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美國本來有禁酒令后來又因為什么原因而廢止的禁酒令
美國本來有禁酒令,后來廢止禁酒令的原因如下:第一:犯罪率升高。由于國家禁止銷售酒,所以就促進了地下走私酒的發展,有不少人喝到了假酒而住院,走私的生意網和黑道結合,使得管理越來越困難,犯罪率不斷的提高。第二:政府官員腐敗。因為國家禁酒,但是市場對于酒的需求還是很大的,特別是一些宗教活動是需要使用大量的酒的。所以政府中有不少的官員就被誘惑,開始有官員參與到酒的私下的交易之中。官員中貪污腐敗的問題越來越嚴重,不少官員更是明目張膽的進行交易,民眾對于政府的信任度也越來越低。第三:自相矛盾無法管理。禁酒令本來就是為了降低犯罪,但是現在卻成了犯罪的起源。在美國本來推崇的就是自由和人權,但是買酒這件小事情就不能自由選擇。而且政府想要禁止的話,搜查的難度還是很大的。畢竟不可能到每家每戶去搜查,美國也沒有那么大的警力。雖然明面上是有禁酒令,但是在美國幾乎家家戶戶都會有酒,所以禁酒令幾乎是形同虛設。再加上國家禁止酒廠正常的生產,那么這些工廠就只能私下偷偷生產,產品的質量和衛生反而會出現問題。這也導致市面上有問題的酒越來越多,造成了不少民眾酒精中毒的現象,民眾的反對的生意越來越大。第四:美國國庫無法承擔。其實美國的酒業會給政府帶來很大的稅收收入,現在禁止以后少了一大筆收入,反而要投入更多的物資去禁酒。沒有收入反而要支出大量的財政收入,時間久了政府國庫也就沒有辦法負擔。所以不得不廢止了禁酒令。
2,美國有哪些啤酒廠值得一去
1.塞繆爾·亞當斯啤酒廠(Samuel Adams),波士頓作為手工釀酒的鼻祖,塞繆爾·亞當斯啤酒廠(Samuel Adams)成立于1984年,隨后逐步發展成為美國家喻戶曉的大型酒廠,并自始至終保持了其獨立的特色。在啤酒廠進行1小時參觀成為了頗受歡迎的旅行必選項目,每周一至周六,啤酒廠每隔45分鐘就會接待一批新游客。參觀內容不僅包括了啤酒釀造過程,還包括對塞繆爾·亞當斯這位愛國先驅和啤酒迷的傳奇人生的講解。在求知欲得到了滿足之后,客人們還可以品嘗到酒廠多達30種的不同口味的啤酒。住宿情況:塞繆爾·亞當斯啤酒廠的廠址位于距離波士頓不遠的牙買加平原,但是從這里打車到《福布斯旅行指南》所推薦的波士頓四季酒店(Four Seasons Hotel Boston,五星級)十分方便。在這里你可以享受到周密的服務。酒店緊鄰公共花園和波士頓市民公園。2. 狗鯊頭工藝釀酒廠(Dogfish Head Craft Brewed Ales),特拉華州米爾頓市這家小型釀酒廠頗受啤酒愛好者們的青睞,其限量生產的啤酒(如秋后特拉華州南瓜果啤)經常會在很短時間內銷售一空。狗鯊頭擯棄了普通的啤酒花、水和大麥的混合釀制方法,以及菊苣、糖楓汁、和甘草根等配料。在一名分子考古學家的幫助下,開發團隊重現了許多古老的啤酒配方,比如他們生產點石成金系列(Midas Touch)的方子(其配料是從)麥達斯(Midas)國王墓葬中的酒杯里發現的,用的是蜂蜜、葡萄和藏紅花。參觀米爾頓市的這家啤酒小作坊最好提前預約,在這里,你將了解到啤酒發酵的來龍去脈,還可以品嘗到美味啤酒。住宿情況:臨海的Boardwalk Plaza Hotel (距離啤酒廠僅30分鐘路程)擁有維多利亞時期風格的客房,配以寬帶網及按摩浴缸等現代設施,十分方便。3.布魯克林啤酒廠(Brooklyn Brewery),紐約布魯克林啤酒廠.