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酒一直在國內有良好的市場為何白酒的包裝都很簡略
經常看到有人嫌棄中國白酒的包裝很土不好看,但是白酒卻又擁有很不錯的市場,到底是什么導致了這一刻板印象?白酒的包裝真的都很難看嗎?為什么盡管如此被“嫌棄”還是沒有做出改變?其實,每一瓶白酒的包裝都有它的特色,不僅不難看,有的反而成為了經典!每個品牌,每個系列酒,都有獨特一個瓶子包裝的區別。有些白酒的包裝已經成為了品牌的一部分,很難大刀闊斧的修改,換包裝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成本很高,也不是短時間說改就能改的畢竟酒的包裝就像給人一種感覺就是一眼就能認出它一樣,知道它是什么酒,哪個品牌,這就是包裝帶來的辨識度。也有很多不同牌子的包裝不同的元素,比如有的包裝采用中國風等。中國白酒的包裝,比起說好看,其實還不如說特別,酒瓶從歷史中走來,從青銅酒罐到陶、瓷酒壇,灌裝的簡易和攜帶、存放的便捷,已經形成品牌獨特的品牌符號,成為它隨酒和酒文化發展至今而不可替換的東西。白酒(外文名:Liquor and Spirits ,Baijiu ),是中國酒類(除了果酒、米酒外)的統稱,又稱燒酒、老白干、燒刀子等。中國白酒具有以酯類為主體的復合香味,以曲類、酒母為糖化發酵劑,利用淀粉質(糖質)原料,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陳釀和勾兌而釀制而成的各類酒。而嚴格意義上講,由食用酒精和食用香料勾兌而成的配制酒則不能算做是白酒。白酒主集中在長江上游和赤水河流域的貴州仁懷、四川宜賓、四川瀘州三角地帶有著全球規模最大、質量最優的蒸餾酒產區,分別為中國三大名酒的茅五瀘,其白酒產業集群扛起中國白酒產業的半壁河山。
2,淺談中國白酒包裝設計的現狀
淺析國內白酒的包裝設計現狀及發展白酒是中國的傳統酒,屬世界六大蒸餾酒之一。據可靠記載,白酒距今有1千多年的歷史。而現在在中國,白酒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大眾飲品。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每年的白酒產量達到500萬噸,因此釀酒業是國家及地方的一項重要財政收入,由此可見白酒還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由于白酒的悠久釀造歷史,使白酒在千多年來的發展中沉淀了極其深厚的傳統文化。白酒存在的合理性就有了新的動態:生理需求轉向心理需求。這就給酒的制造工藝以及酒的包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說,一個欲樹立優良品牌的白酒必須依靠某種附合大眾消費心理的文化內涵為基石,并由此文化為線索展開產品的生產、形象定位、營銷策略等一系列的整合營銷活動,從而達到占領市場、創建名牌的目的。因此品牌文化定位一定要明確、內涵一定要厚重,才能擁有豐富而平穩的社會心理基礎,才能擁有穩定的消費群。目前國內白酒的包裝在設計上來說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一,在色調的運用上基本固定在紅、黃、金、白、黑等有限的范圍內,這基本上是由消費意識決定了的,即消費群只認同此套色系。雖然也有例外,但它們在銷售上并不是很成功。比如甘肅省的某酒廠生產的“**王”酒,整體采用大面積的黑色鑲金邊,以絲網印刷磨砂工藝豐富了版面效果,整個設計豪華大方而簡潔,單從設計上看應該是較為成功的作品。然而在銷售上卻讓人大失所望.第二,在盒型上缺少創新,主要就是上翻蓋、天地蓋、多邊盒、書型盒等有限的幾種。一個產品在包裝造型上的出新出巧能讓所表達的產品屬性一目了然,從而使消費者產生消費沖動。比如安微井中集團釀酒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店小二”酒,在盒型設計上頗下了一番工夫:外形設計成一個小酒鋪,正面窗戶開處,店小二熱情呦喝躍然盒上,窗戶上方“店小二”酒旗隨風飄揚。瓶型設計更是匠心獨運:一個懷抱酒壇的店小二笑容可掬。品名與外形包裝的和諧統一,使該產品因詼諧有趣的文化內涵以及優良的品質而倍受消費者青睞。但是,這類成功的產品包裝設計總體來說還比較少,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國內從事盒型設計的專業團體較少,而包裝設計師既精于平面設計又熟悉盒型設計的并不多見。往往平面設計比較好但盒型卻不盡人意,或者盒型設計雖好,但因印刷工藝等原因而不能批量生產等問題十分突出.第三,印刷工藝比較落后,目前我國印刷行業的工藝換代慢,已落后于日、美、德等發達國家。一種新的印刷工藝由試驗階段到創造效益須要較長的周期,這在內地尤為突出。如金卡紙上折光,以前老的工藝比較麻煩,依靠腐蝕銅版對紙張產生壓力而成。這種方法在質量上沒有保證,因為機器的壓力決定了折光的質量,而壓力越大對機器的損壞就越大,有時候工人為了保護機器減低壓力而使質量受損。現在有一種新工藝在江、浙較為成功,即用絲網印刷一種“折光油墨”,效果極好,其實這種工藝的關鍵只是一種特種油墨而已。但是在江、浙使用了近二、三年之后才在內地引起注意,這說明我們的印刷廠創新意識不夠,觀念不新,因此難免落后。第四,在平面設計上欠缺系統性。白酒生產商在銷售上的考慮,會在產品結構上形成高、中、低檔系列產品。通常情況下高檔酒樹立品牌、形象,中檔、低檔酒產生利潤,因此在包裝設計上應既要注意統一性,又要注意區別性。也就是說既要使消費者將高檔酒的美好印象移嫁到低檔酒上而由此對該品牌產生忠誠度,又不能使低檔酒破壞了高檔酒的形象。比如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集團生產的“金六福”酒,就是一個成功的典范,該產品以一星、二星、三星、四星、五星形成高、中、低檔酒。在平面設計上五個等級的酒均以古代請柬形象為分割,向消費者傳達熱情邀請、美好祝愿的消費信息。在材料以及印刷工藝的采用上區分各個檔次的產品,使該產品包裝的和諧與特點共存、統一與區別同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配合科學的市場營銷模式,使“金六福”系列酒創下了在短短的三、四年時間內成為國內知名品牌的奇跡,而包裝設計顯然功不可沒。然而在其它品牌上卻并非都很注意系列包裝的統一性,很多酒廠在包裝設計上以及品牌的運用上都較為混亂。長此以往,再大的強勢品牌都會在短期內衰落下去,成為市場經濟的徇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