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廠廠志,前段時間高價拍賣的賴茅酒是哪家酒廠生產的

本文目錄一覽

1,前段時間高價拍賣的賴茅酒是哪家酒廠生產的

恒興酒廠是賴貴山創辦的,后來解放后實行公私合并的時候,強行把賴貴山的恒興酒廠合并為茅臺酒廠。賴貴山不愿意祖傳的家業就這么被合并掉,不肯交出酒廠,便被判入獄了。他入獄期間,恒興酒廠便交托給了賴永初,后來賴永初迫于壓力,便同意合并事宜!茅臺酒廠為了表彰賴永初的行為,便把賴永初的“事跡”載入廠志!

前段時間高價拍賣的賴茅酒是哪家酒廠生產的

2,茅臺酒工藝的奧秘被一步步揭開

提示 第一節 依靠科學技術總結、繼承、提高 下部分 科學研究室主要成果 1973年,茅臺酒廠正式建立科學研究室。下設微生物組、分析組,還有一個試驗班,供生產實驗用。在科學理論和生產實踐結合下,從建室到1989年取得了下列科研成果: ▼ ▲茅臺酒廠附屬廠生產的臺源窖酒|《茅臺酒廠志》 其中最主要的成績是39度茅臺酒的試制成功。根據市場需要的變化和當代釀酒業發展趨勢,1978年起,茅臺酒廠科研室開始了低度茅臺酒的研制。1983年3月,中國糧油進出口總公司同香港五豐商行向茅臺酒廠提出試制低度茅臺酒的建議。省輕工廳非常重視,立即下達任務給省輕工科研所。在所與茅臺酒廠科研室的密切配合下,于當年就試制成功一批低度茅臺酒,并于1984年3月通過了省級小試鑒定。 ▲1983年季克良等酒師品評茅臺酒|《百年茅臺鎮》 1984年,輕工部根據省級小試鑒定的情況,將試制(中試)低度醬香型茅臺酒的項目列為部級項目下達。輕工廳和茅臺酒廠組成了以丁祥慶(輕工科研所高級工程師)、季克良、汪華、徐英(茅臺酒廠科研室主任、副總工程師)等同志為首的聯合試制小組,經過一年多的努力,低度茅臺酒終于試制成功了。并于1986年8月和9月份分別通過了省級和部級鑒定,獲得了專家們的好評。39度茅臺酒的試制成功,是茅臺酒發展和科研史上的一項重大科研成果。 茅臺酒的其他科研成果 1974年,為了進一步探索茅臺酒傳統工藝的奧秘,為擴大茅臺酒的生產尋找一條有效途徑,貴州省科委將《貴州茅臺酒易地生產中間試制》作為貴州省1975年科學技術中間試驗項目,并獲輕工部和國家各科委批準。茅臺酒易地試驗于1975年在遵義投產,1985年通過鑒定(產出來的酒質量較好,但同茅臺酒比起來,還有一定差距)。它從另一個側面論證了茅臺酒傳統的釀造工藝的科學性和獨特的自然條件同茅臺酒完美的風格之間密切相關的關系,說明離開茅臺鎮確實難制出全部達到茅臺酒標準的異地茅臺酒。 ▲茅臺酒易地實驗廠試制品|《百年茅臺鎮》 1975年《茅臺酒傳統工藝操作總結及提高質量的研究》作為貴州省1975年的科學發展計劃,列入貴州省1975年科學研究的重點項目。該項目最后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了大量的科學研究,并取(注:應為“取得”,此處應是原文失誤)了一定的成績。 ▼ ▲20世紀70年代茅臺酒化驗室|《百年茅臺鎮》 1975年底,全國名白酒技術協會在茅臺酒廠召開,全國八大名酒廠與部分優質酒廠代表參加了會議。會上,各酒廠代表分別介紹了近年來在發展生產,提高名酒質量方面所探索出的寶貴經驗,并相互交流了最新的科研信息。茅臺酒廠通過這次大會,受益不少,進一步推動了本廠科研活動的開展。 ▲20世紀70年代茅臺酒廠的化驗室工作場景|《百年茅臺鎮》 1978年,貴州省輕工科研所和貴州茅臺酒廠共同對茅臺酒的香氣成分和香型,進行了一系列的科學研究。新分析出茅臺酒的香氣成分數十種,初步揭開了茅臺酒香型的奧秘。此項科研成果榮獲了省政府頌發的貴州省科學大會獎。 20世紀80年代初茅臺酒廠的下廠大門|《百年茅臺鎮》 1982年貴州省輕工科研所和貴州茅臺酒廠共同對“茅臺酒香氣及制曲、制酒主要微生物”進行了進一步的科學研究,分析了茅臺酒香氣成分的構成和茅臺酒釀制過程中主要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取得了大量珍貴的數據,形成了正確的科學結論。此項研究,榮獲了貴州省科技三等獎。

