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裕簡歷,張裕紅酒的資料

1,張裕紅酒的資料

這個問題太籠統的 給你一個大概解答 張裕酒高檔的是酒莊酒,分別是愛斐堡酒莊,卡斯特酒莊,冰酒酒莊,凱利酒莊的產品 中檔的是解百納,分別大師級,珍藏級,特選級,優選級 低檔的是干紅,分別為特選級干紅和優選級干紅 最低端的是葡萄酒,也就是甜酒

張裕紅酒的資料

2,求三國演義中的名人介紹

劉備 漢昭烈帝劉備(161年—223年),字玄德,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三國時期蜀漢的建國者。 生平 劉備,蜀漢的開國皇帝,相傳是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劉備少年喪父,與母親販鞋織草席為生。十五歲時外出求學,與同宗劉德然、公孫瓚拜盧植為師,并與公孫瓚結為好友。 184年,黃巾民變爆發,受到商人張世平、蘇雙資助,劉備組織起義兵,跟隨鄒靖討伐黃巾軍,立下戰功,被任為安喜尉。后因不滿因公到來的督郵行事,將其捉拿、打,然后棄官逃亡。 后諸侯割據,劉備勢力弱小,經常寄人籬下,先后投靠過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等人,幾經波折,卻仍無自己的地盤。赤壁之戰之際,劉備聯吳抗曹,取得勝利,從東吳處“借”到荊州,迅速發展起來,吞并益州,占領漢中,建立蜀漢政權。后關羽戰死,荊州被孫權奪取,劉備于稱帝后伐吳,在夷陵之戰中被陸遜擊敗,病逝于白帝城,臨終托孤于諸葛亮。 后來,大將軍何進派毋丘毅到丹楊募兵,劉備也在途中加入,到下邳時與賊戰斗有功,任為下密縣丞,不久又辭官。190年,再被任為高唐縣尉、縣令,更加入了討伐董卓戰役。不久,被賊兵打敗,投奔公孫瓚,被表為別部司馬,與田楷一同防御袁紹,因功被封為平原縣令、平原相。 關羽 關羽(?? —219年),約生于東漢桓帝年間,字云長,本字長生,河東解縣人(今山西運城市)。三國時期蜀漢著名將領。死后受民間推崇,又經歷代朝廷褒封,被人奉為關圣帝君,佛教稱為伽藍菩薩。三國時期蜀國名將。被后來的統治者崇為“武圣”,與號為“文圣”的孔子齊名。 關羽少年時勇武有力,嫉惡如仇。當地民間傳說,關羽為打鐵的,也有說是賣豆腐的,反正是出身于下層社會。還有傳說關羽最早并不姓關,因他殺了人才更名改姓。那年關羽剛19歲,他從下馮村來到解州城,想求見郡守,陳述自己的報國之志。可是,郡守因他是無名之輩,拒不接見。當晚,他住在縣城旅館里,聽到隔壁有人哭,一問才知這個哭的人叫韓守義,他的女兒被城里惡霸呂熊強占蹂躪。呂熊是個員外,勾結官宦,欺男霸女。當時,解州城由于靠近鹽池,地下水是咸的,不能食用,只有幾口甜水井散落在城里各處。呂熊叫手下人將城里的甜水井都填了,只剩下他家院里的一口甜水井。還規定了一條,凡是來挑水的人,只準年輕貌美的女人來,否則不許進。進來的年輕女人,不是被他調戲,就是被他奸污。大家氣恨,但因呂熊財大氣粗,誰也奈何不得。韓守義的女兒讓呂熊霸占后,氣得老人叫天不應,呼地不靈,只好獨自悲泣。關羽聽罷,怒火中燒,提著寶劍闖進呂家,殺了呂熊和他一家,解救了姓韓的姑娘和其他良家婦女。之后,他連夜逃往他鄉。途中路過潼關時遭到守關軍官盤問,情急之中他手指關口說自己姓“關”,以后就再未改變。 張飛 張飛(公元168年—221年),字益德(《三國演義》中字翼德),涿郡人(今河北涿州)。三國時期蜀漢的重要將領。是演義中桃園結義的老三。 生平 184年,黃巾起義,劉備在涿縣組織起了一支義勇軍參與撲滅黃巾軍的戰爭,關羽與張飛同在其中。三人情同兄弟,劉備坐下時,二人常不辭辛勞隨身守護,有時一站就是大半天。劉備輾轉擔任許多官職后,投奔昔日同窗公孫瓚,劉備被封為平原相,時關羽、張飛任別部司馬,分統部曲。 198年,曹操擊敗呂布,被任命為中郎將。后來劉備再依袁紹、劉表 ,最后屯兵于新野。幾年后,劉表死,曹操南下,劉備棄新野行陸路南逃,曹操派人追了一日一夜,在當陽碰上,劉備棄妻先逃,張飛帶領二十騎拒后,張飛斷橋、立于河邊,大叫:“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赤壁之戰后,劉備奪下荊南,任命張飛為宜都太守、征虜將軍,封新亭侯,后轉到南郡。 后來劉備入益州,不久與劉璋反目。213年,張飛、諸葛亮、趙云等領荊州兵入蜀增援。到達江州,遇上劉璋大將嚴顏,嚴顏被張飛生擒,嚴顏拒降的豪氣感動了張飛,被張飛引為上賓。大軍繼續分定諸郡縣,后推進至成都,與劉備會合。劉備成為蜀主,賜張飛黃金五百斤,銀千斤,錢五千萬,錦緞千匹。 218年,曹操擊敗張魯后,曹營名將張郃率軍進入益州東北部,此地雖屬益州但向來為張魯的領地。劉備遂任張飛為巴西太守,出兵爭奪,兩軍對持五十多日。后來,張飛率精兵萬多人,邀張郃軍交戰,因山道狹窄,前后不能相救,張郃大敗,棄馬與十余人爬山退還南鄭。此戰不僅拓增劉備方領土,更使保住蜀地門戶,使益州轉危為安。張飛隨即參與攻打漢中的戰事。219年,劉備據有漢中,稱漢中王,拜張飛為右將軍,假節鉞。不久,關羽被孫權所殺。 姓名: 曹操 在世: 155年-220年3月15日 生平 曹操,一名吉利,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國東漢末年軍事家、政治家及詩人。出生于一個顯赫的宦官家庭。曹操的祖父曹騰,是東漢末年宦官集團十常侍中的一員。父親曹嵩,是曹騰的養子。曹嵩的出身,當時就搞不清楚,所以陳壽稱他:“莫能審其生出本末”,但也有人認為他是夏侯氏之子。曾先后任司隸校尉、大司農、太尉等官。 曹操是曹嵩的長子,他“少機警,有權數”,自幼博覽群書,善詩詞,通古學。曹操也有過人的武藝。曹操“任俠放蕩,不治行業”,未被時人所重,但素以知人名世的太尉橋玄一見曹操就大為驚奇,說:“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隨之,橋玄又讓曹操去拜訪漢末主持“月旦評”的名士許邵,許邵評價曹操說:“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由此,曹操漸知名于世。 靈帝熹平三年(174),二十歲的曹操被舉為孝廉,入洛陽為郎。不久,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洛陽為東漢都城,是皇親貴勢聚居之地,很難治理。曹操一到職,就申明禁令、嚴肅法紀,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懸于衙門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殺之”。皇帝寵幸的宦官蹇碩的叔父違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立即處死。于是,“京師斂跡,無敢犯者”。 靈帝中平元年(184),黃巾起義爆發,曹操被拜為騎都尉,受命與盧植等人合軍進攻潁川黃巾軍,結果大破黃巾軍,斬首數萬級。