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怎么用大米做白酒
一、材料大米1斤、安琪白酒曲4克二、做法1、大米用電飯煲煮好(也可以用大點的鐵鍋煮,煮段生)撈出拿個大盆裝上散開,涼到有25到35度之間待用。2、拿一小碗裝上一半溫水,水溫也是25到35度之間放入安琪酒曲攪拌。(酒曲的比例是1斤糧食4克酒曲)。3、攪拌好的酒曲水到入煮好的糧食里攪拌,攪勻后裝瓶封蓋發酵。(發酵時間最少夏天20天,冬天1個月,前五天每天開蓋用洗干凈不占油的筷子攪拌2次,后5天每天一次,這樣做讓它充分發酵10天后就不用攪拌了密封好等著出酒了)4、把發酵好的酒倒入鍋里蓋上,高壓鍋蓋子上都有一個出氣嘴鏈接上硅膠管用鐵絲固定好。5、出酒口拿個瓶子接上,就可以開火了,剛開始用大火燒開然后轉中火等它慢慢出白酒。直到蒸餾出的酒沒啥酒味了就不用再蒸餾了關火。
2,米怎么變成酒的酒精哪里來
通過酒曲,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使葡萄糖轉化為酒精和二氧化碳+能量,但有時也可能變成醋 求好評
發酵而來。
怎么會不含酒精,酒曲(酵母菌)很早就有被人收集了,釀酒時加一點就好了。酒精是酵母菌(或者其他生物)無氧呼吸的產物。
是化學變化!·生成了新的物質大米中主要成分是淀粉。 淀粉 =(細菌水解)C6H12O6 糖類水解反映 葡萄糖 C6H12O6 = CH3CH2OH + 2CO2 ·
把米蒸熟,半溫,加入酒曲,保溫發誟就變成米酒。它產生微量酒精,度數不很高。
是米中淀粉在酒精發酵酶作用下生成
3,如何用米飯制作米酒
制作方法:1、將剩米飯(干飯)涼透后裝入一個絕對無油無水的飯盒里。2、加入少量白開水與米飯一起拌勻。按一小碗米飯的量,可加入8錢水(用酒杯做質子),水與米飯飽和最好,當然還要看米飯的軟硬程度,軟了要少加一點,硬了就多加點,程度是水與米飯拌勻后沒有多余的水就行。3、將拌好的米飯在飯盒內用小勺抹平,再用小勺在中心位置上分出一個五分錢硬幣大小的孔。4、將一個小勺尖的甜酒曲(這種酒曲一般大點的超市都有售,我在美廉美、順天府超市都買過安琪牌的甜酒曲,0.5-1.5元一包,每包或8克或20克)均勻灑在米飯上,把飯盒蓋蓋嚴。放在陰涼的地方。5、每天注意觀察,當中心的小孔中間溢滿水時,就好了。這個發酵時間與溫度和酒曲放的量相關,現在這個季節,室內溫度較低,一般來說,大概要用一周時間。冬天及夏天3天左右就好。用糯米做出來的甜米酒質量最好,食用也最普遍,但在自己家里做麻煩點。 6、制作好的米酒要盡快放在冰箱里冷藏,否則,時間越久,酒味越濃厚,如果加的酒曲多了的話,就會制成高度酒。酒味苦辣,口感就不好了。注意事項:剩米飯及容器絕對不能有一點油,否則,米酒就會在中途變成鮮艷的桔紅色,看上去很嚇人。這種做法我研制了有7-8次才最終成功,第一次其實也成功了,后來幾次均因米飯上或多或少有點油而失敗。特點:口感酸甜,冷熱均宜 ,其營養成份與黃酒相近,乙醇含量低。
4,怎樣釀白米酒
