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同市渾源縣吳城鄉下幸安村的地圖
140200000000山西省大同市140201000000山西省大同市市轄區140202000000山西省大同市城區140202001000山西省大同市城區東街街道辦事處140202002000山西省大同市城區南街街道辦事處140202003000山西省大同市城區西街街道辦事處140202004000山西省大同市城區北街街道辦事處140202005000山西省大同市城區南關街道辦事處140202006000山西省大同市城區北關街道辦事處140202007000山西省大同市城區新建南路街道辦事處140202008000山西省大同市城區西花園街道辦事處140202009000山西省大同市城區大慶路街道辦事處140202010000山西省大同市城區新建北路街道辦事處140202011000山西省大同市城區老平旺街道辦事處140202012000山西省大同市城區向陽里街道辦事處140202013000山西省大同市城區新華街街道辦事處140202014000山西省大同市城區振華南街街道辦事處140203000000山西省大同市礦區140203001000山西省大同市礦區新勝街道辦事處140203002000山西省大同市礦區新平旺街道辦事處140203003000山西省大同市礦區煤峪口街道辦事處140203004000山西省大同市礦區永定莊街道辦事處140203005000山西省大同市礦區同家梁街道辦事處140203006000山西省大同市礦區四老溝街道辦事處140203007000山西省大同市礦區忻州窯街道辦事處140203008000山西省大同市礦區白洞街道辦事處140203009000山西省大同市礦區雁崖街道辦事處140203010000山西省大同市礦區挖金灣街道辦事處140203011000山西省大同市礦區晉華宮街道辦事處140203012000山西省大同市礦區馬脊梁街道辦事處140203013000山西省大同市礦區大斗溝街道辦事處140203014000山西省大同市礦區王村街道辦事處140203015000山西省大同市礦區姜家灣街道辦事處140203016000山西省大同市礦區新泉街道辦事處140203017000山西省大同市礦區民勝街道辦事處140203018000山西省大同市礦區口泉街道辦事處140203019000山西省大同市礦區馬口街道辦事處140203020000山西省大同市礦區燕子山街道辦事處140203021000山西省大同市礦區杏兒溝街道辦事處140203022000山西省大同市礦區青磁窯街道辦事處140203023000山西省大同市礦區平泉街道辦事處140203024000山西省大同市礦區四臺溝街道辦事處140211000000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區140211100000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區古店鎮140211101000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區高山鎮140211102000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區云岡鎮140211200000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區口泉鄉140211201000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區新旺鄉140211202000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區水泊寺鄉140211205000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區馬軍營鄉140211206000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區西韓嶺鄉140211207000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區平旺鄉140211210000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區鴉兒崖140212000000山西省大同市新榮區140212100000山西省大同市新榮區新榮鎮140212102000山西省大同市新榮區社區建設管理服務中心140212200000山西省大同市新榮區破魯鄉140212202000山西省大同市新榮區郭家窯鄉140212203000山西省