布魯克林啤酒廠的前身是一家脆餅面丸(matzo ball)廠,廠址緊鄰威廉堡,主要生產彭南特啤酒(Pennant Ale)和黑巧克力黑啤(Black Chocolate Stout)等產品。這家啤酒廠的參觀活動必須提前預約,參觀時間為周一至周五的晚上(包含在侍酒師指導下品嘗4種不同口味的啤酒),不過,許多人都喜歡在周末來這里的品酒屋吃喝玩樂。每逢周六,你都可以來這里盡情享受啤酒和披薩,無需預約。住宿情況:位于布魯克林附近的Trump SoHo New York是一家四星級酒店,這里有曼哈頓的奢侈享受,頗具大都市頹廢墮落之味道(酒店內配有Fendi Casa家具以及定做的意大利床上用品)。此外,酒店還提供啤酒廠參觀的車輛接送服務。4. 石頭啤酒廠(Stone Brewing Co.),加利福尼亞州埃斯孔迪多石頭啤酒廠的招牌啤酒居然名叫“傲慢的混蛋”,看起來石頭啤酒廠真的沒有太上心。其實非也,啤酒廠在經營上下足了功夫,銷量從1996年的400桶大幅增長至去年的148,000桶。每天都有旅游團到這家史上發展最快的啤酒廠進行免費參觀品嘗,啤酒廠派出“專業講解員”進行陪同,向游客介紹啤酒的釀造過程及工藝文化等內容,指導游客品嘗啤酒,還附送純天然的精致餅干。參觀完啤酒廠后,游客可以自行買票前往鄉村酒館,品嘗本地的有機產品,或者在花園中散散步。住宿情況:歷史悠久的美國格蘭特酒店位于圣迭戈市熙熙攘攘的瓦斯燈市場,從這里出發前往啤酒廠進行一日游之后,要去繁華的市中心和主要景點也十分方便。5.德舒特啤酒廠(Deschutes Brewery),俄勒岡州本德市熱愛工藝啤酒的人從來都對俄勒岡州趨之若鶩,因此德舒特啤酒廠選擇在風景如畫的山區小城本德安家也就不足為奇了。啤酒廠銳意進取,釀制出了一批批創新的啤酒產品,例如深淵黑啤(The Abyss),以及業內最受歡迎的啤酒,例如Black Butte Porter等。在這里,每天都有免費參觀活動,參觀者不限年齡,只要你愿意,都可以來這里了解啤酒釀制的全部細節。參觀完畢后,游客們可以前往禮品店選購啤酒,或者在附近的酒吧品嘗桶裝生啤。住宿情況:牛津酒店(The Oxford Hotel)坐落在本德市中心,設計井然有序,與本地民風相得益彰(設想一下有機床單和木制家具吧)。6.搗蛋鬼啤酒廠(Rogue Ales Brewery),俄勒岡州新港市自1988年開始現場釀造起,搗蛋鬼啤酒廠就一直致力于豐富其啤酒種類(在每種啤酒的標簽上都注明了相應的理想搭配食物,十分有用)。啤酒廠在俄勒岡、加利福利亞、及華盛頓擁有十幾家獨一無二的“會議廳”,不過想要全面了解搗蛋鬼,最好在周末的下午去搗蛋鬼啤酒廠內的海灣酒吧(On The Bay),只需告訴酒吧服務員你是來參觀酒廠的。在等待參觀時,你就可以享受到40種不同口味的生啤了,每種限量1品脫(約473毫升)。住宿情況:距離俄勒岡州立大學幾個街區之外,有一座荷蘭殖民建筑,這就是科瓦斯利市的哈里森家庭旅館,可以提供住宿和早餐服務。7.新比利時啤酒公司(New Belgium Brewing Company),科羅拉多州科林斯堡新比利時啤酒公司從夫妻二人經營的地下室釀酒作坊起家,目前已經成為了自行車巡回賽影片及旅游系列短片的贊助商了。在科林斯堡的“流動中心”總部,云集了一批批慕名前來參觀的游客,參觀時間為90分鐘,可以詳細了解廣受歡迎的Fat Tire啤酒、季節性產品老櫻桃果啤,以及公司在環保方面所做出的貢獻(該公司是美國首家利用風能發電進行生產的啤酒公司)。住宿情況:要在科羅拉多州享受奢侈的住宿環境,不如前往丹佛市的麗嘉酒店吧(距離科林斯堡僅一小時車程),這里充滿著繁華都市的氛圍,還可以享受四星級spa。