步驟: 1、將糯米蒸熟成米飯(不要太硬) 后涼至不燙手的溫度(利用中溫發酵,米 飯太熱或太涼,都會影響酒曲發酵的); 2、 將米飯鏟出一些到用來發酵米酒 的容器里(我是用有蓋的陶瓷湯盆),平 鋪一層; 3、 將捻成粉后的酒曲,均勻地撒一 些在那層米飯上 4、再鏟出一些米飯平鋪在剛才的酒 曲粉上,再鋪上一層米飯……就這樣,一 層米飯、一層酒曲的鋪上,大約4層(隨 意,看您的米飯和酒曲的多少); 5、將容器蓋蓋嚴,放在適宜的溫度 下(如果房間溫度不夠,可以用厚毛巾等 將容器包上保溫); 6、大約發酵36小時,將容器蓋打開 (此時已經是酒香四溢啦),加滿涼開水 (為的是終止發酵),再蓋上蓋后,放入 冰箱(盡快停止發酵,早日吃到口)補充: 1、做酒釀的關鍵是干凈,一切東西 都不能沾生水和油,否則就會發霉長毛。 您要先把蒸米飯的容器、鏟米飯的鏟子和 發酵米酒的容器都洗凈擦干,還要把您的 手洗凈擦干。 2、發酵中途(12小時、24小時)可 以打開蓋子看看(別經常開蓋),如果沒 有酒香味、米飯還沒有結成豆腐塊的趨勢 ,可以將容器蓋拿到廚房的火上加熱,然 后再蓋上,使其中的米飯不至于因溫度不 足而不能繼續發酵(這是我的土招)。 3、酒釀的制作過程很干凈,所以, 如果偶爾發現有一些長毛的現象(有時是 因為發酵時間過長),除去毛毛,酒釀還 是可以吃的。
米酒是用大米和發酵粉合成,然后經過高溫煮成蒸汽,蒸汽經過冷卻就變成酒了!再看看別人怎么說的。
5,酒米飯怎么做
主料:糯米,臘肉,新鮮豌豆,香椿芽1.把糯米洗凈,臘肉切丁,香椿焯水切碎2.一鍋水燒開倒入糯米,不要煮太久,剛煮過心用漏勺撈出.鍋里的湯千萬別倒掉,吃完飯后來一碗稠稠的米湯,養人.3.鍋放油八成熱入臘肉丁翻炒出油,加入豌豆同炒,放鹽,花椒粉適量,再加湯以淹過菜半寸為準,然后用鍋鏟把先前撈起的糯米鏟到鍋里,小心別讓豌豆翻起來,把米飯完全蓋在菜上,要鋪的厚薄均勻,用筷子在飯上扎一些孔,蓋上鍋蓋把火關小,悶燒十來分鐘,關火再悶半小時.4.把糯米飯和臘肉豌豆翻均勻,撒上香椿,盛到碗里純酒米飯的做法是,先將酒米淘洗后浸泡一小時.下開水鍋中煮至酒米還有一點硬米心時,用梢箕把酒米瀝起來稍晾干.爐子改小火,鍋中倒入少量豬油和白糖,將瀝干的酒米飯倒入鍋中同豬油一起翻炒片刻離火.鏟入碗中上籠蒸30 分鐘出籠,將其反扣到另一碗中。白糖勾稀芡淋在酒米飯上就行了.>酒米飯如果變點花樣,口味可就大不一樣了。<比如,可以在酒米飯炒好以后,在碗底先將一個梨子或蘋果切片墊底;還可以將宜賓的潮糕混入酒米飯中一起蒸;如果在酒米飯中再加入點去核的紅棗,枸杞,桂圓肉,蜜餞等就成了八寶飯了.當然,如果你有更好的創意的話,還可以在碗底用不同顏色的蜜餞擺出不同的花樣和字體.>假如你不喜歡吃甜的,就在油炒酒米飯時改放鹽就行了豌豆酒米飯先將新鮮豌豆淘洗干凈熱鍋下油倒入豌豆略炒放入適量的鹽加入適量的水略炒一下不一定要煮開倒入電飯煲里面將電飯煲開到煮飯的檔位將酒米還是淘洗干凈倒入電飯煲里將酒米散開加入正常煮飯時的水量煮起。飯熟 撒入適量的花椒然后攪拌均勻
把米裝好,再倒上酒泡好,就成酒米了。
