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螵蛸怎么讀音
區別:
螵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piāo,是指螳螂的卵塊,用作名詞。基本釋義(螵蛸)螳螂的卵塊,產在桑樹上的稱“桑螵蛸”;(海螵蛸)烏賊魚體內的骨狀硬殼,產生桑樹上的名桑螵蛸。
“蛸”,現代漢語規范二級字,普通話讀音為shāo、xiāo,最早見于《說文》中,在六書中屬于形聲字。“蛸”的基本含義見“螵,螳螂的卵塊,如螵蛸;引申含義為姓。
2. 螵蛸怎么讀音讀出來
界、門、綱、目、科、屬、種.一個“界”含有多個“門”,一個“門”中含有多個“綱”,以此類推,分類的最小單位是種.每種生物在分類系統中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
《昆蟲記》(Souvenirs Entomologiques)又稱《昆蟲世界》《昆蟲物語》《昆蟲學札記》或《昆蟲的故事》,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創作的長篇生物學著作,共十卷。1879年第一卷首次出版,1907年全書首次出版。
該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蟲的種類、特征、習性和婚習的昆蟲生物學著作,記錄了昆蟲真實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蟲為生存而斗爭時表現出的靈性,還記載著法布爾癡迷昆蟲研究的動因、生平抱負、知識背景、生活狀況等等內容。作者將昆蟲的多彩生活與自己的人生感悟融為一體,用人性去看待昆蟲,字里行間都透露出作者對生命的尊敬與熱愛。
3. 啀喍怎么讀音
世上最長的古詩
詩三百三首
作者:寒山(生卒不詳)唐詩僧,亦稱寒山子。傳為貞觀時人,一說大歷時人。居始豐縣(今浙江天臺)寒巖。好吟詩唱偈,與拾得為友。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重巖我卜居,鳥道絕人跡。庭際何所有,白云抱幽石。
住茲凡幾年,屢見春冬易。寄語鐘鼎家,虛名定無益。
可笑寒山道,而無車馬蹤。聯谿難記曲,疊嶂不知重。
泣露千般草,吟風一樣松。此時迷徑處,形問影何從。
吾家好隱淪,居處絕囂塵。踐草成三徑,瞻云作四鄰。
助歌聲有鳥,問法語無人。今日娑婆樹,幾年為一春。
琴書須自隨,祿位用何為。投輦從賢婦,巾車有孝兒。
風吹曝麥地,水溢沃魚池。常念鷦鷯鳥,安身在一枝。
弟兄同五郡,父子本三州。欲驗飛鳧集,須征白兔游。
靈瓜夢里受,神橘座中收。鄉國何迢遞,同魚寄水流。
一為書劍客,二遇圣明君。東守文不賞,西征武不勛。
學文兼學武,學武兼學文。今日既老矣,余生不足云。
莊子說送終,天地為棺槨。吾歸此有時,唯須一番箔。
死將喂青蠅,吊不勞白鶴。餓著首陽山,生廉死亦樂。
人問寒山道,寒山路不通。夏天冰未釋,日出霧朦朧。
似我何由屆,與君心不同。君心若似我,還得到其中。
天生百尺樹,剪作長條木。可惜棟梁材,拋之在幽谷。
年多心尚勁,日久皮漸禿。識者取將來,猶堪柱馬屋。
驅馬度荒城,荒城動客情。高低舊雉堞,大小古墳塋。
自振孤蓬影,長凝拱木聲。所嗟皆俗骨,仙史更無名。