隨之遷為濟南相。濟南相任內,曹操治事如初。濟南國(今山東濟南一帶)有縣十余個,各縣長吏多依附貴勢,貪贓枉法,無所顧忌。曹操之前歷任國相皆置之不問。曹操到職,大力整飭,一下奏免長吏八名,濟南震動,貪官污吏紛紛逃竄。“政教大行,一郡清平”。當時正是東漢政治極度黑暗之時,曹操不肯迎合權貴,遂托病回歸鄉里,春夏讀書,秋冬弋獵,暫時隱居了。 中平五年(188),漢靈帝為鞏固統治,設置西園八校尉,曹操因其家世被任命為八校尉中的典軍校尉。 中平六年(189),董卓進入洛陽,廢少帝,立獻帝劉協,后又殺太后及少帝,自稱相國,專擅朝政。曹操見董卓倒行逆施,不愿與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師洛陽(今河南洛陽東北)。 曹操到陳留后,“散家財,合義兵”。組織起一支五千人的軍隊,準備討伐董卓。 獻帝初平元年(190)正月,關東州郡牧守起兵討伐董卓,共推袁紹為盟主。曹操以行奮武將軍的身份,參加討董軍。二月,董卓脅迫獻帝遷都長安(今陜西西安西北),自己留居洛陽抵御關東軍。董卓之涼州軍驍勇善戰,關東軍十余萬人駐酸棗(今河南延津北)一帶,無人敢向洛陽推進。曹操認為董卓“焚燒宮室,劫遷天子,海內震動”,應趁機與之決戰,遂獨自引軍西進。曹操行至滎陽汴水(今河南滎陽西南),與董卓軍遭遇,大敗,士卒死傷大半,自己也被流矢所傷。回至酸棗,曹操建議諸軍各據要地,再分兵西入武關(今陜西丹鳳東南),圍困董卓,關東諸將不肯從。 關東諸軍名為討董卓,實際各自心懷鬼胎,意在伺機發展自己勢力。不久,諸軍之間發生摩擦,相互火并。 初平三年,司徒王允與呂布在長安定計殺掉董卓,董卓部將李傕、郭汜等攻陷長安,殺王允,進攻呂布,關中也陷入戰亂。是時,州郡牧守各據一方,形成諸侯割據的局面。 初平三年,青州黃巾軍大獲發展,連破兗州郡縣,陣斬兗州刺史劉岱。濟北相鮑信等迎曹操任兗州牧。曹操和鮑信合軍進攻黃巾。鮑信戰死。曹操“設奇伏,晝夜會戰”,終于將黃巾擊敗。獲降卒三十余萬,人口百余萬。曹操收其精銳,組成軍隊,號“青州兵”。 獻帝初平四年(193)秋,曹操進兵徐州(治郯,今山東郯城),向東南擴展勢力。徐州牧陶謙退守郯縣。不久曹操軍糧將盡,撤圍回軍。次年夏,曹操再征徐州,略地至東海。曹操征徐州期間,所過大肆殺戮,一路上“雞犬亦盡,墟邑無復行人”。 曾參加討董卓之戰的陳留太守和曹操部將陳宮對曹操不滿,遂叛操,迎呂布為兗州牧。呂布為當時名將,先為董卓部將,曾與王允定計誅殺董卓。 當時只有鄄城(今屬山東)和東郡的范(今山東范縣東南)、東阿(今山東陽谷東北)兩縣尚在曹操掌握之中,分別由司馬荀彧和壽張令程昱、東郡太守夏侯敦等堅守,形勢異常危急。曹操從徐州趕回,聽說呂布屯于濮陽,遂進軍圍攻濮陽。二軍相持百余日,蝗災大起,雙方停戰,曹操軍還鄄城。 興平二年(195)夏,曹操整軍再戰呂布,于巨野(今山東巨野南)大破呂布軍,呂布逃往徐州投靠劉備。 曹操從陳留起兵到興平二年將呂布、張邈趕出兗州,經過六年的經營,終于有了自己的一塊根據地。曹操起兵之初,僅有數千人,出任東郡太守前后,他陸續延攬一些擁有宗族、部曲等家兵的豪強地主歸附自己,后擊潰青州黃巾軍,又收其精銳組成“青州兵”。這樣,曹操又有了一支頗具戰斗力的軍隊。根據地和軍隊,是曹操得以成事的基本條件。 獻帝劉協自被董卓劫至長安后,一直處于顛沛流離之中。建安元年七月,獻帝終于回到洛陽,洛陽經董卓之亂,已是一片廢墟。百官沒有地方居住,“披荊棘,依丘墻間”,洛陽也沒有糧食,“州郡各擁強兵,而委輸不至,群僚饑乏,尚書郎以下自出采稆,或饑死墻壁間”。 早在初平三年(192),曹操的謀士毛玠就向曹操提出了“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軍資”的戰略性建議,曹操深以為是。建安元年八月,曹操親至洛陽朝見獻帝。隨即挾持漢帝遷都許昌。從此,曹操取得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優勢。這是曹操政治上的一大成功。 漢魏之間,社會生產遭受嚴重破壞,出現大饑荒。這一時期,糧食供應成為各軍事集團最大的問題,因軍糧不足而無敵自破者不可勝數。 建安元年,曹操采納部下棗只等人的建議,利用攻破黃巾所繳獲的物資,在許下募民屯田,當年即大見成效,得谷百萬斛。于是曹操命令在各州郡設置田官,興辦屯田。屯田有效地解決了曹操集團的糧食問題,所以曹操說:“后遂因此大田,豐足國用,摧滅群逆,克定天下”。 在興置屯田的同時,曹操采取各種措施,扶植自耕農經濟。針對當時人口流失,田地荒蕪的情況,曹操先后采取招懷流民、遷徙人口、勸課農桑、興修水利、檢括戶籍等辦法,充實編戶,恢復農業生產。此外,曹操還陸續頒布法令,恢復正常租調制度,防止豪強兼并小農。建安五年(200),曹操頒布新的征收制度,到建安九年,又明確:“其收田租畝四升,戶出絹二匹,綿二斤而已,他不得擅興發。”曹操前后實行的這一系列措施,使瀕于崩潰的自耕農經濟不斷得到了恢復和發展。這成為曹操集團的雄厚經濟基礎。 通過以上二項措施,曹操統治區的農業生產迅速恢復。這是曹操在經濟上的一大成功。 迎獻帝、遷都于許和恢復農業生產是曹操得以成功的兩個重要條件。 從建安二年起,曹操利用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東征西討,開始了他翦滅群雄,統一北方的戰爭。 其時,在曹操的北邊,是占有冀、并、幽、青四州的袁紹;南邊,是占據揚州的袁術;東南,是占據徐州的呂布;正南,是占據荊州的劉表;西邊,是關中諸將。此外,董卓部將張濟之侄張繡投降劉表后,屯駐于宛縣(今河南南陽),對許都形成威脅。 建安三年(198)九月,曹操東征徐州,進攻久與他為敵的呂布。在曹軍攻勢之下,呂布軍上下離心,十二月,呂布將侯成、宋憲等生擒呂布謀士陳宮歸降曹操。呂布見大勢已去,下城投降。曹操將呂布、陳宮處死,收降呂布將臧霸、孫觀等人,初步控制了徐州。 當時,群雄實力最強的是袁紹。曹操預作布置,命在青州有潛在影響的臧霸等人攻入青州,占領齊(治今山東臨淄)、北海(治今山東壽光東南)等地,鞏固右翼;又命大將于禁屯軍黃河南岸,監視袁軍。不久,張繡聽從謀士賈詡之計,投降曹操,曹操大喜,拜張繡為揚武將軍,解除了后顧之憂。這年十二月,曹操自率軍屯于官渡(今河南中牟北),準備迎擊袁紹。 劉備在徐州牧陶謙死后,曾一度出任徐州牧,后徐州被呂布攻占,劉備投奔曹操。曹操認為劉備是個英雄,先后表他為豫州牧、左將軍。曹操攻占徐州不久,淮南袁術準備逃往青州往依袁紹,曹操派劉備去截擊。建安五年正月,董承等人謀誅曹操事泄,被曹操殺掉。劉備遂襲殺徐州刺史車胄,占據徐州。 曹操為了免于將來同袁紹作戰時前后受敵,決定先消滅在徐州立足未穩的劉備。時諸將皆怕袁紹乘機來攻許都,曹操對此胸有成竹,說:“劉備,人杰也,今不擊,必有后患。袁紹雖有大志,而見事遲,必不動也。”遂進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破劉備,劉備逃奔袁紹。 袁紹是當時北方最強大的一股勢力,也是曹操統一北方最強大的敵人。