓶裝酒的響聲發脆而響亮吧。也可能是瓷瓶滲透,酒量減少,空間增大,而響聲較大。研究響聲的人不多,這里面也許有大學問,祝你成功。

7,喝茅臺可以殺死幽門螺旋桿菌有科學依據嗎

網上最近有一個謠言,說喝茅臺可以殺死幽門螺旋桿菌,我覺得這是完全沒有科學依據的。而且也是不可能的。其實很多人在生活中都知道,酒精是可以殺菌的,而且也經常會在家里面常備酒精。但是要知道酒精能夠殺菌,也是因為它是在體外進行噴灑,和體外的細菌進行直接接觸,讓這些細菌浸泡在酒精的液體里面,才會達到殺菌的作用,但是幽門螺旋桿菌基本上都是在人的體內里面生存的,他不僅是活性會更強,而且依靠人體內部的一些結構,它的生存一直很頑強的,而普通人即使喝酒,也完全不可能達到殺菌的效果。首先人體喝了酒之后,這些白酒所到達的地方,也不一定能夠直接接觸到幽門螺旋桿菌,再次,這些酒精的濃度根本不夠。基本上具備殺菌作用的酒精就是濃度具有75%度的酒精。而即使是茅臺酒,其實也完全不可能達到75度這么高,再加上75度的酒精,如果人體喝進體內,可能會產生非常可怕的后果,所以75度的酒精和普普通通的茅臺酒,根本就不是能夠相提并論的。熬太久,即使在體外,都很有可能不能達到殺菌的作用,更何況是在體內,它的酒精含量會被充分的稀釋,因為體內本身也是含有大量的水分的,而且會被人體所吸收,能夠接觸到幽門螺旋桿菌的酒精已經是少之又少了。更加不可能會殺掉體內的幽門螺旋桿菌。而且如果幽門螺旋桿菌依靠喝酒就可以殺掉,那么我們的現代醫學技術根本就不需要研究發明這么久,而幽門螺旋桿菌也不可能成為令人聞風喪膽的存在了。所以這就是一個非常大的謠言,絕對不可以相信。

8,為什么茅臺酒的優秀品質和獨特風格是其它白酒無法比擬的

心理作用.是人們不經意間的炒作結果.[編輯本段]茅臺酒歷史簡介 貴州茅臺酒獨產于中國的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是與蘇格蘭威士忌、法國科涅克白蘭地齊名的三大蒸餾名酒之一,是大曲醬香型白酒的鼻祖。 地名-茅臺鎮 茅臺鎮 茅臺鎮位于仁懷市赤水河畔,群山環峙,形勢險要,是川黔水陸交通的咽喉要地。地處貴州高原西北部,大類山脈西段北側,北靠歷史名城遵義,南臨川南。赤水河航運貫穿全境,仁藺、茅丹、茅習、遵茅公路匯聚于此,是連接川黔的重要樞紐和連接歷史名城遵義和國家級風景區赤水的通道。全鎮總面積87.2平方公里,城區面積1.7平方公里,總人口4.2萬人(城區人口1.6萬)。茅臺鎮歷來是黔北名鎮,古有“川鹽走貴州,秦商聚茅臺”的繁華寫照;域內白酒業興盛,1915年茅臺酒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獎,從此茅臺鎮譽滿全球;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在茅臺三渡赤水,寫下了中國革命史上的壯麗詩篇。茅臺鎮集厚重的古鹽文化、燦爛的長征文化和神秘的酒文化于一體,被譽為“中國第一酒鎮”,是茅臺酒的故鄉。 平均海拔高度880米,年平均氣溫16.3攝氏度,年日照時數1400小時,無霜期311天,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 從上世紀末以來,茅臺鎮國內生產總值2003年實現16.58億元,工農業總產值2003年實現16億元,鎮級財政稅收2003年實現2260萬元,增幅都在30%以上。近兩年來,茅臺鎮在人口與計劃生育、基礎設施建設、教育、社會事務、醫療衛生、社會穩定、非公有制經濟、城市管理、精神文明建設、政治文明建設等各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績,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 茅臺鎮擁有“全國村鎮重點建設集鎮、全國綜合改革試點鎮、全國小城鎮建設示范鎮、全國投資環境優良鎮、全國財政體制改革試點鎮、全國科學建設百強鎮等眾多金字招牌。 