8.公路狗啤酒廠之旅(Road Dog’s Brewery Tour),西雅圖新比利時啤酒公司通常在別的城市旅游時,你只能選擇一家啤酒廠參觀;而在有翡翠城之稱的西雅圖,總共有150多家小型工藝啤酒廠集中在城區及近郊,不妨報名來參觀公路狗啤酒廠吧。游客和本地居民都喜歡來這里,有三家知名的啤酒廠可以接待,包括天堂啤酒廠、金字塔啤酒廠和艾略特灣啤酒廠。在這里,你可以品嘗啤酒,了解幕后故事,還可以購買紀念品。住宿情況:在市中心有一家歷史悠久的費爾蒙特奧林匹克酒店,這里交通便利,十分適合城市旅游,你可以從這里徒步前往世界聞名的派克市場游玩。9.Allagash啤酒廠(Allagash Brewing Company),緬因州波特蘭受到比利時風味啤酒尚未廣受歡迎的啟發,Allagash啤酒廠從最初1個人加15個酒桶的規模逐步發展為今天年產穩定的大型酒廠,同時還配有招牌啤酒和限量版啤酒生產線。酒廠的參觀活動不設年齡限制,21歲以上的游客可以品嘗樣品啤酒,記得帶上身份證,他們會查看的。游客們還可以就尚未面世的新品Coolship啤酒進行提問,該啤酒的生產工藝采用的是冰箱發明之前的傳統釀酒技術。住宿情況:肯納邦克港(距離波特蘭約1小時車程)有白色谷倉酒店及水療中心,酒店內配有26間客房、5星級餐廳及蔥郁的花園。10.活橡樹啤酒公司(Live Oak Brewing Company),得克薩斯州奧斯汀如果你對中世紀歐洲傳統釀酒技術(及成品)感興趣,那么你一定不要錯過活橡樹啤酒公司。這家釀酒廠坐落于奧斯汀市的東部,主要生產大樹皮琥珀啤酒和解放啤酒,每月組織兩次參觀活動。請注意:要參觀酒廠需提前預約,酒廠內未設恒溫控制,因此請根據得州的具體天氣情況決定穿什么衣服。住宿情況:奧斯汀四季酒店提供了寬敞的客房,可以俯瞰城市全貌,部分客房還可以欣賞到淑女鳥湖(Lady Bird Lake)的全景(如果你喜歡享受常年的陽光,請預定帶陽臺的房間)。
3,美國禁酒令原因
隨著1920年1月16日頒布的憲法第18次修正案,美國開始了長達14年之久的禁酒時期(The Prohibition)。禁酒令規定,所有酒精類飲品的生產、運輸、進出口和銷售都是受限的或非法的。直到1933年12月6日,第21次憲法修正案宣布廢止禁酒令,這次徒勞的改革終于宣告結束。這是美國酒業歷史上的一個"奇葩"的時期,它不僅對美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更是對美國的葡萄酒業造成了極其深重的影響,時至今日,都遺留著不可忽視的印跡。禁酒令初期 查封和銷毀葡萄酒丨圖片來自:enobytes緣起清教規如果要全面地解析禁酒令的社會背景,恐怕要花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因為它關系到美國的宗教、政治、社會文化等等眾多因素,甚至與當時的一戰背景都密不可分。簡單地說,這一是次由宗教背景、進步主義和女權主義運動共同推動下的,為了解決高犯罪率、家庭暴力、移民矛盾等等社會問題所進行的一次文化戰爭。清教傳統-不可動搖的絕對道德如此主張民主與自由的一個國家卻把禁酒寫進了憲法,這從現代人的觀點來看簡直是天方夜譚,然而當我們反觀美國的歷史,就變得不那么難以理解。清教是美國文化最主要的源頭,在那時,土生土長的美國白人,也就是第一批歐洲移民的后代,無不從小受著清教文化的熏陶,他們恰恰成為了最保守的大多數。