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加強社區文化建設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一要有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要有科學理論指導二要有社會文化建設的投入三,要堅持兩為方向,雙百方針,以實踐為基礎,三個貼近,注重社會效益。
2,以共建和諧社區為話題寫一篇600字的短文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從社會最基本的單元和最基礎的人群抓起。社區作為人流聚集之地和居民生活家園,是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的承載體、縮影圖。建設和諧社會勢必要建設和諧區。2005年以來,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團區委和區青少年教育辦公室以社區建設為工作切入點,充分發揮老同志和青少年在社區建設中和積極作用,在基礎條件較好的前川街龍潭、錦繡、民安、沙港、康樂、光榮村等6個社區啟動了“老少共建和諧社區”活動。目前,以創建“和諧家庭”、“和諧樓棟”、“和諧園區”等為主要內容的老少共建活動正廣泛開展,老小同樂、社區和諧的社會效應初步展現。 一、突出“和諧”理念,設計活動內容 他們在市里提出老少共建文明社區的基礎上,圍繞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作了進一步的拓展,把“和諧”理念滲透到社區建設的方方面面,確定了“老少共建和諧社區”的活動主題。按照這種構想,他們精心設計了四個活動內容,通過老少共建、老少帶動、老少同樂的方式,促進社區環境合諧、人際和諧、家庭和諧、文化和諧。 一是開展創建“和諧家庭”活動。以社區青少年學校為陣地,以社區居民和青少年為對象,以正確的家庭教育為導向,以市青少年陽光心理輔導團、區老年大學為依托,開辦家庭教育專題輔導、心理健康咨詢以及盤龍文化、木蘭文化、“二程”文化等黃陂“三大”傳統文化巡回報告活動,使科學的教育方法和傳統文化中的和諧理念滲透家庭,幫助社區居民建立起和諧的家庭關系。2005年,他們邀請了市青少年陽光心理輔導團專家到前川的龍潭和武湖的武通口兩個社區開展了“陽光心理咨詢”進社區活動,引導家長正確對待親子關系,反響非常好。2006年3月13日,在全區“老少共建和諧社區”現場會上,又組織區關工委委員王金香舉辦家庭教育講座,講授自己培養孩子成才的經驗,幫助家長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念,引導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二是開展創建“和諧樓棟”活動。結合“平安社區”創建工作,成立老少門棟關愛小分隊,通過社區居民推薦,讓熱心公益事業且有一定威望的老同志和綜合表現良好的中小學生擔任小分隊成員,在轄區單位家屬院區開展門棟義務關照活動和治安義務巡邏活動,維護社區平安。居民紛紛反映,社區老少門棟關愛小分隊成立以來,社區內的偷盜、斗毆等違法犯罪案例明顯減小。良好的社區治安環境,引來眾多商家落戶在社區,繁榮了社區經濟,豐富了居民的物質文化生活。 三是開展創建“和諧園地”活動。利用社區腰鼓隊、老年大學、傳統文化宣傳團等社區文化資源,結合節假日、重大慶典活動,在轄區機關、學校、居民區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宣傳和家庭文藝會演活動。結合盤龍文化、木蘭文化、“二程”文化等傳統文化的宣傳,開辦和諧文化宣傳廊,建立“文化和諧園”。組建環境衛生保障小分隊,對社區內綠地植被開展老少認養維護活動,對社區環境衛生開展監督保障,建立環境衛生和諧園。組建老少同樂健身隊,在區文體廣場、社區健身館、老年門球場、公共活動場地開展豐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動,建立健康和諧園,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四是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依托龍潭社區青年志愿服務站設立“老少共建”志愿服務分隊,將轄區青少年志愿者、金暉志愿者等組織起來開展“結對子、雙關愛”活動,由青年志愿者開展擁軍優屬、敬老愛老、助殘幫困等志愿服務,金暉志愿者幫助開展網吧義務監督、救助貧困學生、幫教轉化問題青少年等活動,在社區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和鄰里關系。