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江西的酒有哪些品牌
江西的酒有:清華婺、堆花、婺緣紅、大樟樹貢、李渡等。1、清華婺清華婺酒是一種藥酒,主要材料有當歸、砂仁、檀香、靈芝等。基本信息清華婺酒以優質大曲酒為基礎,加當歸、砂仁、檀香、靈芝等12種名貴藥材配制而成,曾被譽為江西四大名酒之一。2、堆花堆花酒的由來堆花酒具有千年的釀造歷史,堆花品牌飲譽江西南北,堆花酒原為廬陵谷燒,享譽四方,堆花酒名出自南宋丞相文天祥之口。3、婺緣紅江西婺緣紅酒業有限公司是在婺源縣爭杯酒廠的基礎上重組而成,原廠始創于一九九二年八月。公司座落在中國最美的鄉村—婺源。4、大樟樹貢樟樹貢酒業有限公司坐落在江西省樟樹市城北街道薛溪工業區,是一家以白酒生產、銷售為經營主體的有限責任公司,前身為江西樟樹貢酒廠,2001年經過產權改制,由國有轉為民營。為江西省十大重點釀酒企業之一。5、李渡李渡酒業位于馳名江南的歷史聞名古鎮“李家渡”,傳承中國白酒古法匠藝,李渡元代燒酒作坊遺址被譽為“中國白酒祖庭”。2006年被國務院核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徐朗的最新案例
案例名稱:燊井貢酒品牌全案策劃與設計 案例介紹:燊井貢酒為四川圣井酒業有限公司旗下核心品牌,公司總部坐落于四川自貢,是自貢市重點企業單位和重要扶植發展企業。公司立足于中國白酒黃金三角地帶,具有得天獨厚的行業優質資源,是一個年輕且蓬勃發展的現代企業集團…… 品牌策劃人:徐朗執行單位:深圳唐古品牌策劃設計有限公司項目內容:品牌文化系統(品牌淵源、品牌故事、品牌愿景、品牌廣告語)品牌形象系統(品牌LOGO設計、品牌VI系統設計)品牌產品系統(品牌高端、中端及低端產品線策略與設計)品牌終端系統(品牌終端SI系統設計、終端旗艦店形象導入及工程預算)品牌傳播系統(品牌形象網站設計開發及整合推廣)品牌文化系統之品牌故事公元189年,漢末的戰火連綿華夏大地,熊燃大江南北,各路梟雄在戰亂的紛爭中逐漸形成了集權態勢,各方雄主虎視中原,三國序幕逐漸拉開。作為中原腹地的四川,更是被兵家視為必得之地而不斷卷入戰爭之中。這里除了以天府之國為中心的成都以外,更有著自貢這樣因盛產鹽品而名揚天下之域。在自貢,每年都有一批自貢人將當地的鹽品運往大江南北之內與五湖四海之外,天長日久后,人們便把這批自貢運鹽人稱為“鹽邦”流傳民間。在這群以蔡邑為首且行走于天下的鹽邦中,一直伴隨著他們的還有鹽邦那一壇壇濃郁悠長香飄萬里的美酒。每一次鹽邦護送鹽品出城行往外處時,他們都不忘帶上一些途中享用的家鄉美酒。是年夏月時分,當蔡邑一行人來到荊州界地之處,碰到了一群威武雄壯的兵士,領將卻是一個如同白面書生般的英氣男兒。當他們來到蔡邑一行人邊上之時,只見此人縱身一躍胯下戰馬,蔡邑等人大驚失色忙奪路欲逃,白面將軍叫住了他們,并告知行軍路途中饑渴難耐,見得蔡邑一行人有酒攜帶,想購得一些慰勞將士。蔡邑聽至此處恍然大悟,頓時熱情招呼白面將軍及其屬員們,并給他們呈上一壇壇一碗碗來自自貢的好酒。眾將士飲后均贊嘆此般美酒天下難尋,在悠長的回味中愛不釋手。公元221年開春之際,年欲七旬的蔡邑正在家中休息,對一群將士的莫名造訪深感疑惑。與來者經過一番交談后,蔡邑方得知此行軍士是從成都而來,并還是受命于聞名天下的趙子龍大將之托找尋自己。后來,蔡邑才得知當年所遇一群軍士中的白面將軍即是趙大將軍。至此,蔡邑忙問何事找尋自己。當得知自己欲為劉備在天府之國成都稱帝天下昭告四海之際提供美酒之時,蔡邑感動中老淚縱橫。由此,飲用蔡氏美酒慢慢成了天下豪杰之士之所向,并也逐漸形成了進貢首選之釀。歲月滄桑斗轉星移至近代,自貢蔡氏酒業如同鹽業一樣,在經過二千多年的歷史沉淀下,已成為一種物質與精神的象征,并也在不斷的被后人繼承與發揚。