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勾兌酒常常使用液態發酵法酒精進行勾兌。白酒是不是都要勾兌?謝邀!勾兌是白酒從釀造到銷售要經過的一道工序,大部分白酒都要勾兌。那么酒精勾兌的酒與純糧食酒有什么區別呢?首先人體對這兩種酒的反應肯定不一樣。有的酒叫什么“十年陳釀”、“二十年陳釀”難道是真的陳放了十年、二十年的酒拿出來賣嗎?不!不過就是勾兌的功勞,用陳放了相對較多年份的酒和新酒勾兌,這一勾兌口感就大不一樣了,酒的香醇、醇厚、回味、棉柔,那種豐富的層次,口味的柔和、純正就出來了,這就是勾兌的效果。
白酒是不是都要經過勾兌?
白酒是不是都要勾兌?謝邀!勾兌是白酒從釀造到銷售要經過的一道工序,大部分白酒都要勾兌。就說純糧釀造法釀制的酒吧,大部分都要經過多次取酒,不同批次取的酒的酒精度數,口感,風味都是有區別的,分別窖藏,沒有經過勾兌的酒叫原漿酒,也叫基酒,一般都是度數較高,要經過降度處理。原漿酒一般都是不能直接銷售的。不過市面上有某某廠生產的原漿賣,那絕對不是原漿酒,它打這個招牌只想證明它是純糧酒而已。
以醬香酒為例,醬香酒有七次取酒的過程,一二次的酒口味辛辣酸澀,它不可能作原漿酒賣出去,因為它不好喝。三至五次取的酒稱“大回酒”口味純正,可作原漿酒賣出去,但賣出去了就得不償失,除非你其他酒不賣了。第六次取的酒稱“小回酒”,口感差,第七取的酒,叫“追糟酒”,口感又更差,這兩次的酒也不好作原漿酒賣。這七次取的酒要經過調酒師的勾調,調出不同口味,不同價位的酒,適應不同的消費者的需求。
單一的原漿酒沒有那種豐富的層次感和口感。有的酒叫什么“十年陳釀”、“二十年陳釀”難道是真的陳放了十年、二十年的酒拿出來賣嗎?不!不過就是勾兌的功勞,用陳放了相對較多年份的酒和新酒勾兌,這一勾兌口感就大不一樣了,酒的香醇、醇厚、回味、棉柔,那種豐富的層次,口味的柔和、純正就出來了,這就是勾兌的效果。就像我們炒菜,幾乎沒有單一的菜炒的,至少要放油鹽,要讓菜更有味,就要添加醬油、味精、姜、蒜、辣椒等,這樣炒出來的菜口味才更豐富。
勾兌酒用的酒精,是糧食做的嗎?
我們所說的糧食酒,學名為固態發酵白酒,就是采用完全傳統的釀酒工藝,以糧食為原料,經粉碎后加入曲料,在泥池或陶缸中自然發酵一定時間,經高溫蒸餾后生產出來的白酒。而勾兌酒常常使用液態發酵法酒精進行勾兌。所謂的液體發酵法就是利用薯類等高淀粉原料在液態的環境中發酵,液態發酵的溫度、濕度、空氣、微生物的繁殖、微生物分泌的酶的活性、一系列生物化學的反應,與固態發酵有所不同。
低價酒是食用酒精勾兌的嗎?勾兌酒與純糧釀造的酒有何不同?
我是一個純糧食酒釀酒人,對于酒精勾兌的酒和純糧食酒有一定的認知,和大家討論一下。首先說一下低價酒是不是酒精勾兌酒的問題。所謂低價是多低,提問者并沒有具體說明。根據我們釀酒人的經驗,市場上的瓶裝酒,以500ml為例,如果低于100元以下基本是很難買到真正的沒有任何添加的純糧食酒的。我們所說的純糧食酒就是真正原漿原液貯藏的白酒,沒有任何添加,原汁原味原生態。
很多人會反駁說某些品牌的白酒只有五六十元一瓶,也是真正糧食酒。我告訴大家,真正的純糧食酒并不是一釀造出來就能馬上售賣的,一定需要貯藏才能在口感香味上面達到一些標準。如果說剛剛釀造出來的純糧食酒為了馬上售賣,采用一些工藝來平衡口感和香味,比如說用除苦劑消除苦味,加香精來增加香味,這些都不能再算純糧食酒。
真正添加了除苦劑和香精的酒你能分辨出來嗎?所以低價酒不一定都是酒精勾兌的酒,但一定不會是純糧食酒。那么酒精勾兌的酒與純糧食酒有什么區別呢?首先人體對這兩種酒的反應肯定不一樣。品酒時的香味,純糧食酒香味復雜多變,而且自然醇和。而酒精勾兌的酒香味單一,喝多了膩。純糧食酒即便稍微喝多了也不會頭疼口干,而且醒酒很快。
而酒精勾兌的酒喝多便會口干舌燥,醒酒慢,酒后頭疼頭暈。當然,每個人身體對酒精的反應不太一樣,但是大部分真正喝酒的人對這方面的感受相當明確。純糧食酒和酒精勾兌的酒在很多方面都不一樣,除了身體反應,還有物理現象,化學現象等等。這里不再一一說明,有興趣的酒友可以找我討論。我是一個純糧食酒釀酒人,歡迎大家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