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造出好白酒,怎樣造出好酒

1,怎樣造出好酒

白酒?那就要看選的粗糧的品質、發酵條件和儲存環境了簡單的說就是選用上等粗糧,控制好發酵溫度,于適宜環境下發酵
好曲、好原料、好工藝、好水、精細的正確的操作、先進的設備設施以及適宜有益微生物繁育的溫濕環境。其中水的要求必須達到釀造用水(接近于生活飲用水)的標準

怎樣造出好酒

2,怎樣在家自制白酒

將糯米浸泡數小時后,上鍋蒸熟,涼至30來度時,放入酒曲與一點涼開水,攪拌均勻后,蓋蓋密封,保溫二\三天,即可制成甜白酒.
自制白酒需要先準備好各種原料,具體為:釀酒用的糧食,酒曲。釀酒工具,具體為:發酵設備,蒸餾設備,冷卻設備。首先,按發酵工藝的不同,把糧食處理好,熟料發酵需要把糧食煮熟,攤涼,冷卻到30度以下后加入酒曲。生料發酵可以直接把糧食和酒曲按比例混合。例如使用傳成酒械的傳成牌高產酒曲,熟料發酵每百斤糧食加入五兩酒曲,生料發酵用七兩酒曲即可。視溫度和發酵方式的不同,發酵期需要八天至兩個月不等。發酵完成后,就可以使用蒸餾設備進行蒸餾,現在通常采用蒸汽蒸餾設備,這樣不會把發酵好的酒培燒糊,避免了出現糊味。蒸餾出來的酒蒸汽用冷卻設備冷卻下來,就可以得到我們要的白酒了。以上只是制白酒的簡單方法流程介紹,具體的方法比較復雜,工藝也有多種,建議還是找專業的老師給你做培訓,親自動手操作才能學會。
是自己喝還是為了銷售?自己喝在網上搜索就可以了,有很多。為了銷售還是請個師傅吧。做酒不是那么容易的。分很多種工藝。
酒曲加糧食加水封口放數天就有酒了

怎樣在家自制白酒

3,怎樣在家釀白酒

提供一種用玉米芯釀白酒的方法  1.粉碎攪拌 將玉米芯曬干后,碾成細末,篩去渣滓,將粉末加溫水攪拌均勻,直至用手控原料有水分感,但不結團為宜。  2.蒸熟糖化 原料上蒸籠前,先空籠蒸一下,待蒸汽上升5分鐘后,把拌好的原料放入籠內,待蒸汽穿過該層后再上料一層,這樣依次上到籠口,待蒸到收 汗松泡為止,約需4小時。待料蒸熟后,出籠攤涼使料溫降至35℃左右時拌入酒曲。每100公斤原料用酒曲3.5公斤。攪拌均勻后,將其裝入缸或木桶內,料溫以30℃為宜。經糖化18小時~20小時后,即可提出。此時料溫可達41℃~45℃。  3.發酵處理 為了更好地發酵,出缸后再配少許紅糟及2公斤血粉,待料溫降至30℃后,再重回缸或桶內發酵升溫,到第7天出缸時,料溫已降到27℃~28℃,這時可提取進行蒸餾。  4.蒸餾出酒 一般都要先讓空甑蒸汽上升后再投料。由于玉米芯粉碎發酵后比較粘糊,難以透氣,因此必須采取先上1層料,待氣流上升穿過該層后再投1層料,這樣才能使蒸汽順暢。最后甑面加封,汽流可迫使原料出酒。蒸餾過程中,開始要旺火猛攻,中期保持火溫。最后用旺火15分鐘使酒全部蒸餾出。  --------------------------------------------  再簡述一種用米酒釀白酒的方法  用晚米或是糯米釀。先把米蒸熟,釀成米酒。然后把米酒提純為50度左右的白酒。  ----------------------------------  古老的釀酒方法  關于造酒法的最早記載當屬《禮記·月令》中的「造酒六  必」了。《禮記》雖是漢代完成的,但其文獻多有先秦依據  ,特別是《月令》。所謂「六必」就是「秫稻必齊;曲糱必  時;湛熾必潔;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齊必得」。從這  「六必」中可以看出制酒的過程大致是:把原料秫稻淘洗干  凈,然后上鍋蒸,蒸熟后,拌以曲糱,放在酒缸中密封發酵  ,待成酒后將渣滓濾除。  周代用的酒媒主要是「曲」和「糱」。「曲」是用含有霉  菌、發酵菌的谷物制成;「糱」指發了芽的谷物。用「曲」  釀出的酒,含酒精度比較高,有的酒熟后還要攙和一定比例  的水,有的攙水后還要加「曲」,再發酵。這種酒甘酸之中  有辛辣味,在當時是烈性酒,其酒精度約在十度左右。由  「糱」作酒媒造出的酒,酒的成分少,糖的成分多,或稱為  「醴」。這種酒易酸,用「曲」釀出的酒質量高于「糱」釀  出的酒,于是「糱」逐漸被淘汰,但是人們談起釀酒來還是  「曲」、「糱」并提。  ---------------------------------------------
白酒是蒸餾酒,黃酒、葡萄酒是釀酒。這個概念先要搞清楚。然后,白酒分很多種糧食種類,不同的糧食味道會不一樣。以稻殼為例子,干凈的稻殼堆砌在那發酵,千萬別灑水發霉了。雜以釀制黃酒后剩余的酒糟,攪拌均勻。放入圓柱木蒸籠里,上面托一個底面干凈的臉盤或小鍋,在木桶上開孔,插引導槽,木桶下面盛水,不停加熱,響應上面的水不停冷卻;理論上你這樣已經能蒸餾出白酒了別的糧食也是這樣,如玉米,稻谷,等等如果不怕水果貴,建議用水果發酵蒸餾,當然中間要輔助一些發酵物,在家有用獼猴桃蒸餾的白酒,這種水果蒸餾的白酒,味道是不可比擬的,遠不是那些蒸餾的酒精中加香精可比。