鹽業至清末年間更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狀態,清道光年間所開鑿的燊海井更是創造了世界第一深井先河。而蔡氏家族釀酒業也在傳承中不斷創新與發展,在延續著蔡氏宗族歷代古法釀造的同時,結合自貢水質特點優創出了流暢著的歷史美酒,并以象征區域與榮譽的“燊井貢酒”之名宣告天下。 品牌形象系統之品牌LOGO設計 圣井酒業品牌LOGO意義詮釋圣井酒業承繼千年釀酒工藝與傳統,為當代呈現出精品佳釀。此標志設計構思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背景而提取設計元素以分點明了行業屬性。標志整體氣韻萬象,動感十足,是一個標識性非常強的精神圖騰,也便于強化記憶和應用傳播。 人者長或德行高亦或智慧深因而備受眾人敬且為尊勇于天下之先具眾望所歸之榮神武德眾為天下仁民之主者為王天下九五之尊視觀宏宇心系天下為萬民之敬仰締洪福于百姓行萬世之功德者為皇膜拜之模眾尊之神往存于有態與無形間與天地光時同輝塑靈魂之神往者而為圣 品牌終端系統之品牌SI形象設計
3,江西白酒有哪些品牌
江西省,簡稱贛,中國23個省之一,省會南昌,素有“江南魚米之鄉”之美稱。江西酒文化也是歷史悠久的,自古物華天寶,清泉溪流,稻菽滿倉,釀酒制品古已有之。江西地區多產白酒、米酒、藥酒等,酒是家家戶戶必備的“飲料”。江西人善飲,又善勸,你去到江西,不喝點酒那真是說不過去了。今天德譽小六帶大家去了解一下江西有什么知名白酒。四特酒,江西省宜春市樟樹市,特香型白酒,中國特香型白酒的開創者。四特酒歷史悠久,身世可以追溯到距今3500年前的殷商時期(那時候一般是黃酒類型),是江西最有名氣的白酒了,在全國各地也小有名氣。四特酒創新的四特酒正博采眾長,摒陳出新,以整粒大米為原料,大曲為糖化發酵劑,采用傳統的續渣混蒸、“三進四出”操作,老窖固態發酵,經多道程序精工釀制而成,具有清、香、醇、純——回味無窮等特點!章貢王酒,江西贛州,特香型,是江西贛州本地特產白酒。章貢王用優質糧食釀造,存貯期達二十年,因其香氣舒適,口味醇甜,香味協調,尾味爽凈等特點長期以來深受江西人喜愛。1997年至今連續被授予“江西省名牌產品”榮譽稱號。李渡,兼香型,江西省進賢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李渡鎮釀酒的歷史悠久,李渡燒酒作坊遺址是中國時代最早、遺址最全、遺物最多、時間跨度最長且最富有地方特色的大型古代燒酒作坊遺址,并沿用至今。李渡酒以整粒大米為原料,采用以麥麩、面粉為主要原料的中高溫大曲為糖化發酵劑,在窖池中經續糟混蒸,固態原窖發酵,按量質摘酒,分級貯存、勾兌而成,色澤清亮,味甘醇厚,香雅馥郁,回味悠長的酒體。堆花酒,江西吉安,兼香型,具有千年的釀造歷史,堆花酒名出自南宋丞相文天祥之口“層層堆花真乃好酒!”從此堆花酒名漸漸傳遍大江南北,成為當地的傳統佳釀。堆花酒以優質大米為原料,采真君山古清泉、用人工老窖發酵精釀而成,具有清亮透明,濃香寓藥香,入口綿甜,回味悠長,尾凈等特點。臨川貢酒,特香型,產自江西臨川,江西省著名商標。有著悠久的釀酒歷史,酒文化源遠流長,自古便是臨川文化最有特色的一部分。臨川貢酒以優質大米為原料,采用傳統釀酒工藝,結合現代釀酒技術,經過精心勾兌而成。酒液具有純清,聞香優雅,口感醇正,甘綿爽凈,低度味不淡,不上頭等特點。七寶山酒,江西宜春,濃香型。七寶山老窖工藝在借鑒四川省名優酒廠生產工藝基礎上,結合江西地區工藝情況,經多年總結,最終形成先進而成熟生產工藝,填補了江西無濃香型工藝白酒的空白。所得到的酒體具有清澈透明、窖香濃郁、綿甜甘冽的特點。全良液,江西上饒,兼香型,宋曲傳統工藝,以優質純糧釀造,結合現代白酒先進技術,釀出全良液精制白酒系列,具有諸香諧雅、柔順綿甜、清爽入喉、沉郁回香等特點。全良液榮獲首批“江西老字號”稱號。