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鳳香里薄幾重,無題鳳尾香羅薄幾重

1,無題鳳尾香羅薄幾重

原文: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斑騅只系垂楊岸,何處西南任好風。
譯文織著鳳尾紋的綾羅,薄薄重重;碧紋的圓頂羅帳,我深夜趕縫。那回邂逅,來不及用團扇掩蓋;可你驅車隆隆而過,無語相通。曾因寂寥不眠,想到更殘燭盡;卻無你的消息,等到石榴花紅。也許你在垂楊岸,栓系斑騅馬;怎能等到,送去會你的西南風。

無題鳳尾香羅薄幾重

2,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這句詩是什么意思

無題唐 李商隱鳳尾香羅薄幾重, 碧文圓頂夜深縫。扇裁月魄羞難掩, 車走雷聲語未通。曾是寂寥金燼暗, 斷無消息石榴紅。斑騅只系垂楊岸, 何處西南待好風?起聯寫女主人公深夜縫制羅帳。鳳尾香羅,是一種織有鳳紋的薄羅;碧文圓頂,指有青碧花紋的圓頂羅帳。李商隱寫詩特別講求暗示,即使是律詩的起聯,也往往不愿意寫得過于明顯直遂,留下一些內容讓讀者去玩索體味。像這一聯,就只寫主人公在深夜做什么,而不點破這件事意味著什么,甚至連主人公的性別與身份都不作明確交代。通過“鳳尾香羅”、“碧文圓頂”的字面和“夜深縫”的行動,可以推知主人公大概是一位幽居獨處的閨中女子。羅帳,在古代詩歌中常常被用作男女好合的象征。在寂寥的長夜中默默地縫制羅帳的女主人公,大概正沉浸在對往事的追憶和對會合的深情期待中吧。接下來是女主人公的一段回憶,內容是她和意中人一次偶然的相遇──“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對方驅車匆匆走過,自己因為羞澀,用團扇遮面,雖相見而未及通一語。從上下文描寫的情況看,這次相遇不象是初次邂逅,而是“斷無消息”之前的最后一次照面。否則,不可能有深夜縫制羅帳,期待會合的舉動。正因為是最后一次未通言語的相遇,在長期得不到對方音訊的今天回憶往事,就越發感到失去那次機緣的可惜,而那次相遇的情景也就越加清晰而深刻地留在記憶中。所以這一聯不只是描繪了女主人公愛情生活中一個難忘的片斷,而且曲折地表達了她在追思往事時那種惋惜、悵惘而又深情地加以回味的復雜心理。起聯與頷聯之間,在情節上有很大的跳躍,最后一次照面之前的許多情事(比如她和對方如何結識、相愛等)統統省略了。頸聯寫別后的相思寂寥。和上聯通過一個富于戲劇性的片斷表現瞬間的情緒不同,這一聯卻是通過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概括地抒寫一個較長時期中的生活和感情,具有更濃郁的抒情氣氛和象征暗示色彩。兩句是說,自從那次匆匆相遇之后,對方便絕無音訊。已經有多少次獨自伴著逐漸黯淡下去的殘燈度過寂寥的不眠之夜,眼下又是石榴花紅的季節了。“蠟炬成灰淚始干”,“一寸相思一寸灰”,那黯淡的殘燈,不只是渲染了長夜寂寥的氣氛,而且它本身就仿佛是女主人公相思無望情緒的外化與象征。石榴花紅的季節,春天已經消逝了。在寂寞的期待中,石榴花紅給她帶來的也許是流光易逝、青春虛度的悵惘與傷感吧。“金燼暗”、“石榴紅”,仿佛是不經意地點染景物,卻寓含了豐富的感情內涵。把象征暗示的表現手法運用得這樣自然精妙,不露痕跡,這確實是藝術上爐火純青境界的標志。末聯仍舊到深情的期待上來。“斑騅”句暗用樂府《神弦歌·明下童曲》“陸郎乘斑騅……望門不欲歸”句意,大概是暗示她日久思念的意中人其實和她相隔并不遙遠,也許此刻正系馬垂楊岸邊呢,只是咫尺天涯,無緣會合罷了。末句化用曹植《七哀》“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詩意,希望能有一陣好風,將自己吹送到對方身邊。李商隱的優秀的愛情詩,多數是寫相思的痛苦與會合的難期的,但即使是無望的愛情,也總是貫串著一種執著不移的追求,一種“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式的真摯而深厚的感情。希望在寂寞中燃燒,讀者在這首詩中所感受到的也正是這樣一種感情。這是他的優秀愛情詩和那些缺乏深摯感情的艷體詩之間的一個重要區別,也是這些詩盡管在不同程度上帶有時代、階級的烙印,卻至今仍然能打動人們的一個重要原因。