怎樣在家釀白酒

4,白酒的制作方法是

1,糧食發酵(糧食+酒曲+水,通過一系列化學反應)一段時間2蒸餾(俗話叫烤酒)發酵好的酒醅經過設備蒸餾,)3勾兌(第三步奏根據不同地域,不同人群口感,進行調配,一般原漿酒不需要勾兌)44香型酒,瓶裝酒肯定需要勾兌的。
白酒知識介紹:白酒是世界蒸餾酒中獨具一格的酒類,為麥黍、高粱、玉米、紅薯、米糠等糧食或其他果品發酵、曲釀、蒸餾而成的一種飲料。其酒液無色透明,故稱為白酒。白酒芳香濃郁,醇和軟潤,風味多樣。因主要采用燒(蒸)工序,亦稱燒酒。因含酒精量較高,所有有些地方直呼其為烈性酒或高度酒。我國的名白酒,歷史悠久,在世界上獨樹一幟。白酒是一種高濃度的酒精飲料,根據所用糖化、發酵菌種和釀造工藝的不同,它可分為大曲酒、小曲酒、麩曲酒三大類,其中麩曲酒又可分為固態發酵酒與液態發酵酒二種。白酒的起源晚于黃酒。但起源何時說法不一。據金代出土文物,一套銅制燒(蒸)酒名考證,其歷史最遲也在800年以上。本資料的營養成分取之于50度崇明老白酒。 白酒營養分析:白酒不同于黃酒、啤酒和果酒,除了含有極少量的鈉、銅、鋅,幾乎不含維生素和鈣、磷、鐵等,所含有的僅是水和乙醇(酒精)。傳統認為白酒有活血通脈、助藥力、增進食欲、消除疲勞,陶冶情操,使人輕快并有御寒提神的功能。飲用少量低度白酒可以擴張小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延緩膽固醇等脂質在血管壁的沉積,對循環系統及心腦血管有利。 白酒補充信息:1. 白酒主要以糧食、薯類和各種輔助原料為主輔料,以大曲、小曲、麩曲等酒曲為糖化劑,以優質凈水為釀造水,采用獨特的生產工藝和釀造技術,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白酒品種。2. 大曲酒:是用大曲作糖化發酵劑,先釀成酒醅,而后蒸餾得酒。大曲多以小麥、大麥、豌豆等為原料,彩用自然繁殖微生物的方法制成,形如磚塊。微生物主要是:曲霉菌、根霉菌、酵母菌等,并有一些雜菌。由于大曲里有復雜的微生物群,故大曲酒具有黏郁的曲香和醇厚的味感。3. 小曲酒:是用小曲作糖化發發酵劑釀成酒醅,而后蒸餾得酒,小曲用小米、小麥、米糠等為原料,其菌種是由“曲母”接種而來的,含有根霉菌、毛霉菌、酵母菌等,小曲中加入各種藥材,故又名“藥曲”或“酒藥”。用小曲釀成的酒具有清雅的芳香和醇甜的味感。4. 麩曲酒:是以麩曲作糖化發酵劑,并加酵母菌釀制而成。麩曲主要是用小麥麩皮為原料制成的酒曲,菌種主要是純培養的曲霉菌,用麩曲可以釀造出各種風味優美的曲酒。5. 醬香型:白酒香型之一,以貴州茅臺酒為代表,故也稱茅香型。其醬香突出,幽雅細致,酒體醇厚,回味悠長。飲后空杯留香。據有關部門研究,茅臺酒成分已達66種之多,其主要香多數專家認為是環狀化合物。6. 清香型:白酒香型之一。以山西杏花村汾酒來代表,故也稱汾香型。其特點是清香純正,諸味協調,醇甜柔和,余味爽凈。它的主體香成分主要是乙酸乙酯、乳酸乙酯。 白酒適合人群:一般人均可食用。1. 35歲以上的男性和過了絕經期的婦女,每隔一天喝一小杯白酒,對防治心血管疾病有一點定的輔助作用;2. 陰虛、失血及溫熱甚者忌服;生育期的男女最好忌酒。 白酒食療作用:白酒味苦、甘、辛,性溫,有毒,入心、肝、肺、胃經;可通血脈,御寒氣,醒脾溫中,行藥勢;主治風寒痹痛、筋攣急、胸痹、心腹冷痛。 白酒做法指導:1. 烹調菜肴時,如果加醋過多,味道太酸,只要再往菜里灑一點白酒,即可減輕酸味。2. 烹調中,用酒十分重要,酒能解腥起香,使菜肴鮮美可口,但也要用得恰倒好處,否則難以達到效果,甚至會適得其反。3. 白酒對某些中藥材中的營養成分有溶解作用,有利于飲用者的健康。4. 空腹時飲酒更容易患肝硬化,這與蛋白質攝入量不足更易使肝臟受損有關。5. 飲白酒前后不能服用各種鎮靜類、降糖類、抗生素和抗結核類藥物,否則會引起頭痛、嘔吐、腹瀉、低血糖反應甚至死亡。