區關工委顧問魏淑康在連續14年捐資助學的基礎上,2006年再次捐款1萬元資助貧困社區青少年學子,讓他們感到了社區大家庭的溫暖。 二、采取“共建”方式,健全組織網絡 開展“老少共建和諧社區”活動,沒有組織網絡作為支撐,是不會有長久的生命力。他們一方面整合社區內部門資源,通過推行社區關工委組織和團組織共建,和學校共建,和區直部門共建,把更多社會力量引入到“老少共建和諧社區”活動中,推動共建活動的開展。如弘揚傳統文化就依托區“二程”文化研究會和老年大學,制作共建宣傳牌就爭取區文明辦區城管局的支持,老少共植“忘年樹”的樹苗青就來自區林業局。另一方面,通過居民登記、上門了解、熟人介紹等方法摸清社區內老少人數、分布情況、單位數、機關院落數、樓棟數等基礎數據以及社區現有的腰鼓隊、健身隊等資源情況,按照老少兩個層次,分別建立老同志信息庫和青少年檔案。然后,按照興趣愛好、個人特長共建成“六隊一團”。即:老少網吧義務監督小分隊、老少門棟義務關愛小分隊、老少文化宣傳小分隊、老少環境衛生保障小分隊、老少同樂健身隊、老少志愿服務小分隊及傳統文化宣傳團。這“六隊一團”在社區關工委的組織下,根據各自職能,定期開展活動,服務社區建設。 三、樹立“品牌”意識,策劃形象標語 在“老少共建和諧社區”活動的初始,他們就確立了“樹品牌、創特色、有影響”的工作思路,注重活動的“包裝”和宣傳。突出“老少共建”的特點,精心策劃了形象標識、宣傳口號,統一制定了“和諧家庭、”“和諧樓棟”、“和諧園地”的創建標準。組織專人把標識、口號懸掛或是安放在社區居民樓、宣傳欄等顯眼的位置,形成濃厚的宣傳氛圍,使“老少共建和諧社區”活動深入到社區每一個居民的心中,引導社區居民主動參與“和諧社區”的創建。由于這些形象標識,居民們對關工委組織有了進一步認識,對關心下一代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四、推行“互利”模式,拓展陣地場所 開展“老少共建和諧社區”活動還離不開陣地場所。沒有陣地場所,共建活動只會是空中樓閣。與中心城區相比,黃陂的社區文體活動陣地和場所相對缺乏,而這些恰恰是社區居民精神文化活動十分需要的。為此,他們充分發揮老同志的威望優勢和社區居委會的管理優勢,對社區內各種文體活動陣地進行整合對接,按照互用、激活、低收費的方法,實行陣地共用,資源共享,老少同樂。比如,文體廣場、健身設施等公益性的場所社區居民無償使用,老年大學、門球場等老年性活動場所青少年可以使用,青少年書畫培訓班、乒乓球館等贏利性的場所老少優惠使用。通過這些作法,老同志老有所樂,青少年健康成長,社區居民文化生活進一步豐富。 開展“老少共建和諧社區”以來,廣大居民實實在在地感到社區的環境面貌變美了,道德風尚變好了,人際關系和諧了。下一步,他們將進一步總結經驗,以點帶面,把“老少共建和諧社區”活動全面推開,發揮老同志和青少年在社區建設中的積極作用,為建設和諧社區、和諧黃陂做出貢獻。
3,如何在社區文化建設中弘揚傳統文化
陰陽平衡理論,五行學說等。
其實家居風水對于每一個人都很重要,可以以中醫作為突破點,在宣傳過程中可以附加一些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如易經在中醫中的應用中老年人比較關注養生,研究的好的話,人們會很有興趣的
派發傳單,大型講座,座談會,拉橫幅
4,社區傳統文化活動方案
社區傳統文化活動方案 社區傳統文化活動方案怎么寫,我國的傳統文化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舉辦社區傳統文化活動有利于營造歡樂祥和的社區氣氛,讓大家沉浸在傳統節日的歡樂中,并且弘揚傳統文化。那么社區傳統文化活動方案怎么寫呢? 社區傳統文化活動方案1 為開展好20xx年春節期間關愛幫扶慰問孤寡老人、貧困人群、空巢老人、留守兒童、農民工和殘疾人活動,建立我街道關愛幫扶慰問志愿服務行動長效機制,特制訂本次活動實施方案: 一、活動時間 20xx年1月1日至2月6日 二、活動內容 (一)活動主題。關愛留守兒童、幫扶空巢老人,慰問孤寡老人、貧困人群、農民工和殘疾人,奉獻志愿愛心、構建和諧社會。 (二)活動范圍。全街道留守兒童(六到十四周歲父母常年或連續三個月外出務工的在家兒童和孤兒、遺棄兒童及單親家庭兒童),全街道空巢老人、孤寡老人、“五保戶”、“三無”人員、困難人群、農民工和殘疾人。 (三)活動方式。以社區為依托,由駐社區干部牽頭,以婦女干部和團員青年為主體,結對幫扶學校和社區干部廣泛參與,采取志愿者和干部職工聯動“多帶一”結對幫扶的方式。 (四)活動內容。對關愛幫扶慰問人群面臨的主要困難,通過結對幫扶,為他們分別提供發放慰問品、心理撫慰、生活照料、應急救助、健康保健、文體活動、法律援助等幫助。