據史書記載,公元前135年,漢武帝令唐蒙出使南越,唐蒙飲到南越國(今茅臺鎮所在的仁懷縣一帶)所產的構醬酒后,將此酒帶回長安,受到漢武帝的稱贊,并留了“唐蒙飲構醬而使夜郎”的傳說。據清代《舊遵義府志》所載,道光年間,“茅臺燒房不下二十家,所費山糧不下二萬石。”1843年,清代詩人鄭珍詠贊茅臺“酒冠黔人國”。1949年前,茅臺酒生產凋敝,僅有三家酒坊,即:華姓出資開辦的“成義酒坊”、稱之“華茅”;王姓出資建立的“榮和酒房”,稱之“王茅”;賴姓出資辦的“恒興酒坊”,稱“賴茅”。“華茅”就是現在的茅臺酒的前身。 茅臺酒,被尊為“國酒”。他具有色清透明、醇香馥郁、入口柔綿、清冽甘爽、回香持久的特點,人們把茅臺酒獨有的香味稱為“茅香”,是我國醬香型風格最完美的典型。 1915年,茅臺酒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享譽全球;先后十四次榮獲國際金獎,蟬聯歷屆國家名酒評比金獎,暢銷世界各地。從此貴州茅臺酒聞名中外,譽滿全球。在中國第一、二、三、四全國評酒會上被評為家名酒,并榮獲金盾獎章。 1949年的開國大典,周恩來確定茅臺酒為開國大典國宴用酒,從此每年國慶招待會,均指定用茅臺酒。在日內瓦和談、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歷史性事件中,茅臺酒都成為融化歷史堅冰的特殊媒介。黨和國家領導人無數次將茅臺酒當作國禮,贈送給外國領導人。 2003年茅臺酒產量突破一萬噸,實現了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年產萬噸的心愿。茅臺公司已開發了80年、50年、30年和15年茅臺,以及53度、43度、38度、33度系列茅臺等,推出了茅臺王子酒、茅臺迎賓酒等中高價位的醬香型酒。最新推出了神舟酒、及為中國軍隊特制的名將酒, 形成了多品種、全方位的發展格局。[編輯本段]茅臺酒文化 茅臺酒是世界三大名酒之一,已有800多年的歷史。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質獎章、獎狀。建國后,茅臺酒又多次獲獎,遠銷世界各地,被譽為世界名酒、“祖國之光”。 釀制茅臺酒的用水主要是赤水河的水,赤水河水質好,用這種入口微甜、無溶解雜質的水經過蒸餾釀出的酒特別甘美。故清代詩人曾有“集靈泉于一身,匯秀水東下”的詠句贊美赤水河。 茅臺鎮還具有極特殊的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它位于貴州高原最低點的盆地,海拔僅440米,遠離高原氣流,終日云霧密集。夏日持續35~39℃的高溫期長達5個月,一年有大半時間籠罩在悶熱、潮濕的雨霧之中。這種特殊氣候、水質、土壤條件,對于酒料的發酵、熟化非常有利,同時也部分地對茅臺酒中香氣成分的微生物產生、精化、增減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可以說,如果離開這里的特殊氣候條件,酒中的有些香氣成分就根本無法產生,酒的味道也就欠缺了。這就是為什么長期以來,茅臺鎮周圍地區或全國部分醬香型酒的廠家極力仿制茅臺酒,而不得成功的道理。茅臺酒的傳統制作方法,只有在茅臺鎮這塊方圓不大的地方去做,才能造出這精美絕倫的好酒。 茅臺酒的酒窖建設也頗有講究。從窖址選地、窖區走向、空間高度,到窖內溫濕度控制、透氣性能,以及酒甕的形式、容量、甕口泥封的技術等,都極為嚴格。這些都是關系到成品酒的再熟化、香氣純度再提高的關鍵。酒窖里每天要有人檢查,開關透氣孔,控制溫濕度。據說連看守酒窖的人也必須衣著潔凈,人品端正,不得在窖內污言穢語,起哄打鬧,否則將影響酒的質量。當然,人的一般衣著言行與酒的質量無必然聯系,這只不過反映了人們對茅臺酒的敬重、崇尚之情和鼓勵做好人、制好酒的良好愿望罷了。 茅臺酒的高質量多年保持不變。全國評酒會對貴州茅臺酒的風格作了“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的概括。它的香氣成分達110多種,飲后的空杯,長時間余香不散。