5,白酒的制作技術

玉米是釀酒的好原料之一,除單產較高外,本身所含的各種成分較適中,又富含植酸,有利于發揚酒的回甜風味。玉米蒸熟后,也比較疏松適度,不粘糊,有利于發酵。 工藝流程 固體斜面原菌→二重皿→擴大培養→曲種→麩曲 制作方法   1.玉米原料選擇:顆粒飽滿,金黃色,千粒重242.7克,含淀粉62.6%、蛋白質8.76%。粉碎通過的篩孔為3.8 ~4.2毫米,相當6~8瓣。 2.種曲制備:   試管原菌用麥芽汁培養基,接入河內白曲原菌后在30℃培養72小時。   擴大培養時,原料為麩皮80%,谷糠20%,加水50%,拌勻后滅菌,冷至31~32℃,接入試管原菌培養72小時,中間翻拌3~4次,成熟后裝入紙袋,在32~33℃干燥24小時,備用。   曲種制備時,將麩皮90%、谷糠10%加水90%,拌勻后滅菌1小時,冷至34~35℃接種,接種量為0.3%;堆積6小時,中間翻拌一次;裝簾培養,在35~36℃培養96小時,中間劃簾4~5次,成熟備用。   白曲制造時,將麩皮80%、谷糠10%和鮮酒糟10%拌勻后,裝甑蒸料1小時(圓汽計時),冷至36℃接種量為0.3%;接種后堆積6小時,中間倒堆一次;裝簾培養,在33~34℃培養40小時,每2小時倒簾一次,中間劃簾一次。測定成品曲水分為32%,酸度1.3糖化力632毫克/小時。   3.固體產酯酵母的制備:采用球似、漢遜、1274和1312四種生香酵母。固體斜面試管用麥芽汁培養基,接菌后在28~30℃培養72小時。   (1) 一代三角瓶的制備:取150毫升麥芽汁,裝入500毫升三角瓶,常壓滅菌一次,冷至30℃,接入原菌,在30℃培養24小時。   (2) 二代三角瓶的制備:取150升麥芽汁,裝入2,000毫升三角瓶,常壓滅菌一次,冷至30℃,將一代成熟的菌種接入,在30℃培養24小時。   (3) 固態生香酵母的制備:取麩皮27.5公斤、玉米粉5公斤、谷糠5公斤、水19公斤和鮮酒糟22.5公斤,拌勻后常壓蒸煮1小時,冷至35℃,加3.4309糖化曲2.4公斤、酒稍子1.8公斤、二代成熟的種菌液5公斤(其中球擬1公斤,漢遜1公斤,1274菌2公斤,1321菌1公斤)以及酒精酵母1公斤,堆積培養6小時,中間倒堆一次,于31~32℃裝簾,34~35℃培養16小時。測定成熟產酯酵母的水分44%,酸度0.12,細胞數9.9億/克,生芽率15%。   4.酒精酵母的制備:原菌為南陽酵母,麥芽培養基。經三次擴大培養,即小燒瓶和大燒瓶用玉米糖液,各培養24小時,接入缸中再培養8小時,備用。   5.已酸菌的培養:培養基為酒精2%、磷酸氫二鉀0.04%、硫酸鎂0.02%、碳酸鈣1%、醋酸鈉0.5%、硫酸銨0.05%、酵母膏0.1%,pH為7.0,在33 1℃溫度下培養5~7天。   6.地下水質的化驗:無色透明、無異味、pH值為8.45、總酸0.44毫克當量/升、總硬度6.9德國度。   7.人工老窖的培養:采用昌平酒廠的老窖泥為種子,經三級擴大培養,接入固體泥的配料中進行發酵,然后搭窖。   (1) 三角瓶一級培養:按10個窖池培養液總量7200毫升計,分3個大三角瓶培養,每瓶2400毫升。其中牛肉膏0.5%、蛋白胨1%、葡萄糖2%、氯化鈉0.5%和碳酸鈣1%,加水2400毫升混勻,塞棉塞加壓滅菌(1.2公斤/厘米2)30分鐘,冷至32℃加酒精2%(即48毫升),再接入種泥240克,于32℃保溫培養7天。   二級培養時,配方同上,只是容積擴大10倍。即將5種材料加入24000毫升開水中混勻,冷至32℃加2%酒精(480毫升),再接入一級種菌液,于32℃培養7天。   三級培養時,按二級培養,繼續擴大10倍,即得三級菌種培養液。   對三種成熟種菌的要求是,能看到小氣泡產生,聞之有臭味,鏡檢有酸菌。   (2) 固體窖泥的培養:以10個窖池,需用40噸泥計算,取粘性較大的黃膠泥20噸、含腐植質較多的黑塘泥20噸、過磷酸鈣1.5%(對黃黑泥總計量,下同)、尿素0.2%、大曲2%、次水果4%、酒稍子5%,以及黃漿水適量。先將黃膠泥砸碎,加熱量熱水悶軟,再與其它材料混合,加適量酒糟浸泡水調和,邊加邊踩,邊踩邊翻,直至拌勻,干濕適宜為度。堆于窖內踏實,表面拍光,上蓋草簾,保溫發酵30天即可塔窖。   (3) 搭窖:窖壁以凹凸排列砌磚,用5%酒稍子噴濕,再將一團團香泥甩向窖壁四周,使香泥緊貼于窖壁,上壁泥厚3厘米,下壁泥厚7厘米。然后以10厘米香泥鋪窖底,再灑酒尾,最后全面抹光,撒曲粉少量。將扔糟加5%麥曲,降溫至28~32℃,裝入窖內發酵1個月后,挖去扔糟,進行立窖。

