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貴州茅臺賴酒廠與貴州回歸賴酒有限公司是什么關系請指教急急百
是兩個不相干的酒廠,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都生產賴茅酒,至于賴茅酒很多人都比較相信恒興酒廠的。補充一點,現在的賴茅生產廠商是非常的多,就本人知道至少有12家,其中很多都是打著賴茅的牌子在渾水摸魚。
2,回歸賴酒和賴茅是一個品牌嗎
賴酒和賴茅不是一個品牌的酒。賴酒和賴茅的簡介:一、回歸賴酒是貴州回歸賴酒有限公司生產的,該公司是第一家注冊“賴茅”商標的,但由于在最后的公示期被茅臺酒廠投訴,結果這個品牌就歸屬了茅臺酒廠。二、貴州回歸賴酒有限公司在97年-99年左右生產了幾批次的“97回歸賴茅”,該酒一面世即獲得好評,單品種銷量急劇增長,后來其中一間較大的銷售代理商感覺其中利潤巨大,因此,開始自行仿冒該“97回歸賴茅”。三、原來的“97回歸賴茅”最早時應該是200多元一瓶,而真酒的回收價格……起碼20倍,這是廠家提出的,因為,這個酒已經陳年30年以上,可以作為“酒核”了。
3,回歸賴酒和賴茅是一個品牌嗎
不是。回歸賴酒是貴州源回歸賴酒有限公司生產的,該公司是第一家注冊“賴茅”商標的,但由于在最后的公示期被茅臺酒廠投訴,結果這個品牌就歸屬了茅臺酒廠。為了平復貴州回歸賴酒有限公司(當時該公司名字還不是這個,目前這個名字是經過變更后的),因此,茅臺酒廠準許貴州回歸賴酒有限公司在一定期限內使用“賴茅”商標。這是在回答該問題的前提。擴展資料醬香型白酒的釀造工藝與其他白酒工藝相比,是十分獨特、科學合理的。在順應茅臺鎮當地環境、氣候、原料外,又有其獨特巧妙的工藝內涵。概括醬香型白酒工藝的特點為三高三長,季節性生產是醬香型白酒工藝區別于中國其他白酒工藝的地方。三高是指生產工藝的高溫制曲、高溫堆積發酵、高溫餾酒。醬香型白酒在發酵過程中溫度高達63度,比其他任何白酒溫度高出10---15度,在整個大曲發酵過程中可優選環境微生物種類,最后形成以耐高溫產香微生物體系,在制曲過程中首先做到了趨利避害之功效。醬香型白酒高溫堆積發酵是其利用自然微生物,進行自然發酵生香的過程,也是形成醬香型白酒主要香味物質的過程,其堆積發酵溫度高達53度。通過高溫堆積發酵,形式醬香白酒特殊芳香物,也通過微生物細胞蛋白產生氨基酸等營養物質。這種高溫堆積發酵是其他白酒工藝所不具有的。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回歸賴酒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賴茅
4,賴茅和茅臺是什么關系
這個問題可以簡單歸納為:正宗賴茅酒是現在貴州茅臺酒的三大前身之一,現在是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個重要的商標品牌之一。華茅、王茅、賴茅三個中,賴茅是建廠最遲的,也是最遲并入到國營茅臺酒廠的,但實力也是比較強的,且商標影響也大。為什么這樣說呢?小六作為茅臺鎮醬酒人、茅臺酒愛好者就跟大家一起分析一下。一、華茅、王茅、賴茅與茅臺酒廠的今生前世根據《茅臺酒廠志》記載:1862年華聯輝(字桎均)父子創辦釀酒作坊,于1872年定名為“成義燒房”,酒名回沙茅臺,人稱“華茅”,常年產酒1.75噸,最高年產5噸。1879年后,又有王立夫、石榮霄,孫全太聯合成立“榮和燒房”,規模較小,年產僅為1噸多,人稱“王茅”。1938年,貴陽賴水初在茅臺鎮辦“恒興燒房”,所產白酒稱“賴茅”,1949年10月前,茅臺的三家燒房因受生產條件與外部環境影響,產量一直較低,合計最高年產量僅6噸左右。(小六延伸解讀:榮和燒房,最初叫榮太和燒房、后來孫全太退出,才改為榮和燒房;創始人之一石榮霄,原姓王,后為石家養子,后認宗歸祖,恢復姓王,榮和燒房名副其實的王茅,股權王家獨攬。恒興燒房在組建初期,備受成義、榮和兩酒坊的為難,后都以雄厚的資金實力得以解決,之后恒興燒坊憑借充足資金實力,高價搶購原材料,逐漸穩定立足,擴大規模,酒坊三家鼎立,競爭也激烈)1951年秋,仁懷縣人民政府請示省、地專賣部門同意,責成當時的縣稅務局兼專賣事業局負責人王善齋出面,由本縣知名人士周夢生先生作中證人,征得“成義燒房”老板的同意,分別于1951年11月5日和1951年11月8日兩次立約(一次為燒房房產、一次為輔助房產),以舊幣13億元、合人民幣1.3萬元(其中1000元是契稅和工本費)將“成義燒房”全部購買過來(款項于當月8日簽約時付清),隨即仁懷縣人民政府正式成立“貴州省專賣事業公司仁懷茅臺酒廠”,恢復生產。