袁氏一門,自袁紹曾祖袁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門生故吏遍于天下”,勢力本就很大,后袁紹取得冀、并、幽、青四州之地,實力大增,有軍隊數十萬人。袁紹以其長子譚、次子熙、外甥高干分守青、幽、并三州,后方穩固,兵精糧足,根本不把曹操放在眼里。他挑選精兵十萬、戰馬萬匹,志在一舉消滅曹操。建安五年二月,袁紹命大將顏良等人進兵白馬(今河南滑縣北),自率大軍進屯黎陽(今河南浚縣東),向曹操發動進攻。 曹操的實力比袁紹弱得多。曹操所占的大河以南地區,地盤既小,又是四戰之地,殘破不堪,還沒有完全恢復,物資比不上袁紹那樣豐富。曹操的兵力也遠不及袁紹,其總兵力大概不過幾萬人,投入前線的兵力據《武帝紀》說“兵不滿萬,傷者十二三”。劉宋裴松之認為此數不準確,操之兵力不會如此之少,但曹操兵力遠遜于袁紹卻是毫無問題的。袁紹大軍來攻,許都震動。曹操安慰眾將說:“吾知紹之為人,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眾令不一,土地雖廣,糧食雖豐,適足以為我奉也。”曹操對袁紹有很深的認識,他敢于在袁紹將要大軍壓境之時抽身去進攻劉備,正是基于這種認識之上。 建安五年二月,袁軍顏良等人圍攻白馬,拉開了大戰的序幕。四月,曹操親自率兵北上解白馬之圍,他采納謀士荀攸之計,先進軍延津(今河南延津北,在白馬以西),做出要渡河襲擊袁軍的態勢,吸引袁軍分兵西向,然后突然轉向兼程去救白馬。曹操軍突然殺到,袁軍措手不及,顏良被曹軍殺死,袁軍大敗,白馬之圍遂解。曹操救出白馬軍民,沿黃河西撤。袁紹聞知,立即渡河追趕曹操。曹操見追兵漸近,命軍士解鞍放馬,并置輜重于道。袁軍追兵大至,爭搶輜重,陣形混亂。曹操率領僅有的騎兵突然殺出,大破追兵,陣斬袁紹另一大將文丑。顏良、文丑為袁軍名將,二戰分別被殺,袁軍大震。曹操初戰得勝,主動撤軍,繼續扼守官渡。 八月,袁紹大軍連營而進,東西數十里,依沙堆為屯,進逼官渡。曹操分兵堅守營壘,伺機而動。袁軍向曹營發動猛攻,先是作高櫓、起土山,由上向曹營中射箭,接著又挖地道,欲從地下襲擊曹營,皆被曹操以相應辦法擊破。兩軍一攻一守,相持近二個月。久戰之下,曹操處境極為困難。 十月,袁紹從河北運來糧草萬余車,派大將淳于瓊等帶萬余人看守,屯于離袁紹大營四十里的烏巢。恰好這時袁紹謀士許攸來投曹操,獻計讓曹操偷襲烏巢。曹操大喜,親率精銳步騎五千人,乘夜從小路偷襲烏巢。曹操軍至烏巢,命四面放火,袁軍大亂,淳于瓊拒營死守。袁紹聞知,急忙派兵救授,曹操左右見“‘賊騎稍近,請分兵拒之。’操怒曰:‘賊在背后,乃白!’士卒皆殊死戰,遂大破之,斬瓊等,盡燔其糧草”。當袁紹聽說曹操襲擊烏巢時,認為這正是攻破曹操大營的好機會,因此派去的援兵很少,而以重兵圍攻曹操大營。但曹營未破,烏巢敗訊已經傳來,袁軍潰散,大將張郃等人投降曹操。袁紹棄軍逃回黃河以北。于是曹軍大獲全勝,斬首七萬余級,盡獲袁軍輜重圖書珍寶。曹操清點袁紹書信,得到自己部下寫給袁紹的信,盡燒之,說:“當紹之強,孤猶不能自保,而況眾人乎?” 從客觀條件上說,曹操本處于劣勢,但由于他能正確分析客觀條件,善于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所以能揚長避短,采用正確的戰略戰術,使戰爭向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轉化,經過自己主觀上的努力,終于贏得了勝利。 官渡一戰,曹操擊潰了最大敵人袁紹,由他統一北方已是大勢所趨。 建安七年,袁紹病死,袁紹的兩個兒子袁譚、袁尚不和,發生火并。袁譚不敵袁尚,向曹操乞降。 建安九年二月,曹操乘袁尚出兵攻打袁譚之機,進軍圍攻鄴城。袁尚率軍回救,依滏水(今滏陽河)為營,曹操進軍將其營寨包圍。袁尚害怕,請求投降,曹操不許。袁尚乘夜逃跑,袁軍潰散。袁尚逃奔中山(今河北定縣)。曹操命人拿著繳獲袁尚的印綬節鉞招降鄴城守軍,城中斗志崩潰。鄴城遂被曹操攻破。第二年正月,曹操又以負約為名,攻滅袁譚,冀州平定。于是,曹操讓還兗州牧,改任冀州牧。 袁尚兵敗后,逃奔幽州刺史袁熙。不久。袁尚、袁熙又逃奔三郡烏桓。 建安十二年,曹操為了肅清袁氏殘余勢力,也為了徹底解決三郡烏桓入塞為害問題,決定遠征烏桓。漢末,遼西、遼東、右北平三郡烏桓結合,是為三郡烏桓,其首領為遼西部的蹋頓。三郡烏桓與袁氏關系一直很好,并屢次侵擾邊境,擄掠人口財物。這年五月,曹操親率大軍到達無終(今河北薊縣)。時正雨季,道路積水,“淺不通車馬,深不載舟船”。曹操從無終人田疇之議,改從一條久已斷絕,但“尚有微徑可尋”的路線進軍。在田疇的引導下,曹操大軍登徐無山(今河北玉田北),出盧龍塞(今河北喜峰口附近一帶),“塹山堙谷五百余里”,直指烏桓老巢柳城(今遼寧朝陽南)。曹軍進至離柳城不足二百里時,烏桓才發現,于是蹋頓與袁尚、袁熙等人率數萬騎兵迎擊。八月,二軍相遇,時曹軍輜重在后,“被甲者少,”而放軍軍勢甚盛。曹操登高了望,見敵軍雖多,但陣勢不整,遂命大將張遼為前鋒,乘敵陣稍動之機,向敵軍發動猛攻。烏桓軍大亂,曹軍陣斬蹋頓,大獲全勝,胡、漢降者二十余萬,袁尚等人逃奔割據平州的公孫康。這時,有人勸曹操乘勢進擊公孫康,曹操說:“吾方使康斬送尚、熙首,不煩兵也。”遂率軍還師。不久,公孫康果然斬殺袁尚、袁熙,并將其首級獻與曹操。諸將不明所以,曹操說:“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則并力,緩之則自相圖,其勢然也。”于是,曹操攻破三郡烏桓,也徹底肅清了袁氏勢力。 建安十三年六月,曹操恢復丞相制度,并自任丞相。 曹操基本平定北方后,兵鋒轉而南向。建安十三年七月,進軍南征荊州劉表。八月,劉表病死,其子劉琮接任荊州牧。九月,曹操大軍進至新野(今屬河南),劉琮以為無法抵擋,舉荊州之眾投降曹操。這時,官渡之戰后投奔劉表的劉備屯駐于樊城(今湖北襄樊),聽說劉琮投降,便率軍向江陵(今屬湖北)撤退。江陵為荊州重鎮,存有大量軍用物資。曹操聽說,怕江陵落入劉備之手,遂親率五千騎兵從襄陽(今湖北襄樊)疾馳三百里,在當陽長坂(今湖北當陽東北)將劉備追上,并將其軍擊潰,隨后進占江陵。 由于曹操的進軍威脅了孫權的統治,孫權命大將周瑜率軍三萬,與劉備聯軍抵抗曹操。 曹操自江陵東下,至赤壁(今湖北武昌縣西赤磯山)與孫、劉聯軍接戰不利,暫駐軍于烏林(今湖北洪湖縣東北,長江北岸鄔林磯),與對方隔江對峙。 周瑜用詐降之計,命大將黃蓋率小戰船十艘,上裝柴草,灌以膏油,假稱投降,向北岸而進,至離曹營二里之處時,各船一齊點火,然后借助風勢,直向曹軍沖去,曹軍大敗,舟船被燒。曹操率軍從華容道(今湖北監利西北)陸路撤回江陵。遂撤軍北還。 赤壁大敗后,曹操采取一些措施,穩定內部。建安十五年春,曹操下《求賢令》,說:“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曹操提出不拘品行、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目的是盡量把人材收羅到自己身邊。 建安十六年,曹操開始對關中用兵。