6,怎么釀造好白酒

釀造好白酒,看你香型。清香,講究凈,原輔料都要清蒸,去除雜味,發酵的窖池采用地缸發酵。濃香,講究老窖池,原輔料要干凈,窖池封窖管理要跟上。窖池養護要合理。醬香,講究高溫堆積,溫度、配料比例、窖池維護都要跟上。
白酒芳香濃郁,醇和軟潤,風味多樣。我國的名白酒,歷史悠久,在世界上獨樹一幟。 白酒俗稱燒酒,是一種高濃度的酒精飲料,一般為50~65度。根據所用糖化、發酵菌種和釀造工藝的不同,它可分為大曲酒、小曲酒、麩曲酒三大類,其中麩曲酒又可分為固態發酵酒與液態發酵酒二種。 原料配方 凡含有淀粉和糖類的原料均可釀制白酒,但不同的原料釀制出的白酒風味各不相同。糧食類的高粱、玉米、大麥;薯類的甘薯、木薯;含糖原料甘蔗及甜菜的渣、廢糖蜜等均可制酒。此外,高粱糠、米糠、麩皮、淘米水、淀粉渣、甘薯拐子、甜菜頭尾等,均可作為代用原料。野生植物,如橡子、菊芋、杜梨、金櫻子等,也可作為代用原料。 我國傳統的白酒釀造工藝為固態發酵法,在發酵時需添加一些輔料,以調整淀粉濃度,保持酒醅的松軟度,保持漿水。常用的輔料有稻殼、谷糠、玉米芯、高粱殼、花生皮等。 酒曲、酒母 除了原料和輔料之外,還需要有酒曲。以淀粉原料生產白酒時,淀粉需要經過多種淀粉酶的水解作用,生成可以進行發酵的糖,這樣才能為酵母所利用,這一過程稱之為糖化,所用的糖化劑稱為曲(或酒曲、糖化曲)。曲是以含淀粉為主的原料做培養基,培養多種霉菌,積累大量淀粉酶,是一種粗制的酶制劑。目前常用的糖化曲有大曲(生產名酒、優質酒用),小曲(生產小曲酒用)和麩曲(生產麩曲白酒用)。生產中使用最廣的是麩曲。 此外,糖被酵母菌分泌的酒化酶作用,轉化為酒精等物質,即稱之為酒精發酵,這一過程所用的發酵劑稱為酒母。酒母是以含糖物質為培養基,將酵母菌經過相當純粹的擴大培養,所得的酵母菌增殖培養液。生產上多用大缸酒母。 所用設備 1.原料處理及運送設備。有粉碎機、皮帶輸送機、斗式提升機、螺旋式輸送機、送風設備等。 2.拌料、蒸煮及冷卻設備。有潤料槽、拌料槽、絞龍、連續蒸煮機(大廠使用)、甑桶(小廠使用)、晾渣機、通風晾渣設備。 3.發酵設備。水泥發酵池(大廠用)、陶缸(小廠用)等。 4.蒸酒設備。蒸酒機(大廠用)、甑桶(小廠用)等。 我國的白酒生產有固態發酵和液態發酵兩種,固態發酵的大曲、小曲、麩曲等工藝中,麩曲白酒在生產中所占比重較大,故此處僅簡述麩曲白酒的工藝。 制作方法 1.原料粉碎。原料粉碎的目的在于便于蒸煮,使淀粉充分被利用。根據原料特性,粉碎的細度要求也不同,薯干、玉米等原料,通過20孔篩者占60%以上。 