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這句詩是什么意思

3,求帶有鳳字的賀年詩詞或短語

鳳凰臺上鳳凰游, 鳳去臺空江自流.(我一下忘記了題目了.)長安城連東掖垣,鳳凰池對青瑣門(李頎-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無題)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李商隱-無題)唐詞三百首里我記的就這么多了.龍鳳雙袍 鳳舞九天 龍鳳呈祥......你查一下成語詞典會查到很多的.
神龍擺尾扶搖直上與眾多神仙同賀新春,鳳舞天驕彩霞滿天同萬家百姓共祝新年。龍鳳吉祥/龍鳳呈祥/
元寶雞[陳聚元]羽中寵物鳳為頭,元寶輕身上翠樓。一脈一朝若有染,花冠無序尾成球。黑元寶墨玉豪門幾度求,足金爵士踏神州。鳳凰已伴韶音逝,虎口精靈不解愁。
龍飛鳳舞 龍鳳雙袍 鳳舞九天 龍鳳呈祥 丹鳳朝陽
龍鳳雙飛,鳳舞九霄,龍飛鳳舞
《嘲陸暢》宋若華十二層樓倚翠空,鳳鸞相對立梧桐。雙成走報監門衛,莫使吳歈入漢宮。《續薛令之題壁》李隆基啄木觜距長,鳳凰羽毛短。苦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賦得臨池竹》李世民貞條障曲砌,翠葉貫寒霜。拂牖分龍影,臨池待鳳翔。

求帶有鳳字的賀年詩詞或短語

4,李商隱 無題鳳尾香羅薄幾重

《無題鳳尾香羅薄幾重》 作者:李商隱 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 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 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 斑騅只系垂楊岸,何處西南任好風。 注釋: 1、鳳尾香羅:鳳紋羅;羅:綾的一種。 2、頂:指帳頂。 3、扇裁:指以團扇掩面。 譯文: 織著鳳尾紋的綾羅,薄薄重重; 碧紋的圓頂羅帳,我深夜趕縫。 那回邂逅,來不及用團扇掩蓋; 可你驅車隆隆而過,無語相通。 曾因寂寥不眠,想到更殘燭盡; 卻無你的消息,等到石榴花紅。 也許你在垂楊岸,栓系斑騅馬; 怎能等到,送去會你的西南風。 賞析: 這大概是抒寫一女子愛情失意的幽怨和長相思的苦悶心情。詩的首聯寫女主人公深夜縫制羅帳,表現她對往事的追憶和對會合的深情期待。頷聯回憶最后一次邂逅的情狀,表達她追思往事時,那種惋惜、悵惘而又深情地回味的復雜心情。頸聯寫別后的相思寂廖,春光已盡,石榴花開,所思之人斷無消息。表達了流光易逝,青春虛度的悵惘和感傷之情。尾聯寫日夜思念的人,或許相隔非遠,只是咫尺天涯,無緣會合罷了。詩活用了曹植的《七哀詩》中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的名句,表達會合難期之苦。詩中所流露的感情真摯而深厚。看來女主人公似乎是單相思。雖然相思無望,然而追求卻十分執著。正是這種純情,這種癡情,賦予詩歌強烈的感染力。 此詩或以為是寫男子思念女方的。象這樣的艷情詩,本來就很難揣摩的。 李商隱 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作者:李商隱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注釋: 1、畫樓、桂堂:都是比喻富貴人家的屋舍。 2、靈犀:舊說犀牛有神異,角中有白紋如線,直通兩頭。 3、送鉤:也稱藏鉤。古代臘日的一種游戲,分二曹以較勝負。把鉤互相傳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4、分曹:分組。 5、射覆:在覆器下放著東西令人猜。分曹、射覆未必是實指,只是借喻宴會時的熱鬧。 6、鼓:指更鼓。 7、應官:猶上班。 8、蘭臺:即秘書省,掌管圖書秘籍。李商隱曾任秘書省正字。這句從字面看,是參加宴會后,隨即騎馬到蘭臺,類似蓬草之飛轉,實則也隱含自傷飄零意。 譯文: 昨夜星光燦爛, 夜半卻有習習涼風; 我們酒筵設在畫樓西畔、桂堂之東。 身上無彩鳳的雙翼, 不能比翼齊飛; 內心卻象靈犀一樣, 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鉤嬉戲, 隔座對飲春酒暖心; 分組來行酒令, 決一勝負燭光泛紅。 可嘆呵, 聽到五更鼓應該上朝點卯; 策馬趕到蘭臺, 象隨風飄轉的蓬蒿。 賞析: 所謂無題詩,歷來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應屬于寓言,有人認為都是賦本事的。就李商隱的無題詩來看,似乎都是屬于寫艷情的,實有所指,只是不便說出而已。 此詩是追憶所遇見的艷情場景。先寫筵會時地;接著寫形體相隔,人情相通;再寫相遇的情意綿綿;最后寫別后離恨。艷麗而不猥褻,情真而不癡癲。 李商隱 無題·來是空言去絕蹤 《無題來是空言去絕蹤》 作者:李商隱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 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熏微度繡芙蓉。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注釋: 1、半籠:半映。指燭光隱約,不能全照床上被褥。 2、金翡翠:指飾以金翠的被子。《長恨歌》:悲翠衾寒誰與共。 3、麝:本動物名,即香獐,其體內的分泌物可作香料。這里即指香氣。 4、度:透過。 5、繡芙蓉:指繡花的帳子。 6、劉郎:相傳東漢時劉晨、阮肇一同入山采藥,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半年乃還鄉。后也以此典喻艷遇。 7、蓬山:蓬萊山,指仙境。 譯文: 你說來相會是空話, 別后不見蹤影; 醒來樓上斜月空照, 聽得曉鐘初鳴。 夢里為傷遠別啼泣, 雙雙難以呼喚; 醒后研墨未濃, 奮筆疾書寫成一信。 殘燭半照金翡翠的被褥, 朦朦朧朧; 麝香熏透芙蓉似的紗帳, 軟軟輕輕。 當年的劉郎, 早已怨恨那蓬山遙遠; 你去的所在, 要比蓬山更隔萬重嶺! 賞析: 這是一首艷情詩。詩中女主人思念遠別的情郎,有好景不常在之恨。首聯寫有約不來的怨思,上句說負約,下句寫夢見醒來已經天明。頷聯寫遠別,上句寫遠別思念成夢,下句寫醒后寄書。頸聯寫往昔愛情生活成了幻夢,上句寫褥衾可見,下句寫香帳可聞。末聯寫其人已遠,情雖深摯,也不得不恨。李氏的艷情詩,善于把生活的原料,提煉升華為感情的瓊漿玉露,使其超脫褻俗味,臻于完美。然而,也因此,李詩卻比較深奧費解。 李商隱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作者: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臘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萊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注釋: 1、東風句:指相別時為幕春時節。 2、絲:與思諧音。 3、應覺:也是設想之詞。 4、月光寒:指夜漸深。 5、蓬萊:蓬萊山,指仙境。 譯文: 聚首多么不易,離別更是難舍難分; 暮春作別,恰似東風力盡百花凋殘。 春蠶至死,它才把所有的絲兒吐盡; 紅燭自焚殆盡,滿腔熱淚方才涸干。 清晨對鏡曉妝,唯恐如云雙鬢改色; 夜闌對月自吟,該會覺得太過凄慘。 蓬萊仙境距離這里,沒有多少路程, 殷勤的青鳥信使,多勞您為我探看。 賞析: 就詩而論,這是一首表示兩情至死不渝的愛情詩。然而歷來頗多認為或許有人事關系上的隱托。起句兩個難字,點出了聚首不易,別離更難之情,感情綿邈,語言多姿,落筆非凡。頷聯以春蠶絳臘作比,十分精彩,既纏緬沉痛,又堅貞不渝。接著頸聯寫曉妝對鏡,撫鬢自傷,是自計;良夜苦吟,月光披寒,是計人。相勸自我珍重,善加護惜,卻又苦情密意,體貼入微,可謂千回百轉,神情燕婉。最終末聯寫希望信使頻傳佳音,意致婉曲,柳暗花明,真是終境逢生,別有洞天。春蠶兩句,千秋佳絕。

