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酒業行業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酒業行業的發展現在在中國市場越來越好了,當年,中國的酒業一直以小、散、亂的形象示人,之后隨著華潤、青啤以及燕京和眾多若干外資的介入,啤酒行業走向了并購整合的發展道路。目前,華潤雪花、青啤、燕京、百威英博等大啤酒集團去年的總銷量占整個行業的70%之多,整合效應凸顯。不過,專家認為,目前的規模效應其實還未發揮到極致——市場多強并立、群雄割據,還沒有一個絕對的霸主,大多數還是在某個地區或某些地區占有率較高。對于啤酒行業而言,規模經濟才有規模效益,行業必須進一步布局整合,這是行業的大趨勢。有興趣的話可以上酒業英才網看,好像那個網站不錯,里面提供了很多酒業行業方面的人才信息,顯而一斑,是很有前景的!
1、市場的主動權轉移到消費者手中2、品牌化,強強聯合。3、價格戰退居幕后,高端品牌逐漸脫穎而出,就和愛馬仕一樣賣的不是包,是文化,是貴族身份。4、創新的營銷模式,隨著人們理性消費,健康、保健、綠色將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附加值服務,將被重視。5、優勝劣汰逐步加劇:強者打造王者團隊,弱者內部監管不善,各大公司高管、核心技術人員、營銷團隊,容易另起爐灶。希望我的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并采納我的建議。
2,牛欄山酒廠的現狀 百度寶寶知道
牛欄山酒廠銷售網絡牛欄山酒廠自1952年在“公利號”、“富順成”、“魁勝號”、“義信號”四家老燒鍋的基礎上成立建廠,現已發展成為國有大型企業,總資產達5.1億元,是北京市年產白酒5萬噸以上的生產廠家之一。企業現有干部職工1500余人,主要生產以“牛欄山”牌二鍋頭等共計170余種酒類產品,產品深受消費...者青瞇。 牛欄山酒廠進入快速發展期2007年07月12日,據不完全統計,上半年牛欄山酒廠銷售收入已突破五億元,同期增長近一倍,是2002年全年銷售收入的二點七倍。“按照這種發展態勢,今年完全有可能突破10個億大關。”廠黨委副書記張樹峰自信地表示。連續5年跨越式發展,牛欄山酒廠通過實施企業文化戰略和品牌戰略,使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得到了提升;企業的張力和發展潛力得到了積蓄;產品結構日趨合理,特別是高中端產品市場已經打開,發展勢頭迅猛;牛欄山二鍋頭的品牌知名度、美譽度以及消費者的忠誠度得到歷史空前的全面提升。短短五年,牛欄山酒廠已發展成為年產白酒5萬噸以上的北京地區最大規模保持自主釀造的生產廠家、最早擁有“中華老字號”、“中國馳名商標”的白酒生產企業。而獨有的“原產地標識”和“純糧固態發酵標志”的使用,使牛欄山成為北京地區白酒行業里的佼佼者。北京地區白酒業僅有的“工業旅游觀光企業、擁有中國釀酒大師企業,”更讓牛欄山酒廠如虎添翼。種種跡象表明,牛欄山酒廠已經進入快速發展時期。中國白酒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洗牌、兼并、重組,行業競爭已進入白刃化程度。在這樣的背景下,牛欄山酒廠的發展奇跡又是如何創造的呢? “建設高素質的干群隊伍,培育高效率的執行能力;重在決策,贏在執行”。張樹峰副書記的幾句看似普通的話,卻道出了牛欄山酒廠穩健、快速發展的秘訣。牛欄山二鍋頭酒廠從建廠伊始就一如既往地堅持自主釀造,但工藝酒的出現讓牛欄山酒的傳統釀造面臨挑戰。