三月,曹操遣司隸校尉鍾繇率大將夏侯淵以討伐漢中(治南鄭,今陜西漢中東)張魯為名進兵關中。關中馬超、韓遂、楊秋等十部心生疑懼,一時俱反。曹操立即派大將曹仁進攻關中,馬超等人屯據潼關。七月,曹操率大軍親征關中。九月,大破關中諸軍,馬超、韓遂逃至涼州,楊秋逃至安定(治臨涇,今甘肅鎮原南)。十月,曹操進軍安定,楊秋投降,關中地區基本平定。 建安十八年,曹操起兵號稱四十萬,親自南征孫權。次年正月,曹軍進至濡須口(今安徽巢縣東南),攻破孫權設在江北的營寨,生擒其將公孫陽。孫權親率軍七萬,前至濡須口抵御曹軍。二軍相持月余,各無所獲。曹操見孫權軍容嚴整,自己難以取勝,遂撤軍北還。五月,獻帝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割冀州的河東、魏郡等十郡以為魏國封地。曹操封魏公后,所任丞相和冀州牧如故,權勢愈來愈大。七月,曹操建魏國社稷宗廟,又在魏國內設置尚書、侍中。 建安二十年三月,曹操見劉備已取得益州,而漢中是益州門戶,“若無漢中,則無蜀矣”,劉備必然要攻取漢中。于是曹操搶先一步,率十萬大軍親征漢中張魯。七月,曹操大軍進至陽平關(今陜西沔縣西北)。張魯聽說陽平關失守、逃往巴中。曹操進軍南鄭,盡得張魯府庫珍寶。十一月,張魯出降曹操,漢中遂為曹操所有。 曹操主力退出漢中后,劉備隨后向漢中發動進攻。建安二十三年,劉備親率大軍進至陽平關,夏候淵等人與劉備夾關對峙。七月,曹操親率大軍趕往關中,坐鎮長安,以便隨時指揮漢中戰局。建安二十四年正月,劉備自陽平關南渡沔水(今漢水),依山而進,駐軍于定軍山(今陜西沔縣東南),夏侯淵出兵與劉備爭奪地勢,被劉備殺掉,曹軍大敗。曹操遂放棄漢中,軍隊全部撤回長安。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曹操剛剛從漢中撤出,劉備大將關羽就從荊州向他的東南防線襄、樊一帶發動了進攻。曹操聞知,立刻派大將于禁率兵往救樊城。八月,關羽乘洪水泛濫之機,大破于禁所統七軍,乘勢進軍,將樊城圍住。時樊城曹軍只有數千人,城被水淹,水面離城樓僅有數尺,曹仁率軍死守。曹操又派徐晃領兵去救樊城。十月,曹操從關中趕到洛陽,親自指揮救援樊城。 孫權因關羽處其上游,很不愿意讓關羽勢力發展,而且他早已有攻取荊州之心,于是聯結曹操,準備以大將呂蒙偷襲荊州要地江陵。曹操接信后,將這一消息通知曹仁,命他繼續堅守,自己進至摩陂(今河南郟縣東南),臨近指揮,又派兵十二營增援徐晃,命他反擊關羽。不久,呂蒙偷襲江陵得手。關羽撤兵,路上被孫權軍擒殺。 曹操在孫權擒殺關羽、取得荊州后,表孫權為驃騎將軍、荊州牧。孫權遣使入貢,向曹操稱臣,并勸曹操代漢稱帝。曹操將孫權來書遍示內外群臣,說:“是兒欲踞吾著爐火上耶!”曹操手下群臣乘機向曹操勸進。曹操自己還不想廢獻帝自立,他說:“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220),曹操還軍洛陽。當月,病死在洛陽,終年六十六歲。這年十月,曹丕代漢稱帝,國號魏,追尊曹操為太祖武皇帝。

求三國演義中的名人介紹

3,張裕集團的歷史

張裕集團的前身是 “張裕釀酒公司”,1892年,由著名愛國華僑實業家張弼士投資300萬兩白銀創辦,是中國第一個工業化生產葡萄酒的廠家。1994年,組建成立了煙臺張裕集團有限公司。1997年和2000年張裕B股和A股先后成功發行并上市,成為國內同行業中唯一同時發行A、B兩種股票的上市公司。 經過110多年的發展,張裕集團公司已經成長為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葡萄酒生產經營企業,至2004年末,張裕集團的總資產為23.7億元,凈資產為16.6億元。張裕集團的主要產品為葡萄酒、白蘭地、香檳酒、保健酒四大系列數百個品種。其產品在國內市場的綜合占有率為20%以上,連年保持行業第一。 近幾年來,張裕集團發展速度加快,以年均15%左右的速度增長,2004年,主要產品的產量為7萬余噸,實現銷售收入25億元,利稅6億元,利潤3億元,三項指標均居國內同行業首位,在行業總額中所占比例也都在30%以上。在2004年的中國酒業百強評選中,張裕集團以6億元的利稅總額進入釀酒行業十強,位列第七,這也是進入十強的唯一一家葡萄酒企業。

張裕集團的歷史

4,我要曹操劉備孫權的簡單介紹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及詩人。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身高約161cm。他的父親曹嵩為中常侍大長秋曹騰的養子,《三國志》記載他“莫能審其生出本末”,但有一說認為他本姓夏侯,因為后來曹嵩成為曹騰的養子,于是改姓曹氏,也有一說指其為曹騰堂兄弟之子。曹操年輕時即已文武雙全,《魏書》說他“才力絕人,手射飛鳥,躬禽猛獸,嘗于南皮,一日射雉獲六十三頭”。《三國志》說他“才武絕人”,“少機警,有權數”。由于年少時品行不端,任誰也不看好曹操的未來,只有梁國橋玄和南陽的保颙,一直暗中觀察著曹操。后來在橋玄的推薦下,曹操進一步和許劭深交。有一天曹操問起自己“是個什么樣的人物”許劭便說:“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據說曹操聽了之后,仰天大笑。174年曹操舉孝廉,任洛陽北部尉。177年任頓丘令,179年娶卞氏為妻,180年升為議郎。184年,在東漢王朝鎮壓黃巾軍起義的戰爭中起家,任騎都尉。由于鎮壓黃巾軍有功,升任濟南相,任職后罷免了貪污瀆職的高官將近八成,并嚴令禁止當時風行的宗迷信。后歷任東郡太守、都尉、典軍校尉等職。189年十二月董卓入京后,為了討伐董卓,曹操散盡家財征募義勇,自己揭竿起義。190年春,又進一步推舉袁紹為盟主,號召各地的群雄共襄盛舉,并兼任奮武將軍一舉。但董卓軍勢力強盛,諸侯不敢立于陣前與之交兵。曹操出于無奈,只得獨自進軍,結果于卞水遭到董卓部將徐榮擊敗。曹操身中流箭,坐騎也傷重不起,后得曹洪出讓自己的坐騎,才死里逃生。191年曹操討伐入侵東郡的黑山賊,被袁紹任命為東群太守。192年四月,董卓被義子呂布所殺。同年,青州的百萬黃巾大軍入侵兗州,殺死刺史劉岱,曹操再任擔任濟北相,并得到鮑信等人的推舉,接受兗州牧一職。后來黃巾賊交戰于壽張以東之際,鮑信不幸戰死,此事給曹操莫大的打擊,但歷經苦戰之余,終于大破敵軍。曹操一路追擊至濟北,最后降服了黃巾賊,并收編為子弟兵,又從中選出精,號稱“青州兵”。從此以后,無數的能士紛紛投效至曹操的帳下。同時,袁紹與袁術失和,后來袁紹與荊州的劉表聯手,袁術則與幽州的公孫瓚、徐州的陶謙相結以抗。這時的曹操是袁紹麾下的將領,劉備、孫堅也分別屈身于公孫瓚與袁術之下,受其差遣調度的客將。正當曹操協助劉表,大破袁術于各地之際,陶謙卻趁機攻打兗州東部的泰山郡,導致曹操的父親曹嵩被殺。針對這個事件,曹操于193年至194年間,二度討伐陶謙,并在徐州當地展開格殺勿論的大屠殺。《后漢書》對此事則描錄“男女數十萬人慘遭殺害,即便雞犬也不能幸免,泗水也因此堵塞不通。”