5,古詞中的香羅是什么意思

羅1.(會意。甲骨文字形,象網中有隹,表示以網捕鳥的意思。小篆增加了“糸”(mì),表示結網所用的材料。本義:用繩線結成的捕鳥網)。2.輕軟有稀孔的絲織品。遍身羅綺。——宋·張俞《蠶婦》濕羅幕。——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紅羅復斗帳。——《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羅帕:絲織方巾。“香羅”:帶有香味的輕軟的絲織品。為女子所用。==============================================舉例:日射唐 李商隱日射紗窗風撼扉,香羅拭手春事違。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鸚鵡對紅薔薇。無題唐 李商隱鳳尾香羅薄幾重①,碧文圓頂夜深縫②。扇裁月魄羞難掩③,車走雷聲語未通④。曾是寂寥金燼暗⑤,斷無消息石榴紅⑥。斑騅只系垂楊岸⑦,何處西南待好鳳⑧。重幃深下莫愁堂⑨,臥后清宵細細長。神女生涯元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⑩。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⑾。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鳳尾香羅:以鳳凰尾羽織成細紋之鳳文羅。)此二首純為戀詩,抒情主體為一男子,竊以為即義山也。舊注或以為女子,托寓不遇之慨;或以為陳情令狐,則七句“斑騅已系垂楊岸”之男子無著。“鳳尾香羅”首聯為詩人擬想之辭,家大人曰“自對面落筆”也。言所思女子當于深夜縫制鳳尾紋之碧羅帳,其帳紗薄,散發綺羅香澤。此種多層百折復帳,唐人稱“百子(折)帳”,婚禮所用。而首句“羅”用“香”(相),次句用“縫”(逢),寄意顯然。三、四回顧一匆匆邂逅之情景:女以團扇含羞半掩,詩人則騅引車走,車聲殷殷如雷,欲語而未通。此情景極似另首《無題》:“白道縈回入暮霞,斑騅嘶斷七香車。春風自共何人笑?枉破陽城十萬家。”此“鳳尾香羅”一首,亦云“斑騅已系垂楊岸”,又《對雪》云“腸斷斑騅送陸郎”,又《春游》云“橋峻斑騅疾”,合此四言“斑騅”,抒情主體均為詩人自己。五六轉寫相思無望,以燈暗和春盡作比。出句言無數夜晚,伴隨殘滅燈花,孤寂難處。俗以燈花為吉兆,常為男女喜事之預兆。杜甫《獨酌成詩》:“燈花何太喜,酒綠正相親。”《西廂記》五本一折:“昨夜燈花報,今朝喜鵲噪。”《紅樓夢》第二十八回:“女兒喜,燈花并頭結雙蕊。”然今夜燈花燒殘成燼,則暗喻歡情難洽。對句云自春徂夏,絕無消息。“石榴紅”即石榴花。“五月榴花紅似花”,是春已盡矣。孔紹安《侍宴詠石榴》云:“只為來時晚,開花不及春。”故“金燼暗”(燈滅)和“石榴紅”(春盡)正隱喻相諧之無望。七、八反照三、四,言前回相遇匆匆,未能一訴衷懷,今我斑騅即在垂楊岸邊。詩人當搔首踟躕,急切等待,忽作奇想:何處等來一陳西南好風,吹將汝來?西南坤位,《易·坤》:“西南得朋。”曹植《七哀》:“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何處西南待好風”,即“何處待西南好風”,此以西南風喻所思女子甚明。姚培謙曰:“此詠所思之人,可思而不可見也。”此《無題二首》,似均為所戀女冠不得相偕而發。菩薩蠻宋 辛棄疾阮琴斜掛香羅綬。玉纖初試琵琶手。桐葉雨聲乾。真珠落玉盤。朱弦調未慣。笑倩春風伴。莫作別離聲。且聽雙鳳鳴。
啊!!!啰!!!哈!!!前綴.com/s/1EX7CF-oIAvR4XqdsEoijog ?i 6 #K 7剛看完~~提趣嗎:k35j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關于那些美好的事情,我們刻意略過。前綴.com/s/1lym9HuG0emqCusZ-VldnRA ?e 9 #T 1日落西山,下班時刻,刷劇時間~~提趣嗎:6uvm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6,李商隱無題二首鳳尾香羅薄幾重