就在企業發展的關鍵時期,牛欄山酒廠做出了科學規劃,穩步發展,在應對市場激烈的競爭中,決不動搖或放棄自主釀造。在傳承保護牛欄山酒歷史文化內涵的同時,積極創新,研發新產品。根據當時的市場狀況,牛欄山酒廠制定了抓好終端銷售、引入競爭機制、努力開發新產品等措施。特別是近兩年,牛欄山酒廠憑借發揮“中華老字號”、“原產地標記保護產品”兩個優勢,全力打造中國二鍋頭第一品牌的“321”戰略,使企業的主要經濟指標增長達到有史以來的最快速度。而“建設高素質的干群隊伍,培育高效率的執行能力;重在決策,贏在執行”這一指導思想也成為企業穩步發展的有力保障。企業提出“321”戰略是指三個重點,二個優勢,打造一個品牌。
(1)開發終端銷售市場
(2)全力引入競爭機制
(3)努力開發新產品 (1)1999年被國家內貿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2)2002年10月份通過了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原產地”注冊打造一個品牌。地 址: 北京市順義區牛欄山酒廠郵 編: 101301
3,白酒制造的現代白酒釀造技術進展
我國的白酒發酵技術雖源于黃酒,相對于黃酒歷史而言,白酒的生產技術還很不完善,故現代對白酒的發酵工藝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在五六十年代,影響最大的改革是全面總結了“煙臺操作法”,這個操作方法借鑒了酒精工業的麩皮曲及酒母制作兩個關健技術,并結合傳統的白酒工藝,形成了一套較為規范的操作法。當時總結了其特點是:“麩曲酒母、合理配料、低溫入窖、定溫蒸燒”十六個字。由于濃香型酒在名優酒中的產量最大,深受消費者的喜愛,許多工廠和研究機構對濃香型大曲酒工藝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如研究控制低溫發酵,對發酵溫度曲線進行部結,提出了前期緩升,中期挺堅,后期緩落的策略。此外還采用回醅發酵,即長期反復發酵的酒醅,配加在新酒醅中,以老醅帶新醅,進行發酵的措施。或采用回糟發酵。有的也采用回酒發酵,成品酒依次分為頭級酒,二級酒,三級酒。二級酒倒回酒新酒醅中,再次入窖發酵,再次蒸餾,可將二級酒變為頭級酒。 陳釀法:貯存老熟,一般用陶瓷壇陳釀效果好.勾兌:這是決定酒質的重要環節,以往都是由富有經驗的老師傅擔任這項工作。現在利用計算機的勾兌技術也正在研究發展之中。配加混合香酯(新工藝白酒)的研究:現在能夠生產混合香酯。這是以硫酸為催化劑,將酒精和醋酸人工合成為乙酸乙酯,用酒精和高級脂肪酸合成相應的高級脂肪酸酯.然后蒸餾分餾,凈化處理后,進行毒性實驗,證明無毒,可供食用,于是進一步制成混合各酯分的混合香酯,作為調香劑加入到一般質量的白酒中。可提高白酒的質量。酒香氣成分的研究:白酒中的香氣成分極為復雜,除了酒精(乙醇)之外,還含有數百種化學成分。白酒中的主要成份分為四大類:醇類物質、酯類物質、酸類物質和醛酮類物質。不同香型的白酒,其主體香氣成分是不同的。如汾香型白酒中,乙酸乙酯是最主要的香氣成分,乳酸乙酯的含量約為乙酸乙酯含量的30%,而己酸乙酯的含量較低。瀘香型白酒中,主體香成分是己酸乙酯及適量的丁酸乙酯。而米香型白酒中的乳酸乙酯的含量比乙酸乙酯的含量較高。 從古代到本世紀四十年代,白酒的生產都是人工操作,勞動強度非常大,如踏曲、翻曲、粉碎、酒醅的入窖和出窖都是靠人力。新中國成立后,在白酒生產的機械化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在許多方面已經實現了機械化生產,如用粉碎機代替了牲畜拉磨,將蒸餾器的“天鍋”改為冷凝器,免去了人工經常換水。大曲的踏制改為曲坯成型機,人工推車送料改為皮帶輸送或桁車抓斗。陶壇貯酒也改為大容器貯酒,減少了酒的損耗,還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白酒的包裝設備也普遍實現了洗瓶、灌裝、壓蓋、貼標流水線。