有人贊美它有“風味隔壁三家醉,雨后開瓶十里芳”的魅力。茅臺酒香而不艷,它在釀制過程中從不加半點香料,香氣成分全是在反復發酵的過程中自然形成的。它的酒度一直穩定在52°~54°之間,曾長期是全國名白酒中度數最低的。在調配時,從不加一滴水,都是以酒勾酒。因此貧鵲投?壞??拷唷⑽⒒啤⒕вǎ?崦啻己瘢?炔淮毯恚?植淮蟯罰??罅釗擻淇焓娉??雌?爻Γ?矣惺娼罨鈦?⒋俳?】怠⒁媸傺幽甑墓πАV芏骼醋芾砥蘭勖┨ň啤氨取?a target=_blank href=/view/17507.htm>伏特加 ’好喝,具有喉嚨不痛、也不上頭、能消除疲勞、安定精神”等特點。”他還說,1954年在日內瓦會議上,幫助他成功的有“兩臺”:一臺是指茅臺酒,另一臺是指當時在那里放映的電影《梁山伯與祝英臺》。在會議期間,周總理用此酒此片招待了參加會議的外國首腦和使團。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曾盛贊“茅臺酒能治百病”。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譽稱茅臺酒是“美酒”。廣大群眾、港澳同胞和旅居海外的僑胞把茅臺酒作為饋贈親友的佳品,將它視為“國酒”、“外交酒”和禮品酒。 茅臺酒的釀制技術被稱作“千古一絕”。茅臺酒有不同于其他酒的整個生產工藝,生產周期7個月。蒸出的酒入庫貯存4年以上,再與貯存20年、10年、8年、5年、30年、40年的陳釀酒混合勾兌,最后經過化驗、品嘗,再裝瓶出廠銷售。 裝茅臺酒用的酒瓶,最初是用本地生產的缸甕,從清朝咸豐年間起,改用底小、口小、肚大的陶質壇形酒瓶,按現在說有裝0.5公斤、1公斤和1.5公斤的型號。后曾一度改為微扁長方形酒瓶。1915年以后,改用圓柱形、體小嘴長的黃色陶質釉瓶。建國后,才改為白色陶瓷瓶和現在人們見到的乳白色避光玻璃瓶,古色古香,樸實大方。 茅臺酒的商標,最初用木刻印刷,只是在一個花瓣形的圖案內,書寫“貴州省茅臺酒”幾個楷書字樣而已。后來才改為連史紙鉛印。商標定名:成義酒房為“雙德牌”,榮和酒房為“麥穗牌”,恒實酒房為“山鷹牌”。1952年統改為“工農牌”。1954年后,分為內銷和外銷兩種商標:內銷為“金輪牌”(又名“工農牌”),外銷為“飛仙牌”。文革時期曾一度改為“葵花牌”,旋又恢復“金輪牌”、“飛仙牌”,一直沿用至今。 茅臺酒蟬聯五屆國家名酒金獎,實現了國內金獎五連冠,連續榮獲四次國際金獎(包括亞洲之星包裝獎和第三世界廣告一等獎)。產量逐年上升,銷售到50多個國家和地區。[編輯本段]茅臺榮譽 國家一級企業 中國馳名商標 茅臺酒榮獲歷屆國家質量金獎 1999年通過“綠色食品”認證 2001年通過“有機食品”認證 2001年通過“原產地域保護產品”認證 2001年通過ISO9002品質管制體系認證 2001年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國際獎: 1915 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 1985 法國巴黎國際美食及旅游委員會金桂葉獎 1986 法國巴黎第十二屆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牌獎 第十三屆亞洲包裝評比會亞洲之星包裝獎 1987 第三屆廣告大會出口廣告一等獎 1989 北京首屆國際博覽會金獎 1991 北京第二屆國際博覽會金獎 1992 92日本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 美國國際名酒博覽會金獎 香港國際食品博覽會最高金獎 1993 法國波爾多國際酒展53度、43度、38度茅臺酒被授予特別榮譽獎 1994 在紀念巴拿馬萬國博覽會80周年國際名酒品評會上,茅臺酒榮獲紀特別金獎第一名 國內獎: 1953 國家名酒金獎 1963 國家名酒金獎 1979 國家名酒金獎 1984 國家名酒金獎 1987 全國包裝裝潢評比金獎 1989 國家名酒金獎 