清華婺酒,江西婺源,藥酒,采用優質大米和山泉水為原料,以大曲為糖化發酵劑,傳統固體操作,釀造出優質清香型大曲為酒基,具有色澤金黃透明、芳香濃郁、口味醇正甜綿等特點。江西的藥酒也是非常出名的,除了上面的清華婺酒,還有紅軍可樂、胡卓人蘄蛇藥酒、南城麻姑酒等,他們一般都以當地的優質白酒作為基酒,然后添加一些中藥材進去浸泡或者發酵,在經過加工得到的藥酒,深受江西當地人們的喜愛!根據小六身邊的酒友反饋,江西的哥們喝酒挺厲害的,而且不會太挑剔,不管是濃香、醬香、還是特香、藥香等香型酒,統統帶上,混喝了再說吧。小六作為醬酒人,平時一般只喝醬香酒,要喝混酒真的是受不了的,可能是我個人原因吧,不知道喜歡醬酒的哥們是不是這樣呢?有機會哥們也可以一起過去領略江西的酒文化,來個不醉不歸吧!今天小六就跟大家分享到這里,下期再見,全國各地知名白酒系列13——浙江省有哪些知名白酒!作者:小六(deyujiuye666)?
4,稻花香蔡氏商道與孫子兵法之四 品牌建設 重視無形資產百度
轉自:中國*聯合商*報 2010.03.08 C3版 引言 孫子曰:“勢者,因利而制權也”。就是說“勢”是爭取有利地位而實行的權變之策,是將帥依據戰略方針而進行的能動性的謀劃。“勢”在軍事上指有利的作戰態勢,在市場經濟中則是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特別是勝過對手的那些無形資產。蔡宏柱、蔡開云以“先謀勢后謀利”的企業重大經營策略,把“稻花香”最早傳統的商品經營思想扭轉為今天的品牌經營而“謀勢”于市場。 蔡氏認為,“先謀勢”就是要首先謀求人才、品牌、管理、機制、技術等五大優勢。企業有了“勢”,經營起來就會高屋見瓴,勢如破竹,左右逢源,得心應手,利潤也會跟著滾滾而來;否則就會陷于只顧眼前而忽視長遠利益的被動局面,即使一時獲利但卻難以持久。 20世紀80年代以來,“品牌資產”,因其被廣泛認知為一個公司最有價值的資產而響徹全球。它雖然是一種無形資產,但對企業經營發揮著巨大的商業作用,因為在成熟的市場環境中,高附加值只存在于品牌之中。 蔡氏深知,擁有并用好品牌這一無形資產就等于掌握了獲取超額收益的能力,由此,稻花香開始品牌建設之路,眾望所歸的達到了預期的驛站。 提升品牌競爭力 《孫子兵法》云:“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21世紀是“競爭力”的世紀,競爭力已經成為企業生存和成長的基礎和前提。從戰略管理的角度來看,任何一家企業要想在風起云涌的市場大潮中搏擊風浪,必須擁有自己獨特的核心競爭力。而品牌競爭力是企業核心競爭力最持久的外在表現, 蔡氏以為,企業現有的任何核心競爭力優勢:資源優勢、技術優勢、人才優勢、管理優勢、營銷優勢最終都應轉化為企業的品牌競爭力優勢,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經濟競爭環境中保持可持續的生存與發展,保證企業的長盛不衰。 當今時勢,一個國家、一個地區和一個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不是人數、資源、版圖大小的競爭,而是品牌之間的競爭。 如何提升品牌競爭力,稻花香生產初期,就是在楚酒文化和“釀成千頃稻花香,夜夜費一天風露”的宋詞文化的基礎上,引進了川酒的釀造技術,并從川酒的釀造過程中汲取了巴酒文化,由此形成了稻花香酒文化的雛型。以楚人傳統“燒酒”技術為依托,融入巴人“咂酒”技藝,再由四川百年老窖泥“孕育”而出的復合香、多糧型白酒,不正是稻花香品牌最好的文化寫照嗎? 稻花香不僅是在賣產品,更注重建設“稻花香”這三個個字的品牌意義。為此,稻花香專門致力于從科技、綠色、健康等角度去提升稻花香品牌的親和力。至于贊助公益事業、冠名娛樂節目這些都屬于做品牌競爭力的一部分。 