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 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 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 斑騅只系垂楊岸,何處西南待好風。 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后清宵細細長。 神女生涯元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唐宣宗大中五年(851),作者三十九歲,在徐州武寧軍節度使盧弘止幕府里做幕僚。這年春天,盧弘止病死。作者離開徐州,來到長安,向令狐绹陳情。這時,令狐绹官做同平章事,即已做到宰相。作者求令狐绹推薦自己進入翰林院。作者十七歲時,鄆州(今山東東平縣) 的天平軍節度使令狐楚請他到幕府里做巡官,跟令狐楚的兒子令狐绹交好。到作者二十五歲時,令狐绹把作者推薦給主考官高鍇,作者就在這年考中進士。這年,令狐楚在興元(今陜西漢中市)做山南西道節度使,作者又到令狐楚幕府里去。接著,令狐楚病死,作者護送令狐楚喪回長安。到二十六歲,涇州(今甘肅涇縣)的涇原節度使王茂元聘作者到幕府里去。茂元愛作者才華,把女兒嫁給他。當時,朝廷上有李德裕、牛僧孺兩派,令狐绹屬牛派,王茂元屬李派。作者到了王茂元幕府,作了茂元的女婿,遭到牛派人憎惡。令狐绹雖然跟作者是舊交,到這時也不肯推薦他進翰林院。這年(大中五年)七月,柳仲郢任東川節度使(治所在梓州,今四川三臺縣),聘作者為節度書記。作者還希望令狐綯推薦自己進入翰林院。作者當時住在令狐綯家里,寫了這《無題二首》 給令狐綯,向他陳情。這是作者在去東川前寫的兩首詩。 作者自比一個待嫁的姑娘,她用鳳尾羅來縫制結婚用的帳子。鳳尾羅,一種薄的絲織品,上面印有鳳凰尾羽的花紋,染有香氣。在鳳尾紋外,底色是碧綠的。這種香羅是薄的,在縫制時,要幾重疊起來縫。這種婚帳,頂是圓的,她在深夜里縫制。她還在裁制團扇,漢朝班婕妤 《怨歌行》:“新裂齊紈素,皎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這種團扇,是用雪白的絲織品做扇面裁制的。“月魄”,指月人體魄是圓的。“羞難掩”,樂府《團扇郎歌》: “憔悴無復理,羞與郎相見。”團扇是做新娘時遮羞用的,但新娘的嬌羞,團扇也難以掩飾。這三句寫待嫁的姑娘,在縫制婚帳,裁制團扇,整備出嫁。可是來了一個轉變:“車走雷聲語未通。”姑娘就在等媒人來報告婚期,聽見車子經過發出輕雷的聲音,知道媒人的車子來了,但車子又過去了,一句話也沒有傳達,結婚的希望破滅了。 這個姑娘曾經是在閨房里寂寞地等待好消息,等到蠟燭燒完了,燭花也滅了,消息還沒有來。“金燼暗”,指燭花滅了。“石榴紅”,《梁書·扶南國》:“南界有頓遜國,有酒樹,似安石榴,采其花汁停甕中,數日成酒。”作者《寄惱韓同年》 詩:“我為傷春心自醉,不勞君勸石榴花。”石榴花即石榴紅,指合歡酒。“斷無消息石榴紅”,指斷定沒有合歡的好消息。因此她不能等了。“斑騅”指蒼白雜毛色的馬,只系在岸邊的柳樹上。“垂楊”指柳樹,要準備騎馬走了。到哪里去呢?等待好風來時到西南去,即到梓州去投靠柳仲郢了。 這首詩寫一位待嫁姑娘,只是比喻。作者的用意是什么呢?是說,柳仲郢要請我到東川去,我還在等您令狐綯的好消息。假如您說可以推介我進翰林院,我就不到東川去了。我想進翰林院,做了很好的準備。進翰林院,需要有好的品質,有杰出的才華。我選擇的“鳳尾香羅”,“皎潔如霜雪”的紈素,正表示品質的高潔名貴。我縫制圓頂的婚帳,我裁制合歡的團扇,正顯示我的才華。您看了這一切,還不能推介我進翰林院嗎?我聽見您退朝回來的車子,經過我的住房走了,不來跟我說一句話,看來您還是不肯推薦我。我曾經住在您家里寂寞地等待好消息,一直等到蠟燭燒完了,也沒有等到。現在斷定沒有好消息了。我只好去投靠柳仲郢,等好風吹來到西南去了。這樣看來,這首詩用兩種手法來寫,前六句是自比一個待嫁的姑娘,是比喻。后兩句,說要投靠柳仲郢,到西南去,是直說。但這比喻跟直說又是前后連貫,一氣呵成。因為后兩句,從全詩看,也可以指姑娘不能等待,要到西南去了。不過就用意看,前六句是借待嫁姑娘自比,后兩句是直說了。直說中也有比喻,如用“垂楊”來比柳仲郢。 再就這首詩的藝術技巧說,寫得富有文彩,又有言外之意。正如歐陽修 《六一詩話》 引梅堯臣說:“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這里是指狀難寫之物。如“鳳尾香羅”、“碧文圓頂”這兩個詞,既寫出鳳尾的花紋,碧綠的色彩,又寫出了香味、圓頂,加以薄的觸覺。這就寫出了難寫的物,富有文彩。不僅這樣,在“鳳尾香羅”和“碧文圓頂”里,又含有物的名貴和縫的巧妙。在“扇裁月魄”里,又含有如霜雪的皎潔,如圓月的團圓,這是言外之意。