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金獎 1990 38度茅臺酒獲輕工部金獎 1992 全國消費者信得過產品優質獎 中華百絕博覽會特別獎 1993 中國黃果樹山水風光游暨中國國際名酒節獲特別獎, 全國白酒市場中被評為口感最好的酒知名度最高的酒 1994 全國企業最高獎----金馬獎 1996 全國 QC 活動優秀企業[編輯本段]茅臺特色 綠色茅臺 茅臺酒是目前中國白酒行業為數不多的幾個已通過綠色食品認證的產品之一,擁有得天獨厚的綠色的釀造環境,以及與眾不同的綠色的傳統釀造工藝。以此為基礎,不但對其內在品質,而且對外在包裝質量等方方面面,我們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須從原材料開始,每一個環節都確保無公害、無污染、無毒,堅持不懈地、嚴格地向國際環保食品的標準看齊。 如今,茅臺集團已通過了有機食品認證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這就使得 茅臺酒及其系列產品更加符合廣大消費者“綠色、環保、健康、自然”的消費趨勢和要求。 人文茅臺 茅臺地區有2000多年的釀酒歷史,早在司馬遷《史記》中就有記載,明清之際,作為重要航運碼頭,又呈現出“秦商聚茅臺,蜀鹽走貴州”的盛況。1915年,茅臺酒一舉奪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留下一段“怒擲酒瓶震國威”的傳奇,從此躋身世界名酒行業;新中國成立后,更因它在我國政治、外交生活中發揮了特殊作用而佳話不斷, 當之無愧地被譽為“國酒”。可以說,每一個細小的“側面”都有著動人的歷史故事,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文化積淀與人文價值。建國50周年之際,茅臺酒因其淳厚的歷史及文化內涵,被中國歷史博物館永久收藏。成為中華“文化酒”的杰出代表。 科技茅臺 茅臺酒屬于傳統產品,但茅臺集團歷來重視科技進步。已擁有成立數十年的白酒科研所、技術中心,以及中國白酒界一流的(包括諸多國家、省評酒委員會委員)科研隊伍。未來的茅臺酒,工藝的科技含量要進一步加大,勾兌技術等要進一步提高。無論是產品本身,還是包裝材料、防偽等,都應該廣泛采用新材料、新設備、新技術,使產品無論內在外在都成為濃縮高科技的結晶,做到藝術與技術的完美統一。讓人一拿起、一打開就感到高科技的魅力撲面而來,有著美的享受。[編輯本段]茅臺酒不可克隆的秘密 茅臺酒是我國大曲醬香型酒的鼻祖,深受世人的喜愛,被譽為國酒、禮品酒、外交酒。它具有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豐滿、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的特點。其優秀品質和獨特風格是其他白酒無法比擬的。 【第一個秘密:獨特的地域環境】 茅臺酒因產于黔北赤水河畔的茅臺鎮而得名。由于茅臺鎮地處河谷,風速小,十分有利于釀造茅臺酒微生物的棲息和繁殖。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全國有關專家曾用茅臺酒工藝及原料、窖泥,乃至工人、技術人員進行異地生產,所出產品均不能達到異曲同工之妙。也充分證明了茅臺酒是與產地密不可分的關系和茅臺酒不可克隆,為此茅臺酒2001年成為我國白酒首個被國家納入原產地域保護產品。 【第二個秘密:特有的紅纓子高粱】 茅臺酒生產所用高粱為糯性高粱,當地俗稱紅纓子高粱。此高粱與東北及其他地區高粱不同的是,顆粒堅實、飽滿、均勻,粒小皮厚,支鏈淀粉含量達88%以上,其截面呈玻璃質地狀,十分有利于茅臺酒工藝的多輪次翻烤,使茅臺酒每一輪的營養消耗有一合理范圍。茅臺酒用高粱皮厚,并富含2%-2.5%的單寧,通過茅臺工藝發酵使其在發酵過程中形成兒茶酸、香草醛、阿魏酸等茅臺酒香味的前體物質,最后形成茅臺酒特殊的芳香化合物和多酚類物質等。