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瀘州老窖酒廠景區
咨詢記錄 · 回答于2021-10-17
瀘州老窖酒廠景區
瀘州老窖旅游區位于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其交通便利,是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旅游精品,以中國濃香型白酒發祥地和濃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瀘州老窖而聞名,現為國家4A級景區。 [3] 1996年12月,瀘州老窖旅游區經國務院批準為行業首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展示瀘州老窖傳統酒業釀造基地1573國寶窖池群、獨特洞藏文化的天然儲酒洞純陽洞、科技含量突出的安寧工業園、川南民居風格的中國第一個白酒生產加工配套產業園中國白酒金三角瀘州酒業集中發展區。有榮獲多項世界吉尼斯之最的 “中國第一窖”、展示純手工釀制技藝生產現場的參觀長廊、79米長的瀘州老窖酒史浮雕圖、珍藏瀘酒文物的酒史陳列館、幾百年來沿用至今的釀酒水源龍泉井、品讀韻賞古風的“天下第一酒道場”等諸多特色景點;開發了品評原窖酒、現場灌裝68度國窖1573原窖酒、中華傳統酒道表演等豐富的旅游項目,可供游客游憩、參與和觀賞;旅游商品購物中心獨具地方和景區特色的高、中檔產品可滿足各界人士的消費需求。
2,聽說洋河酒廠是旅游的好地方你們去過嗎
洋河酒廠,洋河基地和雙溝基地是兩個國家4a級 旅游 景區,泗陽基地也很漂亮。我去過洋河基地參觀過,我對他們的白酒金庫印象最深。 白酒金庫,別具一格的陶壇儲酒基地 白酒金庫始建于2011年,庫內恒溫、恒濕,是存放封壇酒的好場所。金庫門口的對聯是1984年著名 社會 學家、經濟學家、原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費孝通先生蒞臨洋河時親筆所題——“聞香已醉,未品先酣”。 我記得有一個朋友的婚紗照,就是在白酒金庫取的點。當時羨慕死我們了。 景區地處享有“一鎮堪將天下醉,神州無處不銷魂”之美譽的千年釀酒古鎮洋河,依托洋河酒廠這一全國知名白酒企業,在展現中國白酒傳統文化內涵的同時,著力打造以白酒釀造、品鑒體驗為核心的特色工業 旅游 景區,于2006年被評為全國工業 旅游 示范點,2015年創建為國家4A級景區。占地面積4.5平方公里,聞名遐邇的美人泉景觀園、規模宏大的釀酒生產車間、幽靜神秘的百年地下酒窖、別具一格的陶壇儲酒基地、領跑行業的現代化包裝物流中心等眾多景點坐落于景區內 ,是一個融釀酒 歷史 文化、科普教育、休閑購物為一體的綜合型文化 旅游 景區。 2015年底,洋河酒廠文化 旅游 區成功創建成為國家4A級 旅游 景區,2016年接待游客20余萬人次,2017年接待游客達25余萬人次,2018年上半年接待游客達15萬人次。據統計,自創成國家4A級 旅游 景區后,洋河酒廠文化 旅游 區的游客構成發生了很大變化:2015年散客游和基地游占比為3:7,2017年至今為7:3。為讓游客有更好的 旅游 體驗,洋河酒廠文化 旅游 區重點從三方面精益求精打造國家4A級 旅游 景區。 活化傳統酒文化技藝,精心打造酒文化 旅游 項目。在前期酒文化 旅游 項目——陶壇庫、白酒銀行、百年酒窖、美人泉體驗園、羅家大院等基礎上,幫辦人員積極參與策劃,助力洋河酒廠打造夢之藍中央酒區,做好傳統釀酒技藝展示館、手工生產區、古法釀酒遺址區、明清古窖池等傳統釀酒技藝館的建設工作及相關 旅游 文化資源的挖掘和開發,讓游客深度體驗洋河的酒文化。去過兩次,洋河酒廠的景色確實漂亮,尤其是他們釀酒參觀線路特別有特色,4A級的 旅游 景點,既有人文,又有白酒釀酒過程參觀,還可以免費品嘗好酒,很值得一去。記憶比較深的是他們的窖池,傳說是明朝的,很有年代感,出老酒出好酒。 來泗陽吧,泗陽好玩。中國最美縣,洋河基地。 不僅僅是洋河哦 雙溝也是好去處。 洋河、雙溝產地宿遷是西楚文化發祥地,同樣也是中國自然酒的起源地。據《雙溝醉猿》一書記載,公元1977年初夏的一個早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李傳夔教授在雙溝鎮附近的松林莊考古時,從一層灰白色泥質團塊狀的礫石層中,挖出了一件距今1800萬年 歷史 的長臂猿化石。 為充分發掘雙溝作為中國酒源頭的古老內涵,2001年,中科院考古專家第二次對雙溝地區進行更為詳細的科考,發現早在1000多萬年前,雙溝地區就有古生物群繁衍生息。