大同市新榮區花園屯鄉140212206000山西省大同市新榮區西村鄉140212207000山西省大同市新榮區上深澗鄉140212209000山西省大同市新榮區堡子灣鄉140221000000山西省大同市陽高縣140221100000山西省大同市陽高縣龍泉鎮140221101000山西省大同市陽高縣羅文皂鎮140221102000山西省大同市陽高縣大白登鎮140221103000山西省大同市陽高縣王官屯鎮140221104000山西省大同市陽高縣古城鎮140221105000山西省大同市陽高縣東小村鎮140221106000山西省大同市陽高縣友宰鎮140221201000山西省大同市陽高縣長城鄉140221202000山西省大同市陽高縣北徐屯鄉140221204000山西省大同市陽高縣獅子屯鄉140221209000山西省大同市陽高縣下深井鄉140221211000山西省大同市陽高縣馬家皂鄉140221212000山西省大同市陽高縣鰲石鄉140222000000山西省大同市天鎮縣140222100000山西省大同市天鎮縣玉泉鎮140222101000山西省大同市天鎮縣谷前堡鎮140222102000山西省大同市天鎮縣米薪關鎮140222103000山西省大同市天鎮縣逯家灣鎮140222200000山西省大同市天鎮縣玉泉鎮140222201000山西省大同市天鎮縣谷前堡鎮140222202000山西省大同市天鎮縣米薪關鎮140222203000山西省大同市天鎮縣逯家灣鎮140222204000山西省大同市天鎮縣新平鎮140222205000山西省大同市天鎮縣卅里鋪鄉140222206000山西省大同市天鎮縣南河堡鄉140222207000山西省大同市天鎮縣賈家屯鄉140222208000山西省大同市天鎮縣趙家溝鄉140222209000山西省大同市天鎮縣南高崖鄉140222211000山西省大同市天鎮縣張西河鄉140223000000山西省大同市廣靈縣140223001000山西省大同市廣靈縣望狐鄉140223002000山西省大同市廣靈縣梁莊鄉140223003000山西省大同市廣靈縣作疃鄉140223004000山西省大同市廣靈縣加斗鄉140223005000山西省大同市廣靈縣宜興鄉140223006000山西省大同市廣靈縣壺泉鎮140223007000山西省大同市廣靈縣蕉山鄉140223008000山西省大同市廣靈縣斗泉鄉140223009000山西省大同市廣靈縣南村鎮140224000000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140224001000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武靈社區140224002000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140224100000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武靈鎮140224101000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東河南鎮140224102000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上寨鎮140224200000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落水河鄉140224203000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史莊鄉140224205000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趙北鄉140224206000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石家田鄉140224207000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柳科鄉140224208000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白崖臺鄉140224210000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紅石塄鄉140224212000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下關鄉140224213000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獨峪鄉140225000000