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我家存放最長時間的白酒是08年奧運會,那一年存了1000斤的高粱酒。題主問的白酒能存放多久,是一個比較籠統的話題,據好多年了在某地出土了漢朝的酒,挖出來時候還酒香四溢,第二是兌了酒精和香精的,這種酒雖然度數高,但由于酒精和香精沒有活性物質,放時間久了只會覺得口感沒那么辣。
1、白酒放多長時間就不合適了?
據說,好多年了在某地出土了漢朝的酒,挖出來時候還酒香四溢。不過我對這個說法持懷疑態度,因為白酒度數提高是明朝以后的事了,漢代的白酒也就比現在的啤酒度數高不了多少,大概就是十幾度的樣子。而低度白酒想要儲存兩千多年還酒香四溢,絕對不可信,另外,受當時釀酒技術的限制,也不太可能有現在的大曲長期發酵酒。而短期快速發酵白酒,也是不適宜存放的,
所以,綜合來看,即使當時這個漢代墓葬真的有酒,也是不能喝的了。之所以說這么多,還是為了探討白酒存放時間的問題,很多人都認為只要密封好,就可以無限期的存下去,我個人覺得不是太恰當。前年,我老家一個釀酒的,酒廠已經倒閉了十幾年,我回老家時候,他得知我要開酒廠,特意把存放了十八年之久的珍藏酒給了我幾瓶,其用意無非就是想讓我用他的技術或者買他庫存的酒。
但是我品嘗后感覺,那根本就不是酒了,這是因為他那種快速發酵的酒根本就不適合長期存放。事實上,按照目前的釀酒工藝,只有以高粱為主料并且是經過最少不低于一個月發酵期的酒,才會有酒是陳的香那種感覺,至于其他的和快速發酵酒,目前還沒有任何事實能證明耐存放的。所以,題主問的白酒能存放多久,是一個比較籠統的話題,
2、你家存放的白酒,最長的有多少年了?
我家存放幾瓶白酒已30幾年,有茅臺、五糧液、劍南春和壹箱普通洋河大曲,當時壹箱買幾十元錢。記得在近20年前,老家房子裝修,木工師傅是熟人偶有會留下來吃飯,第一次開了壹瓶洋河大曲讓他喝(當時這酒存放也有大十幾年),第二次木工師傅又在家吃飯,我想對人家客氣的到商店買貴一點酒,可當木工師傅喝一杯剛買酒后,他說:我還喝你家洋河大曲,那酒香!記得在九八年老公同學從遠方來,拿出存放近二十年的茅臺酒招待,存封未開過頭的酒拿出只剩半瓶。
3、白酒能存放多久?有保質期嗎?
1977年,在河北省平山縣發掘戰國時期的中山王墓時,找到了兩壺保存完好的“老酒”,考古人員在整理出土文物時,發現有兩個裝有液體的銅壺,這兩個銅壺分別藏于墓穴東西兩個庫中。該墓地勢較高,室內干燥,沒有積水痕跡,發掘人員當場將這兩個壺的生銹的密封蓋打開,發現壺中有液體,一種青翠透明似現在的竹葉青;另一種呈黛綠色。
出土時,兩壺都銹封的很嚴密,啟封時,酒香撲鼻,這兩種古酒竟能儲存兩千多年,至今不壞。文物至今保存在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兩千多年的酒為何保存完好?為什么有的酒沒有保質期,有的酒卻有明確的保質期。現在的白酒有保質期嗎?存放越久越好嗎?白酒有保質期嗎?我國釀酒歷史已有5000多年,早在5000年前人類還處于新石器文明就開始了釀酒,
在江西省樟樹市內筑衛城遺址(新石器時代)出土的大量陶皿、酒器,以及吳城遺址(殷商時代)精美的青銅器。白酒俗稱燒酒,傳統的白酒是以酒曲為發酵劑,利用淀粉質原料(糧谷等),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陳釀和勾兌而釀制而成的各類酒。而目前市面上好多的酒都是利用食用酒精和食用香料勾兌而成,嚴格意義上,這類酒算不上白酒。
事實上,白酒只要保存好是沒有保質期的,并且越放越香,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委規定:酒精度超過10%vol(10度)的酒精飲品,可以不在包裝上標示保質期,而酒精度數在10%vol以下的必須標示保質期。而我們常見的白酒度數都是在30%vol以上,所以密封好的白酒是沒有保質期的,因為酒精具有殺菌的功能,酒精是一種有機溶劑,可以溶解細菌的細胞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