主料:糯米,臘肉,新鮮豌豆,香椿芽1.把糯米洗凈,臘肉切丁,香椿焯水切碎2.一鍋水燒開倒入糯米,不要煮太久,剛煮過心用漏勺撈出.鍋里的湯千萬別倒掉,吃完飯后來一碗稠稠的米湯,養人.3.鍋放油八成熱入臘肉丁翻炒出油,加入豌豆同炒,放鹽,花椒粉適量,再加湯以淹過菜半寸為準,然后用鍋鏟把先前撈起的糯米鏟到鍋里,小心別讓豌豆翻起來,把米飯完全蓋在菜上,要鋪的厚薄均勻,用筷子在飯上扎一些孔,蓋上鍋蓋把火關小,悶燒十來分鐘,關火再悶半小時.4.把糯米飯和臘肉豌豆翻均勻,撒上香椿,盛到碗里純酒米飯的做法是,先將酒米淘洗后浸泡一小時.下開水鍋中煮至酒米還有一點硬米心時,用梢箕把酒米瀝起來稍晾干.爐子改小火,鍋中倒入少量豬油和白糖,將瀝干的酒米飯倒入鍋中同豬油一起翻炒片刻離火.鏟入碗中上籠蒸30 分鐘出籠,將其反扣到另一碗中。白糖勾稀芡淋在酒米飯上就行了.>酒米飯如果變點花樣,口味可就大不一樣了。<比如,可以在酒米飯炒好以后,在碗底先將一個梨子或蘋果切片墊底;還可以將宜賓的潮糕混入酒米飯中一起蒸;如果在酒米飯中再加入點去核的紅棗,枸杞,桂圓肉,蜜餞等就成了八寶飯了.當然,如果你有更好的創意的話,還可以在碗底用不同顏色的蜜餞擺出不同的花樣和字體.>假如你不喜歡吃甜的,就在油炒酒米飯時改放鹽就行了
6,怎樣用大米釀出72度的白酒
下面主要介紹中國的白酒種類。現代將白酒分為固態法白酒、固液結合法白酒和液態法白酒三類。 1、按所用酒曲和主要工藝分類 在固態法白酒中主要的種類為: (1)大曲酒 大曲酒,以大曲為糖化發酵劑,大曲的原料主要是小麥、大麥,加上一定數量的碗豆。大曲又分為中溫曲、高溫曲和超高溫曲。一般是固態發酵,大曲酒所釀的酒質量較好,多數名優酒均以大曲釀成。 (2)小曲酒 小曲是以稻米為原料制成的,多采用半固態發酵,南方的白酒多是小曲酒。 (3)麩曲酒這是解放后在煙臺操作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分別以純培養的曲霉菌及純培養的酒母作為糖化、發酵劑,發酵時間較短,由于生產成本較低,為多數酒廠為采用,此種類型的酒產量最大。以大眾為消費對象。 (4)混曲法白酒 主要是大曲和小曲混用所釀成的酒。 (5)其它糖化劑法白酒 這是以糖化酶為糖化劑,加釀酒活性干酵母(或生香酵母)發酵釀制而成的白酒。 固液結合法白酒的種類有: (1)半固、半液發酵法白酒 這種酒是以大米為原料,小曲為糖化發酵劑,先在固態條件下糖化,再于半固態、半液態下發酵,而后蒸餾制成的白酒,其典型代表是桂林三花酒。 (2)串香白酒 這種白酒采用串香工藝制成,其代表有:四川沱牌酒等。還有一種香精串蒸法白酒,此酒在香醅中加入香精后串蒸而得。 (3)勾兌白酒 這種酒是將固態法白酒(不少于10%)與液態法白酒或食用酒精按適當比例進行勾兌而成的白酒。 (4)液態發酵法白酒 又稱“一步法”白酒,生產工藝類似于酒精生產,但在工藝上吸取了白酒的一些傳統工藝,酒質一般較為淡泊;有的工藝采用生香酵母加以彌補。此外還有調香白酒,這是以食用酒精為酒基,用食用香精及特制的調香白酒經調配而成。 2、按酒的香型分 這種方法按酒的主體香氣成分的特征分類,在國家級評酒中,往往按這種方法對酒進行歸類。 (1)醬香型白酒 也稱為醬香型白酒,以茅臺酒為代表。醬香柔潤為其主要特點。發酵工藝最為復雜。所用的大曲多為超高溫酒曲。 (2)濃香型白酒 以瀘州老窖特曲、五糧液、洋河大曲等酒為代表,以濃香甘爽為特點,發酵原料是多種原料,以高梁為主,發酵采用混蒸續渣工藝。發酵采用陳年老窖,也有人工培養的老窖。在名優酒中,濃香型白酒的產量最大。