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酒桌上的文化都有哪些
中國的酒桌文化正常的宴會一般都會持續很長時間,二、三個小時是常有的事情,而且,席間賓主雙方免不了要穿梭和相互敬酒,因此,如何自始自終保持酒桌上的熱鬧氣氛,如何有禮有節的讓客人酒足飯飽,其中的禮節是絕對不能忽視的問題。如果你是初次宴請重要貴賓,最好是安排在小范圍內,事先你必須要做的功課有:一是必須用心記住被請參加宴會者的姓名和職務,如果叫錯名字或者張冠李戴那就嚴重失禮了;二是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能夠打聽或粗略了解一下他們的業余愛好,以便增加席間閑聊的話題;三是想方設法摸清被請嘉賓最為要好的朋友圈,切忌把嘉賓的死對頭同時請來或同桌吃飯;四是要了解重要嘉賓的飲食習慣和感興趣的菜肴,也可以準備一些本地不太能夠見到的稀罕菜肴讓嘉賓嘗鮮;五是要了解重要嘉賓喜歡飲用的酒類,事先盡量準備妥當。如果參加宴會的嘉賓中有初次見面或相互之間不是很熟悉的客人,主人一定要記得開宴前能夠主動給大家逐一介紹,或者由客人互相介紹也行,這是必不可少的流程,而記住同桌客人的名字或職務很重要,這是對客人的尊重,也是保證宴會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假如宴請的那天人實在太多記不住,那你應當有選擇的記住,比如參加宴會的重量級人物,比如本次宴請主要嘉賓的隨從人員,比如家庭聚會中的家族長輩,比如愛人的親戚朋友及其相互的關系,以及你應該的稱呼,等等。中國的酒桌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交際場所,也是考驗和了解一個人的重要窗口,畢竟,酒品可以看出一個人的人品,酒場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立場,酒風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工作作風,酒量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肚量。因此,假如你是主人而真的不能喝酒,那么拒酒的借口或辦法應當事先想好,要么學會拒酒;要么學會吹牛,既然你不能在酒量上和大家一起痛快淋漓,那么就憑著你的三寸不爛之舌讓大伙兒開心。席間的敬酒和被敬酒也是有很多講究的,許多規矩可以看出一個人的修養和應酬經驗,要做到即不傷自己的身體,又不讓勸酒者掃興,更要讓被敬酒者高興實在也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現在,很多人都很注重保養身體,無論是本人還是家人都不太喜歡過量飲酒,尤其是領導干部還要注意自己的公眾形象,然而,等到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很多喝酒前的自律都會煙消云散,酒會越喝越多,氣氛也會越來越熱鬧。不過,在酒桌上還是會有很多講究,尤其是酒桌上的細節你還真的不能忘記。如果你是主人,應當掌握敬酒的規矩和流程,通常是主人先敬主賓,然后是陪客再敬主賓,其后是主賓回敬,最后才是陪客互敬。同時,主人敬酒還應當注意五個細節:一、在宣布開動時應講明規則。應當由主人首先站起來舉杯,這時,別人也會跟著你站起來,你可以笑著告訴大家今晚的喝酒規則,比如說,第一杯大家站著喝,第二杯以后就可以坐著或者隨意;比如說,敬者喝光,被敬者隨意;比如說,按瓶派酒,自倒自飲,等等。二、掌握敬酒的時機和節奏。主人應根據重要嘉賓與次要嘉賓的原則和順序舉杯敬酒,如果是商務和公務宴請,敬酒時最好稱呼對方職務,以表示對對方的尊重。三、到別的桌上敬酒,在按瓶分配的情況下,通??梢阅弥约旱木破咳ゾ淳?,便于計量也可以控制自己不要過量飲酒,同時,要控制和注意別把酒量小的客人灌得爛醉如泥。四、如果對方確實不能沾酒,你作為主人應當說服敬酒的人可以用飲料或茶水來代酒,你可以順勢的插話:“只要感情有,不管喝啥都是酒”。然后用茶代酒,相互表示一下就行了。五、應當適時掌握宴會的熱度,大家喝得太少會顯得你的誠意還不足以感動大家,如果絕大多數人都喝大了,雖然已經盡興但也會傷及賓客的身體,因此,你可以適度控制,盡量不要讓賓主喝得太過量了。