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酒色譜分析時混標怎么用
直接吸1微升混標進樣不需要稀釋進樣后采集數(shù)據(jù),保存然后校正,保存為方法文件內標是需要加入酒樣,混合均勻后進樣
混標 內標吧?我知道怎么弄
2,如何測得白酒的酸度以及它的步驟和公式
吸取酒樣50ml于250ml三角瓶中。加入酚酞指示劑2滴,用0.1mol/L NaoH標準溶液滴定至微紅色。
取50亳升酒樣,放入250毫升三角瓶內,加酚酞指示劑3滴,用0.1當量氫氧化鈉滴定至粉紅色,在半分鐘內不退色為終點,記下消耗氫氧化鈉溶液毫升數(shù).
總酸(以乙酸計,G/升)=(氫氧化鈉的當量濃度*氫氧化鈉的毫升數(shù)*0.0601*1000)/50
50為樣品體積,0.0601為乙酸的毫克當量
注:白酒化驗標準中酸是以乙酸計的
總酸=V*c*0.0601*1/50*1000
3,白酒的度數(shù)怎么調
摻水降度摻高度酒提高酒度。計算方法:1 查閱酒度折算表(精確計算)2 用重量%計算折算率(精確計算)3 用已知度除以目標酒度計算折算率。小數(shù)點后的數(shù)即加水(加漿)數(shù)。(簡單計算)
全國統(tǒng)一使用“酒度溫度換算表”,折算至20℃時候的酒度。用酒度計來測定白酒的酒精含量。方法是取一只玻璃量杯,杯里裝滿擬測度的白酒,把酒精計、溫度計放進量杯內,待三五分鐘后,溫度計升降穩(wěn)定了,酒精計看凹液面最低點的度數(shù),然后看溫度計度數(shù),通過查即找到對應點的度數(shù),這就是20℃時候的相應酒度。
其實任何度數(shù)的白酒兌蘇打水就能降低度數(shù).
4,白酒酒度的測試方法
在計量儀器門市或化玻門市都有簡易蒸餾裝置,大概需要160元左右(前年買過),就是一個冷凝回流管,用可變電爐調節(jié)溫度,每次取白酒100ml加水30ml,蒸餾取樣100ml,用酒度計和溫度計測量,查表(酒度溫度換算表,全國通用)轉換成20°C酒度,就是白酒的酒度。以前是直接測量,現(xiàn)在標準要求必須蒸餾后取樣測量。如果無儀器想知道大概,就搖動容器,看酒花大小和酒花消失的快慢,這是酒廠蒸餾酒時需要學會的“見花取酒”法,白酒操作工都懂的。
掛杯能測個大概。
倒入玻璃杯中,晃杯,看掛杯度
買一只酒精濃度計,玻璃的,大概一半手掌那么長,把它放在葡萄酒中,靜置一會兒,就可以讀數(shù)了。 白酒的度數(shù)可能是60度吧。
5,白酒的執(zhí)行標準怎么解釋
白酒的執(zhí)行標準主要指“產品執(zhí)行標準”。其主要是按香型分:有濃香型白酒、醬香型白酒、清香型白酒、濃醬兼香型白酒、特香型白酒、米香型白酒、豉香型白酒、鳳香型白酒、芝麻香型白酒、老白干香型白酒、小曲固態(tài)法白酒、小曲白酒、柔和型白酒、淡雅型白酒、明綠香型白酒、白酒原酒及基酒流通技術規(guī)范、綿柔型老明光白酒等等。白酒的制作方法:1.原料處理及運送設備。有粉碎機、皮帶輸送機、斗式提升機、螺旋式輸送機、送風設備等。2.拌料、蒸煮及冷卻設備。有潤料槽、拌料槽、絞龍、連續(xù)蒸煮機(大廠使用)、甑桶(小廠使用)、晾渣機、通風晾渣設備。3.發(fā)酵設備。水泥發(fā)酵池(大廠用)、陶缸(小廠用)等。4.蒸酒設備。蒸酒機(大廠用)、甑桶(小廠用)等。