鸚鵡宅西國,虞羅捕得歸。美人朝夕弄,出入在庭幃。
賜以金籠貯,扃哉損羽衣。不如鴻與鶴,飖飏入云飛。
玉堂掛珠簾,中有嬋娟子。其貌勝神仙,容華若桃李。
東家春霧合,西舍秋風起。更過三十年,還成苷蔗滓。
城中娥眉女,珠珮珂珊珊。鸚鵡花前弄,琵琶月下彈。
長歌三月響,短舞萬人看。未必長如此,芙蓉不耐寒。
父母續經多,田園不羨他。婦搖機軋軋,兒弄口口過口過。
拍手摧花舞,支頤聽鳥歌。誰當來嘆賞,樵客屢經過。
家住綠巖下,庭蕪更不芟。新藤垂繚繞,古石豎巉巖。
山果獼猴摘,池魚白鷺銜。仙書一兩卷,樹下讀喃喃。
四時無止息,年去又年來。萬物有代謝,九天無朽摧。
東明又西暗,花落復花開。唯有黃泉客,冥冥去不回。
歲去換愁年,春來物色鮮。山花笑淥水,巖岫舞青煙。
蜂蝶自云樂,禽魚更可憐。朋游情未已,徹曉不能眠。
手筆太縱橫,身材極瑰瑋。生為有限身,死作無名鬼。
自古如此多,君今爭奈何。可來白云里,教爾紫芝歌。
欲得安身處,寒山可長保。微風吹幽松,近聽聲逾好。
下有斑白人,喃喃讀黃老。十年歸不得,忘卻來時道。
俊杰馬上郎,揮鞭指綠楊。謂言無死日,終不作梯航。
四運花自好,一朝成萎黃。醍醐與石蜜,至死不能嘗。
有一餐霞子,其居諱俗游。論時實蕭爽,在夏亦如秋。
幽澗常瀝瀝,高松風颼颼。其中半日坐,忘卻百年愁。
妾在邯鄲住,歌聲亦抑揚。賴我安居處,此曲舊來長。
既醉莫言歸,留連日未央。兒家寢宿處,繡被滿銀床。
快搒三翼舟,善乘千里馬。莫能造我家,謂言最幽野。
巖岫深嶂中,云雷竟日下。自非孔丘公,無能相救者。
智者君拋我,愚者我拋君。非愚亦非智,從此斷相聞。
入夜歌明月,侵晨舞白云。焉能拱口手,端坐鬢紛紛。
有鳥五色彣,棲桐食竹實。徐動合禮儀,和鳴中音律。
昨來何以至,為吾暫時出。儻聞弦歌聲,作舞欣今日。
茅棟野人居,門前車馬疏。林幽偏聚鳥,溪闊本藏魚。
山果攜兒摘,皋田共婦鋤。家中何所有,唯有一床書。
登陟寒山道,寒山路不窮。谿長石磊磊,澗闊草濛濛。
苔滑非關雨,松鳴不假風。誰能超世累,共坐白云中。
六極常嬰困,九維徒自論。有才遺草澤,無藝閉蓬門。
日上巖猶暗,煙消谷尚昏。其中長者子,個個總無裈。
白云高嵯峨,淥水蕩潭波。此處聞漁父,時時鼓棹歌。
聲聲不可聽,令我愁思多。誰謂雀無角,其如穿屋何?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澗濱。啾啾常有鳥,寂寂更無人。
磧磧風吹面,紛紛雪積身。朝朝不見日,歲歲不知春。
少年何所愁,愁見鬢毛白。白更何所愁,愁見日逼迫。
移向東岱居,配守北邙宅。何忍出此言,此言傷老客。
聞道愁難遣,斯言謂不真。昨朝曾趁卻,今日又纏身。
月盡愁難盡,年新愁更新。誰知席帽下,元是昔愁人。
兩龜乘犢車,驀出路頭戲。一蠱從傍來,苦死欲求寄。
不載爽人情,始載被沈累。彈指不可論,行恩卻遭刺。
三月蠶猶小,女人來采花。隈墻弄蝴蝶,臨水擲蝦蟆。
羅袖盛梅子,金鎞挑筍芽。斗論多物色,此地勝余家。
東家一老婆,富來三五年。昔日貧于我,今笑我無錢。
渠笑我在后,我笑渠在前。相笑儻不止,東邊復西邊。
富兒多鞅掌,觸事難祇承。倉米已赫赤,不貸人斗升。
轉懷鉤距意,買絹先揀綾。若至臨終日,吊客有蒼蠅。
余曾昔睹聰明士,博達英靈無比倫。一選嘉名喧宇宙,
五言詩句越諸人。為官治化超先輩,直為無能繼后塵。
忽然富貴貪財色,瓦解冰消不可陳。
白鶴銜苦桃,千里作一息。欲往蓬萊山,將此充糧食。
未達毛摧落,離群心慘惻。卻歸舊來巢,妻子不相識。