策劃也是提升品牌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手段,事件營銷是高效提升品牌傳播的最佳時機。同時,注意力經濟揭示出一個道理:低成本擴張與其說是以資本為紐帶——實行資本擴張,還不如說是以品牌延伸為標志——實行品牌擴張。稻花香在向全國性品牌進軍時,瞄準了中央電視臺這個宣傳平臺,采取高投入高密度的媒介投放戰略,在很大程度上節約了稻花香追趕競爭對手的時間成本。 稻花香在蔡宏柱、蔡開云的領導下,不但打造出很高的品牌知名度,更打造出了很高的美譽度,形成了深具品牌內涵的品牌差異化競爭力: “濃濃三峽情滴滴稻花香"的宣傳口號,在企業初創時,以其飽含著濃郁的三峽地方文化特色,以及人們對"稻花香里說豐年"的聯想,吸引了人們的視覺,對銷售產生了巨大的拉動作用; 而“人生豐收時刻,稻花香”的廣告語,又把"濃濃三峽情滴滴稻花香"上的品牌做了重新定位與提升。使人們只從平面單純的三峽稻花香視覺與聯想,就能感受到更為廣闊豐富的社會、家庭和事業、人生的收獲與遐想; 從"豐收"了,人們會自然想到"豐收"并激發奮進的力量到蔡氏立足“百年品牌,百億企業,致富百萬農民”的愿景,稻花香品牌已深深植入人們的心中! 蔡氏還提出了“做道德食品,為人民服務”的品牌傳播構想,要求在日常廣告傳播中,更多融入公益的理念和成份; 通過對民族傳統節日的善意提醒等活動,強化白酒作為傳統民族文化組成部分的印象。由此,再與“稻花香”不遺余力地發展當地農村經濟、帶動當地農民致富、打造循環經濟產業鏈的企業戰略相結合,業界就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稻花香“做道德食品,為人民服務”的深刻內涵了——這是稻花香品牌最具競爭力的“大勢”,是和孫子兵法“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于主。”的境界契合的。 稻花香對品牌的每一次投入都經過精心設計,而從目前稻花香市場的占有率來看,其對品牌的投資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巧用明星效應 邀請著名演員、歌星毛寧、劉德華、侯躍文、羅大佑、周華健、李宗盛、祖海等來為稻花香助戰,產生了轟動效應,擴大了稻花香的市場; 承諾社會,提高產品信譽度 稻花香酒在全國向消費者鄭重承諾:凡是生產的稻花香酒純屬五種糧食固態發酵酒,若在我酒廠內查出一滴酒精(液態發酵酒)生產稻花香酒,獎賞10萬元人民幣;凡是我廠生產的稻花香酒達不到國家優級標準的,就會全部銷毀。產品質量由當地技術監督部門認定; 這種“求之于勢”的兵法品牌營銷使稻花香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樹起了良好的形象,從而取得消費者更大的信賴。 短短8年多時間,稻花香不僅產品銷售量成功飛漲,品牌影響力也大幅提升。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在會上發布了2009年度《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稻花香以55.89億元的品牌價值連續第六次入選,排名上升67位,比2008年凈增20.44億元,品牌價值6年累計增幅達到819.24%。自2004年以來,稻花香已經連年榮登《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榜》,6年時間排名上升318位,品牌價值凈增49.81億元,漲幅達到819.24%,穩居湖北酒業品牌第一位,成為名副其實的鄂酒標桿品牌。 今天,稻花香已成為中國消費者心目中最信賴的“中國白酒十強”品牌,市場綜合占有率、市場覆蓋率也均居市場前列。 品質+品位+品行(品德)=稻花香品牌 什么是品牌?