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人和主陪是一個人嗎
1、“主陪”位置:主陪是請客一方的第一順位,即是請客的最高職位者,或陪酒的最尊貴的人。位置在正沖門口的正面。主要作用基本就是莊主,把握本次宴請的時間,喝酒程度等。
2、“副陪”位置:副陪是請客一方的第二順位,是陪客者里面第二位尊貴的人。位置在主陪的對面,即背對門口。傳統意義上,這個位置應該坐請客買單的人。但隨著近幾年請客腐敗之風的盛行,一般情況下,陪客者是傾巢出動,因此實際上,掏錢這樣的小事是用不到第二順位的請客者親自出馬的,所以,這個位置更多的是帶動客人喝酒。
3、“三陪”位置:這是近幾年剛剛流行起來的一個稱呼,實際上這個位置跟上面所說的“主陪”和“副陪”的稱謂,在山東省內各個地方規矩并不太一樣。有些地方是沒有這個位置的,但在濟南,好像有愈演愈烈的趨勢。位置在主陪的右手邊第二位置。他的主要作用是跟主陪一左一右把“主賓”夾在中間,便于照顧。大家如果對當地風俗不是特別了解的話,不推薦大家坐這個位置。
4、“主賓”位置:主賓是客人一方的第一順位,是客人里面職位最高者或地位最尊貴者做的地方。位置在“主陪”的右手邊。由于許多人對山東喝酒的猛烈程度有所顧及,所以對山東規矩略知一二的外地客人,有時會選擇讓酒量大的人來做這個位置,這是不對的。請客的規矩更多的時候實際是一種禮儀,實質還是一個尊重。如果出現上述的情況,實際上真正的主賓不會少喝多少,名譽的主賓一般會被灌倒(因為你不是最尊貴的客人卻坐在主賓位置,只是因為你能喝酒,做客的肯定要把你陪好),所以客人會得不償失,切忌切忌!!!
5、“副主賓”位置:是客人一方的第二順位。位置在“主陪”的左手方。
6、“三賓”位置:副賓是客人一方的第三順位。位置在“副陪”的右手方。
7、“四賓”位置:副賓是客人一方的第四順位。位置在“副陪”的左手方。
2,什么是主陪 副陪主要是干什么 誰能解釋一下
我只知道副陪~副陪的作用是襯托主陪~
吃飯讓領導先坐,你就坐在離門口最近的位置就行了,方便上菜下盤子。: 首先是位置的安排有講究。根據房間的布局,每張餐桌都有一個中心位置, 這個位置前的餐巾總是豎得高高的。如同蓄勢待發的“長征三號”火箭。那便是 主要領導的寶座。主要領導的兩旁是次要一點的領導、依次排下去,秘書的位置 一般就在主要領導的對面。 其次是點菜。俗話說:眾口難調。依我的經驗,眾口倒是容易調,有些領導 的口才最難調。要想點出一桌讓領導滿意的菜,既要有長期的經驗積累,更要有 審時度勢、隨機應變的本事。我本人在吃的方面一向不太講究,更缺乏對飲食文 化的研究,因此點菜前屢屢要向領導請示。領導總是客氣地說:隨便。但天底下 沒有“隨便”這道菜,領導越說隨便我越不敢隨便。老人家曾說:沒有調查就沒 有發言權。我的體會是:沒有調查,沒有點菜權。有一次,領導請另一單位的領 導吃飯,點菜時,我根據領導平日的喜好和最近的口味,安排了一桌以蛇火鍋為 主的野味大餐,當時也得到了兩位領導的首肯:誰知正式用餐后,另一單位的領 導始終不肯向蛇肉發起進攻,只是一個勁吃火鍋里的蘿卜--原來他老人家 是屬蛇的,堅決不肯“同類相食”。結果,這位領導越說“沒關系”,我們領導 越是不肯原諒我。那餐飯,我吃的是蛇肉,吞下的是自己的碎牙齒。 除點菜之外,最艱巨的任務是喝酒。碰上滴酒不沾的領導倒好,最怕的是那 些酒量不大、酒癮不小、酒膽不壯、酒心不死的領導。酒桌之上,群眾為了表示 對領導的尊重和擁戴。總是頻頻向領導舉杯;領導為了表示與群眾打成一片,總 是來者不拒--頂多請秘書代飲。這種時候,是檢驗秘書的工作能力的時候 ,也是考驗秘書的革命意志的時候。坦率地說,當初上級來考察時,我的酒量與 酒風曾是我競爭秘書崗位的一個重要砝碼。但是經過多次戰斗的洗禮,我只得承 認,要想做一名真正稱職的秘書,我的酒量還有待進一步提高,酒風還有待進一 步改進--此“改進”非彼“改進”,指的是要學會讓別人多喝,自己少喝 甚至不喝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