慣居幽隱處,乍向國清中。時訪豐干道,仍來看拾公。
獨回上寒巖,無人話合同。尋究無源水,源窮水不窮。
生前大愚癡,不為今日悟。今日如許貧,總是前生作。
今生又不修,來生還如故。兩岸各無船,渺渺難濟渡。
璨璨盧家女,舊來名莫愁。貪乘摘花馬,樂搒采蓮舟。
膝坐綠熊席,身披青鳳裘。哀傷百年內,不免歸山丘。
低眼鄒公妻,邯鄲杜生母。二人同老少,一種好面首。
昨日會客場,惡衣排在后。只為著破裙,吃他殘蓓麥婁。
獨臥重巖下,蒸云晝不消。室中雖暡叆,心里絕喧囂。
夢去游金闕,魂歸度石橋。拋除鬧我者,歷歷樹間瓢。
夫物有所用,用之各有宜。用之若失所,一缺復一虧。
圓鑿而方枘,悲哉空爾為。驊騮將捕鼠,不及跛貓兒。
誰家長不死,死事舊來均。始憶八尺漢,俄成一聚塵。
黃泉無曉日,青草有時春。行到傷心處,松風愁殺人。
騮馬珊瑚鞭,驅馳洛陽道。自矜美少年,不信有衰老。
白發會應生,紅顏豈長保。但看北邙山,個是蓬萊島。
竟日常如醉,流年不暫停。埋著蓬蒿下,曉月何冥冥。
骨肉消散盡,魂魄幾凋零。遮莫咬鐵口,無因讀老經。
一向寒山坐,淹留三十年。昨來訪親友,太半入黃泉。
漸減如殘燭,長流似逝川。今朝對孤影,不覺淚雙懸。
相喚采芙蓉,可憐清江里。游戲不覺暮,屢見狂風起。
浪捧鴛鴦兒,波搖鸂鶒子。此時居舟楫,浩蕩情無已。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
垂柳暗如煙,飛花飄似霰。夫居離婦州,婦住思夫縣。
各在天一涯,何時得相見。寄語明月樓,莫貯雙飛燕。
有酒相招飲,有肉相呼吃。黃泉前后人,少壯須努力。
玉帶暫時華,金釵非久飾。張翁與鄭婆,一去無消息。
可憐好丈夫,身體極棱棱。春秋未三十,才藝百般能。
金羈逐俠客,玉饌集良朋。唯有一般惡,不傳無盡燈。
桃花欲經夏,風月催不待。訪覓漢時人,能無一個在。
朝朝花遷落,歲歲人移改。今日揚塵處,昔時為大海。
我見東家女,年可有十八。西舍競來問,愿姻夫妻活。
烹羊煮眾命,聚頭作淫殺。含笑樂呵呵,啼哭受殃抉。
田舍多桑園,牛犢滿廄轍。肯信有因果,頑皮早晚裂。
眼看消磨盡,當頭各自活。紙袴瓦作裈,到頭凍餓殺。
我見百十狗,個個毛猙獰。臥者渠自臥,行者渠自行。
投之一塊骨,相與啀喍爭。良由為骨少,狗多分不平。
極目兮長望,白云四茫茫。鴟鴉飽腲腇,鸞鳳饑彷徨。
駿馬放石磧,蹇驢能至堂。天高不可問,鷦鵊在滄浪。
洛陽多女兒,春日逞華麗。共折路邊花,各持插高髻。
髻高花合匝,人見皆睥睨。別求醦醦憐,將歸見夫婿。
春女衒容儀,相將南陌陲。看花愁日晚,隱樹怕風吹。
年少從傍來,白馬黃金羈。何須久相弄,兒家夫婿知。
群女戲夕陽,風來滿路香。綴裙金蛺蝶,插髻玉鴛鴦。
角婢紅羅縝,閹奴紫錦裳。為觀失道者,鬢白心惶惶。
若人逢鬼魅,第一莫驚懅。捺硬莫采渠,呼名自當去。
燒香請佛力,禮拜求僧助。蚊子叮鐵牛,無渠下觜處。
浩浩黃河水,東流長不息。悠悠不見清,人人壽有極。
茍欲乘白云,曷由生羽翼。唯當鬒發時,行住須努力。
乘茲朽木船,采彼纴婆子。行至大海中,波濤復不止。
唯赍一宿糧,去岸三千里。煩惱從何生,愁哉緣苦起。
默默永無言,后生何所述。隱居在林藪,智日何由出。
枯槁非堅衛,風霜成夭疾。土牛耕石田,未有得稻日。
山中何太冷,自古非今年。沓嶂恒凝雪,幽林每吐煙。
草生芒種后,葉落立秋前。此有沈迷客,窺窺不見天。
山客心悄悄,常嗟歲序遷。辛勤采芝朮,搜斥詎成仙。
庭廓云初卷,林明月正圓。不歸何所為,桂樹相留連。