2.配料。將新料、酒糟、輔料及水配合在一起,為糖化和發酵打基礎。配料要根據甑桶、窖子的大小、原料的淀粉量、氣溫、生產工藝及發酵時間等具體情況而定,配料得當與否的具體表現,要看入池的淀粉濃度、醅料的酸度和疏松程度是否適當,一般以淀粉濃度14~16%、酸度0.6~0.8、潤料水分48~50%為宜。 3.蒸煮糊化。利用蒸煮使淀粉糊化。有利于淀粉酶的作用,同時還可以殺死雜菌。蒸煮的溫度和時間視原料種類、破碎程度等而定。一般常壓蒸料20~30分鐘。蒸煮的要求為外觀蒸透,熟而不粘,內無生心即可。 將原料和發酵后的香醅混合,蒸酒和蒸料同時進行,稱為"混蒸混燒",前期以蒸酒為主,甑內溫度要求85~90℃,蒸酒后,應保持一段糊化時間。 若蒸酒與蒸料分開進行,稱之為"清蒸清燒"。 4.冷卻。蒸熟的原料,用揚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卻,使之達到微生物適宜生長的溫度,若氣溫在5~10℃時,品溫應降至30~32℃,若氣溫在10~15℃時,品溫應降至25~28℃,夏季要降至品溫不再下降為止。揚渣或晾渣同時還可起到揮發雜味、吸收氧氣等作用。 5.拌醅。固態發酵麩曲白酒,是采用邊糖化邊發酵的雙邊發酵工藝,揚渣之后,同時加入曲子和酒母。酒曲的用量視其糖化力的高低而定,一般為釀酒主料的8~10%,酒母用量一般為總投料量的4~6%(即取4~6%的主料作培養酒母用)。為了利于酶促反應的正常進行,在拌醅時應加水(工廠稱加漿),控制入池時醅的水分含量為58~62%。 6.入窖發酵。入窖時醅料品溫應在18~20℃(夏季不超過26℃),入窖的醅料既不能壓的緊,也不能過松,一般掌握在每立方米容積內裝醅料630~640公斤左右為宜。裝好后,在醅料上蓋上一層糠,用窖泥密封,再加上一層糠。 發酵過程主要是掌握品溫,并隨時分析醅料水分、酸度、酒量、淀粉殘留量的變化。發酵時間的長短,根據各種因素來確定,有3天、4~5天不等。一般當窖內品溫上升至36~37℃時,即可結束發酵。 7.蒸酒。發酵成熟的醅料稱為香醅,它含有極復雜的成分。通過蒸酒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級醇、酸類等有效成分蒸發為蒸汽,再經冷卻即可得到白酒。蒸餾時應盡量把酒精、芳香物質、醇甜物質等提取出來,并利用掐頭去尾的方法盡量除去雜質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