在反對奢華縱欲、主張勤儉節忍的清教傳統之下,讓人們反對飲酒的理由可以有一萬個:飲酒傷身、醉酒鬧事、酒后危險工作……歸根結底,酒是萬惡之源。禁酒令的出現導致美國酒業出現毀滅性打擊丨圖片來自:newsinteractive進步主義運動-后工業化的應對19世紀末的美國,剛剛結束了工業化,社會變遷劇烈,隨之產生的,是一系列社會問題:財富分配不公、貧富差距顯著、勞資沖突加劇,移民大量涌入,財富支配權力、貪腐現象滋生,物質主導下的社會傳統道德受到挑戰……社會秩序在方方面面受到巨大的擾動。面對這樣的現實,以中產階級為主導發起了這場影響深遠的進步主義運動。簡單地概括進步主義,就是主張加強聯邦政府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監管,以促進社會的全面改善。在進步主義的推動下,出現了大量道德立法、社會立法和管制立法,禁酒令的頒布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成果。禁酒令的推行一度被認為是女權運動的勝利,圖為波士頓女性踩碎餐廳用于冷凍啤酒的冰塊丨圖片來自:new-documentary女權主義運動-迂回的維權其實,禁酒令是女權主義運動"圍魏救趙"的結果。在十九世界上半葉,美國通過的第14次憲法修正案,賦與了黑人同白人一樣的投票權,這意味著廢奴運動的全面勝利,而在這一場聲勢浩大的改革運動中,女性群體起到了主力作用;同樣地,女權主義者也極力地投入到禁酒運動當中,她們強調,酗酒是造成家庭暴力的主要原因,她們主張禁酒改變男性的行為,是為了保護孩子們的成長環境,也是為了使得女性可以在家庭里擁有與丈夫平等的地位。基督教婦女禁酒聯合會是當時最大的婦女組織,將禁酒推向高潮。當然,女權主義運動最終的目的是爭取女性的政治權力平等,這直到禁酒令之后的第19次憲法修正案(承認婦女投票權)才得以實現。排外浪潮-揮之不去的民族優越感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19世紀初的美國已超越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隨之而來的,是大量移民的涌入和文化沖擊帶來的社會矛盾。回到前面提到的清教文化,在這里面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直以來,傳統美國白人作為清教徒在道德上有不可取代的優越感,是作為Anglo-Saxon人與生俱來的。前面說到,清教徒是反對酗酒的,那么當時酒精的最大消費者是誰呢?沒錯,黑人、猶太人,以及包括亞洲人在內的外來移民,在美國街頭開起了大小酒館、娛樂場所,這些人普遍收入甚微、素質低下,白人清教徒感到傳統文化受到圍攻,認為他們是社會問題的主要來源。對傳統美國白人來說,禁酒運動是對外來文化的價值觀同化。禁酒令時期的美國警察部隊“搜酒隊”丨圖片來自:travsd一戰與民族仇恨-再沒有比這更好的借口最終,要全面地推行一項改革,少不了一個完美的理由。1917年,美國對德國宣戰,正式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這為頒布禁酒令提供了絕佳的時機:一方面,釀酒需要糧食(葡萄酒你死得好冤!),那么戰爭時期,如此珍貴的糧食用來供給軍隊還不夠,怎能拿來滿足酗酒者的消遣;另一方面,當時美國主要的釀酒師、釀酒廠都是來自德國的,因此,禁酒也就等同于愛國。