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酒排名,根據歷屆國家名酒評比會評選來的“國家名酒”。三種酒各自有各自的風格,一直霸占著整個80年代新疆名酒前三的位置,都有新疆茅臺,塞外茅臺、新疆五糧液、新疆瀘州老窖等美譽,農四師在90年前后整合了自己的酒廠,成立了伊力特集團,做得比較成功,成為當年唯一活著的還活得不錯的集團化新疆老名牌,一舉成為新疆白酒行業老大。
1、伊力特為什么叫“新疆第一酒”?
#為伊力特喝彩#新疆80年代歷屆評酒會前三是131團奎屯酒廠的奎屯特曲、129團五五酒廠的天池特曲、72團的伊力特曲。三種酒各自有各自的風格,一直霸占著整個80年代新疆名酒前三的位置,都有新疆茅臺,塞外茅臺、新疆五糧液、新疆瀘州老窖等美譽,三臺酒廠的前身北庭,一直就是萬年老四的陪襯角色,偶然一次還被綠苑特搶得了老四稱號。
至于古城嘛,在整個七八十年代都沒有任何知名度,再說了,新疆的地理位置就不是喝酒的地方,酒廠基本就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50年代的連隊里的酒作坊發展來的,好酒都出在兵團農七師和農四師,談歷史就屬于耍流氓了。農四師在90年前后整合了自己的酒廠,成立了伊力特集團,做得比較成功,成為當年唯一活著的還活得不錯的集團化新疆老名牌,一舉成為新疆白酒行業老大,
個人比較喜歡52度的伊力老窖(比五糧液不次)、52度的伊力特曲(五糧液自營五糧液以下均不是對手)、伊力王酒(好是好,但價位挺高,不合適當做日常飲用酒)。農七師倆酒廠本打算整合,結果涉及到的兩個團各有各的算盤,互不買賬,結果各自為政,在90年代低度酒酒精酒橫行的日子里,被內地狂打廣告的酒精勾兌酒和疆內一些玩兒勾兌的小酒廠給逼上了絕境,加上搞技改玩兒聯營的等問題,造成酒品下降,最后雙雙破產,
五五酒廠進入21世紀后生產的一些酒還是非常棒的,現在還在生產,還在燒酒,品質還是一流,自己做一些瓶裝酒外,主要生產訂包酒,還銷售散酒,個人非常喜歡現在生產的52度五五老窖(小瓶)、48度五五至尊(口感實際超過50度)、50度天池王、52度天池醉(價格超200的頂級酒)、55度原漿散酒、52度優一散酒。
奎屯酒廠就不好說了,雖然還在出酒但是確實沒有燒過酒,21世紀頭十年有幾年用老基酒做得酒還曾經熱銷過一段時間,口感也很棒,聽說在酒廠破產期間,奎屯酒廠往四川倒賣過大量庫存老基酒,所以現在不生產的奎屯酒廠,搞不清用的哪的酒在做酒,口感還不錯。比如前幾年出的52度奎屯老窖15年(黃盒子)和奎屯王窖20年(紅盒子),這兩個酒有自己的特點,明顯區別于伊力特和五五酒廠的酒,
2、中國白酒是怎么排名的?
中國白酒排名,根據歷屆國家名酒評比會評選來的“國家名酒”。第一屆1952年的四大名灑:茅臺、汾酒、瀘州老窖、西鳳酒,第二屆1963年的八大名酒:茅臺、汾酒、西鳳、瀘洲老窖、古井貢酒、全興、五糧液、董酒,第三屆1979年的八大名酒:茅臺、洋河、汾酒、瀘洲老窖、古井貢酒、五糧液、劍南春、董酒,第四屆1983年的十三大名酒:茅臺、洋河、汾酒、瀘州老窖、古井貢酒、五糧液、劍南春、董酒、雙溝、黃鶴樓、全興、西鳳、沱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