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工作: 1.對留守兒童進行家訪。通過家訪,看望留守兒童,及時了解和解決留守兒童的緊急需求。積極為留守兒童提供作業輔導、心理疏導、精神慰藉、生活幫助等服務。 2.為空巢老人組織文化、生活服務。熱心陪同老人聊天解悶,幫助空巢老人打掃衛生、洗衣做飯、理發等營造家庭幸福生活的良好氛圍,并積極動員空巢老人參與街道、村(居)各類文藝團體和文化娛樂活動。 3.街道組織一次大型元旦春節送溫暖活動,為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孤寡老人、貧困人群、農民工和殘疾人送上節日的溫暖祝福。各社區根據實際情況,對轄區需要關愛人群送溫暖。 社區傳統文化活動方案2 為豐富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愉悅身心,陶冶情操,搭建居民之間相互交流溝通平臺,增進“鄰里情”,增強社區的凝聚力、向心力,營造出一種團結奮進、文明和諧、喜慶祥和的濃郁氛圍,按照區工委辦的安排,結合社區實際,制定社區20xx年春節期間文體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深入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廣大居民提供更多優質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不斷滿足廣大居民對文化生活的需求。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會議精神,始終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方向,促進社區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全面建設和諧社區。 二、組織領導 為切實開展好社區的文體活動,成立社區20xx年春節文體活動籌備組,組長為陳圣煒,副組長為徐祥忠、支云秀、胡正田、鄒鵬,成員為聶祖國、吳君來、蔡圣法、王心友、李正保,籌備小組下設評委裁判組和后勤保障組,胡正田兼任裁判組組長,成員為吳永深、徐志軍、黃壽余,支云秀兼任后勤保障組組長,成員為衛守才、孫躍華。評委裁判組負責策劃、提供活動場地及制定、執行活動規則,后勤保障組負責提供比賽所用的器材及獎品等。 三、活動安排 1、舉辦廟會:時間初定在元月15日至元月16日。設立五個活動區:一是娛樂區,由社區委居民演唱廬劇、黃梅戲、歌曲及拉二胡等節目為主的文藝演出。二是宣傳區,利用展板宣傳反邪教、禁毒、科普、交通安全及民生等相關的政策和事例。三是送年貨進社區,社區委聯系區內華泰、統一、可樂等相關企業,引導企業擔當社會責任,送相關產品進社區服務千家萬戶。四是贈品區,主要發放購物袋、一封信及“福”字等宣傳品。五是寫春聯區,聯系區內學校老師、社區居民中廣大書法愛好者為居民義寫春聯。活動地點:社區人口文化廣場。 2、80分比賽:時間初定在元月19日,由執法中隊、各小區委進行預賽,各選出一支代表隊參加社區組織的80分復、決賽。比賽地點:社區委四樓食堂。 3、象棋比賽:時間初定在2月9日至2月10日兩天,參賽人員:社區象棋愛好者,男女不限,年齡不限,參賽人員由小區委選送或自愿報名,由小區委匯總后于2月5日報社會事業科。比賽地點:社區老年活動中心。 4、拔河比賽:時間初定在2月6日下午,參賽人員為社區居民,由各小區委選送男、女各1—2支隊伍(每支隊伍成員不超過12人),2月4日前報社會事業科,比賽地點:社區人口文化廣場。 5、頂氣球:時間初定在2月6日下午,以社區居民三口之家為參賽單位(小孩為小學生),每個小區委選送不少于10個參賽家庭,名單于2月4日前報社會事業科。比賽地點:社區人口文化廣場。 6、綁腿走比賽:時間初定在2月6日下午,以社區居民三口之家為參賽單位(小孩為初中生),每個小區委選送不少于10個參賽家庭,名單于2月4日前報社會事業科。比賽地點:社區人口文化廣場。 7、露天猜燈謎:時間初定在2月6下午。參賽人員為社區居民,自由選擇燈謎,猜中者由工作人員發放獎品(每人限得一份獎品)。猜燈謎地點:社區人口文化廣場。 8、乒乓球團體比賽:時間初定在2月14日全天,參賽人員為社區乒乓球愛好者,由各小區委選送1—2支隊伍,2月9前報社會事業科。比賽地點:社區四樓文體活動室。 四、活動資金預算 本著節儉的原則,預計共需活動資金10700元,其中廟會1500元,80分比賽1500元,象棋比賽300元,拔河比賽1500元,頂氣球比賽300元,綁腿走比賽300元,露天猜燈謎500元,乒乓球團體比賽900元,文體活動期間設置彩虹門、彩旗、彩氣球、橫幅、印刷宣傳品3900元。 