這些有機物的形成與茅臺酒高粱及地域微生物群系密切相關,也是茅臺酒幽雅細膩、酒體豐滿醇厚、回味悠長的重要因素,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茅臺酒富含一定的多酚類物質,適量飲用,不傷肝,能治糖尿病、感冒等疾病。 【第三個秘密:復雜的釀造工藝】 如果說茅臺酒具有獨特的地域和特殊的原料是自然天成之作,那么茅臺酒獨特的釀造工藝就是能工巧匠之妙。概括茅臺工藝的特點為三高三長。 茅臺酒工藝中的三高是指茅臺酒生產工藝的高溫制曲、高溫堆積發酵、高溫餾酒。茅臺酒大曲在發酵過程中溫度高達63℃,比其他任何名白酒的制曲發酵溫度都高10-15℃;在整個大曲發酵過程中可優選環境微生物種類,最后形成以耐高溫產香的微生物體系,在制曲過程中首先做到了趨利避害之功效。高溫堆積發酵是中國白酒生產敞開式發酵最為經典和獨創之作,也是其他名白酒工藝所不具有的。高溫餾酒:蒸餾工藝本身是固液分離的技術,但茅臺酒生產工藝的蒸餾與其他白酒完全不同。 茅臺酒工藝中的三長主要指茅臺酒基酒生產周期長;大曲貯存時間長;茅臺酒基酒酒齡長。茅臺酒基酒生產周期長達一年,須二次投料、九次蒸餾、八次發酵、七次取酒,歷經春、夏、秋、冬一年時間。而其他名白酒只需幾個月或十多天即可。茅臺酒大曲貯存時間長達6個月才能流入制曲生產使用,比其他白酒多存3-4個月,這對提高茅臺酒基酒質量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大曲用量大,是其他白酒的4-5倍。茅臺酒一般需要長達三年以上貯存才能勾兌,通過貯存可趨利避害,使酒體更醇香味美,加上茅臺酒高沸點物質豐富,更能體現茅臺酒的價值,這是其他香型白酒不具有的特點。 茅臺酒工藝的季節性生產指茅臺酒生產工藝季節性很強。茅臺酒生產投料要求按照農歷九月重陽節期進行,這完全不同于其他白酒隨時投料隨時生產的特點。采用九月重陽投料一是按照高粱的收割季節;二是順應茅臺當地氣候特點;三是避開高營養高溫生產時節,便于人工控制發酵過程,培養有利微生物體系,選擇性利用自然微生物;四是九月重陽是中國的老人節,象征天長地久,體現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編輯本段]如何辨別茅臺酒的真偽 就現在市面上的茅臺酒,如何去辨別它的真偽。我們知道的方法有看瓶子、瓶蓋,品嘗口感等。還有可以打電話查詢,可我聽說現在有電話防偽也有假的,我們該如何辨別呢? 鑒別貴州茅臺酒的真偽 茅臺酒為中國名酒,在國內外均享有盛名。茅臺酒廠始建于 1704年,在貴州省仁懷縣茅臺鎮。 感官鑒別茅臺酒真假的方法如下: (1)生產廠家鑒別 茅臺酒廠沒有和其他任何廠家聯營,也沒有把它的商標許可權與任何廠家共享,更沒有設立過一廠、二廠和分廠等。凡是注明為聯營廠、一廠、二廠,分廠生產的“茅臺酒”,完全可以肯定是假的。 (2)注冊商標鑒別 茅臺酒全瓶貼“貴州茅臺酒”注冊商標,是用進口100克鋼板紙印制的,500毫升容量酒瓶的商標紙規格為90毫米×125毫米。內銷酒商標的圖案分三部分:中間是一條從右上方到左下方的60毫米寬白色斜帶,上下分別有兩條黑色細線和四條黑色粗線,把紅色的“貴州茅臺酒”五個字夾在中間。斜帶和左上角的相接處有13毫米寬的金色條,條上有“中外馳名”四個黑字。左上角為一紅色色塊,中間有直徑為35毫米的套金色邊的白圈,圈內有從上至下的環形麥穗,金色齒輪和紅五角星圖案。斜帶和右下角的相接處有一條細金線。在右下角的紅色色塊上,有“中國茅臺酒廠出品”八個白字,白字下有“53%VOL,500mL”的標明酒度和容量的黑字。酒瓶背面說明的規格為65毫米×85毫米并以紅色套邊,套邊四周留有寬10毫米的白邊,出廠日期為藍色阿拉伯數字。商標印刷精美,色彩準確,切邊均勻。 假“茅臺”的商標和背貼都是用普通紙張印刷的,商標規格為 100毫米×140毫米,背貼規格為133毫米×85毫米。各種圖案配色混亂,層次不清晰,顏色偏淡,規格不一致,所用字體也與真商標有明顯區別,出廠日期字跡有紅色的,也有其他顏色的。 (3)包裝材料鑒別 茅臺酒的酒瓶是乳白色玻璃瓶,封口為大紅色螺紋扭斷式防盜鋁蓋,頂部有“貴州茅臺酒”五個白字,瓶口無內塞。整瓶酒外包一張優質正方形皮紙,裝在彩盒中:外包裝彩盒用的是進口白版紙加細瓦楞。盒上字體和色澤與商標、背貼上一致。 假“茅臺”的封口用深淺不同的紅色膠帽,有透明無字的,也有假造“茅臺”兩字的,瓶蓋有白色的,也有紅色的。蓋子也壁紋各異有黃色扭斷式鋁蓋,也有塑料蓋外套扭斷式黃色鋁帽的。內塞有螺旋式、帶腰線、平頂等幾種。外包裝盒用的是不合格的劣質皮紙或其他材質。 (4)感官特點鑒別 茅臺酒是用小麥制曲,經八次發酵,貯存二三年后方可出廠的。它的獨特感官指標是酒液無色透明,飲時醇香回甜,沒有懸浮物及沉淀,酒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經久不散。假“茅臺”多為用高梁酒、白干酒、配制酒等冒充的,很難具有茅臺酒的色、香、味特點。 國酒茅臺由來 據傳遠古大禹時代,赤水河的土著居民——濮人,已善釀酒。漢代,今茅臺鎮一帶有了“枸醬酒”。《遵義府志》載:枸醬,酒之始也。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公元前135年,唐蒙出使南越,曾專程繞道取此酒歸長安獻與武帝飲而“甘美之”,成為茅臺酒走出深山的開始。唐宋以后,更逐漸成為歷代王朝貢酒,通過南絲綢之路,傳播到海外。到了清代,茅臺鎮酒業興旺,“茅臺春”、“茅臺燒春”、“同沙茅臺”等名酒聲名鵲起。據清代《舊遵義府志》所載,道光年間,“茅臺燒房不下二十家,所費山糧不下二萬石。”1843年,清代詩人鄭珍詠贊茅臺“酒冠黔人國”。1949年前,茅臺酒生產凋敝,僅有三家酒坊,即:華姓出資開辦的“成義酒坊”、稱之“華茅”;王姓出資建立的“榮和酒房”,稱之“王茅”;賴姓出資辦的“恒興酒坊”,稱“賴茅”。“華茅”就是現在的茅臺酒的前身。1704年,“偈盛燒房”將其產酒正式定名為茅臺酒。 1915年,北洋政府以“茅臺公司”名義,將土瓦罐包裝的茅臺酒送到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參展,外人對之不屑一顧。一名中國官員情急之中將瓦罐擲碎于地,頓時,酒香撲鼻,驚倒四座,茅臺酒終于一舉奪冠。 1949年開國大典前夜,中南海懷仁堂會議確定茅臺酒為開國大典國宴用酒。自此,茅臺酒在我國政治、外交生活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獨一無二的作用,佳話不斷。 建國以來,無數次重大活動,茅臺酒都被當作國禮,贈送給外國領導人。自古而今,向往茅臺、贊美茅臺的文人墨客不計其數。毫不夸張地說,茅臺酒的每一個細小的“側面”都有著豐富的人文歷史故事,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與人文價值。猶如中國發給世界的一張飄香的名片,具象的茅臺酒和抽象的“人文”,在以醉人的芳香讓世界了解自己的同時,也將中華酒文化的魅力和韻味淋漓盡致地展示給了世界,讓其了解了中國、中國文化。 茅臺酒以優質高梁為原料,用小麥制成高溫曲,而用曲量多于原料。用曲多,發酵期長,多次發酵,多次取酒等獨特工藝,這是茅臺酒風格獨特、品質優異的重要原因。釀制茅臺酒要經過兩次加生沙(生糧)、八次發酵、九次蒸餾,生產周期長達八九個月,再陳貯三年以上,勾兌調配,然后再貯存一年,使酒質更加和諧醇香,綿軟柔和,方準裝瓶出廠,全部生產過程近五年之久。 茅臺酒是風格最完美的醬香型大曲酒之典型,故“醬香型”又稱“茅香型”。其酒質晶亮透明,微有黃色,醬香突出,令人陶醉,敞杯不飲,香氣撲鼻,開懷暢飲,滿口生香,飲后空杯,留香更大,持久不散。口味幽雅細膩,酒體豐滿醇厚,回味悠長,茅香不絕。茅臺酒液純凈透明、醇馥幽郁的特點,是由醬香、窖底香、醇甜三大特殊風味融合而成,現已知香氣組成成分多達300余種。酒度53度。陳毅有詩:“金陵重逢飲茅臺,萬里長征洗腳來。深謝詩章傳韻事,雪壓江南飲一杯。”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