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團購銷量占比多少,濟南市場白酒2021年總銷售量

1,濟南市場白酒2021年總銷售量

濟南市場白酒2021年總銷量如下:茅臺占比百分之二十五;劍南春占比百分之二十六;五糧液占比百分之七;洋河占比百分之十二;習酒占比百分之五;郎酒占比百分之六;瀘州老窖占比百分之八;汾酒占比百分之十;牛欄山占比百分之三;西鳳占比百分之四。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了解到,作為濟南白酒市場的老大,濟南趵突泉釀酒有限責任公司始建于明朝崇禎年間,戰爭年代由魯中軍區掌管,建國后歷經公私合營,1958年建成國有企業。目前,一年的產值6個多億,“前兩年我們的產值都是增長的,今年因為疫情等受到了一定影響,但是銷售額到現在為止和去年處于持平的狀態。”

濟南市場白酒2021年總銷售量

2,白酒行業市場規模是什么

國內白酒行業內上市企業:貴州茅臺(600159)、五糧液(00858)、洋河股份(002304)、順鑫農業(000860)、瀘州老窖(000568)、古井貢酒(00596)山西汾酒(600809)、口子窖(603589)、迎駕貢酒(603198)本文核心數據:產量、銷量、銷售收入全國產量總量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2015-2020年,白酒產量總量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2020年,中國白酒產量為740.7萬千升,同比下降5.75%;2021年1-6月的白酒的產量為385.1萬千升。注:折65度商品量為國家統計局的白酒相關統計指標,以下不再贅述。全國銷售量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從2015-2020年,我國白酒的銷量呈現波動下降的趨勢。隨著疫情的緩解,受長時間封城措施影響而被抑制的外出和聚餐需求將開始回暖,這將給中國經濟和中國白酒銷售帶來利好消息;因此,中國白酒或將小幅度上升至770.64萬千升。白酒產業集中四川貴州和山東目前,四川省白酒行業銷售收入占比達到了44.19%,在白酒行業居于絕對領先的地位。其次是貴州和山東,銷售收入占比分別達到16.70%和7.89%。因此,目前來看,白酒的銷售大省集中于四川、貴州和山東省。總體來看,白酒行業產業集中度在上升。排名前三的地區銷售收入占有率68.82%;排名前七的地區銷售收入占有率達到了88.16%。行業內規模效應較強,強者恒強。四川白酒產量六年第一2020年,四川省白酒產量依舊位于全國第一,其產量為367.6萬千升;現階段排名第二的是湖北省,白酒產量為35.9萬千升;現階段排名第三的是貴州省,產量為23.81萬千升。目前,四川、湖北和貴州省的白酒產量位列全國前三。從其他年份的數據來看,河南省和山東省也是白酒生產大省。四川白酒銷售收入第一連續兩年白酒行業銷售收入排名第一的為四川省。四川省2018年白酒的銷售收入達到了2370.29億元,同比增加11.70%;其次是貴州省和山東省,銷售收入分列第二和第三。注:因截止至2021年7月末,官方暫未公布分地區的銷售收入數據,故以2017-2018年數據作分析。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白酒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白酒行業市場規模是什么