品牌是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品牌是口碑、是文化,更是一種精神。“稻花香”品牌形象如何?在首屆“中國最具影響力的20個酒類品牌”推評活動中評委們給“稻花香”的一段評價闡釋得非常中肯,“‘稻花香’來自三峽,有一個很好的品牌形象。多年來,她扎扎實實地做市場,獲得了廣泛的認同。她的認知度不是靠炒作得來的,全靠良好的銷售業績來自然傳播。樸實、自然是她的成功所在。她的可貴之處在于詮釋了水到渠成的道理”。 蔡氏認為:“一個真正的品牌就是“品質、品位、品行”的統一,其中品行的核心就是誠信與責任。品質是基礎與保證,品位是源泉與方向,品行是核心與靈魂。” “一個企業的品質是企業生存的基礎與砝碼,是企業發展的基石,決定企業的成敗;一個企業的品位決定了企業發展的起點與壯大的方向;一個企業的品行是企業的靈魂,貫穿于企業發展的始終,是一個企業的核心,決定了企業能否發展壯大,走向永續成功。” “服務內涵延伸品質,品質內涵提升品牌。” 品質 “品質”就是永遠堅持“質量第一”的方針,產品等于人品,沒有質量,一切都是負數。 沒有產品質量做保證的品牌運作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是缺乏生命力的。 食品行業的產品關系到人們的身體健康,蔡氏商道的管理之重對品質的要求更為嚴格。 稻花香一直追求“出廠合格率100%”的質量目標和“確保產品質量、追求行業領先、保證顧客滿意、永保馳名商標”的質量方針;吸納更多白酒專業技術人才,引進先進生產設施,采用一流檢測設備,提升產品品質;運用ISO質量環境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在原料采購、基酒釀造、半成品酒調配、產品包裝出廠上嚴把質量關,著力打造綠色食品、安全食品、放心食品。 稻花香產品領先國內的工藝和一絲不茍的質量控制體系,還有“做道德食品,為人民服務”的企業使命,是稻花香能夠一直能夠保持高品質的決定性因素。 品位 “品位”就是“稻花香“堅持的把喝綠色、天然、純正、健康的酒變成一種享受。不僅如此,稻花香還通過大型綠色原料基地的原料,采用國內先進技術生產出具有高品位的稻花香清樣酒,稻花香活力型酒等高品位的升級產品,其口味更清香、更純正、更健康。并通過農業部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的嚴格審核,認定其為綠色食品A級,獲得綠色食品標志商標使用權。 獲得綠色食品標志商標使用權的還有稻花香52度新世紀經典、42度珍品一號、38度方盒珍品、42度、38度、33度金珍品二號等8款中高端產品。 品行 “品行”就是對內對外,對上對下,對國家對社會始終肩負企業公民的自認。 蔡氏對品行的認知主要基于稻花香“百年品牌,百億企業,致富百萬農民”的戰略和產品要走向全國、走向世界這樣一個前提基礎。 中國古語有云:五糧豐,天下安。糧食豐收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基石,能用糧食釀酒是一個國家富裕的象征。基于這樣一種理解,蔡氏提出稻花香的品行概念: 稻花香作為名酒企業,需要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就是擔當責任和使命,擔當起復興民族產業的大任。“稻花香”作為正在躋身名酒行列的一員,責無旁貸地也應承擔起這樣一份使命與責任。 這點從主要指標的年均值上就能看出來。從創立到現在,稻花香直接安排的就業人數,扶助農民而富民,年均納稅額,年均納稅增長率,年均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年均社會捐款數,年均增長速度,消費者滿意程度,品牌競爭力等等均在同行業前列。 