再像“語未通”里,不僅寫出對方的不通一語,還含有對方不肯推薦的言外之意。再像“金燼暗”、“石榴紅”,稱燭花為“金燼”,顯出工于修辭。用“石榴紅”指酒,富有色彩。“金燼暗”有夜深的含意,“石榴紅”有合歡的含意,這又是言外之意。用“垂楊”來指柳樹,暗指柳仲郢,也是一詞多義,有言外之意。這首詩中的言外之意,又同用典結合著。如“羞難掩”,除了指難掩嬌羞外,還結合《團扇郎歌》的“憔悴無復理,羞與郎相見”,含有她等待好消息等不到,弄到形容憔悴,羞于見人的言外之意。再像“石榴紅”指酒,又含有合歡的好消息的言外之意。 再看第二首,用一位深閨少女自比。這個少女是石城(湖北鐘祥縣)人,名叫莫愁,善于歌唱 (見《舊唐書·音樂志》 二)。這個莫愁,住在一重重簾幕后面的所堂里,她在清夜不能入睡,在臥床上細細思量。她想到過去過的像神女似的生活,原來是一場夢。神女,宋玉《高唐賦序》 稱楚王游高唐,夢見神女,神女說她“旦為行云,暮為行雨”。這位莫愁,過去也像神女那樣,像行云行雨那樣在外飄流,現在想來原來是一場夢。這位姑娘又像清溪小姑,樂府《清溪小姑曲》: “開門白水,側近橋梁。小姑所居,獨處無郎。”她一人獨居,還沒有出嫁。她像柔弱的菱枝那樣,不相信會經得起風波,但還是受到了風波的沖激。但在早年,她又像桂花那樣,是誰讓月中的露水滋潤桂花,使桃花樹的花葉發出香氣呢?“桂葉”,主要指桂花,這里要用仄聲字,所以用葉代花。她因此感激他,現在雖然直說對他的相思完全沒有益處,不妨惆悵地終于抱到癡情。“清狂”指癡情。 這首詩用這位女子來自比,寫這位女子就是寫作者自己。先是自比莫愁,這位莫愁善于歌唱,比自己有詩才,善于作詩。這位莫愁,住在重重簾幕后的屋子里,比喻自己是個行動謹慎,遵守禮節的人。寫莫愁的清夜不睡,細細思量,是作者在思量過去的生活。這位姑娘像神女那樣到處飄泊,作者在比自己到各地的幕府里去做幕僚,到處飄泊。這個姑娘像清溪小姑那樣獨處無郎,作者自比像待嫁的姑娘那樣還未出嫁。這個姑娘像柔弱的菱枝遭到風波的沖激。作者比喻自己遭到各種挫折。作者二十六歲時,去考博學宏詞科,考官已經錄取。復審時,有一位“中書長者”把他的名字抹去,因此落選。這位“中書長者”可能是牛僧孺一派人,因作者投靠王茂元,王是李德裕派人。這位“中書長者”認為作者也是李德裕派人,所以把他的名字抹去。二十七歲時,作者做秘書省校書郎。不久,調去做弘農 (今治南靈寶縣)縣尉,調離朝廷。這在他也認為是挫折。三十歲,作者又入朝做秘書省正字,因母喪居家守孝,這也是一種挫折。作者三十六歲,治桂州的桂管觀察使鄭亞派他去代理昭平郡 (今廣西平樂縣) 守。這年,鄭亞貶官,作者不能代郡守,又是一個挫折。鄭亞是李派人,遭牛派人打擊貶官,這又牽涉到牛李兩派的斗爭。這首詩里把那位女子比做桂花,不知誰使月露滋潤桂花,使她感激。作者用它來表示對令狐綯的感激。令狐綯向主考高鍇推薦作者,作者因此考中進士。當時把考中進士比做蟾宮折桂,相傳月宮里有一棵大桂樹,考中進士,好像到月宮里去折取一株桂花。作者所以自比桂樹,把令狐綯幫助他考中進士,比做用月中露水來滋潤桂樹,使桂樹開花,花葉都香。這是表達對令狐綯的感激。最后說到他已經知道對令狐綯的相思是無益的,即向令狐綯的陳情是無益的,因此惆悵,可是不妨還在相思,是一片癡情。“清狂”是清醒的癡,即癡情。這首詩,表面上是寫一位癡情女子,實際上是寫自己。表面上寫這位女子對待拋棄她的男子抱著一片癡情,實際上是寫令狐綯已經厭棄自己,自己還抱著一片癡情向他陳情。馮浩注稱:“此種真沉淪悲憤,一字一淚之篇。”作者用這一片癡情,向令狐綯訴說,想打動令狐綯,可令狐綯還是不理,所以他只好離開令狐綯,到東川去投靠柳仲郢了。 這首詩的藝術技巧,也是善于用典,有言外之意。比方用 “莫愁” 的典故。在這個典故里,沒有莫愁住在重幃深下的屋子里的記載。作者創造了莫愁住在重幃深下的屋子里,這是發展了這個典故,這一發展,比喻自己是一個謹守禮法的人,不會做對不起人的事。實際上含有他不會做對不起令狐綯的事。他到王茂元幕府里去,因為當時令狐楚死了,他失業了。王茂元來請他,他為了生活而去,不是去投靠李德裕派,不是背棄令狐綯,希望不要把他牽進牛李兩派的黨爭中去,這就是言外之意。再像用 “神女”和“小姑”的典故,也有了發展。在宋玉 《高唐賦序》 里,寫楚王夢見神女,神女就跟楚王睡覺。作者寫的神女,只寫神女的到處飄泊,跟小姑相對,指這位神女跟小姑一樣是無郎的。比喻自己到處飄泊,在各地幕府里做幕僚,只是幫人做事,好像小姑那樣還沒有出嫁。因此,作者用“神女”和“小姑”的典故,也有新意,有言外之意。作者寫“風波”一聯,含有他所受到風波的沖激,是冤枉的。比方牛派把他看作投靠李派的人,所以打擊他,其實他根本沒有投靠李派,他應王茂元的聘請,只是謀生,不牽涉到黨派斗爭。他像柔弱的菱枝,是經不起風波的沖激的,他像桂樹,始終感激令狐绹用月露來幫助桂樹開花,幫助他考中進士,他沒有背棄令狐绹。這又是“風波”一聯的言外之意。這首詩,既創造性地活用典故,寫得富有文彩,又情思纏綿,有言外之意,使人體味不盡,蕩氣回腸。