有人兮山楹,云卷兮霞纓。秉芳兮欲寄,路漫漫兮難征。
心惆悵兮狐疑,年老已無成。眾喔咿斯,蹇獨立兮忠貞。
豬吃死人肉,人吃死豬腸。豬不嫌人臭,人反道豬香。
豬死拋水內,人死掘土藏。彼此莫相啖,蓮花生沸湯。
快哉混沌身,不飯復不尿。遭得誰鉆鑿,因茲立九竅。
朝朝為衣食,歲歲愁租調。千個爭一錢,聚頭亡命叫。
啼哭緣何事,淚如珠子顆。應當有別離,復是遭喪禍。
所為在貧窮,未能了因果。冢間瞻死尸,六道不干我。
婦女慵經織,男夫懶耨田。輕浮耽挾彈,跕躧拈抹弦。
凍骨衣應急,充腸食在先。今誰念于汝,苦痛哭蒼天。
不行真正道,隨邪號行婆。口慚神佛少,心懷嫉妒多。
背后噇魚肉,人前念佛陀。如此修身處,難應避奈何。
世有一等愚,茫茫恰似驢。還解人言語,貪淫狀若豬。
險巇難可測,實語卻成虛。誰能共伊語,令教莫此居。
有漢姓傲慢,名貪字不廉。一身無所解,百事被他嫌。
死惡黃連苦,生憐白蜜甜。吃魚猶未止,食肉更無厭。
縱你居犀角,饒君帶虎睛。桃枝將辟穢,蒜殼取為瓔。
暖腹茱萸酒,空心枸杞羹。終歸不免死,浪自覓長生。
卜擇幽居地,天臺更莫言。猿啼溪霧冷,岳色草門連。
折葉覆松室,開池引澗泉。已甘休萬事,采蕨度殘年。
益者益其精,可名為有益。易者易其形,是名之有易。
能益復能易,當得上仙籍。無益復無易,終不免死厄。
徒勞說三史,浪自看五經。洎老檢黃籍,依前住白丁。
筮遭連蹇卦,生主虛危星。不及河邊樹,年年一度青。
碧澗泉水清,寒山月華白。默知神自明,觀空境逾寂。
我今有一襦,非羅復非綺。借問作何色,不紅亦不紫。
夏天將作衫,冬天將作被。冬夏遞互用,長年只這是。
白拂栴檀柄,馨香竟日聞。柔和如卷霧,搖拽似行云。
禮奉宜當暑,高提復去塵。時時方丈內,將用指迷人。
貪愛有人求快活,不知禍在百年身。但看陽焰浮漚水,
便覺無常敗壞人。丈夫志氣直如鐵,無曲心中道自真。
行密節高霜下竹,方知不枉用心神。
多少般數人,百計求名利。心貪覓榮華,經營圖富貴。
心未片時歇,奔突如煙氣。家眷實團圓,一呼百諾至。
不過七十年,冰消瓦解置。死了萬事休,誰人承后嗣。
水浸泥彈丸,方知無意智。
貪人好聚財,恰如梟愛子。子大而食母,財多還害己。
散之即福生,聚之即禍起。無財亦無禍,鼓翼青云里。
去家一萬里,提劍擊匈奴。得利渠即死,失利汝即殂。
渠命既不惜,汝命亦何辜。教汝百勝術,不貪為上謨。
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真心。
汝為埋頭癡兀兀,愛向無明羅剎窟。再三勸你早修行,
是你頑癡心恍惚。不肯信受寒山語,轉轉倍加業汩汩。
直待斬首作兩段,方知自身奴賊物。
惡趣甚茫茫,冥冥無日光。人間八百歲,未抵半宵長。
此等諸癡子,論情甚可傷。勸君求出離,認取法中王。
世有多解人,愚癡徒苦辛。不求當來善,唯知造惡因。
五逆十惡輩,三毒以為親。一死入地獄,長如鎮庫銀。
天高高不窮,地厚厚無極。動物在其中,憑茲造化力。
爭頭覓飽暖,作計相啖食。因果都未詳,盲兒問乳色。
天下幾種人,論時色數有。賈婆如許夫,黃老元無婦。
衛氏兒可憐,鐘家女極丑。渠若向西行,我便東邊走。
賢士不貪婪,癡人好爐冶。麥地占他家,竹園皆我者。
努膊覓錢財,切齒驅奴馬。須看郭門外,壘壘松柏下。
唝唝買魚肉,擔歸喂妻子。何須殺他命,將來活汝己。
此非天堂緣,純是地獄滓。徐六語破堆,始知沒道理。
有人把椿樹,喚作白栴檀。學道多沙數,幾個得泥丸。