當記者問道:“為了把稻花香品牌打造成一個代表著優質生活的符號,你們做了哪些努力?”蔡宏柱答道: 首先是保證產品品質,實際上,產品“品質”做好了,“品位”自然就包含在其中。品牌的好壞,歸根到底取決于品行,稻花香的品質理念便是“產品品質的好壞就是人格品行的好壞”。 一個人,或者一個產品,一件東西,一個組織,一個名稱,長期的品質、品位、品行等一系列給社會留下良好印象的,這就是品牌。正是秉承了“品質、品位、品行是品牌的‘三大支柱’”這樣的理念,稻花香從在中國白酒業的無名小卒起步,經過快速發展,最終躋身中國白酒十強之列,成為鄂酒最大的航母,真正做到了“奇正相生、擇人任勢。” 品牌定位升級 2007年,蔡氏提出做“中國三大名酒”的宏觀企業戰略,重塑稻花香品牌形象,實現企業的進一步飛躍。 蔡氏認為:品牌要有溝通力,需要給消費者一個明確的感覺,而不是模糊的印象,品牌必須是實實在在的。否則將淪為市場產品戰、價格戰中的一員,將失去自己的先天優勢,“泯然眾人矣”。 蔡氏是這樣描述品牌定位的重要性的: 臨門一腳只是程序上的關鍵,并非內容上的關鍵,開端設計才能從根本上決定企業和產品的命運。而開端設計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做好自己的品牌定位。 如何做好品牌定位呢?蔡氏這樣解釋說: 稻花香應該道法自然、萬法歸宗,稻花香品牌形象應該是:清新自然酒派的代表。“稻花香”三個字給人的最直接的感受是“豐收”。“稻-花-香”,除豐收之外,還給人以淳樸自然、健康和諧、清新活力的聯想,承載著淳樸的民俗民風。 哪一種豐收是能與“中國三大名酒”相匹配的?主題概念一定要與豐收有關,應該以五糧液、茅臺為標桿,占位高處。完成品牌形象提升。從古至今,“豐收”都承載著中國人期待、成功、喜悅、美滿富足的美意——洞房花燭福喜臨門是“豐收”,家庭美滿喜添貴子是“豐收”,學業進步金榜題名是“豐收”,生意紅火日進斗金是“豐收”,事業有成大展宏圖是“豐收”…… 我們國家、民族的發展現狀——加入世貿、承辦奧運和世博會。積極推進對外文化交流;中國在國際政治、經濟事務中的話語權逐步增強。 每個人都能感受到“中國”隱含的高度和榮耀。正是基于這樣一種理解,蔡氏綜合眾家之見確定了稻花香品牌的主題概念: “中國豐,稻花香” “中國豐,稻花香”既體現了品牌的精神和高度,又能與稻花香品牌建立最基本的聯想。兩者結合既有高度,又能落實在傳播,能夠體現代表三年、五年乃至未來稻花香的品牌高度。 “中國豐,稻花香”,是在精神層面與消費者的溝通交流,表現了中國及中國人的收獲和成就,更體現了中國人一直以來對豐收的喜悅、祈望和努力。 近年來,稻花香為了改變自己中檔產品價位的形象,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白酒市場上找到新的競爭領域,推出稻花香清樣酒、活力型酒等并已升級的品牌形象產品。從2007年開始,稻花香還提出了新的品牌定位:不僅要提供自然、綠色、純正的產品,更要為消費者引導提倡健康飲酒的新生活方式。 稻花香走的是一條從后來者到領跑者的趕超之旅,意味著它不可能完全遵循常規的方式。它必須根據時勢,不斷尋找下一個提升自己的機會,而且這一個過程必須借勢進行,所以其品牌訴求的發展性和階段性極為明顯。 同時,“稻花香”在做好品牌已有價值傳承的基礎上,不斷將稀有的千年窖泥、獨特的土坯制曲房、風格迥異的釀酒工藝、中國少有天然礦泉水釀酒等價值發掘出來注入到品牌核心文化中,豐富和完善了品牌內涵,防止了品牌核心價值的缺失。 應對品牌危機 整合品牌 蔡氏商道以“人生豐收時刻,稻花香”的品牌的營銷策略,成功地把自己與打造“中國三大名酒”的戰略推向了市場,與白酒業老大茅臺、五糧液時刻聯系起來,并且有了白酒“茅五稻”之說。 2009年12月8日,網絡上出現了“湖北稻花香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產品受到省質監部門查處”的帖子,引起消費者和網民關注。