摘要基本信息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微信文章新聞動態《白酒釀造技術》內容主要包括白酒工業的發展、白酒生產原輔材料、白酒生產微生物、制曲技術、大曲白酒生產技術、小曲酒生產技術等,突出應用性和針對性,具有很強的職業性、實踐性和操作性;同時還著重介紹了白酒生產領域的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和新工藝。快速導航微信文章圖冊集錦基本信息書名 :白酒釀造技術作者 :羅惠波類型 :烹飪美食與酒出版社 :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日期 :2012年9月1日頁數 :154頁語種 :簡體中文開本 :16isbn :7564319445, 9787564319441品牌 :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內容簡介《白酒釀造技術》可供高等職業院校生物技術專業、生物工程專業、發酵工程專業、釀酒工程專業的師生使用,也可作為釀酒企業職工培訓教材,還可供從事白酒生產、管理、營銷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營銷人員參考。圖書目錄第一章緒論第一節白酒的起源第二節白酒工業發展史第三節白酒在社會經濟中的地位第四節白酒工業發展趨勢第二章白酒分類第一節世界蒸餾酒第二節白酒的分類第三章白酒釀造過程中的物質變化第一節白酒釀造過程中的物質分解第二節白酒釀造過程中的物質生成第四章制曲第一節白酒釀造微生物及其特性第二節制曲原料第三節大曲生產技術第四節小曲生產技術第五節麩曲生產技術第五章白酒生產工藝第一節釀酒的原輔料第二節大曲酒釀造工藝及特點第三節大曲酒生產工藝第四節小曲酒生產工藝附錄附錄a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蒸餾酒及其配制酒(gb2757—2012)附錄b濃香型白酒國家標準(gb/t10781.1—2006)附錄c醬香型白酒國家標準(gb/t26760—2011)附錄d清香型白酒國家標準(gb/t10781.2—2006)附錄e米香型白酒國家標準(gb/t10781.3—2006)附錄f鳳香型白酒國家標準(gb/t14867—2007)附錄g食用酒精國家標準(gb10343—2008)附錄h無水酒精質量標準(gb/t678—2002)
4,我國發酵法生產酒精的現狀如何有哪些新的進展
發酵法生產酒精現在全國已經達到1000多萬噸的生產能力,多采用玉米木薯和甘蔗為發酵原料,由于進幾年新建的酒精廠比較多,糧食價格比較高,酒精行業開始進入低迷狀態,總體來說比六七十年代酒精生產能力提高很多,生產方法也有很大改變,綜合利用率比較高,由原來的酸解法發展到現在的雙酶法,兩塔蒸餾發展到現在的5塔蒸餾,能耗下降很多,用水量也下降不少,另外酒糟液得到充分開發利用同時減少了廢水污染,但是這些依然遠遠不能滿足現代酒精發酵的需要,今后還要在蒸餾節能方面做進一步的提高能效,另外就是進一步提高淀粉的利用率,再有就等待科學家開發出新型的纖維素酶,改變傳統原料生產酒精的方法!
