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近有關白酒的新聞
茅臺鎮醬酒部落集體漲價了!醬香型白酒這架勢又要卷土重來咯!
那就得說茅臺了,最近茅臺酒的股價創新高,達到每股4百多再看看別人怎么說的。
2,中國白酒論壇
去除,為什么。現在白酒標準已經取消雜醇油的含量限制---不存在不合格的問題了。怕上頭,對。雜醇油有糧食香,但容易上頭。去除方法,普通蒸餾方法沒有明顯效果,蒸餾塔若控制水平不高都提前(去除)效果不好。玉米原料雜醇油多,高粱酒少。兩者混合吧。關鍵---沒用。
3,宗慶后逆勢殺入 白酒嚴冬遇春風
我只看帖不說話 今天沒忍住 樓主的酒確實不錯
看者別人做推廣,自己不行動的人多 所以酒是越來越難賣了
天啊. 酒越來越難賣 怎么辦?
好酒是要分享給朋友們的
回復一下 支持你了
4,中國傳統白酒研究重大突破新聞發布會到底說沒說董酒抗癌 搜
發布會是宣布了白酒科研的重大成果,即白酒中脂肽類化合物的發現,然后在論述脂肽類化合物的作用中,提到了其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腫瘤、抗凝血、降膽固醇的藥用功效。在那篇科研數據中,提到董酒相關物質的含量,就這樣。所以這事兒的關鍵不是董酒能抗癌,而是對白酒、對釀造工藝的進一步清楚。
搜一下:“中國傳統白酒研究重大突破”新聞發布會到底說沒說董酒抗癌?
5,中國酒業發展狀況
我國釀酒工業面臨的形勢1、飲料酒消費結構的變化及走向 隨著人們消費水平和消費習慣的變化,追求保健、安全、綠色的需求日益增強,烈性酒的產量將逐漸下降,啤酒、葡萄酒和黃酒以及果露酒的需求量將擴大,其產量必將趨向上升,白酒的低度化已成定局,葡萄酒與黃酒因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和低度、營養、保健等功能,其作為國際通暢型的酒種,更是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估計在“十五”期間將有較大的發展。
市場飽和供大于求 是目前的狀況
6,中國老八大名酒排名如何
中國老八大名酒依次是五糧液、古井貢酒、瀘州老窖特曲酒、全興大曲酒、茅臺酒、西鳳酒、汾酒、董酒,這些酒酒質清澈通透,酒花均勻光滑,味道綿柔清冽,讓人回味無窮。四大名酒、老八大、新八大、十三大、十七大。在酒圈子中,總會有一些這樣的專業術語,讓初入門者難以分清頭緒。所有的名酒,都與中國的評酒會有關系。從建國后,中國—共舉辦了五屆評酒會,評選出來的八大酒酒質清澈通透,酒花均勻光滑,味道綿柔清冽,讓人回味無窮。五糧液(60度),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酒廠;古井貢酒(65度),安徽省亳縣古井酒廠;瀘州老窖特曲酒(60度),瀘州市瀘州酒廠;全興大曲酒(59度),四川省成都酒廠;茅臺酒(55度),貴州省仁懷縣茅臺鎮茅臺酒廠;西鳳酒(65度),陜西省鳳翔縣柳林鎮西鳳酒廠;汾酒(65度),山西省汾陽縣杏花村汾酒廠;董酒(60度),貴州省遵義酒精廠。
7,白酒含有塑化劑這是最近的新聞報道而且據說國家對白酒都沒有納
中國酒協:白酒企業有能力完全解決塑化劑問題胡笑紅2012-11-22 04:11 昨天,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了對酒鬼酒的檢測報告,其中DBP(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俗稱塑化劑)最高檢出值為1.04mg/kg,但對是否超標未做定論。>>官方發布尚未發現人為添加湖南省產商品質量監督檢驗院的檢測報告顯示,50度的酒鬼酒樣品中DBP最高檢出值為1.04mg/kg。湖南省質監局已經督促企業查明產出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的原因,認真進行整改。 質檢部門也已部署進一步對全國白酒生產企業進行深入排查,要求企業從源頭抓緊進行整改,包括采取調整工藝設備、更換接觸材料和產品包裝等措施,并向監管部門報告。監管部門堅持從嚴監管,發現任何違法行為,一律依法嚴格查處。 湖南省質監局法規宣傳處副處長戴琪昨天表示,到目前為止,未發現曝光企業有人為添加塑化劑行為。 與此同時,國家質檢部門近期組織開展了對白酒中塑化劑的風險監測。目前已完成監測的國產白酒樣品中,有部分樣品檢出微量塑化劑,其中主要是DBP;同時監測的進口蒸餾酒樣品中,也有部分樣品檢出微量塑化劑。但均未發現有人為故意添加情況。無法判斷是否超標2011年6月衛生部簽發的551號文件《衛生部辦公廳官員通報食品及食品添加劑中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最大殘留量的函》,這份文件規定DBP的最大殘留量為0.3㎎/㎏。如果按此標準計算,酒鬼酒塑化劑超標247%。 “衛生部沒有將塑化劑指標正式列入白酒產品的標準,從法律角度講,沒法判斷是否超標。”戴琪告訴記者,衛生部在2011年6月發布了“關于通報食品及食品添加劑中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最大殘留量的函”中規定了塑化劑的最大殘留量。“這個函由于不是法律、法規,對企業并沒有法律約束力。” 據了解,目前,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我國及其他國家均未專門制定酒類中塑化劑的限量標準。是否有害取決于攝入量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根據國際通用風險評估方法和歐洲食品安全局推薦的人體可以耐受攝入量,以媒體報道的酒鬼酒中DBP含量為1.08mg/kg計算,按照我國人均預期壽命,每天飲用1斤,其中的DBP不會對健康造成損害。 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不允許直接添加在食品中,但是可從塑料制品中遷移到環境或食品中,在環境中廣泛存在,在空氣、水和食品中均可能檢出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人體可通過環境、膳食和飲水等多種途徑攝入這類物質。 食品安全專家董金獅昨天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塑化劑對人體的危害程度不能單以其超標量來定論,還要看消費者是否存在大批量地或長期攝入的情況。------早間新聞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