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尤玉柱、徐欽琦、計宏祥三位著名學者聯手撰寫了《雙溝醉猿》,在海內外公開發行.從此以后,雙溝就被專家學者譽為中國最具釀酒天然環境和自然酒起源的地方。 福泉酒海清香美,味占江淮第一家。與雙溝古老的釀酒史相比,宿遷的另一釀酒重鎮——洋河鎮則演繹著別樣的酒故事。清雍正年間,洋河大曲已行銷江淮一帶,被列為清皇室貢品。據史料記載,清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時,在宿遷建有行宮,留住七天,品嘗洋河大曲后揮毫寫下“酒味香醇,真佳釀也”的真跡。在位六十年,退位后當了三年太上皇,實際掌握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中國 歷史 上執政時間最長、年壽最高的皇帝乾隆,對洋河大曲的偏愛,更為洋河酒增添了幾分神秘感。 去過,洋河酒廠 旅游 基地,景區很漂亮,還能品嘗到洋河原漿酒。洋河的環境、水源、工藝決定了洋河酒難以復制。以前有別的酒廠想復制洋河老窖池,偷偷把洋河的窖泥帶回去培育,卻始終做不到“綿柔爽凈”。 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洋河有個橫向聯合辦公室,主要的職責就是派老師傅到其他酒廠駐場指導,幫助他們提高酒質。洋河當地的平安酒廠、美人景酒廠在老師傅指導后,酒質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當時,洋河派了酒廠最好的師傅去山西大寨指導,但是經過大半年,酒質卻毫無起色,讓人困惑不已。后來經過研究發現,因為山西大寨當地的水質、環境都跟洋河不一樣,自然釀不出洋河的好酒。 有去過哦! 2015年底,洋河酒廠文化 旅游 區成功創建成為國家4A級 旅游 景區,2016年接待游客20余萬人次,2017年接待游客達25余萬人次,2018年上半年接待游客達15萬人次。 洋河酒廠文化 旅游 景區極具特色,主要有文化 旅游 項目——陶壇庫、白酒銀行、百年酒窖、美人泉體驗園、羅家大院等。 幫辦人員積極參與策劃,助力洋河酒廠打造夢之藍中央酒區,做好傳統釀酒技藝展示館、手工生產區、古法釀酒遺址區、明清古窖池等傳統釀酒技藝館的建設工作及相關 旅游 文化資源的挖掘和開發,讓游客深度體驗洋河的酒文化。 這個當然去過,我就是土生土長的宿遷人,可能提到宿遷這個年輕的城市大多數人都會覺得陌生。但是洋河大曲的大名就如雷貫耳了! 就在去年的暑假我趁著假期帶這我的兩個女兒去參觀了這個4a級 旅游 景點了!里面的宏偉景象讓我的倆個寶貝驚嘆不已。內有百年地下酒窖、三萬噸陶壇庫、白酒銀行、美人泉景觀園、三十一連跨釀酒車間、現代化包裝車間等......印象最深刻的釀酒用的泉水可以直接飲用。當時是夏天,喝口沁心的地下泉水,感覺不要太爽。
3,游國帥龜仙洞品洞藏酒酒廠游勝似桃源之旅
文|歐陽千里 酒水行業研究者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2015年青年女教師顧少強寫下這句火遍全網的辭職信,隨后離職闖蕩世界。彼時,酒業也有達人給酒企們寫信,酒企那么美,我想去看看,也成為業內的熱點。 于大多數人而言,往往被生活所牽絆,唯有忙里偷閑,而非隨時隨地就能出發。進入酒業已然是第十個年頭,創業是第七個年頭,每次出差總是來去匆匆,很難靜下心來去欣賞如畫的風景、品味陳藏的美酒。 說起龜仙洞,2019年與其曾擦肩而過。彼時,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組織的“全國百家媒體走進世界醬香型白酒產業基地核心區”的活動邀請筆者去參加,恰值行程沖突,夫人代我前去參觀、學習。 此一行,他們參觀了茅臺、國臺、金沙、習酒、龜仙洞、董酒等十余家酒廠。等她貴州歸來,說得最多的竟然是龜仙洞酒,說起洞釀洞藏的神奇、天然溶洞的壯觀、酒菌酒蟲的神秘、陳年老酒的醇厚、龜仙洞酒的…… 是什么樣的景象,讓一個常年游走于全國名酒企業的人如此興奮、激動,不由得讓我及同事們對龜仙洞產生強烈好奇甚至向往。檢索資料得知,龜仙洞,位于貴州省習水縣習酒鎮,集喀斯特地貌與丹霞地貌之大成,洞頂鐘乳成林,洞內平坦廣闊。2006年,榮獲大世界吉尼斯之最——“最大的天然溶洞白酒釀藏基地”。 從濟南飛往茅臺,絕大多數都是深夜的航班。未曾想,此次飛往茅臺,竟然乘坐清晨的航班,有了更充足的時間來欣賞貴州的山水風光。