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食品消費股表現搶眼,背后邏輯是什么。15年,以茅臺為龍頭的白酒行業開始復蘇,19年,中美之間爆發貿易摩擦,白酒行業已略顯疲態,至于白酒股后面還能不能一直上漲,該怎么上漲,這里想說漲多了必然要回調,回調到位同樣必然也要上漲,不單是這一個板塊,股市中任何一個板塊邏輯都類似。
1、白酒飲料股票上漲,會帶動什么上漲?
近期食品消費股表現搶眼,背后邏輯是什么?相關概念股有哪些?最近市場連續震蕩回調,熱點也比較渙散,高位股殺跌不斷,新的題材熱點基本上沒有持續性。這種局面的形成的原因在于,資金對當下市場位置的分歧較大,活躍資金沒法形成合力,若情緒一直起不來,指數大概率還需要不斷磨底。相對來說,近期以食品為代表的大消費類概念股表現比較搶眼,主要邏輯有以下三點:(1)估值角度以食品為代表的大消費概念股,在科技領域走強的一段時間里,實現了充分的調整,籌碼結構較好,多只白馬股也出現了價值投資的洼地,
(2)風險角度食品與農業是純內需領域,疫情籠罩下的一季度,各種停工停產,宅在家里的國人,啥都干不了,但肯定都要吃,要醬油、火腿腸什么的,疊加漲價因素,食品消費類一季度業績都不錯。所以,在經濟不穩的局面下,食品消費類股票更具有抵抗風險的屬性,機構資金不斷注重邏輯,更看重風險的控制。(3)漲價預期由于疫情的擴散,多個國家已經開始關閉了糧食出口通道,雖然我們國家的糧食自給率高,但疫情不僅會影響一些種植和貿易流通,關鍵消費者減少出門都會多買食物存著,等大家都存食物了會破壞動態平衡,如果再疊加來點天災,動態平衡就徹底被破壞了,
這就給糧食、食品類產品帶來了漲價預期。基于以上三點,食品消費股具備中線投資的基本面支撐,由于食品消費股比較多,為便于大家投資選股,特為大家作分類盤點,供參考:大米:金健米業、北大荒玉米:荃銀高科、登海種業、萬向德農水稻:蘇墾農發、豐樂種業、神農科技糧油:京糧控股、深糧控股、西王食品、東方集團食鹽:湖南鹽業、蘇鹽井神、云南能投(食鹽 天然氣)白糖:華資實業、中糧糖業、粵桂股份醬油:海天味業、中炬高新、加加食品食醋:千禾味業、恒順醋業飲品:香飄飄(奶茶)、順鑫農業(二鍋頭)、青島啤酒、燕京啤酒乳業:科迪乳業、莊園牧場、貝因美、光明乳業面條:克明面業果蔬:宏輝果蔬、朗源股份、眾興菌業、雪榕生物豬肉:牧原股份、天邦股份、天康生物、龍大肉食雞鴨:益生股份、立華股份、華英農業水產:國聯水產、中水漁業、開創國際、好當家丸子:安井食品、海欣食品咸菜:涪陵榨菜粉絲:雙塔食品休閑食品:三只松鼠、良品鋪子、鹽津鋪子、來伊份小食品:雙匯發展(火腿腸)、桂發祥(麻花)、妙可藍多(奶酪)、好想你(紅棗)、有友食品(泡椒鳳爪)、洽洽食品(瓜子)、西麥食品(麥片)、絕味食品(鴨脖)、煌上煌(鴨脖)、元祖股份(蛋糕)、三全食品(水餃湯圓)、廣州酒家(月餅早茶)、黑芝麻(芝麻糊)、桃李面包等。
2、下半年白酒板塊還能漲嗎?
2015年,以茅臺為龍頭的白酒行業開始復蘇,上一個輪回,茅臺已有金融化苗頭,這幾年已徹底金融化,酒價完全可以畫個K線圖。很多買人買茅臺,不是用來喝,而是盼望能升值,茅臺又變的供不應求,行業地位越發穩固。經過幾次提價,茅臺零售價再次突破2000元關口,正向3000元進發,圈內又有人說,5000元的茅臺,指日可待。
在茅臺帶領下,各大品牌輪番提價,酒還是那個酒,只是價格今非昔比。這次行業回暖與以往三次明顯不同,行業利潤逐年攀升的同時,產銷量卻在緩慢下跌,這意味著行業需求已飽和,產能嚴重過剩,只能靠存量搏殺與強行提價來增加營收。由于產銷量下滑,業內并沒有迎來普漲格局,而是弱肉強食,強者恒強,二三線酒企生存空間,被嚴重擠壓。
高端品牌一個蘿卜一個坑,為鞏固行業地位,各大酒企使出渾身解數,一刻都不敢懈怠,茅臺每次提價,都會引發漲價潮,生怕地位不保。2019年,中美之間爆發貿易摩擦,白酒行業已略顯疲態,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各行各業都深受影響,面對不確定的經濟環境,無論消費者還是酒企,對價格都很敏感,年初,茅臺酒價出現短暫波動,沒多久就重拾升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