棄金卻擔草,謾他亦自謾。似聚砂一處,成團也大難。
蒸砂擬作飯,臨渴始掘井。用力磨碌磚,那堪將作鏡。
佛說元平等,總有真如性。但自審思量,不用閑爭競。
推尋世間事,子細總皆知。凡事莫容易,盡愛討便宜。
護即弊成好,毀即是成非。故知雜濫口,背面總由伊。
冷暖我自量,不信奴唇皮。
蹭蹬諸貧士,饑寒成至極。閑居好作詩,札札用心力。
賤他言孰采,勸君休嘆息。題安糊餅上,乞狗也不吃。
欲識生死譬,且將冰水比。水結即成冰,冰消返成水。
已死必應生,出生還復死。冰水不相傷,生死還雙美。
尋思少年日,游獵向平陵。國使職非愿,神仙未足稱。
聯翩騎白馬,喝兔放蒼鷹。不覺大流落,皤皤誰見矜。
偃息深林下,從生是農夫。立身既質直,出語無諂諛。
保我不鑒璧,信君方得珠。焉能同泛滟,極目波上鳧。
不須攻人惡,何用伐己善。行之則可行,卷之則可卷。
祿厚憂積大,言深慮交淺。聞茲若念茲,小子當自見。
富兒會高堂,華燈何煒煌。此時無燭者,心愿處其傍。
不意遭排遣,還歸暗處藏。益人明詎損,頓訝惜余光。
世有聰明士,勤苦探幽文。三端自孤立,六藝越諸君。
神氣卓然異,精彩超眾群。不識個中意,逐境亂紛紛。
層層山水秀,煙霞鎖翠微。嵐拂紗巾濕,露沾蓑草衣。
足躡游方履,手執古藤枝。更觀塵世外,夢境復何為。
滿卷才子詩,溢壺圣人酒。行愛觀牛犢,坐不離左右。
霜露入茅檐,月華明甕牖。此時吸兩甌,吟詩五百首。
施家有兩兒,以藝干齊楚。文武各自備,托身為得所。
孟公問其術,我子親教汝。秦衛兩不成,失時成齟齬。
止宿鴛鴦鳥,一雄兼一雌。銜花相共食,刷羽每相隨。
戲入煙霄里,宿歸沙岸湄。自憐生處樂,不奪鳳凰池。
或有衒行人,才藝過周孔。見罷頭兀兀,看時身侗侗。
繩牽未肯行,錐刺猶不動。恰似羊公鶴,可憐生氃氋。
少小帶經鋤,本將兄共居。緣遭他輩責,剩被自妻疏。
拋絕紅塵境,常游好閱書。誰能借斗水,活取轍中魚。
變化計無窮,生死竟不止。三途鳥雀身,五岳龍魚已。
世濁作羊兒羺,時清為騄耳。前回是富兒,今度成貧士。
書判全非弱,嫌身不得官。銓曹被拗折,洗垢覓瘡瘢。
必也關天命,今冬更試看。盲兒射雀目,偶中亦非難。
貧驢欠一尺,富狗剩三寸。若分貧不平,中半富與困。
始取驢飽足,卻令狗饑頓。為汝熟思量,令我也愁悶。
柳郎八十二,藍嫂一十八。夫妻共百年,相憐情狡猾。
弄璋字烏虎免,擲瓦名婠妠。屢見枯楊荑,常遭青女殺。
大有饑寒客,生將獸魚殊。長存磨石下,時哭路邊隅。
累日空思飯,經冬不識襦。唯赍一束草,并帶五升麩。
赫赫誰虎瓦肆,其酒甚濃厚。可憐高幡幟,極目平升斗。
何意訝不售,其家多猛狗。童子欲來沽,狗咬便是走。
吁嗟濁濫處,羅剎共賢人。謂是等流類,焉知道不親。
狐假師子勢,詐妄卻稱珍。鉛礦入爐冶,方知金不知。
田家避暑月,斗酒共誰歡?雜雜排山果,疏疏圍酒樽。
蘆莦將代席,蕉葉且充盤。醉后支頤坐,須彌小彈丸。
個是何措大,時來省南院。年可三十余,曾經四五選。
4. 筼筜怎么讀音
筼
[yún]
筆劃
13
五筆
TKMU
部首
竹
結構
上下結構
繁體
篔
筆順
撇、橫、點、撇、橫、點、豎、橫折、橫、豎、橫折、撇、點
釋義
1. 〔~筜〕生長在水邊的大竹子。
詳細釋義
筼
篔
yún
【名】
一種皮薄、節長而竿高的竹子〖tallbamboopolesgrownalongtheriver〗。如:筼筜(陜西洋縣筼筜谷所產之竹);筼房(竹房);筼簦(有長柄的竹笠);筼筼筍(大竹筍)
相關詞語
筼筜
5. 玱玹怎么讀音
