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會喝白酒,什么時候開始流行喝白酒

一類是主動喝白酒的人,是打心眼里認可白酒;一類是被動喝白酒,出于交際的需要。液態法白酒沒有發酵過程,幾乎沒有什么營養,是最低端、最劣質的白酒,同鄉之誼或投其所好,會選擇各地有名的白酒,如果遇上在紅酒啤酒白酒等諸多酒品中只選白酒喝的朋友,一般酒齡都比較長,酒量大。

1、什么時候開始流行喝白酒?

1、什么時候開始流行喝白酒?

(以下內容酒評網原創,歡迎酒友交流觀點)中國最早出現的酒是米酒和在米酒基礎上進化而來的黃酒。數千年的釀造和飲用歷史,使黃酒深入中國人的血液,成文中國文化中最醇香的一部分,而我們知道的歷史上幾乎所有關于酒的人、事、傳統、風俗、儀式、禮節,以及詩詞歌賦基本上說的都是黃酒,而白酒的流行,則是相當晚近的事。明清時期白酒才興盛起來,但其規模和影響仍不足以超越黃酒,

大約元朝的時候,隨著蒸餾器的引進,蒸餾酒才逐漸出現,我們現在所說的白酒才初具雛形。但這時候黃酒依然有很大的市場,明朝時黃酒達到了鼎盛時期,并逐漸出現了南酒北酒之分。隨著南酒逐漸向北方推廣,南酒逐漸成為主流,而北酒逐漸走向了沒落,直到今天,黃酒的主要產地仍然主要分布的江、浙、滬、閩等地區,而北方,也只有山東即墨老酒、河北北宗黃酒、陜西稠酒和大連黃酒比較出名。

黃酒的興衰離不開技術、經濟、政治乃至文化的推動和左右,清末民初,戰爭頻繁,當時的北方盛行燒酒,而南方以黃酒為盛——南方的黃酒,家家可釀,而購買燒酒則需到燒房酒肆方可。整個民國時期有關白酒的主流觀念是釀酒耗費糧食,因此在釀酒原料的選擇上,通常選擇高粱、谷子等雜糧,彼時,高粱被普遍認為是釀酒的上佳選擇,由于釀酒糧食與食用糧食沒有過大沖突,政府也便逐漸放寬限制,開始鼓勵和支持釀酒業的發展。

此時中國白酒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南北方分支:白酒產量北多南少、東多西少,北方流行高粱釀制的燒酒,南方流行稻谷釀的黃酒。民國時期,中國白酒的釀造技藝已然成熟,全國各地涌現出各大名酒的產地,當時白酒著名產區主要有汾陽地區、鳳翔地區、洋河地區、瀘州地區以及茅臺地區,此外,還有牛莊地區、天津地區以及山東地區。至此,白酒的規模和影響開始逐漸超越黃酒,

白酒全面超越黃酒,應該是新中國成立以后的事兒。建國初期,國家一窮二白,百廢待興,面臨的首要問題仍然是溫飽問題,而更加節省糧食的白酒,以及后來被酒友們廣為詬病的液態法白酒(酒精酒)便成為那個特殊歷史時期解決人們對酒精飲料需求的權宜之計。白酒的度數高,易于保存和運輸,非常適合原理商業節點的人群,兵卒、曠工、腳夫、拓殖者等;白酒口感烈,一小口就能滿足人們在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里對感官刺激的需求;而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從南向北的遷移,在某種程度上也促進了白酒的發展,

需要指出的一點是,人們的飲食偏好和味覺記憶是可以被改變的,尤其是在特殊的情況下。隨著白酒大面積的普及,之前喜歡低度黃酒的人們開始逐漸適應并喜歡了這種口感更重、味道更濃、刺激更強的高度烈酒,隨著白酒釀造技術的不斷提升和銷售規模的不斷放大,白酒的口感和利潤也有了質的飛越,在需求和利潤的雙重刺激下,反過來又更加鞏固了白酒在當今的社會地位。

2、什么樣的人會喝白酒?白酒度數這么高,會傷身嗎?

2、什么樣的人會喝白酒?白酒度數這么高,會傷身嗎?

喝白酒的人大致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主動喝白酒的人,是打心眼里認可白酒;一類是被動喝白酒,出于交際的需要,后者無需多言,前者則是認同了白酒的基本屬性。首先,是認同了白酒的社交屬性,白酒產自中國,是中國文化的一種載體,各地都有名酒,也是地緣文化的載體,這是白酒社交屬性的基石。中國文化講酒以合歡,喜歡在觥籌交錯之際加速拉近彼此的關系,

同鄉之誼或投其所好,會選擇各地有名的白酒。或者從白酒品牌所主張的文化價值找到有助于社交功能的元素,其次,是認同了白酒的品質屬性,白酒的工藝復雜,在世界蒸餾酒中獨樹一幟,且具有醉得慢、醒得快、低醉酒度等特點,凡是懂酒之人皆會喜歡白酒,不懂酒之人,難免會對白酒的品質有所偏見。再次,認同了白酒的文化屬性,格物致知,白酒從原料、釀造,到產品風格,是農耕文明的產物,也和中國文化的發展一脈相承,無不對應了中國文化的特質。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