四川,江蘇等地的酒廠所產的酒均是這種類型。 (3)清香型白酒 也稱為清香型白酒,以汾酒為代表,其特點是清香純正,采用清蒸清渣發酵工藝,發酵采用地缸。 (4)米香型白酒 以桂林三花酒為代表,特點是米香純正,以大米為原料,小曲為糖化劑。 (5)其它香型白酒 這類酒的主要代表有西鳳酒、董酒、白沙液等,香型各有特征,這些酒的釀造工藝采用濃香型,醬香型,或汾香型白酒的一些工藝,有的酒的蒸餾工藝也采用串香法。 3、按酒質分 (1)國家名酒 國家評定的質量最高的酒,白酒的國家級評比,共進行過5次。茅臺酒、 汾酒、瀘州老窖、五糧液等酒在歷次國家評酒會上都被評為名酒。 (2)國家級優質酒 國家級優質酒的評比與名酒的評比同時進行。 (3)各省,部評比的名優酒 (4)一般白酒 一般白酒占酒產量的大多數,價格低廉,為百姓所接受。有的質量也不錯。這種白酒大多是用液態法生產的。 4、按酒度的高低分 (1)高度白酒 這是我國傳統生產方法所形成的白酒,酒度在41度以上,多在55度以上,一般不超過65度。 (2)低度白酒 采用了降度工藝,酒度一般在38度。也有的20多度。
1、將大米蒸熟成米飯(不要太硬)后涼至不燙手的溫度(利用中溫發酵,米飯太熱或太涼,都會影響酒曲發酵的); 2、 將米飯鏟出一些到用來發酵米酒的容器里(我是用有蓋的陶瓷湯盆),平鋪一層; 3、 將捻成粉后的酒曲,均勻地撒一些在那層米飯上 4、再鏟出一些米飯平鋪在剛才的酒曲粉上,再鋪上一層米飯……就這樣,一層米飯、一層酒曲的鋪上,大約4層(隨意,看您的米飯和酒曲的多少); 5、將容器蓋蓋嚴,放在適宜的溫度下(如果房間溫度不夠,可以用厚毛巾等將容器包上保溫); 6、大約發酵36小時,將容器蓋打開(此時已經是酒香四溢啦),加滿涼開水(為的是終止發酵),再蓋上蓋后,放入冰箱(盡快停止發酵,早日吃到口
7,白米為主的釀白酒法
這種傳統的釀酒方法概括起來就是:將大米蒸熟 后拌曲發酵,然后蒸餾得成品酒。具體操作起來就更復雜一些,其工藝如下:浸米—蒸煮—揚冷、拌曲—入缸固態培菌糖化—半固態發酵—蒸餾—成品酒。 其中僅是蒸煮工序就很麻煩,操作要求較為嚴格。例如:將浸好的大米倒入甑內,待園氣后初蒸15~20分鐘,然后潑入熱水,還要上下翻倒幾次,又上蓋, 待園氣后再蒸幾十分鐘,再進行第二次潑水、翻倒、再蒸。同時還要求所蒸煮的大米外硬內軟、無生心、疏松不糊,、透而不爛,均勻一致等等。如那一環節掌握不 好,達不到要求都可能影響到出酒率。v采用生大米釀酒就簡單得多了。生大米不需要淘洗,不需要浸泡,當然更不需要蒸煮。將市售的大米買來后,每公斤大米加入6克生料曲種,加入三公斤冷水攪拌、密封發酵,經蒸餾就得成品酒。所以,有人戲稱生料釀酒技術為“傻瓜釀酒技術”。v生料釀酒,可以說就談不上什么“工藝流程”,如果硬要編個工藝流程的話,那么這個工藝流程就是:配料(大米+曲+水)—發酵—蒸餾—成品酒。v采用生料酒曲釀制大米白酒,每斤米得一斤酒,45~50度,口感與傳統釀制的一樣,甚至超過。 由此可見,采用生料釀酒,簡化了工藝、節約了燃料和人工、減輕了勞動強度和操作技能、提高了出酒率,從而大大地降低了生產成本。而且,還由于生料釀酒操作簡單,管理粗放,完全可采用規模化、機械化大生產。 