(小六延伸解讀:成義燒房為政府收購,華茅歸屬茅臺酒廠,所以后期改商標的爭議不大,其是茅臺酒廠最早的原廠家,規模也是當時最大的,但是經營、財力等方面實力略遜色于賴茅)“榮和燒房”,自從它的老板王秉乾因通匪罪被仁懷縣人民政府于1951年2月21日槍決后,即停止了生產,1952年10月4日,仁懷縣財經委員會決定將沒收的”榮和燒房估價500萬元日幣(合人民幣500元)并入茅臺酒廠,使停產的“榮和燒房”獲得了新生。(小六延伸解讀:王茅的規模比華茅、賴茅原酒廠規模小很多,各方面實力也是最小的,是被政府強制沒收的,回收折合成本最低的,商標歸屬茅臺集團所有,茅臺集團1988年開始注冊王茅商標,現在王茅商標占據多種商品類別。)“恒興燒房”,雖然至1949年建國后多次得到政府在經濟上的扶持,維持了生產,但老板賴水初因采取轉移銀行金庫、掉換借據等手段,盜竊價值46億(舊幣)合人民幣46萬元的國家黃金被查出,于1952年7月被貴陽市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0年。根據當時有關文件記載,1952年12月底,遵義地區財經委員會向仁懷縣財經委員會轉發貴陽市財經委員會(以下簡稱財委)1952年12月19日關于“接管賴水初恒興酒廠的財產”的通知,由仁懷縣財委轉茅臺酒廠接管。1953年春,茅臺酒廠負責人張興忠到“恒興",由資方代理人韋齡出面召集“恒興"職工,張興忠宣讀了關于沒收“恒興”的文件,獲得全廠職工擁護與支持。接著,經過對全廠的財產清點造冊,共折價2.25億元(舊幣)合人民幣2.5萬元。(小六延伸解讀:這是三家酒坊收價是最高的,其在茅臺酒廠建設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不僅是基酒還是窖池,大大地擴大了茅臺酒廠生產規模,為后期茅臺酒生產奠定了基礎。賴茅酒品牌在酒界享有盛譽,也為現在市場賴茅酒的推廣奠定基礎,成就了當今十分暢銷的產品)至此,三家私營茅臺酒燒坊便轉變成國營茅臺酒廠,并于1953年8月1日貴州省專賣事業局劃歸貴州省工業廳領導,為工業廳的直屬企業,1957年7月又下文劃歸為貴州省輕工業廳領導。二、賴茅商標歸屬抗日戰爭勝利后,恒興酒廠所有人賴永初將商標改為“賴茅”,在上海印制三十萬套,貼瓶用以提高知名度和競爭力?!百嚸本破?0年代原為遵義紅陶質壇形細口酒瓶,后改為筒形。此瓶小口、平肩,瓶身為醬色簡形,高20厘米,口徑1.5厘米,底徑7.3厘米,容量500克。商標貼于瓶身,從上至下依次為“ RQYMQU"字樣,商標正中日暈形狀上有大鵬藍色圖案,圖下有“ TRADE MARK"小字樣,再下為藍底白字從右至左書“賴茅”兩個美術體大字,最下從右至左書“貴州茅臺村恒興酒廠出品”字樣。恒興燒坊被沒收,并入茅臺酒廠,商標歸屬茅臺酒廠。賴茅商標1988年茅臺股份注冊,滿期后沒有延展被注銷,90年代然后“賴茅”出現了十分混亂的局面,所謂的“賴茅酒”遍地開花,其酒質也是參差不齊。在2014年1月,"賴茅"商標判給茅臺公司注冊商標,結束了混亂的局面?,F在是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個重要的品牌之一,其他生產廠家均為假冒侵權產品。現在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賴茅酒有賴茅一代工匠、金樽、紅御、珍藏、珍品,還有賴茅傳承(藍、棕),賴茅傳禧,賴茅端曲,賴茅重沙,賴茅生肖酒等產品。至于那些不是茅臺股份出廠的賴茅酒,大家還是要注意了,不要上當,現在市場上還有很多打著賴茅酒旗號賣酒的,甚至一些酒廠與賴永初毫無相關的,也做出來賴茅酒了,德譽小六我是最瞧不起的這些蹭熱點酒的,我更加認可那些獨立自主、自強不息、堅守傳統、自主創新的酒企的,也敬重那些寧愿是光瓶,也不想山寨或者侵權賺快錢的酒坊。只要酒質好,光瓶也是寶!編輯:小六(deyujiuye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