擋不住的欲望不難想像,人們總是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繞過禁令,實際上,有數據統計,禁酒令時期的酒精消費甚至遠遠超過了之前,這是十分諷刺的。禁酒時期那些奇葩的產品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一切政令都有漏洞可鉆,在禁酒時期也不例外。憲法規定銷售酒精類飲品是非法的,卻不能禁止銷售釀酒的原料。Near Beer:是一種酒精度剛好在0.5%的啤酒,這是因為當時被禁止的酒精飲料在憲法中定義為酒精度超過0.5%的飲品,所以這一產品并不算違法。它提供細盡的說明書,提醒買者哪些事情"不能做 ",否則就可能自己釀出高酒精度的啤酒。麥芽和啤酒花:顧名思義,啤酒廠不能賣啤酒了,只能轉而出售釀酒原料,并聲稱這是作烹飪或烘焙用途。"Vine Glo":盛行于美國禁酒時期,一種經調配的濃縮葡萄汁,承諾三十天后可自行發酵成葡萄酒。"葡萄磚":像Vine Glo一樣,也是一種葡萄酒原料,以葡萄干加酵母的包裝形式出售,生產商往往會在包裝上附加這樣的"貼心提示":如果您不小心把這些東西加入到一加侖水中并置于密封罐中,那么要當心,它在二十天后可能會變成葡萄酒!Vine-Glo 是禁酒令時期公開銷售最打擦邊球之一的產品丨圖片來自:newsoldday走私和地下交易成為黑幫勢力的溫床正規市場被禁止,帶來的結果是黑市的興起。走私、地下交易一時間成了一本萬利的買賣,當時許多有組織的犯罪集團都是依靠這些非法生意得來的利潤建立起來的。而這些黑幫組織依靠日漸強大的勢力,把私酒生意變得越來越龐大。最有名的芝加哥黑幫老大艾爾?卡彭,就是在這一時期開始崛起的,據說他每日販酒所得利潤就高達5000美元。那些所謂合法的酒為了保證宗教活動的用酒,一些小規模的葡萄酒生產依然是合法的,但它們的供應必須由政府集中管理。結果可想而知,少有官員可以抗拒近在眼前的誘惑,因此,政府內部也漸漸出現了私酒交易,官員的貪污腐敗問題也日漸突出。而在醫院,威士忌可以被醫生作為處方開給病人,雖然處方上有明確標注,所有除醫療之外的用途都是違法的,但實際上并沒有專門的部門對此進行監管。很多醫生隨意發放處方,"患者數"在這段時間大量增加,醫院變成了禁酒時期的買酒好去處。不得不廢止的禁酒令禁酒令發展到后期,變得越來越荒唐,原本想要通過禁酒提升國民的健康水平,卻有越來越多的人因為喝品質低劣的私釀酒進了醫院;本意是為了降低犯罪率,卻成了有組織犯罪的誘因;想要控制貪腐,卻令更多的官員在這段時間主動或是被動地與黑幫勾結……各種各樣的現象使得禁酒令的廢止變得迫在眉睫。禁酒令時期的抗議游行隊伍丨圖片來自:Today自相矛盾的憲法禁酒令最大的矛盾在于違背了美國憲法最重要的精神:對公民個人權利和自由的尊重。在禁酒的執法過程中,搜查的尺度越來越難以把握,發展到后期,已有越來越多的人,甚至最初主張禁酒的主力人群,都開始感到人權在這段時期受到了極大的威脅。失去規范的地下市場隱患不斷禁止了正規的生產,反而使人們不得不選擇沒有安全保障、質量不過關的私人釀酒和地下酒廠。在這段時期,由于酒精中毒入院的患者數要大大高于以往。不僅如此,盜用工業酒精的現象屢禁不止,因此出現了很多甲醇中毒的患者。而在生產烈酒的作坊里,由于自制的蒸餾設備往往存在很嚴重的質量問題,常常發生爆炸等嚴重事故,導致工人受傷。守法還是違法,這是個問題一方面,隨著黑幫勢力的擴張,有組織的犯罪越來越猖獗,但另一方面,真正被關進監獄的犯人往往卻都是案底清白的初犯。當時,各州監獄人滿為患,這些人大多只是平時有飲酒習慣、但身家清白,沒有犯罪前科的人。