如果你是宴會參與者,對于其他的各位賓客也應當適時地用敬酒來表示自己的誠意,當然,你也應當注意十個細節:一、如果沒有記住對方的姓名,應先弄清楚后再來敬酒,或者就直接以“領導”的通稱來稱呼被敬者的對方,以示自己的謙卑。二、通常等到主人敬完最重要的賓客或者是領導們相互喝完以后,其他客人才可以展開相互之間的敬酒禮節,敬酒者一定要站起來,一定要雙手舉杯,以示你對別人的尊敬。三、敬主人酒可以等主人敬完最重要的嘉賓以后,或者主人在接受了重要賓客的敬酒以后。 四、席間注意不要喧賓奪主,這樣會顯得你很沒有教養和禮貌,不懂酒場規矩,就算是再熟悉的朋友圈子,你的這種行為很有可能被別人當猴耍。五、應當逐個敬酒而不能一人對多人,除非你是本桌上的重要嘉賓,除非你是領導,否則,你的行為會被視作“大不敬”或誠意不夠。通常是敬者喝光,被敬者可以隨意,以顯得敬酒者的誠意。六、自己敬別人酒,通常不能要求別人滿杯一口喝完,如果你知道對方是海量,如果你和對方相當熟悉,如果主人要求你們一起喝完,如果你也有這個酒量,那么,應當讓被敬者決定是否一飲而盡。七、記得在酒桌上可以多給領導或客戶添酒,但絕對不要為拍馬屁而瞎給領導代酒,這會讓領導很沒有面子,這樣的馬屁往往會拍在馬屁上面適得其反。假如領導真的不勝酒力,你可以通過旁敲側擊把準備向領導敬酒的人攔下。八、端起酒杯的手勢也要注意,你可以右手拿酒杯,左手墊在杯底,記著碰杯時自己的杯口應低于對方酒杯的二分之一,表示你的謙卑。當然,假如你自己是本桌上職務最高的領導,你可以等著別人碰杯,如果你放得太低,會讓別人誠惶誠恐不知所措。九、如果沒有特殊人物在場,碰杯敬酒最好按順時針的方向依次敬酒,以顯沒有厚此薄彼。還有,不管是碰杯敬酒,還是喝多喝少,通常都要準備說幾句敬酒詞,這樣,可以助興取樂。十、在酒桌原則上就不要再談生意或者業務了,酒喝好了,喝盡興了,生意或業務基本上也就八九不離十了,這是心照不宣的酒場規矩,如果生意難成或無法達成的業務,別人是不會和你喝酒的,更不會和你敞開了酒量喝酒。當然,各地風俗習慣不同,敬酒勸酒的規矩也會有所差別,但有一點應該注意,那就是酒多絕對傷身,千萬別讓賓客喝進醫院了
2,酒桌上有什么文化呢
一)如果自己真不能喝,丫就別開第一口,端著飯碗夾了菜一邊吃著去
(二)如果確信自己要喝,就別裝墨跡,接下來就是規矩了
規矩一:酒桌上雖然“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但是喝酒的時候決不能把這句話掛在嘴上。
規矩二:韜光養晦,厚積薄發,切不可一上酒桌就充大。
規矩三:領導相互喝完才輪到自己敬。
規矩四:可以多人敬一人,決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丫是領導。
規矩五:自己敬別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視乎情況而定,比如對方酒量,對方喝酒態度,切不可比對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敬人。
規矩六:自己敬別人,如果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隨意,方顯大肚。
規矩七:自己職位卑微,記得多給領導添酒,不要瞎給領導代酒,就是要代,也要在領導確實想找人代,還要裝作自己是因為想喝酒而不是為了給領導代酒而喝酒。比如領導甲不勝酒力,可以通過旁敲側擊把準備敬領導甲的人攔下。
規矩八: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扼杯,左手墊杯底,記著自己的杯子永遠低于別人。自己如果是領導,知趣點,不要放太低,不然怎么叫下面的做人?
規矩九:如果沒有特殊人物在場,碰酒最好按時針順序,不要厚此薄彼。
規矩十:碰杯,敬酒,要有說詞,不然,我tmd干嗎要喝你的酒?
規矩十一:桌面上不談生意,喝好了,生意也就差不多了,大家心里面了了然,不然人家也不會敞開了跟你喝酒。
規矩十二:不要裝歪,說錯話,辦錯事,不要申辯,自覺罰酒才是硬道理。
規矩十三:假如,純粹是假如,遇到酒不夠的情況,酒瓶放在桌子中間,讓人自己添,不要傻不垃圾的去一個一個倒酒,不然后面的人沒酒怎么辦?