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140225100000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永安鎮140225101000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西坊城鎮140225102000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蔡村鎮140225103000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沙圪坨鎮140225104000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王莊堡鎮140225105000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大磁窯鎮140225201000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東坊城鄉140225203000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裴村鄉140225204000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駝峰鄉140225205000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西留鄉140225206000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下韓鄉140225208000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南榆林鄉140225210000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吳城鄉140225212000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黃花灘鄉140225213000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大仁莊鄉140225215000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千佛嶺鄉140225218000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官兒鄉140225220000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青磁窯鄉140226000000山西省大同市左云縣140226100000山西省大同市左云縣云興鎮140226101000山西省大同市左云縣鵲兒山鎮140226102000山西省大同市左云縣店灣鎮140226200000山西省大同市左云縣管家堡鄉140226201000山西省大同市左云縣張家場鄉140226205000山西省大同市左云縣三屯鄉140226206000山西省大同市左云縣馬道頭鄉140226207000山西省大同市左云縣小京莊鄉140226209000山西省大同市左云縣水窯鄉140227000000山西省大同市大同縣140227100000山西省大同市大同縣西坪鎮140227101000山西省大同市大同縣倍加造鎮140227102000山西省大同市大同縣周士莊鎮140227201000山西省大同市大同縣吉家莊鄉140227202000山西省大同市大同縣峰峪鄉140227204000山西省大同市大同縣杜莊鄉140227205000山西省大同市大同縣黨留莊鄉140227207000山西省大同市大同縣瓜園鄉140227209000山西省大同市大同縣巨樂鄉140227211000山西省大同市大同縣許堡鄉140271000000山西省大同市開發區140271001000山西省大同市開發區140271002000山西省大同市開發區140271003000山西省大同市開發區140271005000山西省大同市開發區140271007000山西省大同市開發區140271010000山西省大同市開發區140271011000山西省大同市開發區140271102000山西省大同市開發區140271123000山西省大同市開發區140271156000山西省大同市開發區
2,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郵編號是什么
