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如何超越五糧液,什么酒能超越茅臺的一哥地位

茅臺上市的時候,只是五糧液的三分之一;先是一步步追趕,2008年第一次試探性超越,2012年正式超越,經去“三公消費”一役之后,五糧液更是潰不成軍,茅臺搭上了“消費升級”快車,如今五糧液市值差不多只有茅臺的三分之一了。“五糧液16年來首度升級,意在加速追趕茅臺”,五糧液還有機會超過茅臺嗎。

1、茅臺控價、五糧液提價,未來五糧液的發展將會如何?

1、茅臺控價、五糧液提價,未來五糧液的發展將會如何?

就目前的茅臺、五糧液的品牌影響力和消費認知看,在穩定發展的環境下,五糧液要追趕或者超越茅臺,至少需要一百年。如果短時期超越,根本不可能,除非茅臺因品質、自然災害等問題,導致重大危機事件,一蹶不振,對于五糧液,在產品品牌、市場耐受度和消費粘性還不夠高的情況下貿然漲價,這是一步險棋。高端的品牌,并不一定通過漲價就能實現,

2、什么酒能超越茅臺的一哥地位?

2、什么酒能超越茅臺的一哥地位?

目前不可能,放眼未來五十年都不會有其他品牌的酒超過。曾經年少的我們只要見到大人喝酒,都會遠遠避開,真不知道這些人,酒那么難喝那么難聞,居然還喝,隨著小伙伴們不斷長大,都炫耀的說我能喝兩瓶啤酒,四瓶啤酒也不會醉然后夜店威士忌加冰紅茶。不知不覺三十而立,才發現酒是好東西,開心的時候——干杯,傷心的時候——來一杯,朋友相聚的時候——再開一瓶!公司慶祝活動的時候——再開一箱!!嘗遍各種各樣的美酒之后才發現,對于喝酒的人來說啤酒不算酒,懂紅酒的人不多;威士忌品的是不同的口味,體驗味蕾接受不同的刺激;白蘭地回味的是始終如一醇厚甘甜;濃香型白酒聞著清香,喝著也香,可是存放十年二十年,變化并不大;醬香型白酒則不同,不喝的人聞著難受,喝的人卻是越喝越香,存放時間越長變化更加明顯,綿柔醇香回味悠長,

3、五糧液曾是酒界老大,位居茅臺之上,為何如今只能屈居千年老二?

3、五糧液曾是酒界老大,位居茅臺之上,為何如今只能屈居千年老二?

既生瑜,何生亮。中國白酒市場上的兩大龍頭五糧液與茅臺相愛相殺這么多年,可以說是既是朋友,又是對手,目前來看,茅臺反超五糧液所取得的大好江山雖不能說是“固若金湯”,但也是戰壕深挖,那么五糧液還可不可以逆襲,且看本文一一揭曉。當年中國白酒老大哥位子上坐的可是五糧液,在2001年茅臺收入規模16.18億,五糧液則是47.42億,五糧液收入規模大約是茅臺的3倍,收入規模的差距一直到2013年才被茅臺打破,

盡管如此,茅臺從沒放下過“取而代之”的小心思,早在2005年,茅臺就實現了對五糧液凈利潤的反超,所以,2005年被認為是“茅五”之爭的轉折之年。那么2005年茅臺做對了什么呢?在2005年茅臺經銷商大會上,茅臺集團總經理宣布,茅臺新增生產量將從2005年前每年新增1000噸,變為2005年后每年新增2000噸,

如果說當年增加的36家特約經銷商、新建96個專賣店、48個銷售專柜是其擴大產量的支柱,那么停止與麥德龍的合作,便是在告訴市場:低價格的走量,茅臺不需要。很巧的是,同樣為穩固品牌價值,五糧液同年做了一件類似的事情——取消“拖帶酒”獎勵,所謂“拖帶酒”就是指當運營商在主品牌銷售不暢,OEM品牌銷售達到獎勵政策后,可獲得一定量低價五糧液作為獎勵。

乍看之下沒有問題,可不少運營商為了快速變現,以低價出售五糧液直接使得52度五糧液的品牌價值受到影響,品牌價值何其昂貴,以低價換走量無異于殺雞取卵,從這兩件事便可以看出茅臺與五糧液的英雄所見略同。品牌價值在盈利率上往往體現的很明顯,品牌價值高,溢價也會高,盈利率也會高,2005年,茅臺凈利潤超過五糧液,但是營收卻沒有超過說明什么?自然是五糧液主導產品銷售不暢,系列酒卻龍精虎猛。

但吃“藥”補出來的強壯,總歸是要遭到反噬的,如果2005年酒廠的一些列舉是戰略層面無形的交鋒,那么2011年前后的“漲價風波”就是真刀真槍的明斗。2009到2010茅臺三次漲價,零售價從500元拉升到680元,2010到2011茅臺三次調價,53度飛天茅臺終端零售價飆升到1680元,超越五糧液達500元/瓶。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