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不僅能加工成柿餅,而且可以加工成柿子酒、柿子醬和柿子醋等。將柿子洗凈去蒂,然后粉碎成柿子糊,0克配制酒中,需加50-75克白酒,其余加柿子濃縮液,燒酒的出酒量與柿子的品種,柿子的成熟度或柿子的含糖量有關,柿子的選擇要選擇熟透的,色澤光亮的柿子。
1、最近柿子上市了,柿子酒怎么釀制?
現在是柿子豐收的季節。在我國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柿子營養豐富,而且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柿子不僅能加工成柿餅,而且可以加工成柿子酒、柿子醬和柿子醋等,柿子酒的源頭是戰國時期的桂陵之戰,孫臏戰龐涓,士兵們又饑又渴。偶爾一些士兵摘了一些野果子吃,特別甘甜,吃了以后士兵們精神大振,乏渴全消了。
于是多摘了些,全體士兵都吃了,既解渴又解餓,于是精神大振,戰勝了龐涓。因為最早由士卒發現,取諧音名叫“柿子”,后來人們開始家庭種植,到秦漢之時釀成酒醴,這就是最早的柿子酒。柿子酒的釀造方法,包括傳統的發酵法,蒸餾法和泡制法,發酵的柿子果酒具有良好的營養和保健功能。一、發酵酒的制作:1、將柿子洗凈去蒂,然后粉碎成柿子糊,
2、倒入缸中發酵。注意不要倒的太滿,到缸的2/3處就可以,否則發酵后容易溢出。3、往缸中拌入1%的黑曲霉,5%的酒母,混合均勻,充分壓實,蓋上蓋子密封發酵,每天用木耙攪拌三次。上下發酵均勻,4、經過5~7天。當發酵缸的上部出現清水時,用紗布過濾,濾出的就是發酵酒,5、在濾出的酒液中加入果膠分解酶,將雜質沉淀,得到清涼的柿子發酵酒。
二、蒸餾酒的制作:1、將柿子碾碎摻入25%的谷糠,攪拌均勻,2、裝入大缸內密封發酵7-10天。3、發酵完畢后再摻入20%的谷糠拌勻,使之呈濕潤狀態,既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濕,4、把大鍋放在火上,鍋上放一個無底的大缸,然后再把拌好的料放入大缸中,等一層冒氣時再放一層,最后缸頂放冰水冷卻。5、從底部導流管流出的就是燒酒,
燒酒的出酒量與什么有關?燒酒的出酒量與柿子的品種,柿子的成熟度或柿子的含糖量有關。另外與釀造技術有關,釀酒時摻入谷糠的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如果太干了出酒量就少。三、配制酒的制作:配制的柿子酒沒有怪味,其味醇甜,非常好喝,1、將柿子洗凈后,去皮榨汁。2、將榨好的汁燒開,略加濃縮,3、500克配制酒中,需加50-75克白酒,其余加柿子濃縮液。
為什么配制酒中有沉淀?因為柿子汁有小顆粒,配制成酒以后應充分沉淀,取其上面的清涼酒裝瓶,為什么柿子酒的顏色有深有淺?因為柿子汁加熱沸騰的時間有長有短,濃縮汁加熱沸騰的時間長時,柿子汁顏色深。沸騰時間短時,柿子汁顏色淺,所以配制成的酒顏色有深淺。制作柿子酒技術要點總結:1、柿子的選擇要選擇熟透的,色澤光亮的柿子,
2、家里柿子太多,誰會醂柿子?
溫水浸泡法新鮮柿果裝入鋁鍋或潔凈的缸內,倒入40℃左右的溫水,淹沒柿果,密封缸口,隔絕空氣流通。溫水脫澀方法,關鍵是控制水的溫度,過高過低均不合適,水溫過低,脫澀很慢,如南方用冷水浸泡要4—7天才能脫澀。水溫過高,果皮易被燙裂,果肉呈水漬狀,果色變褐,而且酶的活動受到抑制或遭到破壞,雖經很長時間,澀味仍然很濃,
因此,水溫保持在40℃最理想,既不會損傷果實,又使酶的活動能力處于最高狀態,產生乙醛最多,所以脫澀時間最短。但是這種方法脫澀的柿子味稍淡,不能久貯,2-3天后顏色發褐變軟,不能大規模進行,但脫澀快,小規模的、就地供應時,采用此法較理想。冷水脫澀多在南方應用,將柿果裝在籮筐內,連筐浸在塘內,經5-7天,便可脫澀。
或將柿浸于缸內,水要淹沒柿果,水若變味則換清水,也有50kg冷水中加入柿葉1-2kg,倒入柿果,以水淹沒,上面覆蓋稻草,經5-7天也能脫澀。一般來說,采收早,脫澀時間長;采收遲,脫澀時間短,柿葉數量多,脫澀時間短;柿葉放得少,脫澀時間長,當時的氣溫或水溫高,脫澀時間短,氣溫或水溫低,脫澀時間長,冷水脫澀雖然時間較長,但不用加溫,無需特殊設備,果實也較溫水脫澀的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