郵編:37000渾源始置于西漢,定名于唐,因渾河發源于縣境內,故名渾源縣。現轄6鎮12鄉。2000年總人口32.6萬。渾源縣位于山西省東北部的大同盆地東南邊緣,地處桑干河支流渾河中上游。東接廣靈,西毗應縣,東南部以恒山與靈丘、繁峙縣分界,北面由六棱山與大同、陽高2縣相連。總面積為1966平方公里。轄6鎮12鄉358個行政村,總人口約34萬,縣城人口12萬人。氣候特征渾源屬溫帶干旱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6.2℃,一月份平均 -12℃,七月平均21.6℃。年平均降雨量429.4毫米,年平均日照量2696.3小時。自然地理渾源縣地處黃土高原的邊緣地帶,地貌類型復雜,結構多樣。縣境地貌南山北坡中間川。南山區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54%;北坡區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29%;川區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17%。域內地勢起伏較大,臥羊場山海拔最高,主峰高達2333米。渾河西部河床海拔最低,僅為1050米。境內山脈較多,主要有恒山、臥羊場山、穆桂英山、胡子嶺、馬鬃崖、翠屏山、搶風嶺等,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其中恒山山脈山勢陡峭,溝壑縱橫,沿東北——西南走向,將全縣分為南北兩部分,構成渾源的地貌骨架。境內主要有渾河、唐河兩大水系,分屬海河流域的桑干河水系和唐河水系,河床年經流量為1.19億立方米,注入永定河、海河。境內山脈為恒山山脈,它西銜雁門,東延燕云,兩千米左右山峰并肩面立,號稱108峰,蜿蜒起伏,奔騰如行,全縣海拔高度為1050—2333米之間。行政區劃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325763人。各鄉鎮人口: 城關鎮 86148 西坊城鎮 13944 蔡村鎮 12665 沙圪坨鎮 9710 王莊堡鎮 13012 大磁窯鎮 8102 張莊鄉 9716 東坊城鄉 14250 荊莊鄉 12464 什義號鄉 16897 駝峰鄉 11624 西留村鄉 12814 下韓村鄉 11093楊莊鄉 15030 北榆林鄉 7853 南水頭鄉 2445 吳城鄉 2913 大洼鄉 6497 黃花灘鄉 8429 大仁莊鄉 7134 官王鋪鄉 4386 中莊鋪鄉 11313 溫莊鄉 3962 西河口鄉 2390 官兒鄉 5002 土嶺鄉 6024 青磁窯鄉 7990 林場鄉 19562001年,渾源縣鄉鎮調整情況:永安鎮面積 84.43平方千米,人口95548人。鎮政府駐西順街。轄24個村委會。由城關鎮、張莊合并,并更名。沙圪坨鎮面積174.10平方千米,人口25589人。鎮政府駐沙圪坨。轄25個村委會。由楊莊、沙圪索鎮合并。王莊堡鎮面積188.66平方千米,人口15426人。鎮政府駐王莊堡。轄32個村委會。由王莊堡鎮壓、西河口鄉合并。西坊城鎮面積 56.19平方千米,人口14681人。鎮政府駐西坊城。轄12個村委會。蔡村鎮面積 57.90平方千米,人口14236人。鎮政府駐蔡村。轄12個村委會。大磁窯鎮面積 50.69平方千米,人口 8964人。鎮政府駐大磁窯。轄11個村委會。千佛嶺鄉面積193.42平方千米,人口15188人。鄉政府駐千佛嶺。轄36個村委會。由中莊鋪、溫莊合并,并更名。青磁窯鄉面積115.75平方千米,人口10104人。鄉政府駐青磁窯。轄26個村委會。由青磁窯鄉、林場合并。東坊城鄉面積119.63平方千米,人口27698人。鄉政府駐東坊城。轄17個村委會。由荊莊、東坊城鄉合并。吳城鄉面積100.68平方千米,人口10567人。鄉政府駐吳城。轄17個村委會。由吳城鄉、大洼鄉合并。官兒鄉面積196.40平方千米,人口11955人。鄉政府駐官兒。轄30個村委會。由官兒鄉、土嶺鄉合并。南榆林鄉面積112.95平方千米,人口11006人。鄉政府駐南榆林。轄22個村委會。由南水頭、北榆林合并。黃花灘鄉面積107.13平方千米,人口13012人。鄉政府駐黃花灘。轄25個村委會。由黃花灘鄉、官王鋪鄉合并。裴村鄉面積 88.70平方千米,人口17249人。鄉政府駐裴村。轄12個村委會。由什義號鄉更名為裴村鄉。西留村鄉面積 85.58平方千米,人口13116人。鄉政府駐西留村。轄11個村委會。下韓村鄉面積 28.13平方千米,人口11996人。鄉政府駐下韓村。轄7個村委會。駝峰鄉面積 84.48平方千米,人口13239人。鄉政府駐駝峰。轄18個村委會。大仁莊鄉面積118.80平方千米,人口 8081人。鄉政府駐大仁莊。轄21個村委會。