一、一個金字旁一個弦字的一半是個“鉉”字。
鉉的讀音是xuàn
部首:钅? ? 結構:左右結構? ? 筆畫:10
筆順:丿一一一レ丶一??丶
二、鉉的基本釋義:
橫貫鼎耳用以扛鼎的棍形工具。《說文解字.金部》:“鉉,所以舉鼎也。”《易經.鼎卦.六五》:“鼎黃耳金鉉。”唐.孔穎達.正義:“鉉,所以貫鼎而舉之。”
6. 舳艫怎么讀音
1、 舉不勝舉【拼音】: jǔ bù shèng jǔ【解釋】: 勝:盡。列舉也列舉不完。形容數量很多。【出處】: 魯迅《偽自由書·后記》引谷春帆《談“文人先行”》:“公開告密,賣友求榮,賣身投靠的勾當,舉不勝舉。”【舉例造句】: 他的先進事跡舉不勝舉。
2、不勝枚舉【拼音】: bù shèng méi jǔ【解釋】: 勝:盡;枚:個。不能一個個地列舉出來。形容數量很多。【出處】: 宋·王楙《野客叢書·俗語有所自》:“似此等語,不可枚舉。”【舉例造句】: 真是釘子之多,不勝枚舉。
3、不可勝數【拼音】: bù kě shèng shǔ【解釋】: 勝:盡。數也數不過來。形容數量極多。【出處】: 《墨子·非攻中》:“百姓之道疾病而死者,不可勝數。”【舉例造句】: 一時亂將起來,舳艫簸蕩,乍分乍合,溺死者不可勝數。
4、多如牛毛【拼音】: duō rú niú máo【解釋】: 象牛身上的的毛那樣多。形容極多。【出處】: 《北史·文苑列傳序》:“學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舉例造句】: 老百姓痛恨官府催糧催捐,苛捐雜派多如牛毛,逼得老百姓活不下去。
5、比比皆是【拼音】: bǐ bǐ jiē shì【解釋】: 比比:一個挨一個。到處都是,形容極其常見。【出處】: 《戰國策·秦策一》:“犯白刃,蹈煨炭,斷死于前者,比是也。”宋·包拯《請救濟江淮饑民疏》:“年亢旱,民食艱阻,流亡者比比皆是。”【舉例造句】: 上自朝廷,下至草野,比比皆是。
7. 葸苶怎么讀音
筆畫1
藝
筆畫2
艾 艿 芀 節 芁 艻 艼 艽
筆畫3
芖 芅 芆 芉 芕 芃 芄 芇 芊 芋 芌 芍 芎 芏 芐 芑 芒 芓 薌 芝 芨
筆畫4
苆 苊 芢 蘆 茾 苃 苅 苉 藶 芠 苀 苂 芘 芙 芚 芛 蕪 芞 芟 芡 芣 芤 芥 芧 芩 芪 芫 芬 芭 芮 芯 芰 花 芳 芴 芵 芶 芷 蕓 芹 芺 芼 芽 芾 芿 芐 葦 莧 萇 蒼 苧 蘇 蓯 芲 苡 苣
筆畫5
茓 茐 茒 苸 茚 苪 苭 苜 苚 苙 茊 苰 苿 苨 苮 茇 茌 莖 蘢 蔦 塋 煢 苩 苐 苑 苒 苓 苔 苕 苖 苗 苘 苛 苝 苞 茋 茍 苠 苢 苤 若 苦 苧 苫 苬 苯 英 苲 茉 苳 苴 苵 苶 苷 蘋 莓 苻 苼 苽 苾 茀 茁 茂 范 茄 茅 茆
筆畫6
荙 荢 荬 茡 茟 荘 荝 荮 荕 荗 蕩 茈 茍 葒 茖 茗 茙 茛 茜 茞 茠 茢 茤 茥 茦 繭 茨 茩 茪 茫 茬 茭 茮 茯 茱 茲 茳 茴 茵 茶 茷 茸 茹 茺 茼 茽 茿 荀 荁 荂 荃 荄 答 荊 荇 荈 草 荊 荋 蓽 莚 莛 茰 茘 荌 荍 荎 荏 薦 荑 荒 荓 荔 荖 莢 蕘 蕎 薈 薺 榮 葷 滎 犖 熒 蕁 藎 蓀 蔭 藥 荿 莒
筆畫7
莯 莼 菃 莰 瑩 莈 莵 荴 莻 莡 莭 荱 茣 莂 莗 莄 茝 荾 莟 莁 荶 萵 莖 莘 莙 莜 莝 莞 莠 莢 莤 莥 莦 莮 莧 莨 莩 莪 莫 莬 萊 蓮 蒔 薟 獲 蕕 鶯 莽 莇 莣 莐 荲 豆 荵 荷 荸 荹 荺 荻 荼 荽 莀 莃 蒞 莆 莉 莊 莋 莌 莍 莎 莏 莑 莓 莔 莕 菦 華 荰