196年聽取智囊荀彧等人建議,率軍進駐洛陽奉迎漢獻帝,“奉天子以令不臣”(演義作:挾天子以令諸侯),并遷都至許昌(早在曹操舉兵之前,袁紹智囊早就建議他迎接獻帝,但袁紹優柔寡斷未決,被曹操搶得先機)。197年征討張繡,張繡舉眾投降,之后因曹操納張濟之妻,張繡對這件事感到十分痛恨,曹操知道張繡對此事非常不悅,便設計要殺害張繡,但計劃泄漏,張繡于是襲擊曹操,曹操在長子曹昂與校尉典韋殿后下逃亡,但曹昂與典韋也陣亡。此一事件,不僅導致曹操失去了最中意的繼承人,同時雖無子嗣、視長子曹昂為己出的曹操正室丁夫人,也對曹操十分不諒解,最終導致兩人離婚,至死沒有復合。此事在曹操死前所立遺書中仍有提及。200年到207年間,經官渡之戰等戰役,打敗袁紹和其它割據軍閥,統一中國北部。建安十三年(208年)六月,被任命為丞相。十二月,于赤壁之戰中敗于劉備和孫權聯軍(赤壁戰后,曹操逃亡北方。曾感嘆:“若郭奉孝在,我不會敗的這么慘!”),從此奠定中國歷史上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212年,董昭等人推舉曹操為“魏公”,荀彧以忠于漢室立場提出反對。曹操答應荀彧永不作魏公,但因此曹操對荀彧不悅。正好荀彧曾從伏完手中收過獻帝抱怨曹操誅殺董承的信,曹操放荀彧到譙犒軍,在途中荀彧在壽春病死。另有一說曹操送一個空盒要荀彧自殺,逼死荀彧。213年,曹操自封為“魏公”。215年,攻滅漢中的張魯勢力。消滅張魯后,曹操快速地得到漢中,但劉備得悉曹操得漢中,危害蜀地安全,便和孫權平分荊州,回師益州。曹操見劉備無懈可擊,便班師回朝。216年,曹操再自封“魏王”,自加九錫,217年設天子旌旗,戴天子旒冕,出入得稱警蹕,并作泮宮。十月,再授賜十王冠、二彩帶,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他名義上雖仍為漢臣,實際上掌握等同于皇帝的權力和威勢,權傾朝野,漢獻帝形同手上傀儡隨意擺布。并任夏侯淵為征西將軍、曹仁為征南將軍,欲取荊蜀217年,劉備大舉進攻漢中,漢中之戰爆發。孫權也偷襲合肥,由于形勢緊張,曹操便在九月親自到長安坐鎮,與劉備相峙一年。219年正月劉備親自領軍和黃忠分進合擊,大破夏侯淵。漢中為劉備攻占,同年三月曹操親自揮軍欲奪回,一度還召集抽調鎮守北方的曹彰二十萬大軍增援,但都為劉備所敗,魏軍無功而返,劉備還派劉封、黃忠、趙云等將攻擊曹軍。至五月曹操便撤退至長安,劉備攻下房陵,派劉封順沔水攻占上庸。相傳曹操再度敗于劉備,此段心境為“雞肋—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典故。219年七月,劉備稱漢中王,封關羽為前將軍。關羽大舉攻進襄陽,進一步圍困曹軍大將曹仁殘軍于樊城,曹操派大將于禁、龐德援救,于禁向關羽投降,龐德則被關羽擒殺,關羽還另派遣軍隊包圍襄陽,一時威震華夏。當時曹操治郡下許多義軍早已受關羽遙控,更有許多叛亂都想引關羽為援。219年十月,曹操欲遷都避其鋒芒,司馬懿、蔣濟等勸阻,認為孫權必然不愿看到關羽坐大。孫權果然覬覦荊州而自請襲擊關羽后方。曹操仍不放心,動員鎮守合淝、居巢的張遼及兗州刺史裴潛、豫州刺史呂貢等將率軍救援樊城、在張遼解救曹仁前,關羽已退兵。曹操在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廿三庚子日(220年3月15日)死于洛陽,享年六十六歲。[1] 謚曰武王。二月廿一丁卯日(4月11日)葬高陵。[2]220年長子曹丕以魏篡漢,追尊曹操為太祖武皇帝。他是魏國的奠基人。著有《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軍事著作和《蒿里行》、《觀滄海》、《龜雖壽》等詩篇。后人并且輯有《曹操集》。蜀漢昭烈帝即劉備(161年-223年),字玄德,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三國時期蜀漢的建國者。相傳劉備是西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父親劉弘本為官員,但在劉備少時已逝。劉備便與母親賣草鞋、草席為生。175年,其母便叫他外出求學,與同宗劉德然加入東漢末大儒盧植門下求學,與公孫瓚同門、并與其結為好友。劉德然父劉元起常資助劉備。劉元起妻罵:“各是一家,怎可時常幫助他呢!”元起答:“我們宗族中有此孩兒,不是普通人啊。”但劉備不喜歡讀書,只喜歡穿著華美服飾,成天嬉犬游馬、酣歌醉曲為樂。平日沈默寡言,常以謙虛恭敬待人,只是情感很少表露于外。由于喜歡和豪杰游俠交往,許多年少者都趨附在他身邊。184年,黃巾之亂爆發,各州郡皆有義軍。劉備受到中山縣富商張世平、蘇雙等人的資助,也組織起義軍,跟隨鄒靖討伐黃巾軍,立下戰功,被任為安喜尉。后來,漢室有令:如因軍功而成為長吏的人,都要被選精汰穢,督郵到安喜要遣散劉備,劉備知道消息后,到督郵入住的驛站休息房舍求見,督郵稱疾不肯見劉備,劉備十分痛恨,捆綁督郵鞭打兩百后,棄官逃亡。后來,大將軍何進派毋丘毅到丹楊募兵,劉備也在途中加入,到下邳時與盜賊力戰立功,任為下密縣丞,不久又辭官。190年,投奔公孫瓚,公孫瓚隨即上表,保奏劉備為別部司馬,任為高唐縣尉、縣令,先加入了討伐董卓的戰爭。后卷入公孫瓚與袁紹間的斗爭,被袁紹與曹操軍打敗,轉與田楷一同防衛,數次立下戰功,被封為平原縣令、平原相。劉備平原外御賊寇,在內則屯糧分發給百姓,士以下的人,都可與他同席而坐,同簋而食,不會有所揀擇。據說郡民劉平不服從劉備的治理,唆使刺客前去暗殺。劉備毫不知情,還對刺客十分禮遇,刺客深受感動,不忍心殺害劉備,便坦露實情離去。《三國志》以“如此深獲眾人的信望”稱贊劉備。黃巾余黨管亥率眾軍攻打北海,北海相孔融被大軍所圍,情勢危急,便派太史慈突圍向劉備求救。太史慈對劉備說:“在下太史慈,只是東萊的一個鄙殘之人,北海相孔融與我非親族骨肉,也非鄉族朋友,只是以名聲、志向相識,有分災共患的義理。現今管亥制造暴動,北海被圍,孤窮而無援助,危在旦夕。以您的仁義之名,能救人之急。雖然小小的北海,仍然延頸恃仰,派慈冒著利刃,突破重圍,從萬死之中托附于您,只有您可以救存北海啊。”劉備驚訝的答道:“北海相孔融居然知道世上有劉備!”便立即派三千精兵隨太史慈去北海救援。黃巾軍聞知援軍至,都四散而逃,孔融逐得以解圍。后袁紹攻公孫瓚,劉備與田楷東屯齊。193年,曹操征討徐州,徐州牧陶謙節節敗退,曹操在徐州進行大屠殺。陶謙向田楷求救,劉備協同田楷一起前往相救。劉備軍中攙雜的千余幽州烏桓、異族騎兵,又有饑民數千人投靠,與陶謙將領曹豹屯在郯東,被曹操擊敗。后曹操因后方生事而撤退,陶謙特意送四千丹楊兵給劉備,劉備便依附陶謙,屯于小沛防備曹軍,并被表為豫州刺史。194年,陶謙病死,死前曾對別駕從事麋竺說:“如非劉備不可能安定這州。”麋竺便率人迎劉備入主徐州,但劉備卻推辭,陳登對劉備游說:“現今漢室漸趨衰敗,海內傾覆,能立功業、立職掌,就在于今日。我們州中殷實富足,戶口百萬,希望能屈就使君掌管州中之事。”劉備回說:“袁公路就近在壽春,此人為四世五公,海內民心都歸向他,你可以將州給他管理。)”陳登答:“袁術驕縱、奢華,不是治理亂世的君主。