規矩十四:最后一定還有一個悶杯酒,所以,不要讓自己的酒杯空著。跑不了的~
規矩十五:注意酒后不要失言,不要說大話,不要失態,不要吐沫橫飛,筷子亂甩,不要手指亂指,喝湯噗噗響,不要放屁打嗝,憋不住去廁所去,沒人攔你。
規矩十六:不要把“我不會喝酒”掛在嘴上(如果你喝的話),免得別人罵你虛偽,不管你信不信,人能不能喝酒還真能看出來。
規矩十七:領導跟你喝酒,是給你face,不管領導怎么要你喝多少,自己先干為敬,記著啊,雙手,杯子要低。
規矩十八:花生米對喝酒人來說,是個好東西。保持清醒的頭腦,酒后噓寒問暖是少不了的,一杯酸奶,一杯熱水,一條熱毛巾都顯得你關懷備至。
酒桌文化
在我國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中,酒文化無疑占據了極重要的份額,而我以為酒文化的精髓不在酒本身的品質和淵源,更在于它與主體間親密接觸的最輝煌時刻,也就是酒桌文化。我只所以下這樣的定義,源于我多年來奔波在祖國的大江南北,有幸見識各地精彩紛呈的酒桌文化之冰山一角,并且無數次被該死的文化打垮在地,潰不成軍。
山東:必須先說山東,因為山東的酒文化底蘊最深厚,山東人民創造性地將孔夫子“以禮待人”“誨人不倦”的思想反映在了酒桌上,令人嘆為觀止。在臨沂吃晚飯,落座不久,上來一個小伙子,端著一個盤子,上面放著三小杯白酒,畢恭畢敬地舉過頭頂,說是敬老師的,我心說推銷員你們也管叫老師啊,心花怒放地喝了,剛放下杯子,又有人端盤子上來,“老師,這是我敬您的”,又喝,第三個上來時我才反應過來,他們一口不喝就等著看我洋相呢,后來還每人斟上了一大杯,說按規矩第一杯必須三口喝光,NND,涼菜還沒上齊,我就倒了。
還是山東,濟南:中午請設計院的吃飯,在座除了文質彬彬的書生還有不少姐妹,書生們連發難都是很斯文的:上條魚,餐盤一轉,頭三尾四,魚頭對著誰誰喝三杯,魚尾喝四杯,我正開心呢,魚肚子對著我,卻聽有人淡淡地說:腹五背六。真正厲害的角色是那些作滿臉羞澀狀的姐妹們,記不得跟我說了些什么了,反正都說的一套一套的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不倒在她們的石榴裙下幾無可能。
內蒙:外面下著雪,蒙古包里卻很暖和,羊羔肉極美味,燒刀子也極辛辣,幾杯下肚頭已經喝暈了,下定決心不喝后怎么勸我也不端杯子,于是有人請來了燒菜師父,見他左手托著個銀碗,右手捧著條白哈達,在我身邊載歌載舞。世上人們所有的痛苦幾乎都來自選擇,當別無選擇的時候,剩下的也許只有快樂,后來他們跟我說那天我醉倒時都是面帶笑容的。
福建:我在福建喝酒基本沒有畏懼感,天氣的原因那兒全年大都喝啤酒,而且都是度數較低的本地酒,酒杯是約一寸高的小口杯,一口一杯也能讓酒量不大的人感受豪爽,在武夷山脈的一個小鎮,剛開場坐上座的就拿來一個做工精美的小盆,打開三瓶啤酒,悉數倒入,捧起來就喝,然后端到我面前,說剩下的一半歸你,這是我們敬貴賓最隆重的方式了,我不得不信,也不得不喝。那以后,每至餐桌我都提醒自己千萬不要輕視任何對手,小心駛得萬年船啊。
四川:成都人喝酒也很豪爽,雖然偶爾會耍些花招,但追求的是主客同歡,如果自己倒了希望別人也別立著。第一次喝“花酒”就在成都,那次一頓了6種酒,依次是:楊梅酒、葡萄酒、黃酒、白酒、啤酒、洋酒,喝完白酒,氣氛已近鼎沸,有人提議喝潛水艇,就是在大杯的啤酒里,連杯帶酒沉入小杯洋酒,然后一飲而盡。酒興上來所有人都是豪氣沖天,仿佛整個世界也不過是手中的一杯酒。
廣西:山水獨特的地方,吃喝的環境也別具一格,吊腳樓外大片的竹林,風一吹沙沙作響很有意境,只是實在吃不慣菜里的酸筍味,也沒法消受自釀水酒里的怪味,許是考慮到飲食習慣,桌上只是象征性地勸了幾杯,席至半途,來了兩個個身著民族服裝的姑娘,隨著悠揚的音樂翩翩起舞,跳著跳著就跳到我面前端起杯子并唱上了祝福的歌,我搖搖頭,她居然伸出芊芊玉指揪住耳朵,杯子往嘴里直灌進去。
說來說去還是南京人厚道,是先要把自己喝倒,才讓客人喝好,最著名的敬酒臺詞是:我干了,您隨意。大蘿卜特征一覽無余,也不怪電視臺總放那段廣告來警世南京人民:勁酒雖好,不要貪杯!參考資料:http://bbs.cq3g.cn/viewthread.php?tid=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