渾源縣現轄6個鎮、12個鄉:永安鎮、西坊城鎮、蔡村鎮、沙圪坨鎮、王莊堡鎮、大磁窯鎮、東坊城鄉、裴村鄉、駝峰鄉、西留村鄉、下韓村鄉、南榆林鄉、吳城鄉、黃花灘鄉、大仁莊鄉、千佛嶺鄉、官兒鄉、青磁窯鄉。各鄉鎮所轄村:永安鎮轄:西順村、當巷村、道巷村、益民村、民安村、南順村、南關村、東關村、新華村、興安村、張莊村、顧冊村、豐臺鋪村、東辛莊村、土橋鋪村、神溪村、海村、唐家莊村、許村、王千莊村、武村村、永興號村、張家號村、三元號村等。西坊城鎮轄:西坊城村、澗村、義家寨村、小辛莊村、大辛莊村、南陽莊村、西辛窯村、黃沙口村、大峪口村、圪坨村、大有號村、西勝民村等。蔡村鎮轄:蔡村、堯村、文莊村、大洼溝村、碾槽溝村、下窯村、東留村、師家號村、元圪村、草梁村、白道村、窯溝村等。王莊堡鎮轄:北坡頭村、上達枝村、下達枝村、上牛還村、下牛還村、容易溝村、水峪村、洪水村、杏莊村、東莊村、灣溝門村、馬家溝村、漢峪溝村、水磨村、潘家溝村、西會村、湯頭村、白洋村、楊樹灣村、西河口村、小寺村、太安嶺村、小牛還村、訓草村、董家溝村、嶺頂村、西灣村、西河村、大南溝村、寨頭村、王莊堡村、南坡頭村等。沙圪坨鎮轄:沙圪坨村、銀牛溝村、赤泥泉村、東信莊村、黃家坡村、沙河村、照壁村、水溝村、西坪村、大洪溝村、亂嶺關村、三陰山村、大石頭嶺村、蕎麥川村、楊莊村、井上村、龍洼村、沙嶺鋪村、塔村、三條彥村、西莊村、官道村、英莊村、老僧洼村、干溝村等。大磁窯鎮轄:大磁窯村、下盤鋪村、停旨嶺村、果子園村、膠泥圪坨村、西嶺村、李家窯村、駱駝界村、南元坨村、高莊村、孟家窯村等。東坊城鄉轄:長城溝村、高水圪坨村、大西溝村、門慶溝村、龍王堂村、東坊城村、郭家莊村、水磨町村、郝家寨村、仁和號村、落子洼村、常才嶺村、荊莊村、李峪村、長條村、東尾毛村、晉家莊村等。裴村鄉轄:新裴村、下町村、舊裴村、三合號村、西辛莊村、凌云口村、十義號村、杓頭澗村、羅框村、大橋村、千哨村、張旺村等。駝峰鄉轄:駝峰村、田村、東堡村、中堡村、西堡村、李千莊村、梨園村、高窯村、淺澗村、彥頭村、宋莊村、西窯村、羊水溝村、郭家莊村、深澗村、井溝村、曲家坪村、魚溝村等。西留村鄉轄:西留村、寶峰寨村、付家坡村、泉子頭村、車道口村、賈莊村、上祝安村、下祝安村、西柏林村、上柏林村、東柏林村等。下韓村鄉轄:下韓村、中韓村、西辛坊村、石莊村、花町村、藏莊村、麻莊村等。南榆林鄉轄:南榆林村、畢村、姜家溝村、北榆林村、上韓村、二嶺村、泥溝村、仝嘴村、車坊村、北紫峰村、南紫峰村、南水頭村、東水頭村、三嶺村、蔡地溝村、北水頭村、東圪坨鋪村、西圪坨鋪村、東溝村、松樹灣村、北晉莊村、西巖寺村等。吳城鄉轄:吳城村、下辛安村、翟家洼村、北大仁莊村、香水寺村、馬安山村、大東溝村、上窯村、大洼村、麻塔村、皇叔洼村、上辛安村、東辛坊村、高嘴村、麻塔窯村、辛窯村、西河溝村等。黃花灘鄉轄:黃花灘村、東水溝村、進士溝村、北花峪村、南花園村、沙梁村、昆侖崖村、后樺嶺村、石咀村、陡咀村、白強溝村、飲馬泉村、椽廠村、王家堡村、生茬溝村、橋澗村、官王鋪村、刁王梁村、大西溝村、小西溝村、劉官莊村、彭頭溝村、前莊村、高莊村、蘇家坪村等。大仁莊鄉轄:大仁莊村、廣泥溝村、東泥溝村、柴眷村、后兌溝村、老馬窯村、清水溝村、楊灣村、白莊村、下陰陽溝村、白家河村、東王鋪村、西王鋪村、吳家圪坨村、凈石村、黃土坡村、岔口村、錯馬坪村、王代海莊村、沙崖洞村、銀洞溝村等。千佛嶺鄉轄:小窩單村、龍咀村、金峰店村、鴿子峪村、講堂村、楊家莊村、上樺嶺村、下樺嶺村、老君殿村、溫莊村、大坪村、黑狗背村、臭卜溝村、寬坪村、水圪坨村、澤清嶺村、牛星堡村、南堡村、北堡村、臭水圪坨村、上村鎮村、下村鎮村、中莊鋪村、羊投崖村、王家溝村、鐘樓坡村、麻地坪村、小麥峪村、紅泉村、打虎溝村、干土嶺村、火石頭村、野西溝村、小道溝村、土嶺溝村、后莊村等。官兒鄉轄:官兒村、上觀音堂村、南千哨村、下觀音堂村、后溝門村、蔡溝村、小銀廠村、麻莊村、黑石村、常峪村、小橋村、東十字村、西十字村、木溝村、清河灣村、南溝村、土嶺村、黃崖村、坪道村、李家莊村、廠溝村、穆家莊村、砂溝村、李海溝村、石窯村、官溝村、大灣村、西橋溝村、界板溝村、南大洼村等。青磁窯鄉轄:青窯村、南張莊村、李老溝村、小嶺村、古磁窯村、刁窩村、界莊村、桃山村、郝家灣村、大柴峪村、正溝村、車廠村、西泥溝村、大川嶺村、破兌臼村、東葫蘆頭村、西葫蘆頭村、董莊村、亂窩鋪村、橋溝村、大石頭村、小東溝村、英溝村、大西門溝村、尹子溝村、道士溝村等。歷史沿革渾源歷史悠久,早在新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繁衍生息,是我國人類最早的開發地區之一。夏商時屬冀州,西周時屬并州,春秋時屬代國,北魏時借都城大同之光,為京城內地,越隋朝,唐時始稱渾源,漢置崞縣、繁峙縣,俱屬雁門郡。(崞縣故治在今渾源縣西二十里麻莊,繁峙縣故治在今渾源縣北二十里。)東漢末二縣俱廢,晉復置二縣,永嘉五年(311)皆入于代。北魏改崞縣為崞山縣,東魏天平二年(535)改屬繁峙郡。同年繁峙縣移往今繁峙縣東。后周廢崞山縣。