筆畫8
萡 萟 萘 萠 萓 萀 萇 萚 萢 萕 萂 萒 薩 萛 萣 菈 萖 菞 萗 蒁 菒 菍 萙 菧 莿 菀 菁 菂 菄 菅 菆 菇 菉 菊 菋 菌 菎 菏 菑 菓 菔 菕 菖 菗 萵 萸 著 莾 蓈 菘 菙 菚 菛 菜 菮 萔 菝 菟 菠 菡 菢 菣 菤 菥 菨 菩 菪 堇 菬 菷 菭 菰 菱 菲 菳 庵 菵 菶 菸 菹 菺 菻 菼 菽 菾 菿 萁 萃 萄 萅 萆 萈 萉 萊 萋 萌 萍 萎 萏 萐 萑 蘿 螢 營 縈 蕭 萞 萜
筆畫9
蒆 蒈 葘 蒅 萪 葊 蔞 萻 葞 蒊 蒏 葋 葿 蒀 葇 葔 葄 菐 蒍 萩 萫 萬 萭 萮 萯 萰 萱 萲 萳 萴 萶 萷 扁 萺 萼 落 萾 萿 葀 葁 葂 葃 葅 葆 葈 葉 葌 葍 葎 葏 葐 葑 葒 葓 葕 葖 葙 葚 葨 蒾 蓃 蓇 葹 葧 葛 葜 葝 葟 葠 葡 葢 董 葤 葥 葦 葩 葪 葫 葬 葭 葮 藥 葰 蔥 葲 葳 葴 葵 葶 葷 葸 葺 葻 葼 葽 葾 蒂 蒃 蕆 蕢 蔣 搜 蒢 蒫 蓱 蔇 蒎 蓚 蒄
筆畫10
蓗 蓙 蓢 蓛 蓜 蓤 蓞 蒽 蒣 蓘 蓖 蔜 蒑 蒥 蒤 蒳 蒴 蒵 蒶 蒷 蒸 蒹 蒺 蒻 蒼 蒿 蓀 蓁 蓂 蓄 席 蓔 蓕 蓉 蓊 蓋 蓌 蓍 蓎 蓏 蓐 蓑 蓒 蓓 藍 薊 蘺 蓡 鎣 驀 蕷 蒪 蒕 蒒 蒓 蓅 蒔 蒖 蒗 蒘 蒙 蒚 蒛 蒜 蒝 蒞 蒟 蒠 蒡 蒦 蒰 蒧 蒨 蒩 蒬 蒭 蒮 蒯 蒱 蒲 蓧 蓨 蓩 蓪 蓫 蓬 蓮 蓽 蔀 蔭 蔯 蔱
筆畫11
蔴 蔶 蔂 薌 蓭 簫 蔐 蔍 蔸 蔝 蔰 蔛 蓵 藹 蔽 蕏 蕖 蔻 蔖 蔄 蔅 蓯 蓰 蓲 蓳 莼 蓶 蓷 蓸 蓺 蓻 蓼 蓾 蓿 蔁 菱 蔈 蔉 蔊 蔋 蔌 蔎 蔏 蔑 蔒 蔓 卜 蔕 蔗 蔘 蔙 蔚 蔞 蔟 蔠 蔡 蔢 蔣 蔤 蔥 蔦 蔧 蔨 蔩 蔪 蔫 蔮 蔳 蔵 薔 蘞 藺 蕯 薖 蔲
筆畫12
蕳 蕚 蕱 蕵 蕀 蕦 薡 蕍 蔾 蔿 蕁 蕂 蕃 蕄 蕅 蕆 蕇 蕈 蕉 蕊 蕋 蕎 蕑 蕒 蕓 蕕 蕘 蕙 蕛 蕜 蕝 蕞 蕟 蕠 蕡 蕢 蕣 蕤 蕥 蓹 蔃 蕌 蕐 蕔 蔬 蕧 蕨 蕩 蕪 蕫 蕬 蕮 蕰 蘄 蘊 蕸 蕺 薁 薘
筆畫13
薭 蕗 薽 藇 薬 薣 蕭 蕶 蕷 薂 蕹 蕻 蕼 蕽 蕾 蕿 薀 薃 薄 薅 薆 薇 薈 薉 薊 薋 薍 薎 薏 薐 姜 薒 薓 薔 薕 薗 剃 薚 薛 薜 薝 薞 薟 薠 薢 薤 薥 薦 薧 薨 薩 薪 藪 薯 薳 薫
筆畫14
薹 薺 薻 薼 薾 薿 藀 藁 藂 藃 藄 藆 藈 藉 藊 藋 藌 藍 藎 藏 藐 藑 藒 蘚 薰 薱 薲 藅 薴 薵 薶 薷 薸 藗 藡 藬 藱
筆畫15
藲 蘊 藵 藔 藕 藖 藘 藙 荬 藛 藜 藝 藞 藟 藠 藢 藣 藤 藥 藦 藧 藨 藩 藪 藫 藭 藯 藰 藳 薯 藸
筆畫16
蘓 蘒 蘑 蘐 蘕 藮 蘎 藶 藹 藺 藻 藼 藽 藾 藿 蘀 蘁 蘂 蘃 蘄 蘅 蘆 蘇 蘈 蘉 蘊 蘋 蘍 蘏 蘔 蘟 蘣 蘧
筆畫17
蘳 蘶 蘌 蘗 蘗 蘘 蘙 蘚 蘛 蘜 蘝 蘞 蘠 蘡 蘢 蘤 蘥 蘦 蘨 蘩 蘪 蘫 蘭 蘮 蘯 蘰
筆畫18
蘷 蘴 蘵 蘺 蘬 蘲
筆畫19
蘸 蘹 蘻 蘼 蘽 蘾 蘿 虀 蘱
筆畫20
虅 虄 虃 虇
筆畫21
虁 虂 虆 虈 虉
筆畫23
虊 虌
筆畫26
虋
8. 噥噥怎么讀音