7,給我幾首唐詩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終南望余雪》【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問劉十九》【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山居秋瞑 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外,絕勝煙柳滿皇都。 涼州詞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無題(唐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無題(唐 李商隱) 昨夜星辰昨夜風, 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 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無題其一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無題其二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 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熏微度繡芙蓉。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無題其三 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 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 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 斑騅只系垂楊岸,何處西南任好風。 無題其四 重帷深下莫愁堂,臥後清宵細細長。 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無題其五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銀河吹笙 悵望銀河吹玉笙,樓寒院冷接平明。 重衾幽夢他年斷,別樹羈雌昨夜驚。 月榭故香因雨發,風簾殘燭隔霜清。 不須浪作緱山意,湘瑟秦簫自有情。 曲江 望斷平時翠輦過,空聞子夜鬼悲歌。 金輿不返傾城色,玉殿猶分下苑波。 死憶華亭聞唳鶴,老憂王室泣銅駝。 天荒地變心雖折,若比傷春意未多。 天涯——春日在天涯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無題】 對影聞聲已可憐, 玉池荷葉正田田。 不逢蕭史休回首, 莫見洪崖又拍肩。 紫鳳放嬌銜楚佩, 赤鱗狂舞撥湘弦。 鄂君悵望舟中夜, 繡被焚香獨自眠。 【無題】 七夕來時先有期, 洞房簾箔至今垂。 玉輪顧兔初生魄, 鐵網珊瑚未有枝。 檢與神方教駐景, 收將鳳紙寫相思。 武皇內傳分明在, 莫道人間總不知。 【無題】 聞道閻門萼綠華, 昔年相望抵天涯。 豈知一夜秦樓客, 偷看吳王苑內花。 【無題】 水精如意玉連環, 下蔡城危莫破顏。 紅綻櫻桃含白雪, 斷腸聲里唱陽關。 【無題】 白日相思可奈何, 嚴城清夜斷經過。 只知解道春來瘦, 不道春來獨自多。 【無題】 樓上黃昏欲望休, 玉梯橫絕月中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 同向春風各自愁。 【無題】 東南日出照高樓, 樓上離人唱石州。 總把春山掃眉黛, 不知供得幾多愁? 【無題】 含煙惹霧每依依,萬緒千條拂落暉。 為報行人休盡折,半留相送半迎歸。
李白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杜甫 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我喜歡豪放的詩,尤其是李白的作品,詩詞自上而下一氣呵成
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惟見長江天際流。 早發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8,鳳凰于飛翙翙其羽有鳳來儀兮見則天下安寧 什么意思 搜