我國傳統的白酒釀造工藝為固態發酵法,在發酵時需添加一些輔料,以調整淀粉濃度,保持酒醅的松軟度,保持漿水。常用的輔料有稻殼、谷糠、玉米芯、高粱殼、花生皮等。 酒曲、酒母 除了原料和輔料之外,還需要有酒曲。以淀粉原料生產白酒時,淀粉需要經過多種淀粉酶的水解作用,生成可以進行發酵的糖,這樣才能為酵母所利用,這一過程稱之為糖化,所用的糖化劑稱為曲(或酒曲、糖化曲)。曲是以含淀粉為主的原料做培養基,培養多種霉菌,積累大量淀粉酶,是一種粗制的酶制劑。目前常用的糖化曲有大曲(生產名酒、優質酒用),小曲(生產小曲酒用)和麩曲(生產麩曲白酒用)。生產中使用最廣的是麩曲。 此外,糖被酵母菌分泌的酒化酶作用,轉化為酒精等物質,即稱之為酒精發酵,這一過程所用的發酵劑稱為酒母。酒母是以含糖物質為培養基,將酵母菌經過相當純粹的擴大培養,所得的酵母菌增殖培養液。生產上多用大缸酒母。 所用設備 1.原料處理及運送設備。有粉碎機、皮帶輸送機、斗式提升機、螺旋式輸送機、送風設備等。 2.拌料、蒸煮及冷卻設備。有潤料槽、拌料槽、絞龍、連續蒸煮機(大廠使用)、甑桶(小廠使用)、晾渣機、通風晾渣設備。 3.發酵設備。水泥發酵池(大廠用)、陶缸(小廠用)等。 4.蒸酒設備。蒸酒機(大廠用)、甑桶(小廠用)等。 我國的白酒生產有固態發酵和液態發酵兩種,固態發酵的大曲、小曲、麩曲等工藝中,麩曲白酒在生產中所占比重較大,故此處僅簡述麩曲白酒的工藝。 制作方法 1.原料粉碎。原料粉碎的目的在于便于蒸煮,使淀粉充分被利用。根據原料特性,粉碎的細度要求也不同,薯干、玉米等原料,通過20孔篩者占60%以上。 2.配料。將新料、酒糟、輔料及水配合在一起,為糖化和發酵打基礎。配料要根據甑桶、窖子的大小、原料的淀粉量、氣溫、生產工藝及發酵時間等具體情況而定,配料得當與否的具體表現,要看入池的淀粉濃度、醅料的酸度和疏松程度是否適當,一般以淀粉濃度14~16%、酸度0.6~0.8、潤料水分48~50%為宜。 3.蒸煮糊化。利用蒸煮使淀粉糊化。有利于淀粉酶的作用,同時還可以殺死雜菌。蒸煮的溫度和時間視原料種類、破碎程度等而定。一般常壓蒸料20~30分鐘。蒸煮的要求為外觀蒸透,熟而不粘,內無生心即可。 將原料和發酵后的香醅混合,蒸酒和蒸料同時進行,稱為“混蒸混燒”,前期以蒸酒為主,甑內溫度要求85~90℃,蒸酒后,應保持一段糊化時間。 若蒸酒與蒸料分開進行,稱之為“清蒸清燒”。 4.冷卻。蒸熟的原料,用揚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卻,使之達到微生物適宜生長的溫度,若氣溫在5~10℃時,品溫應降至30~32℃,若氣溫在10~15℃時,品溫應降至25~28℃,夏季要降至品溫不再下降為止。揚渣或晾渣同時還可起到揮發雜味、吸收氧氣等作用。 5.拌醅。固態發酵麩曲白酒,是采用邊糖化邊發酵的雙邊發酵工藝,揚渣之后,同時加入曲子和酒母。酒曲的用量視其糖化力的高低而定,一般為釀酒主料的8~10%,酒母用量一般為總投料量的4~6%(即取4~6%的主料作培養酒母用)。為了利于酶促反應的正常進行,在拌醅時應加水(工廠稱加漿),控制入池時醅的水分含量為58~62%。 6.入窖發酵。入窖時醅料品溫應在18~20℃(夏季不超過26℃),入窖的醅料既不能壓的緊,也不能過松,一般掌握在每立方米容積內裝醅料630~640公斤左右為宜。裝好后,在醅料上蓋上一層糠,用窖泥密封,再加上一層糠。 發酵過程主要是掌握品溫,并隨時分析醅料水分、酸度、酒量、淀粉殘留量的變化。發酵時間的長短,根據各種因素來確定,有3天、4~5天不等。一般當窖內品溫上升至36~37℃時,即可結束發酵。 7.蒸酒。發酵成熟的醅料稱為香醅,它含有極復雜的成分。通過蒸酒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級醇、酸類等有效成分蒸發為蒸汽,再經冷卻即可得到白酒。蒸餾時應盡量把酒精、芳香物質、醇甜物質等提取出來,并利用掐頭去尾的方法盡量除去雜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