活動要求 1、比賽項目原則上只取前三名(猜燈謎除外),將頒發紀念性的獎品。 2、社區委工作人員根據自身愛好和特長,積極參加上述比賽項目,由各科室負責人匯總本科室工作人員參加的活動項目并報社會事業科。 3、各小區委要安排人員維護比賽現場秩序,參賽隊員要服從裁判判決。 4、請各小區委加大宣傳,選送相關人員參與比賽。從即日起要做好前期準備和宣傳工作,力呀衲甑母饗罱諛堪旌謾煬省斕轎唬縝用袼蛻暇老怖值撓槔治幕蟛汀? 5、活動項目若有變化,將另行通知。 社區傳統文化活動方案3 一、活動目的` 豐富未成年人節日精神文化生活,培養和樹立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的思想觀念,增強對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二、活動內容 圍繞春節辭舊迎新、團圓平安、孝老愛親的主題,遵循簡潔可行、就近就便,力所能及的原則,開展以下“九個一”工作: 1、創編一份“節日小報”。通過學習節日文化、搜集節日資料、參加民俗活動,深入了解春節的文化內涵,通過自編的“節日小報”,展示節日收獲和感悟。 2、參加一次中華經典誦讀等各類假期實踐活動。通過閱讀與春節有關的名篇、典故;觀看春節文藝節目;參加社區組織的各類春節游藝活動和福清市教育局等單位主辦的“裕榮”杯歡樂家庭幸福福清小童星才藝大賽,了解春節、元宵節文化內涵,增強對民族傳統節日的喜愛,加強對中華文化的理解。 3、編一幅新春對聯。倡導學生了解春聯的來歷,自己創作春聯,動筆寫春聯,使春聯這個傳統的習俗傳承下來。 4、制作一張新春賀卡。引導學生動腦設計、動手制作一張新春賀卡,可參照市面流通的賀卡,添加新的元素,反映未成年人對新春的一種期盼,一種祝福。 5、講一個新春故事。引導學生收集春節來歷的故事,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寫出來,給小伙伴看。 6、做一件有意義事。鼓勵下學生在家長的帶領下參與社區清潔衛生、環境保護和公益宣傳,為孤寡患病老人、殘疾人、農民工做好事、獻愛心,積極宣傳節日文明禮儀和低碳生活知識,營造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引導學生在新春期間,為家庭、為伙伴、為鄰居、為需要幫助的人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7、拍一張新春圖片。引導學生利用手機、照相機,在家人聚餐、外出活動時拍攝一張飽含團圓、喜慶氣氛的新春圖片,表達未成年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8、編寫一條祝福短信。設計一條祝福短信,發送給自己的親人,老師,以短信的方式拜年。短信倡導自己動腦編寫,不強調語句的工整,注重短信內容所蘊含的祝福。 9、許下一個新春愿望。引導學生對新一年的學習、生活確定一個目標,并為實現這個目標做好整體設計。 三、活動要求 各班要把組織未成年人參加“我們的節日——春節”主題活動作為加強傳統文化學習教育的重要契機,作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活動和寒假社會實踐的重要內容,納入班級工作總體安排,制定方案,抓好落實。
5,以諸子百家思想為例說明傳統文化在構建和諧社會方面有哪些合理成分
舉例:儒家孔子,主張“仁者,愛人”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助于和諧人際
關系;
墨家墨子,主張“兼愛”
、
“非攻”
,有助于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
道家老子,天道自然,有助于人與自然及內心的和諧等。
舉例:儒家孔子,主張“仁者,愛人”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助于和諧人際
關系;
墨家墨子,主張“兼愛”
、
“非攻”
,有助于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
道家老子,天道自然,有助于人與自然及內心的和諧等。
儒家孔子,主張“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助于和諧人際關系;
墨家墨子,主張“兼愛”、“非攻”,有助于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
道家老子,天道自然,有助于人與自然及內心的和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