隋為云內縣地,唐為云中縣地,后分置渾源縣。屬應州。五代晉,縣隨州入遼仍為渾源縣。金貞_二年(1214)于縣置渾源州,元初改渾源縣為恒陰縣。至元四年(1267)并入渾源州,屬大同路。明清時俱為渾源州,均屬大同府。民國元年五月改為渾源縣,后屬雁門道。抗日戰爭時期縣境南北山區均為我根據地,屬晉察冀邊區。1937年,屬山西省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39年,屬晉察冀邊區政府察南雁北辦事處。1940年至1945年,先后屬晉察冀邊區政府二、五、一專署。1945年全縣解放。1947年屬察哈爾省雁北專署。1952年重歸山西省。屬山西省雁北專署,后改山西省晉北專署,山西省雁北地區行政公署。1993年雁北地區與大同市合并,屬大同市轄縣。自然資源渾源縣自然資源、礦產資源、旅游資源豐富獨特,具有很強的發展優勢。全縣耕地91萬畝,糧食產量正常年景在1.4億公斤左右。主要品種有:谷子、黍子、蠶豆、莞豆、莜麥、大豆、小麥、玉米、高粱、土豆等。蔬菜產量2億公斤,土豆淀粉產量可達1.5億公斤。味道鮮美、風味獨特、營養豐富、且高蛋白、高磷、高鈣、低脂肪的黃芪羊,年飼養量30萬只。全縣黃芪面積33萬畝,是中國黃芪之鄉,世界頂級黃芪—正北芪的產地,李時珍《本草綱目》列其為“本經上品”“補藥之長”。宜林面積103萬畝,主要品種有華北落葉松、油松、樺樹、楊柳樹、經濟林等。礦產資源較為豐富,有煤、膨潤土、沸石、花崗巖、鐵、鉬、銅、金、高嶺土等20多個礦種。煤炭儲量17億噸。屬山西八大煤田之一。膨潤土儲量1億噸,是全國大型優質鈣基膨潤土礦藏之一;沸石儲量4億噸,為山西唯一產地;花崗巖儲量1.93億立方米,尤其是黑色花崗巖為世界石材精品;大白泉優質天然礦泉水,含偏硅酸18.9mg/l,日出水量2000噸。2020年6月,渾源縣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晉察冀片區)。2018年9月,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名單出爐,渾源縣在列。2018年2月,渾源縣上榜2017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
3,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屬于哪個市哪個區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渾源始置于西漢,定名于唐,因渾河發源于縣境內,故名渾源縣。現轄6鎮12鄉。2000年總人口32.6萬。渾源縣位于山西省東北部的大同盆地東南邊緣,地處桑干河支流渾河中上游。東接廣靈,西毗應縣,東南部以恒山與靈丘、繁峙縣分界,北面由六棱山與大同、陽高2縣相連。總面積為1966平方公里。轄6鎮12鄉358個行政村,總人口約34萬,縣城人口12萬人。氣候特征渾源屬溫帶干旱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6.2℃,一月份平均 -12℃,七月平均21.6℃。年平均降雨量429.4毫米,年平均日照量2696.3小時。自然地理渾源縣地處黃土高原的邊緣地帶,地貌類型復雜,結構多樣。縣境地貌南山北坡中間川。南山區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54%;北坡區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29%;川區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17%。域內地勢起伏較大,臥羊場山海拔最高,主峰高達2333米。渾河西部河床海拔最低,僅為1050米。境內山脈較多,主要有恒山、臥羊場山、穆桂英山、胡子嶺、馬鬃崖、翠屏山、搶風嶺等,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其中恒山山脈山勢陡峭,溝壑縱橫,沿東北——西南走向,將全縣分為南北兩部分,構成渾源的地貌骨架。境內主要有渾河、唐河兩大水系,分屬海河流域的桑干河水系和唐河水系,河床年經流量為1.19億立方米,注入永定河、海河。境內山脈為恒山山脈,它西銜雁門,東延燕云,兩千米左右山峰并肩面立,號稱108峰,蜿蜒起伏,奔騰如行,全縣海拔高度為1050—2333米之間。行政區劃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325763人。