白酒的執(zhí)行標準主要指產品執(zhí)行標準,其主要是按香型分:有gb/t 10781.1-2006 濃香型白酒、gb/t 26760-2011 醬香型白酒、gb/t 10781.2-2006 清香型白酒、gb/t 23547-2009 濃醬兼香型白酒、gb/t 20823-2007 特香型白酒、gb/t 10781.3-2006 米香型白酒、gb/t 16289-2007 豉香型白酒、gb/t 14867-2007 鳳香型白酒、gb/t 20824-2007 芝麻香型白酒、gb/t 20825-2007 老白干香型白酒、gb/t 26761-2011 小曲固態(tài)法白酒、db50/t 15-2008 小曲白酒、db34/t 1315-2010 柔和型白酒、db34/t 1258-2010 淡雅型白酒、db34/t 1791-2012 明綠香型白酒、sb/t 10713-2012 白酒原酒及基酒流通技術規(guī)范、db34/t 1623-2012 綿柔型老明光白酒等等。
6,白酒需要化驗哪些指標很急
衛(wèi)生指標 甲醇 甲醇和乙醇(即酒精)雖同屬脂肪醇,結構上僅有一碳之差,但其毒性卻大相徑庭。甲醇是有著嚴重毒性的有機化合物,少量飲用后輕則失明,重則致死。甲醇加水稀釋后與酒精有相近的氣味,且售價遠低于食用酒精,嚴格地講,甲醇兌的產品純屬毒液。 飲料酒(包含各種蒸餾酒及發(fā)酵酒)都含有極微量的甲醇,白酒自然也不例外。國家標準規(guī)定,以谷類為原料的白酒中甲醇含量不得超過0.04g/100ml(折成酒度為60度計,下同),以薯干及代用品為原料的白酒中甲醇含量不得超過0.12g/100ml。事實上,只要按正常釀造工藝組織生產,即使是普通白酒,甲醇含量也不至于超過這一限量標準。 雜醇油 雜醇油是由釀酒原料所含的氨基酸與糖類在發(fā)酵過程中經一系列的生化反應而生成的,其構成部分有各自的香氣與口味,其總量及各種醇類的含量比例直接左右著白酒的風味,因此白酒中不能沒有雜醇油。但是雜醇油的含量不可過高,多量的雜醇油將導致人頭疼、頭暈,它在人體內氧化分解的速度較慢,毒性較乙醇強,且隨碳數(shù)的增加呈加劇的趨勢。因此,白酒中雜醇油的含量應嚴格控制在國標規(guī)定的范圍內——60°蒸餾酒的雜醇油含量應不超過0.20g/100ml(以異丁醇與異戊醇計)。 鉛 鉛是一種毒性很強的重金屬,直接攝入少量即可中毒,20克可致人死命。由于鉛在人體骨骼中有蓄積作用,且可移入血液而導致慢性中毒的急性發(fā)作,因此,即使是微量的鉛也不容忽視。國標規(guī)定,60°蒸餾酒的鉛含量不得超過1mg/L(以Pv.b計)。 理化指標 酒精度 酒精度又叫酒度,是白酒中乙醇在20℃時的體積百分含量,它是白酒的一個重要理化指標,國標規(guī)定白酒必須蒸餾后再測定酒精度。由于普通白酒中,除乙醇、水以外,其他成分含量很少,接近于乙醇和水的二無混合物的組成,而且乙醇含量又比較高,所以不經蒸餾,直接用酒精表測定的結果,準確度完全可滿足國家標準對酒精度指標的要求(標簽標注的酒度±1°),但像特型酒這類允許含糖的白酒和有添加物的營養(yǎng)性白酒,則必須經蒸餾后再進行酒精度的測度。 總酸 白酒中有機酸分為揮發(fā)性和非揮發(fā)性酸兩類。甲醇、乙醇、丙酸、丁酸等屬于揮發(fā)性酸,它們對酒香起到烘托作用,又起著緩沖作用;非揮發(fā)性酸以乳酸為主,它們比較柔和,由于具有羧基和羥基,因而能和很多成分親和,對酒的后味起著緩沖、平衡作用,使酒質調和,減少烈性。