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松打虎時喝了18碗酒誰能告訴我那時候的是多少度哦 搜
他喝的是甜酒...甜酒,冰甜酒...甜酒,細缽子甜酒~~
《水滸》成書于明朝初年,當時燒酒即高度白酒已經出現,但尚未普及,所以景陽岡的店家才自賣自夸,武松所飲的應當是這種在當時尚未普及的燒酒,度數應該載40度左右。小說寫武松連飲18碗酒,一是當時的酒碗并不大,是一種高底、淺沿、廣口的瓷碗,二是小說家為了表現武松的勇武,做了一些夸張。可能有人會說,武松是宋朝人,怎么能喝到明朝的酒呢?須知:施耐庵是元明之交的人,書中所反映的當然是他熟悉的生活。
2,古代酒的度數武松的十八碗酒等于多少二鍋頭
武松的18碗酒沒有辦法和二鍋頭相提并論啊。現在已知的蒸餾酒技術是在漢朝就有了,蒸餾所取得的酒還是很純的,高度白酒。所以曹操有“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詩詞,說明杜康這酒歷史悠久,古代釀酒不是放開的,是官府行為,因為糧食緊張啊。但是到了唐朝,私人釀酒管的就不嚴了,所以有“綠蟻新焙酒,紅泥小火爐”“葡萄美酒夜光杯”等等的經典詩句。“綠蟻酒”是個什么東東呢,說白了就是“一壺濁酒”,食物或者水果經過發酵釀造的酒,不純液體里面有很多的殘渣。到了宋朝,武松喝的就死這個濁酒,類似于現在的黃酒、花雕、啤酒、葡萄酒等等吧,度數不穩定3度—15度不等。現在家庭當中也有好多人在自己做酒,不難,挺容易的,喝起來也不難喝。另外關鍵是宋朝的盞扁平且敞口,不能裝多少。總體來說18杯紅酒,喝下去也夠牛的了,第二天肯定頭疼,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