高高青天鳳凰飛,百鳥展翅緊相隨。有神鳥鳳凰將要來了,見到了就會天下太平安寧。“鳳凰于飛,翙翙其羽”出處:先秦·佚名《詩經·大雅·卷阿》。釋義:高高青天鳳凰飛,百鳥展翅緊相隨。“鳳凰于飛”原意為鳳與凰在空中相偕而飛,一般用來祝福婚姻新人的生活幸福美滿。本是用于婚禮的祝詞,后來卻由于周璇的著名同名歌曲而家喻戶曉。“有鳳來儀”出處:先秦·佚名《尚書·益稷》:“簫韶九成,鳳皇來儀。”簫韶為舜制的音樂。指簫韶之曲連續演奏,鳳凰也隨樂聲翩翩起舞。儀,配合。鳳凰為傳說中的貴鳥,后多用以比后妃。另外,還有一個意思是有鳳凰來到這里棲息。古代以龍鳳為配偶,所以此題有歌頌元妃省親之意。擴展資料類似的提及鳳凰的詩句還有:1.《鳳求凰》兩漢·司馬相如有美一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鳳飛翱翔兮,四海求凰。無奈佳人兮,不在東墻。將琴代語兮,聊寫衷腸。何時見許兮,慰我彷徨。愿言配德兮,攜手相將。不得於飛兮,使我淪亡。譯文:有位俊秀的女子啊,我見了她的容貌,就此難以忘懷。一日不見她,心中牽念得像是要發狂一般。我就像那在空中回旋高飛的鳳鳥,在天下各處尋覓著凰鳥。可惜那美人啊不在東墻鄰近。我以琴聲替代心中情語,姑且描寫我內心的情意。何時能允諾婚事,慰藉我往返徘徊?希望我的德行可以與你相配,攜手同在一起。不知如何是好的心情無法與你比翼偕飛、百年好合,這樣的傷情結果,令我淪陷於情愁而欲喪亡。2.《無題·鳳尾香羅薄幾重》唐·李商隱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斑騅只系垂楊岸,何處西南任好風。譯文:織著鳳尾紋的綾羅,薄薄重重;碧紋的圓頂羅帳,我深夜趕縫。那回邂逅,來不及用團扇掩蓋;可你驅車隆隆而過,無語相通。曾因寂寥不眠,想到更殘燭盡;卻無你的消息,等到石榴花紅。也許你在垂楊岸,栓系斑騅馬;怎能等到,送去會你的西南風。3.《鳳吹笙曲》唐·李白仙人十五愛吹笙,學得昆丘彩鳳鳴。始聞煉氣餐金液,復道朝天赴玉京。玉京迢迢幾千里,鳳笙去去無窮已。欲嘆離聲發絳唇,更嗟別調流纖指。此時惜別詎堪聞,此地相看未忍分。重吟真曲和清吹,卻奏仙歌響綠云。綠云紫氣向函關,訪道應尋緱氏山。莫學吹笙王子晉,一遇浮丘斷不還。譯文:仙人十五歲就愛吹笙,笙響如同昆丘的彩鳳鳴叫。也聽說你會煉氣餐金液,現如今又傳說你馬上要上長安朝拜皇上。玉京長安有迢迢幾千里路之遙,鳳笙一去,何時能回?怕是難以再見。絳唇一啟,便是嘆息,嘆息你的離去,纖指一舉,便奏出凄涼的離別琴調,充滿惋惜。此時惜別,那堪聽聞離別之音;此地相看,那堪見此分別之顏。不如來它一曲全真清吹,高歌仙曲,聲響綠云。綠云和著紫氣一起飛向函谷關,尋仙訪道應去河南的緱氏山。你可別學那個很會吹笙的王子晉,一遇到神仙浮丘公就一去不還,我還想見你呢!4.《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唐·李商隱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譯文:昨夜星光燦爛,夜半卻有習習涼風;我們酒筵設在畫樓西畔、桂堂之東。身上無彩鳳的雙翼,不能比翼齊飛;內心卻像靈犀一樣,感情息息相通。互相猜鉤嬉戲,隔座對飲春酒暖心;分組來行酒令,決一勝負燭光泛紅。可嘆呵,聽到五更鼓應該上朝點卯;策馬趕到蘭臺,像隨風飄轉的蓬蒿。