3,2010年中國品牌白酒所占市場比例

自2001年后,散酒在市場上的流通量大幅度減少,白酒行業的產量出現向規模企業集中的趨勢,這幾年的數字越來越接近白酒市場的真實情況。在2005年白酒產量恢復性增長的基礎上,2006年上半年白酒行業繼續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產量達到193.1萬噸,同比增長22.41%。其中,清香型白酒呈現市場份額擴大趨勢,濃香型白酒繼續維持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高端白酒銷售額逐年快速提升,占白酒銷售收入的比重逐年增加,在未來幾年仍能夠維持這種增長方式。 五糧液 上半年經過調整,中高檔白酒比重占整體達40%,毛利率也保持逐季增長態勢,其中高檔酒的毛利率從2005年1季度的60.38%穩步提高到2006年1季度的71.8%。 2006年7月28日,五糧液醞釀十余年的“45度計劃”正式面世,在高檔五糧液的主品牌中只有39度、52度和68度產品,這次計劃將有效的完善五糧液的產品層次,與茅臺的33度、38度、43度和53度產品進行全方位競爭,其營銷思路就是要借此機會在高檔白酒領域“一統天下”。 最近,五糧液在68度這個高檔產品也在醞釀提價。在不考慮五糧液“45度計劃”、未來提價和整體上市的假設前提下,初步測算2006~2008年的每股收益為0.47元,0.68元,0.78元,給予“觀望”評級,嚴密關注五糧液集團的后續發展動態。 茅臺 十一五期間,貴州茅臺投資10億元將產能擴大1萬噸。從公司年報數據得知,2002年至2005年年生產量大約為7000萬噸、8000萬噸、11000萬噸和12000萬噸,基本上達到產能上限,需要及時擴大產能上限。 結合貴州茅臺巨大的優質庫存酒量,以及茅臺在這幾年銷售創新、國家政策的調整,茅臺取得的成果有:新市場開拓成效明顯。在廣西、云南等新開發市場銷售額出現明顯增長,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濃香型白酒的大本營四川打開了市場;團購市場捷報頻傳。政府和軍隊是茅臺團購的主要方向,現在茅臺又把目標指向500強企業,成功開發出紅塔集團、中國移動等大型企業作為團購新客戶,并將團購作為企業未來幾年的重點方向,為茅臺未來幾年的銷售的良好增長奠定堅實基礎;出口進一步擴大。茅臺與法國干邑世家合作進入全球免稅店系統,未來銷量可能達到800噸的出口銷量,這些出口產品采用小批量勾兌、小批量釀造,在包裝和品質上符合國際標準的奢侈品特性,對茅臺樹立國際性名酒品牌起著重要作用;2006年4月1日起,糧食類白酒和薯類白酒統一消費稅為20%,減少5%,這對未來茅臺的毛利率提升、盈利能力增加起著積極作用,經過測算可以增加凈利潤4%以上。 按照未來5年貴州茅臺主營收入20%-30%的增長率,將在2010年的時候貴州茅臺達到年銷售額100億的里程碑,在這五年中,銷售利潤率和毛利率將逐漸小步提升。在2010年,茅臺的銷售毛利率達到85.5%,銷售凈利潤率達到38%,按照現在茅臺9.438億的總股本計算,達到每股4元的收益。考慮到,茅臺銷售額達到100億后,可能會出現國際上白酒企業規模達到一個標志性階段時,會有一個長時間的徘徊期,預測茅臺在達到百億后,銷售額會出現緩慢增長的情況。 長期來看,按照熊市15倍消費類股價值股PE定位,為60元,按照牛市25倍消費類股價值股PE定位,為100元。按照茅臺不再提價、政策不再變化的保守測算,2006年~2008年茅臺的每股收益為1.51元、1.89元、2.61元,目前股價在長期來看低于熊市的消費類價值股PE定位,給予“推薦”評級。 老窖 90年代之前,高端白酒市場就是茅臺、汾酒、五糧液、瀘州老窖的天下,但是瀘州老窖采取了“讓名酒變名酒”的經營策略,錯過幾次提價來鞏固品牌形象的大好機會。2000年以來,公司調整策略推出“國窖1573”高端品牌取得明顯的市場效果,從2004年開始放量,2005年達到1000噸的銷售量,低于國窖目前4000噸的產能上限,未來產量提升有足夠的保證,這也為瀘州老窖在未來5年的成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濃香型白酒的釀造存在高中低檔同步增長的特點,發展高檔酒就會產生大量的低檔酒,國家消費稅的重要補充就要求從量稅按實際銷售量計算,不得按65度酒折算的銷售量計算,一定程度上沖淡了比例稅下調5%對瀘州老窖的正面影響。 在白酒市場上,品牌更替頻頻,每個稍有實力的酒廠都會推出不同的高端品牌進行經營,有這樣一個行業規律,一個非商標同名的品牌到達成熟期需要3年,完成成長期5-10年,之后就看經營的方針以及后續新品牌是否及時補上,否則就會經歷銷售的滯脹和衰退期。 “國窖1573”運作的十分成功,市場化運營方式卓有成效,現在是品牌成立的第五個年頭,也是品牌收獲期的開始,我們可以預計未來5年將是高速增長3年,然后逐步放慢增長速度。這個特性,將使得瀘州老窖的市場波動性凸現,不似貴州茅臺和山西汾酒綿綿發力。 今年瀘州老窖擬以12.22元/股的價格定向增發不超過3000萬股,并擬授予激勵對象2400萬份股票期權,每份期權可購買1股股票,行權價為12.78元,而績效考核的時間為2006~2008年。