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香酒最好的工藝當然是“12987”工藝。首先我們喝白酒的酒友要對白酒的釀造工藝有一個基本的概念,那就是釀造工藝的分類,白酒釀造工藝分為三種,傳統工藝固態法發酵(純糧酒),現代工藝液態法發酵(三精一水勾兌的酒精酒),現代工藝固液結合發酵(酒精酒勾兌純糧酒)。
1、好的白酒和一般的白酒,從釀造工藝上看,有什么區別?
我是一個純糧食酒釀酒人,對于白酒的釀造工藝有一定的認知,可以回答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喝白酒的酒友要對白酒的釀造工藝有一個基本的概念,那就是釀造工藝的分類,白酒釀造工藝分為三種,傳統工藝固態法發酵(純糧酒),現代工藝液態法發酵(三精一水勾兌的酒精酒),現代工藝固液結合發酵(酒精酒勾兌純糧酒)。好酒一定是傳統工藝固態法發酵的純糧酒,這是最基本的要求,
中國白酒有幾千年的歷史,能在世界上享有盛譽,都是老祖宗不斷演化完善工藝的結果,到了現在,基本上傳統工藝固態法發酵已經非常完善了,按照這種工藝釀造出的純糧酒是好酒形成的基礎。然后純糧酒再經過貯藏陳釀,自然老熟,調酒師的精心勾調,變成真正的陳年好酒,而一般的酒,主要是現在市面上的大多數中低端瓶裝酒,基本上采用的都是液態法發酵或者固液結合的方法,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酒精勾兌的酒。
這種工藝是在當初糧食短缺的時候研究出來代替純糧酒的,是特定時期形成的產物,但是因為其成本低,釀造工藝簡單,因此一直被很多廠家延續用以保證利潤。現在我們國家糧食已經富余,特別是釀酒的主要原料高粱,玉米等產量非常足夠,所以我們現在應該回到正軌,喝酒就喝純糧酒,為享受,為健康,我是一個純糧食酒釀酒人,歡迎大家關注我并私信我討論。
2、醬香酒最好的工藝是什么工藝?怎么樣的酒才能算好酒?
醬香酒最好的工藝當然是“12987”工藝,“1”即一年生產周期。醬香酒釀造遵循自然天時,端午踩曲、重陽下沙,每年重陽節開始投料,經過蒸煮、發酵、取酒、丟槽,生產周期長達一年,自然天成,“2”即兩次投料。每年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開始第一次投料,先投入一半的原料,經過蒸糧、入窖發酵1個月出窖,再投入另一半原料,將兩者混合蒸糧,
“9”即九次蒸煮。把兩次發酵成熟的糧食放入蒸酒器中混蒸,約4-5小時,保證糊化柔熟,整個生產過程需要9次蒸餾,“8”即八次攤晾加曲(發酵七次)。發酵是在高溫的情況下進行,“7”即七次取酒。接酒溫度達到40°以上,將刺激性強、沸點低的物質排除掉,留下高沸點、不易揮發物質,使得醬香酒“好喝不上頭”,好的醬香酒,首先要是純糧食酒,嚴格按照傳統的“12987”釀造工藝釀造。
3、傳統白酒和新工藝白酒有什么區別?哪種口感會更好?
傳統的釀酒工藝,有的還用稻殼、玉米芯、高梁殼等粗糙的谷殼,這些松散輔助料做透氣的媒介;新工藝全新釀酒技術,用純玉米面、高梁米面、大米面等就能燒制出口味純正的優質白酒,出酒率能比傳統多出20-40%的出酒類。但是從口感上還是老工藝的口感好,畢竟是幾千年釀酒文化傳承下來的,但歸根結底現在的釀酒工藝應該說是新老結合,機械化省去了老工藝的不少人工,
4、最好喝的白酒應該是通過什么工藝進行釀造的呢?
醬香型白酒的釀造,是一連串復雜且微妙的衍化過程。醬香型白酒具有釀造周期長、釀造工藝復雜等特點,可謂“物以稀為貴”,醬酒的釀造工藝可以簡單總結為“12987工藝”,這一串簡單的數字背后,體現出的卻是歷經千年傳承與沉淀的結晶。今天我們就來探究這串數字所代表的具體含義,01優質醬酒的自然條件茅臺鎮歷來是黔北名鎮,中國名酒圣地,位于仁懷市赤水河畔,群山環繞,地勢險要。
古有“川鹽走貴州,秦商聚茅臺”的繁華寫照;域內白酒業興盛,當地生產的“茅臺酒”,歷史悠久,1915年茅臺酒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獎,從此茅臺鎮譽滿全球,到20世紀初已躋身世界名酒之林,茅臺鎮獨特的地理地貌、優良的水質、特殊的土壤及亞熱帶氣候是茅臺醬香白酒釀造的天然屏障,茅臺鎮是國酒之鄉,赤水河被譽為美酒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