5.《鳳棲梧·簾內清歌簾外宴》宋·柳永簾內清歌簾外宴。雖愛新聲,不見如花面。牙板數敲珠一串,梁塵暗落琉璃盞。桐樹花深孤鳳怨。漸遏遙天,不放行云散。坐上少年聽不慣,玉山未倒腸先斷。譯文:簾內清亮的歌聲助興著簾外的酒宴。雖然能聽見那可愛新穎而美妙的歌聲,卻看不見歌女那如花的面容。牙板拍節聲如同珍珠落玉盤,振動的梁塵不知不覺落入晶瑩碧透的酒杯。那歌聲,時而如鳳凰對唱時的美妙歡快聲,時而又如孤鳳如泣如訴的哀怨聲,響遏行云。座席上的青年男子已被這歌聲深深打動,已然銷魂。
鳳凰飛翔,它的羽毛那么美。鳳凰出現,意味著天下就會太平。鳳凰,麒麟,都是祥瑞象征。
鳳于凰相伴而飛,邊飛邊鳴,有奇異的鳳凰相伴相飛,一看到它們天下必然太平就是這個意思。
意思是,鳳與凰相伴而飛,邊飛邊鳴,有奇異美麗的神鳥鳳凰來相配,一看到它們天下都將太平安寧。翙翙:眾多貌。這句話是拼湊而成。前兩句出自詩經·大雅·卷阿。后兩句是后人仿寫。擴展資料:鳳凰于飛,翙翙其羽,是周王出游卷阿,詩人所陳贊美之歌。以鳳凰比周王,以百鳥比賢臣。詩人以鳳凰展翅高飛,百鳥緊緊相隨,比喻賢臣對周王的擁戴。然后又以高岡梧桐郁郁蒼蒼,朝陽鳴鳳宛轉悠揚,渲染出一種君臣相得的和諧氣氛。
鳳凰于飛,翙翙其羽。--------《詩經·大雅·卷阿》釋義 :本指鳳和凰相偕而飛。比喻夫妻和好恩愛。常用以祝人婚姻美滿!有鳳來儀:句出《尚書·益稷》“簫韶九成,鳳凰來儀。”簫韶為舜制的音樂。這里說簫韶之曲連續演奏,鳳凰也隨樂聲翩翩起舞。儀,配合。鳳凰為傳說中的貴鳥,后多用以比后妃。另一個解釋是:語出《尚書·益稷》,意思是有鳳凰來到這里棲息。古代以龍鳳為配偶,所以此題有歌頌元妃省親之意。《尚書·益稷》記載:當演奏虞舜時期的韶樂時,由于音樂美妙動聽,把鳳凰也引來了。又傳說鳳凰以練實(竹實)為食(見《莊子·外物》)。這里題詠的地方有很多竹子(即后來的瀟湘館),古人又龍鳳并稱,以鳳凰比喻后妃。所以寶玉在這里以鳳凰歸來比喻元春省親,非常貼切得體。后來此地歸黛玉居住,又有稱贊黛玉為“人中之鳳”的意味。故脂硯齋在這里批:“果然,妙在雙關暗合。”鳳凰是古代傳說中的仙禽,它的出現是吉祥的預兆.最初見<尚書 益稷>:簫韶九成,鳳皇來儀.《左傳》服虔注云:言從義成則神龜在沼,聽聰知正而名山出龍,貌恭體仁則鳳皇來儀.關于鳳凰《釋鳥》云:“鶠,鳳。其雌皇。”是雄曰鳳,雌曰皇也。《說文》云:“鳳,神鳥也。天老曰:鳳象麟前、鹿后、蛇頸、魚尾、龍文、龜背、燕頷,雞喙,五色備舉,出於東方君子之國,翱翔四海之外,過昆侖,飲砥柱,濯羽弱水,暮宿風穴,見則天下大安寧。字從鳥,凡聲。鳳飛,則群鳥從以萬數,故鳳古作朋字。”《山海經》曰:“丹穴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鶴,五采而文,名曰鳳。首文曰德,翼文曰順,背文曰義,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大安寧。”京房《易傳》曰:“鳳皇高丈二,漢時鳳皇數至。”《漢書》云:“高五六尺。”郭璞云:“小之形未詳。”翙翙與其羽連文,則是羽聲也。言眾多者,以鳳鳥多,故羽聲大".《尚書正義》曰:雄曰鳳,雌曰皇,靈鳥也。儀,有容儀。備樂九奏而致鳳皇,則馀鳥獸不待九而率舞.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