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貴州省人民政府以黔府函〔1996〕159號檔批準貴州茅臺酒廠改制為國有獨資公司,更名為“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1999年,茅臺酒廠發起成立股份制企業,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責任公司;2001年更換商標,內外銷茅臺酒正標落款都修改為“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
1、茅臺酒廠建在赤水河東岸,擴建時為什么不在對岸建廠呢?
很簡單,因為對面是四川的,以赤水河為交界,目前茅臺酒廠向中華片區擴建,已經很大了,但是產量還是小,再過幾年茅臺酒廠的產量也只夠9000萬瓶,一樣還是炙手可熱。茅臺酒廠正對面是四川的,但是茅臺酒還是給四川那邊做了風貌,為的是看起來比較統一,如果茅臺酒廠想要到對面去建廠,那就涉及到了省與省之間的關系,以前也有人吹牛說可以把四川的古藺縣劃分過來,但是古藺縣有郎酒廠、譚酒廠、現在也在茅臺酒廠對面新建了一個白酒工業園區,所以也是不可能的,
其實茅臺酒廠在茅臺鎮還有一個301車間和習水有一個201車間(習酒廠)在生產基酒,生產完的基酒拉回去再包裝,301和201生產的基酒大部分是包裝一些系列酒,酒質好的就包裝一些紀念酒。茅臺鎮總體地理位置只有這么大了,沒辦法再擴建了,所以茅臺酒產量少,價格高也是正常的,以后要是想要再擴建,只有收購茅臺鎮上其他白酒廠,但是我覺得不是那么容易的,
2、你知道茅臺酒廠曾經用過哪些廠名嗎?
茅臺酒自1951年開始成立,到如今已經有近70年的時間了。它的廠名也多次進行了更改,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茅臺這幾十年來廠名的變化歷史吧,1951年,國家收購“成義燒房”,成立了“貴州省專賣事業公司仁懷茅臺酒廠”。1953年,仁懷縣政府以通過收購成義燒房、沒收榮和燒房、接管恒興燒房的方式,組建了后來的茅臺酒廠后,廠名改為“貴州省人民政府工業廳茅臺酒廠”,正標右下角落款為繁體字“國營仁懷酒厰出品”,
1954年5月,經遵義區專員公署批準,“貴州省人民政府工業廳茅臺酒廠”改為“地方國營茅臺酒廠”。1955年,又更改為貴州省茅臺酒廠,這一時期內銷茅臺酒酒標上的“地方國營茅臺酒廠”稱號一直使用到1986年底,1986年,國家工商局批復貴州省工商局,同意將“貴州省茅臺酒廠”更名為“中國貴州茅臺酒廠”,正標右下角的落款同樣也作出了更改,標志著茅臺酒“地方國營”時代的結束。
1954-1958年是“國營仁懷酒廠出品”;1958-1970年是“中國茅臺酒廠出品”;1970-1989年是“中國茅臺酒廠出品”;1989年改為“中國貴州茅臺酒廠出品”,1996年,貴州省人民政府以黔府函〔1996〕159號檔批準貴州茅臺酒廠改制為國有獨資公司,更名為“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1999年,茅臺酒廠發起成立股份制企業,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責任公司;2001年更換商標,內外銷茅臺酒正標落款都修改為“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
3、茅臺鎮有多少家酒廠呀?他們比國酒茅臺差在哪里呢?
茅臺酒和茅臺鎮酒有什么區別呢?筆者經過十天對茅臺鎮酒業的實地調研,茅臺酒在全國人民心中是最好的醬香型白酒,在茅臺鎮其他酒企負責人心目中也是不可超越的,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大家都知道醬香酒采用“12987”工藝釀造,這種工藝茅臺鎮酒企都會的,具體到流程有158個工藝節點,每一步都不能有所差錯,這套流程即使其他酒企也會,繁雜的節點占較大成本,中小酒企品牌弱,賣價低,支撐不住高成本。
再者區別是茅臺有高度機密勾調工藝和老酒占比了,在茅臺鎮,大部分酒企為了占領更大市場,多數以OEM和定制銷售為主,酒體售價20一500的都有,酒體售價50元的根本連本地高粱小麥成本、生產人工成本、存貯成本等都不夠,再加上包裝、營銷費用、酒企利潤,出廠價低于80元、終端門店零售低于120元的醬香型白酒,根本不可能是真的坤沙酒,望消費者購買時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