由于生料釀酒具有上述諸多優點,僅管這個新技術推廣時間不長,宣傳力度不大,但仍然受到許多酒廠的歡迎,尤其是受到那些文化不高、缺乏釀酒技術的小酒 廠和家庭釀酒作坊的普遍歡迎。例如:目前廣西省內即有上千家小酒廠和家庭作坊在采用生料釀酒技術生產大米白酒。江西、湖南、浙江、上海等也有許多廠家在采 用生料釀酒技術生產。 然而,生料釀酒再簡單也是一門科學技術。既是一門科學技術,就有一定的工藝規范和操作規則。遵循這些規則,出酒率就高;違背或不按這些規則操作,就達 不到出酒要求。原因是,由淀粉轉變為酒是生物化學反應的結果,也是微生物的代謝產物,假如改變了規定的作用條件,其代謝產物就不是酒,而是另一種代謝產物 ——如醋酸。 一些人不明白這個道理,把科學看成魔術,把生料曲種當成是“仙丹妙藥”,以為在生大米中加點水,丟進去一點生料曲種,它就自然而然地“變”出酒來。一但沒有變出酒來或變出的酒不多,就否定了生料釀酒技術的意義和作用。 現將筆者采訪數十家成功地采用生料釀酒廠家的經驗和個人的心得,總結幾條出來供已采用的廠家和對生料釀酒有興趣的廠家參考。 我們知道,釀酒的希望和目的無非是兩個: 一是能得到較高的出酒率;二是釀出的酒能有一個較完美的口感。但是,是否能達到這兩個目的的關鍵環節,是在發酵這道工序。盡管曲種如何好,糖化力和發 酵力如何高;盡管大米的質量好,含淀粉多;盡管蒸餾設備如何先進、接酒技術如何高明。如果在發酵這一環節掌握不好,成品酒的得酒率也就不高。如何發酵,如何管理,一般酒廠和釀酒作坊都有一定的經驗。但生料釀酒與傳統的燃料釀酒方法還有不同之處。生料釀酒在發酵期中要特別注意和掌握溫度、厭氧和發酵期這三個環節。 一、 溫度(指室溫℃)。生料釀酒的發酵溫度應控制在20℃以上和40℃以下。高于40℃者易產酸,甚至酵母死亡;低于20℃者,生料難以發酵。最佳發酵溫度是25℃~30℃。 溫度與發酵期的關系是:溫度高,發酵期短;溫度低,發酵期長。具體說來,溫度在20~25℃時,發酵期一般是15~20天,溫度在25~30℃時,發酵期一般是10~12天左右。溫度在30~40℃時,發酵期一般為8天左右。 生料曲種耐高溫,在35~40℃時酵母仍能繼續生長、繁殖,而且不會產酸。因此,采用生料釀酒。不存在“安全渡夏”問題。 但是,生料釀酒也存在如何安全過冬的問題。實踐證明,在溫度20℃以下時,生料很難發酵,如溫度在10℃以下則停止發酵,這時的酵母處于冬眠狀態,不繁育生長。因此,室溫在20℃以下時,要采取保溫和升溫措施,使室溫升到20℃以上,生料發酵才能正常進行。 室 溫在20℃以下時,除了采取保溫、升溫措施以外,還可以采取熟料發酵。這里所說的熟料發酵與傳統的蒸煮有很大的區別。這里所說的熟料發酵是指將大料隨便蒸 煮而已。具體操作就是將生大米加入三倍冷水,然后用火煮,待煮到大米基本過心即離鍋冷卻到36℃以下時,加生料曲種攪拌、密封發酵。采用這種熟料發酵方 法,五天左右即全部發酵完畢,然后蒸餾即得成品酒。另外,也可將大米蒸煮成米飯,無夾心即可。 二、 厭氧。所謂厭氧,就是將生大米或煮熟的大米加曲加水裝入發酵容器后要密封,使之在沒有或缺乏空氣的條件下進行發酵。尤其是在發酵的中期和后期,更要特別注 意厭氧發酵。因為在酒精發酵過程中,不需要游離氧參加。