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白酒一般是怎么釀成的
首先白酒要經過選料,選擇一些品質高的高粱玉米,大米,糯米,大麥,蕎麥等這些作為原材料要求,這些原材料是均勻飽滿的,沒有霉變的,干燥的,沒有任何異味兒的,這樣才能作為酒的重要原料,糧食好了、原材料好了,才能釀出好酒出來。然后就是制曲的過程,這個過程也是釀酒過程中最重要的過程,通過谷物發芽時產生的酶讓其轉變為酒精,然后就是發酵的過程,最后蒸餾的過程就是為了提高酒精的含量,陳釀也叫老熟,酒越陳越香,最后就是勾兌的過程了,釀造出來的酒精就需要一定的勾兌方法來,最終做成白酒。總之白酒的釀造方法是要經過選料,制曲,發酵,蒸餾,陳釀,勾兌,這6個步驟才能完成白酒的釀造。
2,如何調制白酒
一、首先應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有合格檢驗報告的食用酒精(最好選用玉米酒精)作為調酒原料。 二、將96°食用酒精加水降至60°,此時加入白酒調味液最為合適。由于調味液中有大量超濃縮基酒(純大米釀造)酒度太高或太低時加入容易造成混濁。 三、根據消費者需求,加水至所需酒度,靜置1~2天即可飲用。(由于不用過濾設備,所以水質必須是清亮透明) 舉例:要調制五公斤40°白酒,首先將2公斤酒精加水1.30公斤此時酒的度數為60°以上迅速加入25毫升調味液,邊加入邊攪拌,五至十分鐘后,再加水1.70公斤,即可得到40°以上5公斤白酒靜置1~2天后即可飲用。 白酒的口感,在香氣上要求細膩、柔和、舒適,口感上要不沖、不辣、不燥,入口綿軟,后味爽凈,不要香氣過濃,后味不要求悠長,要凈爽,說起來簡單,既要濃香,又要淡雅,既矛盾又互相統一,怎樣才能做到。 一、融合各種香型的白酒生產技術和工藝,以補充單一香型酒質的缺陷,如濃香型白酒采用醬香型白酒的高溫堆積法。 二、多種香型酒的融合,如濃香型酒加一部分醬香清香等。找出最佳的配比關系的確定各種香型酒的用量。 三、生產多種調味酒,用少量的精華酒彌補基礎酒的不足。 1、雙輪底調酒,增加酒的香氣,補充微量成份。 2、陳年調味酒,增加酒體的醇厚感,減少辛辣味,使酒體更綿柔。 3、曲香調味酒,增加酒的曲香味。 4、藥香調味酒,用來提高酒的香氣及酒體的豐滿程度。 5、芝麻調味酒,因本身兼具濃、清、醬之風格,綿柔豐滿,優雅細膩,香味協調,回味悠長,空杯留香經久不息,用此調酒味可增加酒的優雅、醇厚、綿柔,飲后令人心曠神怡,愉悅舒適。
3,白酒是怎么釀出來的
白酒是怎么釀出來的?白酒釀造全過程1、選料:糧為酒之肉,一般是將高梁、玉米、小麥、大米、糯米、大麥、蕎麥、青稞等糧食和豆類等(不包括薯類與果蔬類)作為原料,要求作物的顆粒均勻飽滿、新鮮、無蟲蛀、無霉變、干燥適宜、無泥沙、無異雜味、無其它雜物。當然,原料中還包括一些輔料,除此之外水也是重要的原料之一,所謂“水為酒之血”“好水釀好酒”,說的就是水源對釀酒的重要意義。2、制曲:曲為酒之骨,制曲是釀酒過程中重要的環節,縱觀世界各國用谷物原料釀酒的歷史,可發現有兩大類,一類是以谷物發芽的方式,利用谷物發芽時產生的酶將原料本身糖化成糖份,再用酵母菌將糖份轉變成酒精(比如啤酒);另一類是用發霉的谷物,制成酒曲,用酒曲中所含的酶制劑將谷物原料糖化發酵成酒。白酒釀造采用的就是第二種方式,這個過程主要是將淀粉糖化(轉化成葡萄糖)。3、發酵:從配料、蒸糧、糖化、發酵、蒸酒等生產過程中都采用固體狀態流轉而釀制的白酒,才能稱為固態發酵白酒。發酵的過程其實就是將上一個階段生成的糖發酵轉化成酒精的過程。 4、蒸餾:靠發酵產生的酒精度數其實是很低的,為了提高酒精含量(度數),一般還要進行蒸餾提純,主要采用甑桶作容器(半固態法出外)進行緩慢蒸餾,還可采取將黃水、酒尾倒入鍋底進行蒸餾等措施。經過蒸餾操作后,得到的原酒度數一般比較高,不同批次的原酒其質量、風格都不相同,需要分批存放。5、陳釀:陳釀也叫老熟,我們說的“酒是陳的香”,就是指經過“陳釀”過程的酒。經過蒸餾的高度原酒只能算半成品,辛辣,不醇和,只有在特定環境中貯存一段時間使其自然老熟,才能使酒體綿軟適口,醇厚香濃。貯酒容器好是在放在陶壇中,更大的貯存容器可用不銹鋼等作材質,盡量不采用金屬鋁質容器。貯酒應采用自然老熟,禁止用催化劑等化學方法催陳。6、勾兌:允許用不同輪次和不同等級的酒及各種調味酒進行勾調,不允許配加混合香酯和非白酒發酵的香味物質。從酒甑(俗稱蒸鍋)中蒸餾出的是原酒(也叫基酒),酒精含量一般在70度至85度之間。這種原酒或基酒,由于生產批次和蒸餾批次不同,酒的味道、風格并不統一,是無法直接飲用的,為了統一口味,去除雜質,協調香味,降低度數,便于消費者飲用,的做法就是“勾兌”,白酒廠家也叫勾調。7、灌裝:經過勾兌后的成品酒經過檢驗合格后,方可灌瓶貼標。然后就可以進入市場和消費者見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