現今我們希望為使君結合十萬步騎,上可以輔佐皇上而救濟人民,成就春秋五霸般的功業,下可以割據一方,守住土地,在竹帛上書寫功績。若是使君不答許,在下也未敢聽從使君。”而北海相孔融仍對劉備說:“袁公路豈是憂慮國事而忘家的人?只是墳墓中的枯骨,不足以在意。今日的事,是百姓讓與賢能,天意讓與你而不取,難免有不可追的悔恨。”最后劉備也答允,并領徐州州牧。195年,呂布被曹操打敗來投靠,劉備善待禮遇他。呂布見劉備,對劉備極為尊敬,說:“我與你是站在同一邊的人。我見關東軍起兵,想要誅殺董卓。后來我殺了董卓向東走,關東諸將卻沒有一個安置我,更加要殺死我啊。”請劉備于帳中坐,并令妻子行禮,酌酒飲宴,又稱呼劉備為其弟。劉備見呂布胡言亂語,外表上雖不當一回事而心里卻對其有所戒備。最后劉備仍讓呂布屯于小沛。建安元年(196年),袁術進攻徐州,獲得曹操任命為鎮東將軍的劉備出兵迎擊,與袁術大戰,互有勝負,于盱眙、淮陰擋著袁軍。曹操為拉攏劉備并對抗袁術,向獻帝上表劉備之功,朝廷拜為鎮東將軍、宜城亭侯。相持經一個月,呂布乘機偷襲攻占下邳,下邳守將曹豹趁機倒戈,將守將張飛趕走,占據下邳,擄獲劉備的妻子,迎接呂布入主徐州。劉備只好轉戰海西,途中遇上楊奉、韓暹等賊軍在徐、揚二州之間作惡,劉備便與其決戰,一舉大破,楊奉、韓暹其盡為劉備所斬。后來劉備與呂布議和,呂布歸還他的妻子,準他在小沛屯兵。劉備返回小沛后,立即收編失散的兵馬萬余人,私下招兵的行徑令呂布十分嫌惡,呂布遂出兵攻打小沛,劉備兵敗后投靠曹操,日后獲得其協助,反而消滅了呂布。劉備與曹操一同返回許都后,被任命為左將軍,受到曹操優渥的禮遇。劉備來投奔前,曹操的參謀程昱就曾經提出“劉備并非長久寄居他人之下的人”的警告,勸曹操趁早解決后患,但曹操認為劉備是英杰,反而對其禮遇有嘉,出則同車,坐則同席。198年春天,呂布派人攜金到河內買馬,但被劉備兵所掠取。呂布于是派高順、張遼等攻劉備,雖然曹操曾派夏侯敦前往解救,但仍敗陣,劉備妻子又被呂布所擄。十月,曹操親自東征呂布,劉備在梁國國界中與曹操相遇,便聯合起來,成功消滅呂布,奪回劉備妻子。漢獻帝因曹操濫權,發出血詔令其岳父董承要誅殺曹操,劉備未加入。一日,曹操宴請劉備,對劉備說:“唯獨你我是當今的英雄,袁紹根本稱不上。”劉備聽心中一震,筷子從手中掉落。此時剛好打雷,劉備便對曹操說:“有圣人曾說‘突發的雷聲、強烈的大風都很突然’真是說得好。一聲雷鳴,可以令我變成這樣!”《華陽國志》記載當時碰巧雷聲大作,劉備便把自己的失態歸咎于雷鳴,而此事后,劉備便加入了董承。不久,在南方失利的袁術想北投袁紹,劉備便向曹操借兵出擊袁術,曹操便派他督朱靈、路招攻擊袁術,但軍未到,袁術已病死。199年,劉備遣朱靈、路招占據下邳,遣回朱靈、路招。后來,劉備殺死徐州刺史車胄,留關羽守下邳,自己回守小沛,另一方面派遣孫干與袁紹連合,打出對抗曹操的名目。曹操曾派劉岱、王忠領軍攻打劉備,但反被劉備大敗而回。同時,東海昌霸反叛,郡縣多投靠劉備,劉備軍再次聚起數萬人,并連同多個地方勢力一起反曹。200年,反曹事件敗露,董承被殺。曹操決定親自東征劉備,雖然曹軍中將領多認為袁紹才是大敵,但曹操卻覺得劉備是英杰,必要先行討伐,郭嘉亦贊同曹操。最后劉備大敗,小沛被占,曹操虜獲劉備妻子及生擒關羽、夏侯博。劉備逃至青州,青州刺史袁譚親自迎接,并報知其父袁紹,袁紹也親到鄴城外迎接。待了一個多月后,以前的部下又重新聚會。不久,曹操與袁紹于官渡交戰,汝南黃巾余軍劉辟等響應袁紹叛曹,袁紹便派劉備率軍與劉辟會合。曹操派曹仁攻打汝南,劉備惟有再次還軍袁紹。當時劉備想離開袁紹,便說服袁紹應南連劉表,袁紹再次派劉備到汝南與龔都會合。曹操另派蔡陽攻擊劉備,為劉備所殺。201年,于官渡之戰大敗袁紹的曹操南攻汝南,劉備敗走棄城,并派麋竺、孫干與劉表會面,劉表親自到郊外迎接劉備,待以上賓之禮,準他屯于新野。劉表雖禮待劉備,但對其有所顧忌,而且劉備與荊州很多豪杰結交,所以對他不甚信任,也不接受其北伐意見。202年,曹將夏侯敦、于禁等南侵至博望,雙方對峙,劉備火燒己營偽退,夏侯敦等追殺,為劉備伏兵所破。207年,劉備三顧草盧請諸葛亮加入,得出隆中對的戰略方針。208年,曹操南下,劉備屯于樊城相抗。八月劉表病卒,次子劉琮繼任荊州牧,遣使曹操舉州投降。起初劉備并不知,當曹軍到達宛時才得知,連忙棄新野南撤。當經過襄陽時,諸葛亮曾游說劉備直接進攻劉琮,占有荊州。但劉備卻不忍心,便停馬呼喚劉琮,劉琮懼怕不敢起來回答。許多劉琮的部下及荊州人歸附劉備,當經過劉表墓時,劉備只好涕泣而離去。到達當陽時,隨軍人數已有十余萬人,輜重數千輛,一日只能走十余里。惟有另派關羽乘數百艘船,直到江陵。有人向劉備進言:“應該速行而保江陵,現今隨行者雖然很多,但士兵很少,若曹操軍追至,怎樣抵抗他呢?”劉備答道:“做大事都要以人為本,現今人眾歸附于我,我又怎忍心離棄他們!”曹操深怕劉備先占領江陵,拋棄輜重,以輕軍急行到襄陽。曹操聽聞劉備軍已離開襄陽,派曹純等領五千精騎先行急追,一日一夜疾行三百余里。奔至當陽的長阪,兩軍遇上,曹軍突襲劉備軍,大舉擒獲其人員輜重。劉備惟有棄妻兒,向漢津逃亡,剛好遇上關羽船隊會合,又在濟沔遇上劉表長子劉琦的萬余人,遂一起逃到夏口。當時孫權派魯肅來打探消息,劉備便派諸葛亮出使孫權,與孫權結盟。劉備與孫權將領周瑜、程普的部隊在烏林大破曹軍,更追至南郡,最后曹操只好北還劉備表劉琦為荊州刺史,又征荊南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范、零陵太守劉度皆降,雷緒也率部曲數萬人投效。后劉琦病死,諸將推舉劉備為荊州牧,治于公安。而孫權為與劉備建立更鞏固的關系,遂提出將其妹嫁予劉備,史稱孫夫人。劉備到京口見孫權,關系表現親密、寬度。以后,孫權曾派使希望與劉備一起取蜀,劉備本想答應,因吳不可能越荊而有蜀,蜀地就可據為己有。但荊州主簿殷觀卻反對:“若果我們為吳開路,前進未必能攻克蜀地,后退可能為吳乘機攻擊,那時大勢而去了。現今但可以贊同他伐蜀,不過推卻說剛占領荊南諸郡,未能起兵,吳必定不敢越過我境而單獨取蜀。依照這進退得宜的計謀,便可以收吳、蜀兩地之利。”劉備依從其計,孫權果然不再提出。遂升殷觀為別駕從事。211年,益州牧劉璋唯恐曹操進攻巴蜀,劉璋的別駕從事張松便建言:“若能迎接劉備入蜀,必可討伐漢中的張魯。”劉璋遂派法正帶四千人及巨款送給劉備,劉備與龐統一同進入益州,留諸葛亮、關羽等人據守荊州。然而劉備要知道蜀中闊狹,兵器、府庫、人馬多少,及多個要害之地的遠近,便向二人請教,張松、法正都一一詳述,更畫出地圖指示山川所在,所以劉備知道益州的內部。到達涪城,劉璋親自出迎,相見甚歡。張松、法正及龐統都提議劉備可乘機殺了劉璋,當時龐統主張趁此機會,擒住劉璋。劉備以初來到蜀地,人心尚未信服,不宜輕舉妄動為由,未采納龐統的建言。劉璋推薦劉備行大司馬,領司隸校尉,劉備又推薦劉璋行鎮西大將軍,領益州牧。劉璋配給劉備士兵,及督白水軍,令他攻擊張魯。劉備當時總計有三萬多人,車甲、器械、資貨甚多。但劉備卻到葭萌時,未出兵,而是樹立恩德,收買民心。212年,曹操出兵征討孫權,孫權遣使向劉備告急,劉備請求劉璋撥出兵士萬人與軍事物資。但劉璋只允諾給予四千兵馬,其它物資僅提供一點兒。