落地茅臺機場,在顯要位置處,看到龜仙洞·丹霞酒的巨幅廣告畫面(榮獲2015布魯塞爾大金獎),更想快一點到達龜仙洞酒莊,探秘“洞釀洞藏”,觀察“神秘酒蟲”,品嘗“醇厚老酒”。 走出茅臺機場,空氣新鮮,天空湛藍,坐車趕往習酒鎮龜仙洞酒莊,在崇山峻嶺中穿梭,抬眼望去皆是云霧繚繞,路旁的高炮盡是美酒的廣告,誠如宣傳語“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貴州”。 行程約一個小時,車游走于風景畫之中,不知不覺便到了龜仙洞酒莊。抬頭望去,酒莊門口的門匾上寫著“中國第一洞釀”六個大字,題詞者為宋書玉(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 進入酒莊,龜仙洞便映入眼簾。拾階而上,不出三五分鐘,便可到達龜仙洞的洞口。面向龜仙洞,有一石碑,上面雕刻著“龜仙洞記”,石碑右側為“上、中、下三洞”,左側為“靜洞”。 頭戴安全帽,手持手電筒,跟隨工作人員進入右側的山洞。剛進入洞口,頭頂便有蝙蝠飛出。再往里面走,光線漸漸暗了下來,隨處可見“天然形成”的鐘乳石。工作人員介紹,這是青龍,那是白虎,那是朱雀、玄武等,伴隨著講解,的確能夠看出青龍之風、白虎之韻、朱雀之姿、玄武之形。 越往里走,溶洞越狹窄,從并行數十人到單人通過,也不過百米的距離。另外,空氣中的濕度越大,安全帽上偶爾會掉落水滴。走到一處相對寬闊的區域,工作人員指引我們觀看正在生長的酒菌(微生物),白、黃、黑相間,白色為青春期,黃色為成熟期,黑色為衰退期。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當燈光照射在酒菌(微生物)之上,能夠看到被打擾的酒蟲正在緩慢的爬走。 從寬闊到狹長,最窄處僅容一人彎腰通行,再到寬闊,可謂“別有洞天”。寬闊之處,有一石臺,名為“點醬(將)臺”,登臺遠眺,一排排酒壇像正在接受檢閱的軍隊,頗為壯觀。據工作人介紹,該溶洞開發之初,點醬臺處的石堆最大,位置最高,而它的下坡處分散著一圈圈的小石碓,像是在拱衛著最大的石碓。順著工作人員的指點,能夠看到一條龍狀鐘乳石盤旋而來,而終點的位置便是點醬臺。 當我們打開手機的指南針時,點醬臺的位置是坐南朝北,十分神奇。據相關專家推測,這里應該是鰼族先民舉行祭祀活動或部落首領居住的地方。如今,這里被開發成為集封壇、品鑒、打卡等功能于一體的“龜仙洞圣地”,頗受酒友的青睞。 在這里,品嘗了洞藏多年的醬香美酒。將小酒杯盡力攥在手里,希望通過體溫來喚醒沉睡多年的酒分子,聞香似幽蘭,抿一口兒似梅花綻放,一杯入口綿柔一線喉。當端著酒杯,看著一壇壇美酒,想著在這里擁有一壇屬于自己的美酒該是多么的幸福。 離開點醬臺,繼續前行,能夠清晰地感知到空氣流通的速度在加快。果不其然,又進入另一處開闊地,窖池鱗次櫛比,約百余個。或許是來的時節不湊巧,或許是周六的緣故,此次并沒有工人在釀酒。蹲下身來,將手靠近窖池,能夠感受到一股兒暖意,這股暖意告訴我,這里的窖池在運轉、糧食在發酵、微生物在工作。 拾階而上,走出洞口,仿佛來到另一個世界。洞外的世界,是多彩的,而洞內的世界,是鮮活的,因為顆顆紅纓子高粱在窖池里萌動,滴滴醬香酒在酒壇里沉睡。 參觀完貫通的“上、中、下”三洞,又去參觀了平時不對外開放的“靜洞”,更是有幸品嘗了酒齡和自己年齡相仿的老酒。開壇飄香,手電照著酒液,酒液的顏色不再是黃色,而是泛著綠色的光芒,訴說著光陰的記憶。 這一杯酒,不舍得喝。在滿洞酒香之中,難以聞到酒杯中美酒的香氣,只好將酒液一飲而盡,去回味帶著歲月的陳香感,這種陳香給人的感覺仿佛是新鮮的松茸,回蕩在唇齒之間。不小心將酒液滴在手背之下,離開靜洞時,手背上的酒味久久不能散去,果然“空杯留香持久”。 參觀結束后,進入“吃 美食 、品美酒、交良友、漲知識”的環節。吃著小而脆的花生,嘗著肥不膩的羊肉,喝著鮮美的蔬菜湯,然后與眾多新老朋友舉杯龜仙洞美酒,感受幸福生活的味道。聽著龜仙洞工作人員講述龜仙洞的傳說、 歷史 、文化,再舉杯龜仙洞酒,味道似乎更加香醇,老酒陳年味更柔。 等到回到家鄉之后,或許是味蕾的回憶,或許是洞穴的震撼,或許是酒蟲的神奇,讓我也成為另一個“夫人”,逢人便講此次“龜仙洞之旅”的所見所聞。 龜仙洞,或是酒業的一處“桃源秘境”,越是自然的,越是世界的,越是生態的,越是長久的。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自己的感慨,那便是“游習水不至龜仙洞不成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