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一年白酒銷量多少,濟南市場白酒2021年總銷售量

1,濟南市場白酒2021年總銷售量

濟南市場白酒2021年總銷量如下:茅臺占比百分之二十五;劍南春占比百分之二十六;五糧液占比百分之七;洋河占比百分之十二;習酒占比百分之五;郎酒占比百分之六;瀘州老窖占比百分之八;汾酒占比百分之十;牛欄山占比百分之三;西鳳占比百分之四。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了解到,作為濟南白酒市場的老大,濟南趵突泉釀酒有限責任公司始建于明朝崇禎年間,戰爭年代由魯中軍區掌管,建國后歷經公私合營,1958年建成國有企業。目前,一年的產值6個多億,“前兩年我們的產值都是增長的,今年因為疫情等受到了一定影響,但是銷售額到現在為止和去年處于持平的狀態。”

濟南市場白酒2021年總銷售量

2,山東人的酒量大為何沒有出名的白酒呢

全國喝酒看山東,山東喝酒看地方。山東人的酒量是全國公認的高。據統計,一直以來,山東白酒的銷量都穩居前三名。雖然山東人喝酒厲害,但是卻沒有出名的白酒。全國20家白酒上市企業,山東竟然一個都沒有。到底是什么樣的原因導致的?答案有點兒出人意料。1、酒廠和酒的種類太多,競爭壓力大山東并非沒有酒廠,而是太多了。山東省各級市縣,要是沒兩三個酒廠,都不好意思去省里開會。不完全統計,大約有400多家,可謂是遍地開花。不像別的省,早已“秦王掃六合”了。而山東省,還處于“春秋爭霸”時期。山東酒的種類太多了,其中知名度頗高的,有“四大家族,八大金剛、九大集團”。四大家族,包括有濰坊景芝、臨沂蘭陵、曲阜孔家以及泰安泰山。八大金剛,又加了四個新軍品牌,有德州古貝春、濟南趵突泉、淄博扳倒井、青島瑯琊臺。九大集團,除了上述8個品牌之外,又加了一個菏澤花冠酒。值得一提的是,還有一款酒令人記憶深刻,那就是秦池古酒。由于酒廠和酒的種類太多,相互競爭也很激烈,所以很難有一個標桿兒產品立起來。另外,山東酒的香型也比較雜,濃香、清香、醬香,芝麻香等等,各種香型都有。不像山西一樣,能想到的只有清香型汾酒。2、山東人自己喝都不夠,根本賣不出去話說,白酒廠這么多,都不會倒閉嗎?不用擔心,山東人口多,而且大多數人的酒量都很大,喝一斤平平常常。魯中地區喝不過膠東半島,膠東半島喝不過魯南地區,什么東北人喝酒快,內蒙人喝酒猛,撞上山東人,那些都沒有用。山東人喝酒的最大特色是什么?綿延不斷!能從天亮喝到天黑。獲悉,山東人一年能喝掉200億元的酒,共計400萬升,800萬斤。在一些重要的場合,重要的節日,重要的客人,都必須安排白酒。如果喝不了白酒的話,啤酒也行,那就需要1:3,1:6的比例進行。