各鄉鎮人口: 城關鎮 86148 西坊城鎮 13944 蔡村鎮 12665 沙圪坨鎮 9710 王莊堡鎮 13012 大磁窯鎮 8102 張莊鄉 9716 東坊城鄉 14250 荊莊鄉 12464 什義號鄉 16897 駝峰鄉 11624 西留村鄉 12814 下韓村鄉 11093楊莊鄉 15030 北榆林鄉 7853 南水頭鄉 2445 吳城鄉 2913 大洼鄉 6497 黃花灘鄉 8429 大仁莊鄉 7134 官王鋪鄉 4386 中莊鋪鄉 11313 溫莊鄉 3962 西河口鄉 2390 官兒鄉 5002 土嶺鄉 6024 青磁窯鄉 7990 林場鄉 19562001年,渾源縣鄉鎮調整情況:永安鎮面積 84.43平方千米,人口95548人。鎮政府駐西順街。轄24個村委會。由城關鎮、張莊合并,并更名。沙圪坨鎮面積174.10平方千米,人口25589人。鎮政府駐沙圪坨。轄25個村委會。由楊莊、沙圪索鎮合并。王莊堡鎮面積188.66平方千米,人口15426人。鎮政府駐王莊堡。轄32個村委會。由王莊堡鎮壓、西河口鄉合并。西坊城鎮面積 56.19平方千米,人口14681人。鎮政府駐西坊城。轄12個村委會。蔡村鎮面積 57.90平方千米,人口14236人。鎮政府駐蔡村。轄12個村委會。大磁窯鎮面積 50.69平方千米,人口 8964人。鎮政府駐大磁窯。轄11個村委會。千佛嶺鄉面積193.42平方千米,人口15188人。鄉政府駐千佛嶺。轄36個村委會。由中莊鋪、溫莊合并,并更名。青磁窯鄉面積115.75平方千米,人口10104人。鄉政府駐青磁窯。轄26個村委會。由青磁窯鄉、林場合并。東坊城鄉面積119.63平方千米,人口27698人。鄉政府駐東坊城。轄17個村委會。由荊莊、東坊城鄉合并。吳城鄉面積100.68平方千米,人口10567人。鄉政府駐吳城。轄17個村委會。由吳城鄉、大洼鄉合并。官兒鄉面積196.40平方千米,人口11955人。鄉政府駐官兒。轄30個村委會。由官兒鄉、土嶺鄉合并。南榆林鄉面積112.95平方千米,人口11006人。鄉政府駐南榆林。轄22個村委會。由南水頭、北榆林合并。黃花灘鄉面積107.13平方千米,人口13012人。鄉政府駐黃花灘。轄25個村委會。由黃花灘鄉、官王鋪鄉合并。裴村鄉面積 88.70平方千米,人口17249人。鄉政府駐裴村。轄12個村委會。由什義號鄉更名為裴村鄉。西留村鄉面積 85.58平方千米,人口13116人。鄉政府駐西留村。轄11個村委會。下韓村鄉面積 28.13平方千米,人口11996人。鄉政府駐下韓村。轄7個村委會。駝峰鄉面積 84.48平方千米,人口13239人。鄉政府駐駝峰。轄18個村委會。大仁莊鄉面積118.80平方千米,人口 8081人。鄉政府駐大仁莊。轄21個村委會。渾源縣現轄6個鎮、12個鄉:永安鎮、西坊城鎮、蔡村鎮、沙圪坨鎮、王莊堡鎮、大磁窯鎮、東坊城鄉、裴村鄉、駝峰鄉、西留村鄉、下韓村鄉、南榆林鄉、吳城鄉、黃花灘鄉、大仁莊鄉、千佛嶺鄉、官兒鄉、青磁窯鄉。各鄉鎮所轄村:永安鎮轄:西順村、當巷村、道巷村、益民村、民安村、南順村、南關村、東關村、新華村、興安村、張莊村、顧冊村、豐臺鋪村、東辛莊村、土橋鋪村、神溪村、海村、唐家莊村、許村、王千莊村、武村村、永興號村、張家號村、三元號村等。西坊城鎮轄:西坊城村、澗村、義家寨村、小辛莊村、大辛莊村、南陽莊村、西辛窯村、黃沙口村、大峪口村、圪坨村、大有號村、西勝民村等。蔡村鎮轄:蔡村、堯村、文莊村、大洼溝村、碾槽溝村、下窯村、東留村、師家號村、元圪村、草梁村、白道村、窯溝村等。王莊堡鎮轄:北坡頭村、上達枝村、下達枝村、上牛還村、下牛還村、容易溝村、水峪村、洪水村、杏莊村、東莊村、灣溝門村、馬家溝村、漢峪溝村、水磨村、潘家溝村、西會村、湯頭村、白洋村、楊樹灣村、西河口村、小寺村、太安嶺村、小牛還村、訓草村、董家溝村、嶺頂村、西灣村、西河村、大南溝村、寨頭村、王莊堡村、南坡頭村等。沙圪坨鎮轄:沙圪坨村、銀牛溝村、赤泥泉村、東信莊村、黃家坡村、沙河村、照壁村、水溝村、西坪村、大洪溝村、亂嶺關村、三陰山村、大石頭嶺村、蕎麥川村、楊莊村、井上村、龍洼村、沙嶺鋪村、塔村、三條彥村、西莊村、官道村、英莊村、老僧洼村、干溝村等。大磁窯鎮轄:大磁窯村、下盤鋪村、停旨嶺村、果子園村、膠泥圪坨村、西嶺村、李家窯村、駱駝界村、南元坨村、高莊村、孟家窯村等。東坊城鄉轄:長城溝村、高水圪坨村、大西溝村、門慶溝村、龍王堂村、東坊城村、郭家莊村、水磨町村、郝家寨村、仁和號村、落子洼村、常才嶺村、荊莊村、李峪村、長條村、東尾毛村、晉家莊村等。裴村鄉轄:新裴村、下町村、舊裴村、三合號村、西辛莊村、凌云口村、十義號村、杓頭澗村、羅框村、大橋村、千哨村、張旺村等。駝峰鄉轄:駝峰村、田村、東堡村、中堡村、西堡村、李千莊村、梨園村、高窯村、淺澗村、彥頭村、宋莊村、西窯村、羊水溝村、郭家莊村、深澗村、井溝村、曲家坪村、魚溝村等。西留村鄉轄:西留村、寶峰寨村、付家坡村、泉子頭村、車道口村、賈莊村、上祝安村、下祝安村、西柏林村、上柏林村、東柏林村等。下韓村鄉轄:下韓村、中韓村、西辛坊村、石莊村、花町村、藏莊村、麻莊村等。