有機酸本身具有香氣,是呈味物質,在酒中還起到調味作用,因此只要含量及比例適當,飲后會感到清爽利口,醇滑綿甜,反之若酸量少,就會使酒寡淡、后味短,而酸量過大則會使人感到酸味重、刺鼻。 總酯 白酒的香味物質中種類最多、對香氣影響最大的是酯類。酯類除乙酸乙酯、己酸乙酯及乳酸乙酯三大酯類在呈香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外,其他酯類在呈香過程中起著烘托的作用。它們聚集在酒內以不同的強度放香,匯成白酒的復合香氣,襯托出主體香韻,形成白酒的獨特風格。因此白酒中總酯的含量及它們相互之間的配比對白酒的質量及香型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固形物 白酒固形物是指在測定的溫度(100℃~105℃)下,經蒸發(fā)排除乙醇、水分和其他揮發(fā)性組分后的殘留物。 釀造用水中的無機成分是固形物的主要來源。如果水中有較大量的無機鹽和不溶物,不僅會使成品酒固形物超標,也會影響酒的口味,甚至出現(xiàn)沉淀或渾濁,這樣的水質必須經預處理。在生產降度酒及低度酒的過程中使用的淀粉或抗絮凝劑等物質,未能過濾除凈,這是低度酒固形物含量較高的一個原因。按國標規(guī)定,由糧谷發(fā)酵釀造的白酒,不得加入非自身發(fā)酵產生的物質,但一些酒廠仍在使用添加劑,其中有些是不揮發(fā)物,如食糖、甘油、蛋白糖和各種香精中所含的高沸點成分等,這常是固形物含量超標和測定時無法恒重的原因。
我把銀條放進白酒泡,整條變黑色?
會受到紫外線輻射,導致皮膚里的黑色素增多
7,白酒的度數(shù)是怎么衡量的
酒的度數(shù)表示酒中含乙醇的體積百分比,通常是以20℃時的體積比表示的,如50度的酒,表示在100毫升的酒中 ,含有乙醇50毫升(20℃)。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酒的分類。在我們以后具體講到各種酒及酒文化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酒的分類方法。
一,以酒的生產方法分類:
酒的生產方法通常有三種,發(fā)酵,蒸餾,配制。生產出來的酒也稱為發(fā)酵酒,蒸餾酒和配制酒。
1. 發(fā)酵酒 是指用制造原料——通常是谷物與水果汁直接放入容器中加入酵母發(fā)酵而釀制成的酒液。飯店里常用的發(fā)酵酒有:葡萄酒,啤酒,水果酒,黃酒,米酒等。
2. 蒸餾酒 是將經過發(fā)酵的原料(發(fā)酵酒)加以蒸餾提純,獲得的含有較高度數(shù)酒精的液體。飯店里常用的蒸餾酒有金酒,威士忌,白蘭地,郎姆酒,伏特加酒,德基拉酒和中國的白酒,如茅臺酒,五糧液等。
3. 配制酒 方法很多,常用浸泡,混合,勾兌等幾種。浸泡制法多用于藥酒,如國外的味美思酒(vermouth),比特酒(bitter),中國的人參酒,三蛇酒等。混合制法是把蒸餾后的酒液(通常用高度數(shù)酒液)加入果汁,蜜糖,牛奶或其它液體混合制成。勾兌也是一種釀制工藝,通常可以將兩種或數(shù)種酒兌和在一起,例如將不同地區(qū)的酒勾兌在一起,高度數(shù)酒和低度數(shù)酒勾兌在一起,年份不同的酒勾兌在一起,形成一種新的口味,或者得到色,香,味更加完美的酒品。
二,以配餐方式和飲用方式分類:
按西餐配餐的方式分類,酒水可分為餐前酒,佐餐酒,甜食酒,餐后甜酒,烈酒,啤酒,軟飲料和混合飲料(包括雞尾酒)八類。