劉備受此激怒,忿忿說道:“我為了益州征討強敵,軍隊勤瘁,無暇休息;現今劉璋積存起財富而不用于賞功,卻希望士大夫能為他出力死戰,這又怎可能!”當時張松不知劉備用意,寫信質問:“眼看就要大事底定,為何拋下一切離去?”結果被其兄張肅據此告密,張松遭到處死,導致劉備與劉璋關系惡化。劉備依龐統提出的計謀,召白水軍的楊懷到來并將其斬殺。另外又派黃忠、卓膺率軍攻劉璋,一路占領至涪城。劉璋連忙派出劉璝、泠苞、張任、鄧賢等與對抗劉備,但被攻克。退至綿竹關,守將李嚴投降。劉備軍勢強,分軍平定各縣,同時諸葛亮、張飛、趙云也從荊州率兵入蜀。但劉備軍卻被雒城守將劉循阻擋攻勢,戰事長達一年。214年夏天,雒城終被攻破,乘勢進圍成都數十日,劉備派簡雍為說,最后劉璋出降。蜀中繁盛、安樂,劉備設宴大慰勞士卒,又取蜀城中的金銀、谷帛賜給將士,有志之士都紛紛來投。215年,孫權知道劉備已奪得益州,希望取回荊州。劉備卻說:“當得到涼州時,便會把荊州交還。”孫權對此十分怨恨,便派呂蒙奪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劉備立即率兵五萬到公安,又令關羽進軍益陽,與孫軍對峙。正值當時,曹操占領漢中。劉備知道后,立即與孫權議和,分荊州、江夏、長沙、桂陽給孫權,南郡、零陵、武陵則為劉軍所有,回軍江州。又遺黃權率兵迎向敗北于曹操的張魯,但當時張魯已降曹操。曹操派夏侯淵、張郃屯兵漢中,多次侵犯邊界。劉備遂令張飛進兵宕渠,與張郃等于瓦口發生戰爭,張郃被大敗,劉備也還軍成都。218年,劉備經法正勸諫率軍進攻漢中。但先頭部隊卻被打敗,劉備遂進兵陽平關,與夏侯淵、張郃等相峙。終于在219年春天,于定軍山派大將黃忠斬殺夏侯淵及趙颙等。曹操只好立刻從長安率兵南征,劉備在險處死守,不與曹軍交戰,數月后曹操只好退兵,劉備最后擁有漢中。而另一方面,又遣劉封、孟達、李嚴等進攻上庸的申耽。(詳見漢中之戰)同年秋天,群臣向漢獻帝上表,希望劉備進制為王。劉備遂于沔陽設置祭壇,與群臣、士兵出列,宣讀奏訖,成為漢中王。后還治成都,升任魏延為都督,坐鎮漢中。又從成都至白水關建設館舍,筑起亭障四百余區。但于同年冬天,關羽北上打曹樊城時,被孫權大將呂蒙偷襲荊州,并殺死關羽,雙方正式決裂。220年,曹操逝世,劉備本想贈書吊唁及贈禮,但不成功。同年十二月,曹操之子曹丕篡漢建魏,當時有謠言指漢獻帝劉協已被加害,劉備便穿喪服發喪,追謚劉協為孝愍皇帝。第二年,諸葛亮、許靖、黃權等人上書勸劉備即帝位,劉備便于成都武擔的南面登基,以續東漢大統,國號仍為“漢”,史稱蜀漢。四月,大赦天下,并改元章武。任諸葛亮為丞相,許靖為司徒。設置百官,建立宗廟祭祀漢高祖等。五月,立皇后吳氏,太子劉禪。 六月,立劉永為魯王,劉理為梁王。七月,劉備聲稱為關羽報仇,發兵東吳,不接受東吳提出的和議。起初,蜀軍氣勢如虹,不過吳將陸遜以逸待勞,于222年大敗蜀軍(詳見夷陵之戰)。最后撤退到魚復縣,并將其改為永安。后轉往白帝城,孫權知道后十分懼怕,遣使請和,劉備仍答應,派宗瑋出使。同時,黃元造反。223年二月,諸葛亮由成都到達永安。三月,黃元出兵攻打臨邛縣。劉備遣陳曶前往討伐,黃元大敗,本想順流下江,但為親兵所縛拿,押至成都妒住:罅醣覆∥#僦漲巴泄掠謚罡鵒劣肜鈦稀K腦侖ニ募荼烙謨臘補砟炅輳僦漲埃肓跤浪擔骸拔宜懶撕螅忝鞘值芤愿蓋裝閌譚鈥┫啵ㄖ罡鵒粒忝怯胴┫嘀皇槍彩露選!敝罡鵒遼媳碓捫锪醣浮N逶攏盤逵捎臘蒼朔黨啥跡治蚜一實邸0嗽略嵊諢萘輟?劉備現有兩個墳墓。一個是成都市武侯祠內的惠陵;另一處在四川彭山的蓮花壩。吳大帝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謀。222年在金陵稱王,229年稱帝,建立吳國,即東吳,史稱孫吳。222年—252年在位。父孫堅,兄孫策。孫權文武雙全,年少時經已有將帥之才,統率大軍之能力,故與之為敵的曹操也夸贊“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15歲被舉為孝廉、茂才,任陽羨(今江蘇宜興)長,代行奉義校尉,隨父兄征戰。200年孫策死,孫權襲職,在張昭、周瑜等協助下,很快就穩定了局面。東漢王朝封他為討虜將軍,兼領會稽太守。從此,他實際上成為江東統治者。208年,孫權領導的東吳軍事集團聯合劉備集團于赤壁打敗曹操軍隊,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局面。213年正月,曹操再次親率大軍南侵,據《三國志》記載,他“望權軍,嘆其齊肅,乃退,謂‘生子當如孫仲謀’”。219年10月,擊敗駐守荊州地區的關羽軍團,成功收復被劉備集團占據多年的戰略要地,封閉了蜀國的東南出口。221年,魏國代漢立國后,向魏文帝曹丕稱臣,被曹丕拜為吳王,受九錫。222年,在吳蜀夷陵之戰中,吳將陸遜大敗劉備親自率領的復仇大軍,使蜀國的精銳部隊受到重創。此戰役后,蜀國停止了與東吳爭奪東南出口的戰斗,兩國的邊境地區恢復和平。229年孫權稱帝。孫權稱帝后,設置農官,實行屯田,平定山越,設置郡縣,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在此基礎上,他又多次派人出海。230年,他派衛溫等航行到達夷州(據說即今臺灣,但沒有確實的根據)。242年,他又派聶友等航行到海南島,加強了這里和大陸的聯系。此外,他還派人到朝鮮、越南、柬埔寨和南洋群島等地,共100多個國家,擴大了吳國的政治影響。晚年的孫權“多嫌忌,果于殺戮”,使本已凸顯的內部矛盾更加復雜化,其身后的吳國最終淪落為黨爭劇烈、暴政盛行的黑暗王朝。和三國時代的其他第一代君主一樣,孫權也很會用人,并且在納諫方面作的更好,還會認真聽取反面意見。同時也很有戰略眼光。《三國志》記載吳國大臣對孫權的評價: “提魯肅于凡品,是其聰也;拔呂蒙于行陣,是其明也;獲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荊州而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據三州虎視于天下,是其雄也;屈身于陛下(曹丕),是其略也”,雖然難免溢美之辭,但概括的還算全面。孫權接掌領導權之初,“以兄事瑜”,對周瑜信任重用。周瑜死后,對魯肅、呂蒙、陸遜等將領都信任重用。《三國志》記載孫權曾經說過:天下無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眾之所積也。……故能用眾力,則無敵于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于圣人矣。”但是孫權在立國稱帝以后,采取保守的態度,妄想憑借長江天險,與魏、蜀長久分治,對蜀國不斷的北伐采取袖手旁觀的態度。《三國志》記載孫策生前曾評論孫權的思想本質:“舉江東之眾,決機于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最后他的保守政策導致北方的魏、晉可以逐個擊破,先滅蜀后滅吳。252年5月21日,71歲的孫權因患風疾病死于建業宮中,稱帝在位23年。葬于建業(今江蘇南京)蔣陵,謚大皇帝,廟號太祖。三國志吳主傳:“二年春,遣將軍衛溫、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州、壇州,夷州、壇州在海中,……其土人民時有至會稽貢市。……得夷州數千人還。” 陸遜傳、全琮傳也有夷州之述。