“噥”的讀音是:[nóng ]
釋義:
1、話多而不得要點。
2、低聲地說。
3、味道濃厚。
組詞:
噥噥、 咕噥、唔噥、嘟噥、噥咶、唧噥。
9. 硁硁怎么讀音
1、專己守殘:固執己見,抱殘守缺。指囿于派系、門戶之成見而不能通權達變。
2、固執己見:固:頑固;執:堅持。頑固地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肯改變。
3、冥頑不靈:冥頑:愚鈍無知;不靈:不聰明。形容愚昧無知。
4、自行其是:自己認為對的就做,不考慮別人的意見。
5、倔頭倔腦:形容說話、態度固執生硬的樣子。
6、拘攣之見:拘攣:拘束,拘泥。形容狹隘而固執的見識。
7、粘皮著骨:粘:粘貼。比喻人固執呆板。
8、隨方就圓:處事順應形勢和情況的變化;待人隨和而不固執。
9、固不可徹:固:固執;徹:透徹,明白。非常固執,無法說服。
10、屢教不改:屢:多次,一次又一次;教:教育。經過多次教育,仍不改正
11、桀驁難馴:謂兇悍倔強,難以馴服。
12、深閉固拒:形容堅決不接受別人的意見。
13、不進油鹽:形容人十分固執。
14、一個心眼:指專心一意。比喻很固執已見,不知變通。也比喻同某人思想很一致。
15、桀驁不馴:性情強暴不馴順。
16、硁硁之愚:硁硁:淺陋而又固執的樣子。堅持自己看法的謙詞。
17、一板一眼:比喻言語、行動有條理或合規矩。有時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靈活掌握。
18、撞倒南墻:比喻態度生硬,行動固執,不知變通。
19、捍格不通:固執成見,不能變通。
20、硁硁之信:固執的信念。 抱令守律[bàolìngshǒulǜ] 基本釋義:死守著律令,不知變通。 詞性:貶義 出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但知抱令守律,早刑時舍,便云我能平獄。” 固執己見[gùzhíjǐjiàn] 基本釋義 頑固地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肯改變。 貶義 出處 《宋史·陳忠傳》:“固執己見;動失人心。” 例句 1.患難打不倒他的樂觀,死亡可使他不能再~。 冥頑不靈[míngwánbùlíng] 基本釋義 冥頑:愚鈍無知;不靈:不聰明。形容愚昧無知。 貶義 出處 《唐·韓愈〈祭鱷魚文〉》:“不然;則是鱷魚冥頑不靈;刺史雖有言;不聞不知也。” 例句 奶奶有許多~的封建思想。
10. 螵蛸怎么讀音是什么意思
“蟲”字旁一個“肖”組成的字是“蛸”,讀音分別是 [shāo]和[xiāo]。 基本釋義 蛸 [shāo]
1.“蟰蛸”( xiāoshāo):蟢子
2.另見 [xiān] 蛸 [xiāo] “螵蛸”( piāoxiāo):螳螂的卵塊。產在桑樹上的叫“桑螵蛸”,可入藥。又名“蜱蛸”。 另見 [shāo] 相關詞語 蟏蛸 [ xiāo shāo ] 一種蜘蛛。 桑螵蛸 [ sāng piāo xiāo ] 螳螂科動物綴在桑枝上的卵鞘。 螵蛸 [ piāo xiāo ] 螳螂的卵塊,螳螂產卵子的房,又名蜱蛸。 列蛸 [ liè shāo ] 鬼神名。 短蛸 [ duǎn shāo ] 一種小型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