分年度進行考核,其中2006年的績效考核指標為每股收益不低于0.2元,2007、2008年凈利潤需同比增長30%,凈資產收益率不低于10%。 2006-11-21 21:43 回復 茅五劍汾 0位粉絲 2樓依據前面的分析,瀘州老窖不僅僅是完成這些目標,而是超額高效的完成這些目標。預測2006年~2008年瀘州老窖的每股收益為0.40元、0.55元、0.70元,暫時維持“推薦”評級,在未來3年內來看還是比較安全的。 汾酒 在2006年7月27日,山西汾酒公告將其利潤主要來源的老白汾系列平均提價15%,由于其主打產品銷售集中在山西及河南等地,屬于當地的強勢品牌,提價行為不會影響到銷量,提價之后汾酒的價格依然不貴仍然有提價空間。在未來幾年能夠繼續維持主營業務收入和主營業務利潤同比快速增長的態勢,汾酒的凈利潤同比增長幅度近幾年較前面兩項指標增長速度明顯快很多,是由于汾酒采取低投入、高增長的模式。 2005年公司30%收入來自低投入的工商聯和營銷模式,其中河南、河北市場的高增長就是靠上述模式帶動起來的。正因為此,公司近幾年收入高增長的同時,較低的費用投入使其EBIT率持續上升。 汾酒的存貨周轉時間雖然明顯少于貴州茅臺,其銷售力度上能上個臺階更好,這是因為在生產工藝方面:清香型白酒采取地缸發酵2次,歷時56天;醬香型白酒采取石料地窖發酵7次,歷時10個月;濃香型白酒采取黃泥老窖發酵1次,歷時45-60天。未來汾酒只要進一步加強營銷力度,就能夠使得在企業的成長速度上再上一個臺階。在所有上市公司中,山西汾酒的毛利率僅次于貴州茅臺,目前實際產能為1萬噸,綜合產能為2萬噸。主要生產汾酒系列和竹葉青配置酒,竹葉青作為保健酒中的精品是汾酒不同其他白酒廠商的競爭優勢,目前,竹葉青年銷量為2000噸,50%來自于山西市場。 近來,汾酒公司在廣州、浙江等沿海地區運作竹葉青成果顯著,這是因為這些地區對保健酒認同度高、消費能力強,預計在2007年就可以達到3000噸的年銷量,創收2億元。 汾酒系列方面,在2006年7月27日山西汾酒公告將其利潤主要來源的老白汾系列平均提價15%,由于其主打產品銷售集中在山西及河南等地,屬于當地的強勢品牌,提價行為不會影響到銷量。汾酒的傳統消費市場在華北、東北和中原地區,現在山西汾酒采取“堅決維護山西本土市場,有選擇地拓展省外市場,本著各個擊破地原則不急于全面鋪開地原則”穩扎穩打,有利于汾酒未來銷售量地穩步提升。 在所有白酒類上市公司中,山西汾酒地主營業務稅金占銷售收入比例最高為22.34%。因其實際稅率接近名義稅率,這次在2006年4月1日的糧食類白酒和薯類白酒統一20%消費稅(減少5%)的政策調整中受益最大,可以增加今年的每股收益約為0.08元。 按照未來5年山西汾酒保持20%的復合增長率來反映諸多的行業利好、經營策略、市場環境、提價潛力、銷量提升、公司治理,預計2006年~2008年山西汾酒的每股收益為0.61元、0.89元、1.21元,目前股價在短期內大幅度上漲之后,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調整蓄勢,之后必將再次走強,給予“推薦”評級。 水井坊 全興的著名品牌“水井坊”以考古發掘為品牌支撐點高姿態的進入2000年的白酒市場,成為當時最貴的白酒,并且銷售異常火爆,依據行業規律非商標同名的品牌到達成熟期需要3年,完成成長期5-10年。在2005年水井坊的銷售形勢已經達不到市場的預期效果,銷量在850噸左右,離產能上限2100噸還有很大的空間。 在水井坊出現銷售瓶頸之后,水井坊考慮到運作單一非商標品牌的出路十分有限,決定繼續對自身的商標品牌“全興”加大市場開拓力度,全興的成功與否將很大程度上左右未來水井坊的發展前景。 為了提升上市公司業績水平,水井坊還計劃通過運作自有土地與集團公司合作開發房地產項目。在高端白酒銷售遇阻、后繼品牌開拓有待觀察、地產項目尚需確認的情況下,對水井坊2006年~2008年的每股收益為0.28元、0.42元、0.43元,給予“觀望”評級,這是因其業績中有未來3年帶來的每股約0.3元的地產收益。 總之上半年我國白酒銷量呈現出以下特征:小酒廠的市場份額進一步降低,行業資源、市場份額將會向優勢白酒企業不斷集中,使其具有更強的定價話語權。這是由于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品牌消費觀決定,在其進行白酒消費的時候首選是熟悉品牌或是知名品牌;高端白酒銷售額逐年快速提升,占白酒銷售收入的比重逐年增加。這是由于人們普遍接受“少喝酒、喝好酒”的觀念,對于白酒消費占收入比例降低的現實,人們更多的會去選擇中、高檔酒作為平時的宴請之用;酒類替代品雖然構成威脅,如紅酒、黃酒、洋酒等,總體上還是無法完全替代白酒。白酒的口味、感受是其他酒類替代品無法比擬的,在國際上,白酒產業集中度很高、消費很穩定,全球性大品牌集中在極少數集團手中。這只是白酒的分析,紅酒太亂沒法給你統計謝謝采納。

2010年中國品牌白酒所占市場比例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