茅臺酒工藝的奧秘被一步步揭開

3,茅臺酒廠是如何建立的

▲五十年代初茅臺酒包裝灌瓶操作/《茅臺酒廠志》 原|文 19世紀40年代,貴州仁懷縣茅臺鎮有“成義”、“榮和”、“恒興”三家私人釀酒燒房,其設備十分簡陋、規模極小。1947年年產量最高為60噸,1949年,由于時局驟變,年產酒下降為20噸,生產難以為繼。 ▲私營燒房時期釀造用酒灶/《茅臺酒廠志》 1950年,人民政府對私營燒房采取扶持的政策,貸款2400萬元,供應小麥3000公斤幫助恢復生產,但由于各種條件太差,生產仍無明顯好轉。 1951年秋,仁懷縣人民政府請示省、地專賣部門同意,責成當時的縣稅務局兼專賣事業局負責人王善齋出面,由本縣知名人士周夢生先生作中證人,征得“成義燒房”老板的同意,分別于1951年11月5日和1951年1月8日兩次立約(一次為燒房房產、一次為輔助房產),以舊幣(注:該套貨幣于1948年發行,為我國政府領導下發行的第一套人民幣,當時是為了統一各地區混亂的貨幣使用狀態,最大面值有50000元,這套貨幣在1955年前后陸續停用)1.3億元,合人民幣1.3萬元(其中1000元是契稅和工本費),將“成義燒房”全部購買過來(款項于當月8日簽約時付清),隨即仁懷縣人民政府正式成立“貴州省專賣事業公司仁懷茅臺酒廠”,恢復生產。 ▲接收恒興燒房的契約/《百年茅臺鎮》 “榮和燒房”,自從它的老板王秉乾因通匪罪被仁懷縣人民政府于1951年2月 21日槍決后,即停止了生產。1952年10月4日,仁懷縣財經委員會決定將沒收的“榮和燒房”估價500萬元舊幣(合人民幣500元)并入茅臺酒廠,使停產的“榮和燒房”獲得了新生。 ▲榮和燒房的干曲倉/圖源網絡 “恒興燒房”,雖然至1949年建國后多次得到政府在經濟上的扶持,維持了生產,但老板賴永初因采取轉移銀行金庫、掉換借據等手段,盜竊價值46億(舊幣)合人民幣46萬元的國家黃金被查出,于1952年7月被貴陽市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0年。 ▲賴永初/《百年茅臺鎮》 根據當時有關文件記載,1952年12月底遵義地區財經委員會向仁懷縣財經委員會轉發貴陽市財經委員會(以下簡稱財委)1952年12月19日關于“接管賴永初恒興酒廠的財產”的通知,由仁懷縣財委轉茅臺酒廠接管。 1953年春,茅臺酒廠負責人張興忠到“恒興”,由資方代理人韋齡(注:本書又寫作韋嶺)出面召集“恒興”職工,張興忠宣讀了關于沒收“恒興”的文件,獲得全廠職工擁護與支持。接著,經過對全廠的財產清點造冊,共折價2.25億元(舊幣)合人民幣2.5萬元。至此,三家私管茅臺酒燒房便轉變成國營茅臺酒廠,并于1953年8月1日由省專賣事業局劃歸貴州省工業廳領導,為工業廳的直屬企業,1958年7月又下文劃歸貴州輕工業領導。 ▲張興忠在茅臺工作/《百年茅臺鎮》 1951年12月,中共仁懷縣委、人民政府按上級領導機關指示要求,派出干部到廠主持茅臺酒廠的全面工作。組建新廠之初,恢復生產任務艱巨,廠長親自率領僅有的幾十名工人一起清理場地,一起修復設備,并陸續請回一些老酒師,國家又及時給4300元資金用于購置必需的生產設備和原料,使茅臺酒在較短的時間內恢復了生產。 ▲ 50年代的茅臺酒/《茅臺酒廠志》 當時酒廠僅有職工49人,酒窖41個,甑子(注:甑讀音zèng,甑子即是蒸餾酒時用的容器)5個,石磨11盤。由于調動了職工的生產積極性,發揮了僅有設備的能力,1952年即生產出茅臺酒75噸,產值6萬元,盈利 0.8萬元。建廠恢復生產的第一年,就超過三家燒房時的歷史最高水平。

茅臺酒廠是如何建立的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