山東人的酒量大為何沒有出名的白酒呢

3,山東省跌出全國白酒產業五強名列第七

2020年,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產量 740.73萬千升 ,銷售收入 5836.39億元 ,利潤 1585.41億元 。 其中,四川白酒規上企業累計生產白酒 367.6 萬千升,四川白酒產業繼續霸榜第一。 河南、湖北、北京、安徽 ,分別以 66.4、35.9、34.1、28.2 萬千升的年產量規模,成為2020年“全國白酒產業五強省區”。 單以產量指標衡量,“全國白酒產業五強省區”榜單多有變動。2019年,全國白酒產業五強省區分別為 四川、湖北、山東、北京、安徽 。而在2020年,山東年白酒產量腰斬,跌出五強榜單,名列第七。 山東不再是白酒生產大省 2020年,四川完成營業收入 2849.7 億元,實現利潤總額 529.1 億元——以全國 35.3% 的規上酒企,實現全國 49.6% 的產量,完成全國 48.8% 的白酒營業收入。 貴州的各項主要指標也保持高位增長,完成銷售收入、利潤總額、稅金分別為 1221 億元、 719.4 億元、 304.1 億元,占貴州全省工業經濟的 13.4%、68.1%、36.3%。 僅四川和貴州兩省,營業收入和利潤已經占到全國的 69.75% 和 78.75% 。僅剩的份額大部分也被 山東、湖北、江蘇、河南 等傳統白酒消費大省瓜分。 實際上,早在2018年,山東省已經跌出五強。2018年全國白酒產量為 871.2 萬千升。從各省市白酒產量來看,排名前五的地區分別是 四川、江蘇、湖北、北京市、安徽 。 山東和河南一起跌出五強名單,結束了中國白酒行業十多年里四川、河南、山東三省白酒產量霸榜前三的 歷史 。 山東白酒市場現狀 山東人口非常眾多,2019年總人口高達1億人,居全國第二。省內白酒消費氛圍良好,是典型產銷大省,整體白酒市場規模達 600億元 ,且市場較為開放。 山東人善飲酒,給外界的印象是好客、能喝。芝麻香型是山東白酒的特色香型,但山東人更多偏好34-38度濃香型白酒。 山東缺乏全國性知名白酒品牌, 地產酒缺乏高端定位 。高端和次高端市場均由省外白酒品牌占領,且呈壟斷格局。絕大部分地產品牌在百元以下市場才占有一定的份額。 山東有 500 多家酒企,規模以上白酒企業 130 多家,地產酒品牌更是數不勝數,這些品牌深受本地人歡迎,但是缺乏全國知名的白酒品牌。 山東目前銷售10億元以上的企業2家,扳倒井和景芝;10億元左右的企業3-4家,花冠、古貝春、泰山、趵突泉和瑯琊臺;5億元左右的企業包括蘭陵、景陽岡、百脈泉、云門、秦池等企業。 山東是一個傳統文化較深的省份,在白酒消費上包容性很強,“隨大流”現象比較突出,導致山東白酒消費市場形成了“流行什么喝什么”的消費特點。 外來和尚會念經 山東酒業大商很多,但是大型連鎖酒行或者稍微上點規模的酒行基本以外地酒為主。五糧液、釣魚臺國臺、洋河、古井貢、金沙、金醬……稍微有點名氣的酒在山東都有一席之地,唯獨本省產品陳列的并不多。 在濃香熱的時候,山東白酒市場,五糧液、洋河、古井貢、瀘州老窖、酒鬼酒等等外省濃香型白酒占據山東大部分市場。而在當下醬香熱的風口之下,以貴州茅臺鎮為主的醬香型白酒迅速占領山東白酒消費市場。 據統計,2020年,山東省白酒銷售額在 600 億元左右,外省拿走約 450億元 左右的市場份額,山東本土白酒企業, 130多家規模上企業僅僅瓜分不到200億元的市場份額。 近年來,以花冠、古貝春、泰山、瑯琊臺、蘭陵等一批山東白酒骨干企業紛紛謀求走出山東,走向全國,但多年來“山東無好酒”的消費者心智成為山東白酒走出山東最大的“攔路虎”! 山東酒企不重視傳播 山東作為文化大省和白酒生產、銷量大省,在白酒文化上的輸出遠遠落后于四川和貴州。在品牌傳播多元化的當下,山東酒企在品牌傳播手段上,特別是在文化輸出方面,幾乎沒有什么聲音。 在對媒體重視程度上,山東酒企也遠遠落后于四川、貴州、江蘇等省份。以白酒新生代品牌江小白、谷小酒和光良的接待為例:無論是新產品發布會還是媒體懇談會,都有專人對接,從往返接待、住宿、飲食到文章規劃、圖文視頻、內容傳播都有專人負責,在細節和內容上,把控到位。 與其說魯酒的沉寂有客觀原因,不如說魯酒部分企業仍然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念作祟。市場是守不住的,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山東一酒企負責人曾明確表示“山東酒企缺少真正的企業家”!雖然魯酒企業在資金、技術、品牌等方面落后于茅臺、五糧液等名酒企業,但還不至于沒有還手之力,魯酒缺少的是眼界和格局! 山東白酒振興,路在何方?

山東省跌出全國白酒產業五強名列第七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