禁酒實際上打亂了很多美國人的社交習慣和個人生活節奏,迫使人們需要在法律面前作出選擇。國庫吃不消對整個美國酒業下了禁令,就意味著政府失去了一個產業的稅收收入,與此從同,卻需要在執行禁酒過程中花費大量財政支出,這使得禁酒令變成了一莊不折不扣的賠本買賣。經濟危機,給你一個反悔的理由終于,美國來到了歷史上著名的大蕭條時期(1929-1933)。在這段舉國悲催的時間里,如何活躍經濟、讓國民吃得起飯,變成了唯一重要的事情。再也沒人有心情去關注喝酒究竟道德不道德,相反地,取消禁酒或許能為活躍經濟提供些許助力:酒精的生產可以擴大糧食的消費,拉動內需,這恰恰能為生產過剩的美國農業帶來那么一點希望;在工商業,多一種商品的流通就有可能為市場帶來更多的流動性,總而言之,各行各業都在盼望酒類的解禁,甚至有人開玩笑地說,哪怕是能給那些破產的商人一點點麻痹和慰籍呢。終于在1933年,羅斯福總統順應民意,宣布廢止禁酒令,于是第18次憲法修正案成了美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被廢除的憲法修正案。圖為禁酒令席卷加州丨圖片來自:lib.unc禁酒令與美國葡萄酒產業毋庸置疑,禁酒令對美國葡萄酒業的打擊非常慘重,在禁酒時期,酒莊普遍面臨三種命運:關門結業、改種食用葡萄或其他水果、違法生產廉價酒。無論怎樣,那些精心種植和釀造精品葡萄酒的酒莊不復存在。在數量上,從1919到1925年的短短的幾年內,加州的酒莊數從700驟降到100,全美的葡萄酒產量從5500萬加侖減少到3.5萬加侖;在質量上,浩浩蕩蕩的禁酒運動把美國的葡萄酒從一種精工細作的產品變成了只求酒精作用的快速消費品,這對美國葡萄酒業無疑是滅頂之災。對于今天的我們來說,可能很難想像在禁酒時期之前,俄亥俄州的葡萄酒產業規模比加州還要大,但受禁酒令影響,很多葡萄園改為種植經濟作物,有些甚至已不再用作農業用地,即使想要恢復也是難上加難,從前的規模在今天已不復存在。而相對于啤酒、烈酒等其他酒精類飲料,葡萄酒的恢復更加困難,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都知道,要培養出優質的葡萄,需要花時間優化土壤環境,針對風土特點尋找出最適合的品種,甚至需要等待葡萄藤生長到一定的樹齡,這個過程至少需要花上三到五年,有時甚至數十年都不為過。圖為禁酒令廢止后美國人將在地窖里私藏的葡萄酒和啤酒取出并公開拍賣丨圖片來自:donsmarylandhistory而在酒類解禁的初期,美國還處于大蕭條之后的恢復階段,像葡萄酒這樣昂貴精致的產品,往往不如啤酒、糧食酒這些成本相對效低的飲品來得更受歡迎,這也使得葡萄酒產業的恢復相比起其他酒類更滯后一些。今天,我們反觀這幾十年美國葡萄酒業的迅速成長,已十分驚嘆于它能量之強大,但有時我們還是會忍不住去假設,如果沒有禁酒令,美國葡萄酒業的今天又會是怎樣?禁酒令廢止的消息迅速占據了當天報紙的頭版頭條丨圖片來自:timesbord后禁酒時代雖然禁酒令在美國已成為了歷史,但美國卻從來沒有放松對酒類的管制。在第21次憲法修正案宣布廢除禁酒令的同時,也賦予了各州政府獨立對酒類流通進行立法的權力。直到今天,美國各都對酒的銷售與運輸有著十分嚴格和詳盡的規定。酒類的"三級分銷體系"和直郵售賣限制法就是禁酒時期之后的直接產物。除此之外,美國對酒類零售執照的發放管理也十分嚴格,而消費者在買酒時還需要出示有效的身份證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