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浮山 浮山是佛教圣地嗎
浮山是千年佛教圣地,南陳時天臺宗創立者智者大師在浮山創建“浮山寺”。宋代寺廟林立,僧尼成千。明代,神宗詔賜《藏經》,慈圣太后賜袈裟和水晶佛珠,有遠祿祖師塔、古庭禪師衣缽塔、眾僧藏骨塔等三寶塔。浮山隆譽一時。
別的地方不知道 反正青島的那一座不是,至多也只跟道教有些聯系,有個八仙的傳說
沒有聽說過!我知道佛教有四大名山,現在又有一個是云南的雞足山!
不是,泰山應該是東岳大帝也就是傳說中的黃飛虎!是道教圣地。也是封禪之地!
2,浮山是什么地方
整體介紹:山水清秀的浮山,坐落于皖江北岸的樅陽縣,南臨白蕩湖,西鄰菜子湖,南望九華,北靠長江,山水渾然一體,猶如一葉輕舟漂于水面,有“海上蓬萊”之美譽。浮山火山噴發形成大小洞穴500個之多,奇峰、怪石、巉巖、幽洞構成了浮山四大奇觀。山色蒼秀,巖嶂壁立,關口險隘,河湖環繞,景色絕佳。
浮山是一座沉睡億年之久的古火山,由富含鈉、鉀的火山巖組成。雖經大自然改造,仍保留其完整性與典型性。該火山巖盆地位于地質上稱為淮陽古陸、張八嶺古陸及江南古陸之間的下揚子沿江火山巖帶內。在距今約1.4億年至1億年的侏羅紀晚期至白堊紀早期近4000萬年中,曾幾度噴發,中間還有一次巖漿入侵活動,形成了如今奇特的火山地貌。據專家介紹,浮山火山爆發方式類似于意大利維蘇威火山公元79年8月24日的爆發情景,連續兩次噴發,形成兩個流動單元,整體冷卻。如此形成的巖石構成現在浮山主要景觀--陡崖、疊嶂、巖洞、龜裂紋、柱狀節理、噴氣孔等。其地質構造全國罕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是國內中生代粗面質火山巖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區之一,堪稱一座“天然火山地質公園”。浮山破火山是研究長江中下游郯廬斷裂地殼深化過程的天然記錄,是研究深部地殼、地幔的標本。
浮山還是一座佛教名山。遠在晉梁時代(266-557)就建立了寺廟,時為“浮山寺”。后在陳隋年間(557-618),浮山即成為佛教天臺宗智顗大量的道場。寧天禧年間(1017-1021),鄭州名僧遠祿來此住持,是為浮山第一代開山禪師,宋仁宗賜號“園鑒大師”,又賜寺名“大華嚴寺”,彼此浮山進入佛教鼎盛時期。在以后漫長的歲月里,浮山的佛教香火一直綿延不斷,寺廟、塔院林立,高僧輩出,成為馳名中外的佛教名山。同時,浮山還是我國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在此修道之人,漢有左慈,宋有張同之,明有雷鯉等。
浮山擁有極其豐富的人文景觀。歷朝歷代無數名流雅士、文人墨客如唐宋的孟郊、白居易、范仲淹、王安石、歐陽修、蘇軾、黃庭堅等均來此游覽。這里還誕生了明大學士何如寵、清桐城派宗師方苞、劉大櫆、姚鼐等名士,他們的一生無不受到浮山深刻的影響。這些風流人物在浮山吟詩唱游,留下了上至唐宋、下至民國的大量的摩崖石刻,現存483塊。文體各異,書法萬千。有詩詞、游記,有庵堂碑記、題詞留名。大者一米見方,小者不及一寸,或鐵畫銀勾,或清瘦嚴謹,或豐潤飽滿,或端莊秀麗,構成了浮山之一名景。
在樅陽縣境內,你去就知道了,一般樅陽縣人都知道的,上山門票20.博物館10.
坐落于皖江北岸的樅陽縣
青島市的東北部
青島的浮山 我就青島的 好地方 上面有康有為墓 還有德國在這得俱樂部和游泳池 有空來玩
福建省也有一個叫浮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