如果在發酵中有氧氣參加,酵母菌則通過有氧呼吸獲得能量,將糖徹底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同時產生大 量菌體使酒精的產量大為減少。 其原理是:在有氧條件下發酵,其產品是醋酸,在無氧條件下發酵,其產品是酒精。所以,如果你不想要醋酸的話,就一定要在無氧條件下發酵。 怎樣進行厭氧發酵呢?許多酒廠的實踐經驗是:在發酵初期,采用半密封。所謂發酵初期,是指自生料投入發酵容器,至發酵液面冒出小米花泡沫這段時期。進入發酵中期和后期,就絕對采用全密封式發酵。所謂中期和后期,是指自發酵液面冒出小米花泡沫起至整個發酵完全結束止。 有 的廠家則與此相反,重視發酵初期的密封,但在發酵中期和后期就不重視了。當原料投入發酵容器以后,他們很重視密封,但從此就無人過。二氧化碳將塑料薄膜沖 破了,捆綁的繩索松脫了,無人檢查、更換,使空氣中的雜菌大量進入發酵容器,醋酸菌大量生長、繁殖、甚至把酒精作為它的養料,這就是有些廠家反映出酒率不 高的原因。 三、 發酵期。發酵期是指,從投料到蒸餾前的這段時間。 上面已講過,發酵期的長短決定于溫度的高低。溫度高,發酵期短;溫度低,發酵期長。我們不能說發酵期越短越好,當然也不能說發酵期越長越好,如何適當地掌握這個發酵期的長短,是提高出酒率和增加成品酒的口感和重要環節。 適當的發酵期,首先是看原料是否完全、徹底發酵,其次是原料已經完全徹底發酵后,還要延長發酵期一二天,以利于酯化、增香。 原料已經完全,徹底發酵的標志是:生淀粉已完全轉化為糖,糖已完全轉化為酒精。用檢測殘余淀粉的含量和總殘糖的含量方法就能確定原料是否完全徹底發酵了。當殘余淀粉和殘余總糖的含量在百分之一以下時,即說明原料已得到完全、徹底發酵。 一些小型酒廠和釀酒作坊沒有檢測設備,怎能掌握了解原料是否完全、徹底發酵呢?筆者于1996年編著的《生料釀酒工藝及其操作方法》一書中,曾介紹了用眼睛看、耳朵聽、口嘗、手摸等方法。由于篇幅關系就不再詳述。這里只介紹一種眼看、手摸的簡單方法供參考。 手摸,是用母指和食指擠壓正在發酵中的米粒,如無硬心、無粗糙感,一擠就化,就說明原料已基本上完全、徹底發酵了。 用眼看,一是看原料,二是看顏色。 當漂浮于發酵液面上的大米,全部或大部分沉入池底,發酵液由渾濁變青,而且整個發酵液處于靜止狀態,不再冒泡,米粒不再上下竄動時,就說明整個發酵過程已完畢,原料已經完全、徹底發酵了。 看顏色,就是看發酵液的顏色變化。從投料起至發酵開始冒小泡時的這段時期發酵液是清亮、透明的。從發酵開始至發酵結束這段時期,發酵液由清亮、透明變為米湯色。從發酵結束至酯化時期,發酵液由米湯色變清,最后變成暗淡的淡茶色。 實踐證明,適當延長一點發酵時間,是提高出酒率和增加成品酒香味的重要措施。 要延長多少時間才能算適當呢?筆者主張,當發酵液由渾濁變清,整個發酵液處于靜止狀態時,再延長一二天即為適當。從顏色上看當發酵液由渾濁變清,由清變為暗淡的淡茶色即可進行蒸餾。 為什么要延長一二天發酵時間呢?因為酒的芳香物質,是原料中的蛋白質分解成氨基酸再經生化反應而成為芳香物質。這個生化反應過程需要時間,這個時間就是酯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