三,以酒精含量分類:
以酒精含量可分為低度酒,中度酒和高度酒。低度酒酒度在20度以下,常用的有葡萄酒,桂花陳酒,香檳酒和低度藥酒。中度酒有餐前開胃酒,餐后甜酒等,酒度為22-40度,國產的竹葉青,米酒,黃酒等屬此類。高度酒指酒精含量40度以上的烈性酒,國外的烈酒全屬此類。國產的有茅臺,五糧液,汾酒,二鍋頭等。
酒液中酒精含量的表示法:
傳統(tǒng)上有三種方式:
1. 英國方式(sikes)
2. 美國方式(proof)
3. 歐洲方式(GL)
從1983年開始,歐洲共同體(包括英國)統(tǒng)一實行GL標準,即按酒精所占液體容量的百分比作為度數(shù),用符號“°”表示。而美國仍沿用proof方式。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酒的分類。在我們以后具體講到各種酒及酒文化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酒的分類方法。
一,以酒的生產方法分類:
酒的生產方法通常有三種,發(fā)酵,蒸餾,配制。生產出來的酒也稱為發(fā)酵酒,蒸餾酒和配制酒。
1. 發(fā)酵酒 是指用制造原料——通常是谷物與水果汁直接放入容器中加入酵母發(fā)酵而釀制成的酒液。飯店里常用的發(fā)酵酒有:葡萄酒,啤酒,水果酒,黃酒,米酒等。
2. 蒸餾酒 是將經過發(fā)酵的原料(發(fā)酵酒)加以蒸餾提純,獲得的含有較高度數(shù)酒精的液體。飯店里常用的蒸餾酒有金酒,威士忌,白蘭地,郎姆酒,伏特加酒,德基拉酒和中國的白酒,如茅臺酒,五糧液等。
3. 配制酒 方法很多,常用浸泡,混合,勾兌等幾種。浸泡制法多用于藥酒,如國外的味美思酒(vermouth),比特酒(bitter),中國的人參酒,三蛇酒等。混合制法是把蒸餾后的酒液(通常用高度數(shù)酒液)加入果汁,蜜糖,牛奶或其它液體混合制成。勾兌也是一種釀制工藝,通常可以將兩種或數(shù)種酒兌和在一起,例如將不同地區(qū)的酒勾兌在一起,高度數(shù)酒和低度數(shù)酒勾兌在一起,年份不同的酒勾兌在一起,形成一種新的口味,或者得到色,香,味更加完美的酒品。
二,以配餐方式和飲用方式分類:
按西餐配餐的方式分類,酒水可分為餐前酒,佐餐酒,甜食酒,餐后甜酒,烈酒,啤酒,軟飲料和混合飲料(包括雞尾酒)八類。
三,以酒精含量分類:
以酒精含量可分為低度酒,中度酒和高度酒。低度酒酒度在20度以下,常用的有葡萄酒,桂花陳酒,香檳酒和低度藥酒。中度酒有餐前開胃酒,餐后甜酒等,酒度為22-40度,國產的竹葉青,米酒,黃酒等屬此類。高度酒指酒精含量40度以上的烈性酒,國外的烈酒全屬此類。國產的有茅臺,五糧液,汾酒,二鍋頭等。
酒液中酒精含量的表示法:
傳統(tǒng)上有三種方式:
1. 英國方式(sikes)
2. 美國方式(proof)
3. 歐洲方式(GL)
從1983年開始,歐洲共同體(包括英國)統(tǒng)一實行GL標準,即按酒精所占液體容量的百分比作為度數(shù),用符號“°”表示。而美國仍沿用proof方式。
酒的度數(shù)表示酒中含乙醇的體積百分比,通常是以20℃時的體積比表示的,如50度的酒,表示在100毫升的酒中,含有乙醇50毫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