5,張裕個人簡介及張裕葡萄酒的發家史

舉杯回首望云煙,一八九二到今天”,正如這首名為《葡萄美酒不夜天》的張裕之歌歌詞所言,煙臺張裕集團作為中國葡萄酒行業的先驅和中國食品行業為數不多的百年老店之一,締造了令人回味無窮的百年傳奇。 昔日先驅,今朝龍頭 張裕集團的前身是 “張裕釀酒公司”,1892年,由著名愛國華僑實業家張弼士投資300萬兩白銀創辦,是中國第一個工業化生產葡萄酒的廠家。1994年,組建成立了煙臺張裕集團有限公司。1997年和2000年張裕B股和A股先后成功發行并上市,成為國內同行業中唯一同時發行A、B兩種股票的上市公司。 經過110多年的發展,張裕集團公司已經成長為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葡萄酒生產經營企業,至2004年末,張裕集團的總資產為23.7億元,凈資產為16.6億元。張裕集團的主要產品為葡萄酒、白蘭地、香檳酒、保健酒四大系列數百個品種。其產品在國內市場的綜合占有率為20%以上,連年保持行業第一。 近幾年來,張裕集團發展速度加快,以年均15%左右的速度增長,2004年,主要產品的產量為7萬余噸,實現銷售收入25億元,利稅6億元,利潤3億元,三項指標均居國內同行業首位,在行業總額中所占比例也都在30%以上。在2004年的中國酒業百強評選中,張裕集團以6億元的利稅總額進入釀酒行業十強,位列第七,這也是進入十強的唯一一家葡萄酒企業。 潛心醞釀,“品重醴泉” 孫中山先生曾為張裕題詞“品重醴泉”,盛贊張裕產品質量極佳。自百余年前張裕公司創立以來,質量始終是其堅定不移的信仰和孜孜不倦的追求。 葡萄酒素有“七分原料、三分工藝之說”,張裕的產品質量首先就是從葡萄原料這個源頭抓起。據介紹,張裕公司已在煙臺建立了8萬畝優質葡萄基地,其中以“蛇龍珠”等為代表的高檔葡萄品種的種植面積占其中的90%以上。為了保持高端產品的持續競爭力,張裕從2005年到2008年將分階段投入3000萬元資金,打造中國最大的“蛇龍珠”種植基地,確保生產解百納、酒莊酒以及高檔白蘭地所需葡萄原料的產量和質量。 為了釀造出高質量的葡萄酒,張裕在引進先進的釀造設備、進行技術改造和開發新技術上亦不惜重金。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張裕投入3億多元,進行了大規模的技術改造,使公司單班灌裝生產能力達到10萬噸,還對國外葡萄釀造設備進行引進、吸收和消化,使張裕的技術裝備保持與發達國家葡萄酒的生產設備同步。近幾年,又每年投入上億元,不斷進行自動化、信息化的升級以及生產規模的擴大。目前張裕的技術和工藝水平均達到國際同行業先進水平。 而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業內第一個博士后科研工作在張裕的設立則使張裕擁有一大批包括博士、高級工程師在內的科研隊伍。依托雄厚的科研實力,張裕集團不斷提高產品質量,順應市場變化,推出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新產品,大大增強了市場應變能力和競爭能力。 “營銷興企”,網絡致勝 在全球邁入整合營銷時代的背景下,張裕確立了“營銷興企”的發展戰略,在同行業中率先構筑起了一個全國性、多品牌共享的市場營銷網絡體系。在近幾年的發展中,張裕始終堅持“終端致勝”的營銷理念,不斷擴大和完善營銷網絡體系,提升了營銷網絡競爭優勢。 張裕采用三級營銷體系,即銷售公司總部——各銷售分公司——經銷處。其中,銷售公司作為決策中心,分公司作為指揮中心,經銷處作為執行中心,各自行使自己的職能。目前,張裕已在全國建立了39個省級分公司、500多個城市經銷處。 2003年以來,張裕開始實施“一個布局,四個調整”的營銷思想。“一個布局”即在全國所有發達的縣級以上市場,都要有張裕的市場業務人員和一級經銷商;“四個調整”即向高檔產品、向酒店終端、向多酒種發展、向整合投入調整。經過一年多的實施,目前張裕已擁有1000余人的市場人員隊伍和2700余家代理商隊伍,形成了一個基本上覆蓋全國所有發達縣級以上市場的營銷網絡。在產品結構上,穩步向高檔方向發展,酒莊酒、解百納等高檔產品的銷量均以50%以上的高速度增長,成為國內高端消費群體的首選品牌之一。 文化傳播,培育市場 雖然我國的葡萄酒市場潛力巨大,但由于生活習慣和消費水平的影響,目前中國的葡萄酒消費群體較小,人們對葡萄酒知識和文化的了解甚少,更談不上對葡萄酒的鑒賞。因此張裕認為,對于葡萄酒市場這個有待培育的市場來說,傳播文化就等于開拓市場。 而在文化傳播方面,張裕有著獨有的優勢。張裕公司是中國最早的葡萄酒生產企業,在110多年的發展史中不僅創造了獨具特色的品牌文化,也為中國葡萄酒文化寫下了燦爛的一筆。在此基礎之上,張裕近幾年來加大了對積淀下來的豐厚文化資源的挖掘和傳播力度。 始建于1992年、重建于2000年的張裕酒文化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專業酒文化博物館。博物館通過歷史實物、珍貴照片、翔實資料等,真實的展示了張裕公司100余年的傳奇故事,向消費者展示了中國葡萄酒文化的無窮魅力,每年都吸引了大量中外游人前來參觀。 2002年,張裕又與法國葡萄酒業巨擘卡斯特集團合資興建了張裕·卡斯特酒莊,這是中國第一座嚴格遵循國際酒莊3S(陽光sun,大海sea,沙灘sand)原則興建的世界級葡萄酒莊,集高檔葡萄酒生產、旅游觀光、休閑娛樂于一體,通過高檔葡萄酒的整個生產過程的展示,宣傳葡萄酒文化、引導消費者正確認識葡萄酒,理性消費葡萄酒,成為國內首家酒莊文化的傳播陣地。 2004年張裕還設立旅游公司,深度開發文化旅游資源,以更廣泛地傳播葡萄酒文化和張裕品牌文化。目前張裕形成了以酒文化博物館為中心,串聯酒莊、葡萄基地、葡萄發酵中心、現代化生產線的旅游線路,以獨具特色的內容和形式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 張裕在全國各地設立的“張裕名品專賣店”都是統一規格,里面古色古香的歐式酒架,張裕百年來的重要歷史圖片、流光溢彩的張裕主流產品,成為展示張裕歷史文化、品牌文化和普及葡萄酒文化的窗口。 2005年3月,張裕又在廣州成立了中國首個酒莊俱樂部——張裕·卡斯特酒莊VIP俱樂部,積極倡導和引領葡萄酒文化高端消費。該俱樂部還出版了一本會員刊物《葡萄酒鑒賞》,專門提供葡萄酒鑒賞的指導。 多種渠道和形式的文化傳播,不僅使更多的人了解了葡萄酒知識和文化,培養了大量的葡萄酒潛在消費者,還擴大了張裕品牌的影響,帶動了張裕產品的銷售。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