在隨后的十余天中,一些不明真相的網站進行轉載,部分手機用戶接收到相關短信,對稻花香品牌形象造成損害。 一時間,民眾紛說、警方偵破、網絡熱炒,成為當時全國的熱門話題。 隨后,稻花香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蔡宏柱在辦公樓召開了媒體見面會,就近段時間網絡和短信平臺關于“稻花香產品受查處”的不實傳言予以回應。 在媒體見面會上,稻花香集團出示了湖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于2009年12月10日發布的一份聲明。該聲明表示,截至目前,湖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未對該企業生產的產品進行查處,且在該局近年來組織的產品質量監督抽查中,沒有發現湖北稻花香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產品不合格情況。 此外,稻花香集團還向記者提供了一份湖北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的檢驗報告。報告顯示,該研究院受湖北省質監局委托,于2009年12月5日對6瓶500毫升裝的稻花香濃香型白酒(活力型)進行了抽樣檢驗,經檢驗,產品實物質量合格,標簽合格,綜合判定為合格。 自從1996年公司建立全面質量管理體系以來,企業嚴把產品質量關,始終視質量為企業的生命。十多年來,“稻花香”產品每年接受國家、省、市及各類協會抽樣檢測數十次,從未接到由質監部門或檢驗所發出的檢驗不合格的報告。 媒體見面會上后,各大媒體均以此為題做了相關報道。傳言不攻自破。并且讓更多的人通過媒體看到了: “稻花香”始終視質量為企業的生命; “稻花香”不僅是一個著名品牌企業,還是公益企業; “讓百萬農民致富”的計劃實施已經呈現出良好的開端。 陰差陽錯,通過這次謠傳事件的澄清,反而使稻花香占據了大眾的心智,獲得了人們更多的關注。 事后,蔡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闡述他的“大品牌”理論: 從更廣大的意義上來講,在企業競爭中,保護與自我品牌形象相關系數高的競爭對手的品牌形象,是一種更高的策略,是另一種“為自己負責”。因為競爭當中的聯合(潛在的聯合,或者顯存的聯合),對手和盟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我們湖北白酒企業應該覺悟到,每個企業除了擁有自己牌,還擁有一個共同的品牌:湖北牌。這個大牌子閃光,我們每個企業頭上都有“光環效應”;這個大牌子受了污染,我們每個企業關卡都會“佛頭著糞”。 近年來,集團大力實施品牌發展戰略,整合湖北白酒資源,形成了以“稻花香”為龍頭,以“關公坊”、“昭君”、“屈原”、“楚瓶貢”為羽翼的“一主多翼”強勢品牌集群——白酒品牌團隊。 在總體市場品牌運作中,“稻花香”將擔任主攻,“關公坊”則負責策應和助攻,在特定區域市場,“關公坊”擔當主力,“稻花香”作為后援。在湖北本土市場的攻防戰中,宜昌、武漢作為戰略重點,由“稻花香”作為絕對主力,“關公坊”則作為助攻策應。在湖北市場其他區域,則由“關公坊”全面出擊,以“稻花香”作為強大后援。正是“稻花香”與“關公坊”兩大品牌的巧妙結合和默契配合,以往丟失的湖北市場得以迅速收復。 與此同時,稻花香又把自己融入在區域經濟大局之中,將自己的命運同整個湖北經濟的騰飛牢牢維系在一起。