南榆林鄉轄:南榆林村、畢村、姜家溝村、北榆林村、上韓村、二嶺村、泥溝村、仝嘴村、車坊村、北紫峰村、南紫峰村、南水頭村、東水頭村、三嶺村、蔡地溝村、北水頭村、東圪坨鋪村、西圪坨鋪村、東溝村、松樹灣村、北晉莊村、西巖寺村等。吳城鄉轄:吳城村、下辛安村、翟家洼村、北大仁莊村、香水寺村、馬安山村、大東溝村、上窯村、大洼村、麻塔村、皇叔洼村、上辛安村、東辛坊村、高嘴村、麻塔窯村、辛窯村、西河溝村等。黃花灘鄉轄:黃花灘村、東水溝村、進士溝村、北花峪村、南花園村、沙梁村、昆侖崖村、后樺嶺村、石咀村、陡咀村、白強溝村、飲馬泉村、椽廠村、王家堡村、生茬溝村、橋澗村、官王鋪村、刁王梁村、大西溝村、小西溝村、劉官莊村、彭頭溝村、前莊村、高莊村、蘇家坪村等。大仁莊鄉轄:大仁莊村、廣泥溝村、東泥溝村、柴眷村、后兌溝村、老馬窯村、清水溝村、楊灣村、白莊村、下陰陽溝村、白家河村、東王鋪村、西王鋪村、吳家圪坨村、凈石村、黃土坡村、岔口村、錯馬坪村、王代海莊村、沙崖洞村、銀洞溝村等。千佛嶺鄉轄:小窩單村、龍咀村、金峰店村、鴿子峪村、講堂村、楊家莊村、上樺嶺村、下樺嶺村、老君殿村、溫莊村、大坪村、黑狗背村、臭卜溝村、寬坪村、水圪坨村、澤清嶺村、牛星堡村、南堡村、北堡村、臭水圪坨村、上村鎮村、下村鎮村、中莊鋪村、羊投崖村、王家溝村、鐘樓坡村、麻地坪村、小麥峪村、紅泉村、打虎溝村、干土嶺村、火石頭村、野西溝村、小道溝村、土嶺溝村、后莊村等。官兒鄉轄:官兒村、上觀音堂村、南千哨村、下觀音堂村、后溝門村、蔡溝村、小銀廠村、麻莊村、黑石村、常峪村、小橋村、東十字村、西十字村、木溝村、清河灣村、南溝村、土嶺村、黃崖村、坪道村、李家莊村、廠溝村、穆家莊村、砂溝村、李海溝村、石窯村、官溝村、大灣村、西橋溝村、界板溝村、南大洼村等。青磁窯鄉轄:青窯村、南張莊村、李老溝村、小嶺村、古磁窯村、刁窩村、界莊村、桃山村、郝家灣村、大柴峪村、正溝村、車廠村、西泥溝村、大川嶺村、破兌臼村、東葫蘆頭村、西葫蘆頭村、董莊村、亂窩鋪村、橋溝村、大石頭村、小東溝村、英溝村、大西門溝村、尹子溝村、道士溝村等。歷史沿革渾源歷史悠久,早在新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繁衍生息,是我國人類最早的開發地區之一。夏商時屬冀州,西周時屬并州,春秋時屬代國,北魏時借都城大同之光,為京城內地,越隋朝,唐時始稱渾源,漢置崞縣、繁峙縣,俱屬雁門郡。(崞縣故治在今渾源縣西二十里麻莊,繁峙縣故治在今渾源縣北二十里。)東漢末二縣俱廢,晉復置二縣,永嘉五年(311)皆入于代。北魏改崞縣為崞山縣,東魏天平二年(535)改屬繁峙郡。同年繁峙縣移往今繁峙縣東。后周廢崞山縣。隋為云內縣地,唐為云中縣地,后分置渾源縣。屬應州。五代晉,縣隨州入遼仍為渾源縣。金貞_二年(1214)于縣置渾源州,元初改渾源縣為恒陰縣。至元四年(1267)并入渾源州,屬大同路。明清時俱為渾源州,均屬大同府。民國元年五月改為渾源縣,后屬雁門道。抗日戰爭時期縣境南北山區均為我根據地,屬晉察冀邊區。1937年,屬山西省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39年,屬晉察冀邊區政府察南雁北辦事處。1940年至1945年,先后屬晉察冀邊區政府二、五、一專署。1945年全縣解放。1947年屬察哈爾省雁北專署。1952年重歸山西省。屬山西省雁北專署,后改山西省晉北專署,山西省雁北地區行政公署。1993年雁北地區與大同市合并,屬大同市轄縣。自然資源渾源縣自然資源、礦產資源、旅游資源豐富獨特,具有很強的發展優勢。全縣耕地91萬畝,糧食產量正常年景在1.4億公斤左右。主要品種有:谷子、黍子、蠶豆、莞豆、莜麥、大豆、小麥、玉米、高粱、土豆等。蔬菜產量2億公斤,土豆淀粉產量可達1.5億公斤。味道鮮美、風味獨特、營養豐富、且高蛋白、高磷、高鈣、低脂肪的黃芪羊,年飼養量30萬只。全縣黃芪面積33萬畝,是中國黃芪之鄉,世界頂級黃芪—正北芪的產地,李時珍《本草綱目》列其為“本經上品”“補藥之長”。宜林面積103萬畝,主要品種有華北落葉松、油松、樺樹、楊柳樹、經濟林等。礦產資源較為豐富,有煤、膨潤土、沸石、花崗巖、鐵、鉬、銅、金、高嶺土等20多個礦種。煤炭儲量17億噸。屬山西八大煤田之一。膨潤土儲量1億噸,是全國大型優質鈣基膨潤土礦藏之一;沸石儲量4億噸,為山西唯一產地;花崗巖儲量1.93億立方米,尤其是黑色花崗巖為世界石材精品;大白泉優質天然礦泉水,含偏硅酸18.9mg/l,日出水量2000噸。2020年6月,渾源縣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晉察冀片區)。2018年9月,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名單出爐,渾源縣在列。2018年2月,渾源縣上榜2017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