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平壩不遠的安順也是產酒的,那里的安酒也很不錯的。早期的鴨溪窖酒,并非生產濃香型白酒,而是運用“小曲糖化、大曲發酵、大小曲入藥”等工藝釀造其他香型的窖酒,這種工藝酒,目前來說應屬兼香,在當下的所有白酒酒廠中,在生產這種工藝酒的酒廠只有酒鬼酒和平壩窖酒。
鴨溪窖酒好喝嗎?
鴨溪窖,上世紀80年代貴州老牌名酒,除茅酒外,與董酒齊名,遠在習酒之上,當時要買瓶鴨溪窖,都是有身份、地位的人。可因80年代末90年代初發酒熱,買不到鴨溪窖,供不應求,于是擴大生產,建廠趕不上,就到四川去進白酒來勾兌,為此,當時縣里還成立了“中級酒辦公室”專抓此事,剛開始進的白酒,質量還行,隨后被利益所誘,買賣雙方都只認錢,放松了質量控制,劣質酒就進了鴨溪,漸漸地,鴨溪窖質量下降,人們就漫漫淡化了這酒。
鴨溪窖停產為什么還有新酒買?
y鴨溪窖酒,貴州省遵義縣鴨溪鎮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鴨溪窖酒產于黔北四大名鎮之一的貴州遵義市西南約40千米的鴨溪鎮,因地而得名。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加上傳統的生產工藝,造就了鴨溪窖酒“喝不上頭、醉不口干”的典型特點及”濃頭醬尾“獨特風格,亦被業內稱為”鴨溪香“。鴨溪窖酒具有窖香濃郁、綿柔爽凈、甜而不膩、香而不暴,余味悠長的獨特風格,它雖為濃香型白酒,但卻有濃香入口、醬香回味的特點,有濃頭醬尾 ,酒中美人之稱, 早在民國時期就名噪黔北,尤以其前身”雷泉大曲“、”榮華窖酒“最為馳名。
清末民初,鴨溪鎮賴廣興經營“廣興祥”酒坊,實創“賴記雷泉酒”。20年代,其子賴云豐幾次去茅臺,向賴永初先生學習賴茅工藝,利用鴨溪鎮雷家坡山腳下的優質礦泉水,釀造出“雷泉大曲”,1933年,鴨溪鎮的何清榮、何清華兩兄弟,又聘賴家酒師,另設作坊釀造帶有醬香風味的窖酒,產品取兩兄弟最后一個字為名,稱為“榮華窖酒”,因為選料和釀造工藝講究,其品質勝過“雷泉大曲”,由此榮華窖酒成為鴨溪產區白酒的旗幟。
通過不斷積累,其酒名聲大造,特別是在香港市場始終立于不敗之地,時至今日,海外一些愛酒的老者,依然還記得榮華窖酒。解放前期,因為經濟問題,榮華窖酒廠奄奄一息,解放后,釀酒業得到了黨和人民的重視,1951年,縣有關部門以“榮華窖酒廠”為基礎,組織人員,建立酒廠,生產普通白酒,1956年酒廠公私合營,恢復窖酒生產,1957年過渡為地方國營酒廠,改名為鴨溪窖酒廠,既生產普通白酒,又生產窖酒。
早期的鴨溪窖酒,并非生產濃香型白酒,而是運用“小曲糖化、大曲發酵、大小曲入藥”等工藝釀造其他香型的窖酒,這種工藝酒,目前來說應屬兼香,在當下的所有白酒酒廠中,還在生產這種工藝酒的酒廠只有酒鬼酒和平壩窖酒。1973年,鴨溪窖酒改釀濃香工藝酒,至此,窖酒在鴨溪窖的歷史中告一段落。不過那時的鴨溪窖,雖釀濃香,但也與現在的鴨溪窖有很大的不同,其采用傳統混蒸混燒工藝、經續楂混蒸、人工老窖低溫發酵、蒸餾取酒、貯存老酒、勾兌調味等工序釀成了窖香突出、幽雅細膩、香而不艷、甜而不膩、略帶藥香的獨特濃香白酒,“酒中美人”也是因此而名。
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鴨溪窖的發展到了頂峰,隨著92年春節后爆發的行業不景氣現象,鴨溪窖酒與其他貴州名酒一道隨即沒落,2006年,香港銀基集團控股鴨溪窖,也許是港人的那份榮華記憶,鴨溪窖因此受到了他們的青睞,復產的鴨溪窖酒依然走濃香工藝,只是相比曾經的濃香酒多了一些瀘州記憶。2012年07月18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鴨溪窖酒”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茅臺之下、鴨溪平壩”這句話怎么來的?
這句話是指貴州省的幾款名酒。茅臺酒已不用多說了,如今已如雷貫耳,這里要說的是其他兩款酒鴨溪窖酒和平壩窖酒。鴨溪窖酒產于遵義市西南約40公里的鴨溪鎮而得名。鴨溪地區很早就有釀酒記載,早在光緒十一年(1886年),鴨溪老酒坊就開始挖池建窖,釀造窖酒。鴨溪窖酒窖香濃郁、綿柔爽凈、甜而不膩、香而不暴,余味悠長,有濃頭醬尾 ,酒中美人之稱。
工藝方面,鴨溪窖酒以優質的高粱為原料,采用肥泥窖作糖化發酵池,萬年糟釀制,分層起窖、分層蒸餾,多次發酵多次蒸餾,分期窖藏。我在去年的“黔酒中國行”活動中,品嘗過上面的這款鴨溪窖酒,覺得口感很不錯。相比其他名酒,平壩窖酒的名氣小了很多。但平壩窖酒曾在貴州省評酒會上被評為貴州省名酒第二名,且多次蟬聯貴州名酒稱號,曾被著名白酒專家周恒剛先生盛贊為“酒國精英、黔中神品”。
工藝方面,平壩窖酒以高粱、稻谷、糯谷為原料,用當地產香麥、大米配以中藥制小曲,以小麥及麩皮與中草藥踩香曲,小曲糖化,香曲下窯。原插隊貴州的上海知青,前上海國拍的副總裁范干平對平壩窖酒評價頗高,可惜這款酒我沒有喝過。離平壩不遠的安順也是產酒的,那里的安酒也很不錯的。我在“黔酒中國行”活動中,品嘗過幾款安酒,感覺口感不比普通的飛天茅臺差。
不過除了“茅臺之下,鴨溪平壩”之外,貴州還有一款能和茅臺比肩的兩大國家級名酒:董酒。“董”字由“艸”和“重”組成,“艸”與“草”同意,“重”為數量多之意,故“董”字也寓意“百草”。董酒產于貴州遵義市匯川區董公寺鎮,因釀造工藝特殊,而且有明顯的典型風格,在眾多白酒中獨樹一幟,自成香型,被稱為董香型,也叫藥香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