稻花香用自己的謙遜促進了地區品牌間的相互學習和促進,擬帶動整個湖北酒業進入良性競爭階段,不僅為自己爭取到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同時把自己撥到了相當的高度,為業界企業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媒體——品牌的喉舌 傳統企業和現代企業在做品牌、做產品、做企業上有重大的區別。使用傳統的工具、傳統的手段,品牌傳播的速度與面積非常有限。我們試想一下,一個企業在過去傳統意義上做一個品牌,需要多長時間?而我們現代企業可以在三五年、十年,就做成一個品牌,由此,品牌的喉舌——媒體是非常重要的環節。 世人公認稻花香善于造勢,而怎么造勢,蔡氏說,路只有一條,那就是傳媒。 美國著名營銷專家托馬斯?柯林斯指出:媒體選擇的效果最大化,意味著企業要對每一個特殊機遇保持警覺,特別要關注最有優勢的媒體對于最大化營銷的作用。蔡氏無疑是這一論點的最有說服力的實踐者。 我們的主流媒體,我們的強勢媒體,我們的網絡、電視、報紙,能讓企業一夜之間生、一夜之間死。無一例外,在中國近十年的品牌建設中,沒有一個現代企業品牌的發展和媒體沒有關系,同時我們也關注到,很多趴下的企業,也和我們的媒體有很大關系。 稻花香集團就是這樣一個歷程的實踐者、證明者。品牌建設先于產品建設,市場建設先于工廠建設。因為一個企業的有形資產部分,如廠房、產品,是由企業直接決定的;而無形資產部分,如品牌,則不由企業直接決定,而要通過媒體來建設,主流媒體是我們當今能夠創造中國品牌的關鍵載體。 稻花香人都牢記蔡氏所說的:“媒體無大小,新聞無小事”。酒雖然香,巷子太深也不行……要想走出宜昌,走出湖北,離開了主流媒體,離開中央電視臺等大媒體,根本不可能。 在中國老百姓的心目中,有一個不成文的“默認法則”:一線品牌上央視,二線品牌在省臺,三線品牌地市轉,四線品牌沿街喊。蔡氏確定了“百年品牌,百億企業,致富百萬農民”的大戰略一開始就將稻花香定為“一線品牌”,而中央電視臺“居高聲自遠”,屬于強勢媒體。蔡氏認為,如能依附于中央電視臺,對稻花香品牌權威性和美譽度往往將是其他媒體無法取代的。 按常理來說,稻花香各個區域(“點”的市場)還沒有全部攻下,在全國性媒介這個“面”上做廣告是夠“奢侈”的。但是蔡氏站的高,望得遠,由于借助中央電視臺的平臺,使得稻花香在消費者心智中確立了這樣一個高端定位:稻花香是全國名牌。 蔡氏在廣告方面的豐富經驗使他相信,廣告投入的多少與所要達到的銷售目標呈正相關。 2007年,稻花香公司僅在中央電視臺的廣告投入就達到1個億。在一個媒體上投放量達到1億!這需要對自己眼光的高度自信,更需要這個媒體的強力表現。事實證明,這是一次正確的選擇,中央臺的品牌度不僅促進了稻花香產品銷售量的提升;而且由于中央臺快捷的傳播速度,也為稻花香節約了大量的時間成本。 匹配原理 在選擇媒體品牌方面,蔡氏再次強調: 現代媒體確實使你的品牌一夜之間能夠被人所知,但是有一點,當產品的品質、品位達不到全國級的水平的時候,千萬不要做宣傳、做品牌,千萬不要做大平臺媒體的傳播,因為一旦傳播出去,麻煩就大了。所以我想企業要做品牌,你找到的那個媒體一定得跟你相匹配。 中央電視臺在品牌傳播上的天然優勢,讓消費者迅速地接納了稻花香。寶貴的媒體資源成為稻花香進行事件營銷的“點”,通過這些“點”,連成了稻花香品牌資產的“線”。 結語 蔡氏深知“知戰之地 , 知戰之日 ” 才能運籌“天時”與“地利”實現“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品牌建設中結合自身的實際,從孫子兵法的“懸權而動,先知迂直之計者勝,此軍爭也。”汲取精華,常常通過采取“出奇”意料之外的行動,創造有利于我方態勢,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戰果——這也是蔡氏精研《孫子兵法》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