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磧口什么意思
磧口指磧口鎮。磧口鎮,隸屬于山西省呂梁市臨縣,地處臨縣西南部,黃河東岸,東鄰林家坪鎮,南接柳林縣孟門鎮、西接王家溝鄉,西與陜西省榆林市吳堡縣隔河相望,北與叢羅峪鎮、劉家會鎮接壤,距臨縣城約50千米,區域總面積108.78平方千米。民國初年,臨縣為五區36所,磧口一帶屬于香爐所;1984年,由磧口公社改為磧口鎮。截至2020年6月,磧口鎮下轄2個社區、40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西頭村。地理環境:磧口鎮地處臨縣西南部,黃河東岸,東鄰林家坪鎮,南接柳林縣孟門鎮、西接王家溝鄉,西與陜西省榆林市吳堡縣隔河相望,北與叢羅峪鎮、劉家會鎮接壤,距臨縣城約50千米,區域總面積108.78平方千米。磧口鎮地處晉西黃土高原呂梁山脈,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地形分為基巖裸露丘陵區和山間河谷區;境內最高峰位于垣上村,海拔1064米;最低點黃河灘頭位于西頭村,海拔648米。
2,山西呂梁臨縣東峪溝劉生財
滾
3,臨縣三角鎮有什么村
臨縣三交鎮得名于北周時處于烏突、窟胡、定胡(定湖,治所在今柳林孟門鎮)三縣交界,距今已有1450多年歷史,世傳北魏孝文帝過南山見有異氣,遂鑿斷來脈,建廟壓之,即南山寺之始也,1994年變電站工地出土24座戰國墓,墓葬形制有一定規格,說明在戰國時即為一處人文興盛之地。 歷代科舉功名可考者有明清兩朝本鎮出文舉人五名,武舉人一名,貢生四五十名,生員近二百名。轄村崔家坪出進士一名,舉人一名、貢生四人、生員二十六人。西王家溝村出舉人一名。臨邑文風凋敝,而本鎮文風之盛就于臨邑來說,獨占鰲頭。 明清時本鎮因地控四方,為汾右重鎮,有汾州府常駐兵員,明代蒙古族首領也先、俺答都曾進攻本鎮,鎮民賴有北寨天險才得脫免。又因處于縣境東通石州之必經之途,明洪武初年設三交鋪驛站,以傳遞軍情、公文塘報。又因地處通衢大道,"商賈往來,必出其途",有冀、魯、豫、秦、晉南、東路祁平太等地的客商駐地經商,故而又形成了一個全省聞名、遠及陜北、蒙南的商業重鎮。據鎮內歷代碑文、文獻記載:清乾隆年間已有商鋪字號一百余家,嘉慶時發展到近兩百家,道光時有兩百多家,同光時期亦約為此數,民國元年,因局勢不穩,商民持觀望態度,商業有所減退,到民國十七年,據《中國金融-山西卷》調查,有商鋪340余家,40年代據晉綏工委調查,三交鎮為晉綏邊區最大的集市。在浩瀚的商海中,曾涌現了一大批著名的大商號和商界精英,大商號如:晉源禮、萬全堂、廣生堂、當鋪之王黃際桂等等,商界精英如:張起、李旺山、杜三子、王恩潤等巨商大賈。 本鎮舊有寺院一座,官祠一座,廟宇十余座,計有南山寺、三賢候祠、關帝廟、文昌廟、財神廟、大廟、火神廟、彌勒廟、娘娘廟、山神廟、圈神廟、三門洞廟、龍王廟、魁星閣等。過街樓四座,三座位于市渠溝街,一座位于正街。戲臺九座,計有南山寺戲臺、關帝廟戲臺、娘娘廟戲臺、市渠溝過街戲樓、財神廟戲臺、三門洞戲臺、陽坪上鬼戲臺、火神廟戲臺、圈神廟戲臺。一地廟宇、戲臺之多可居全省之冠。 今鎮區留存有寺院一座,古戲臺一座,古街兩條,為市渠溝古街較為完整。兩旁店鋪林立,今原貌仍在。古巷二、三十條,正街、西街區保存甚為完整。頗為可觀的有張家巷古民居,修建于清朝初年,布局為一排五院,外有東西街門。西頭第一院為張府院,有府門一座,舊有"都控府""守御所""文魁"等懸匾數塊;緊接著是倒連垂花門的三座院落再接著為家塾(又名書房院),族內文風可見一斑。整個古建筑布局合理完整,頗具研究價值。李旺山故居民宅,位于本鎮當鋪巷,建于清朝光緒年間,八九座院落連成一片,內精雕細琢,頗具晉商大家風范。另外本鎮轄村劉王溝、棗洼溝、杜家屹垛、武家溝各有古戲臺一座。杜家屹垛村杜三子故宅,建筑富麗豪華,晉西民居無出其右者。今居處深山,保存完整。孫家溝有很多古民居,最為壯觀的為王恩潤宅,為十三小院連環套成一大院,整體布局高低錯落有致,號稱山西最大的四合院。門前有一小瀑布,頗有意境。現該村已申報成為山西省歷史文化名村,開辟成為旅游區。目前已有不少自駕車旅游的游客參觀。
4,呂梁地區包括哪些地區
呂梁市下轄1個市轄區、10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市轄區1.離石區呂梁市離石區地處山西省西部,呂梁山脈中段西側,處于整個呂梁市的地理中心,是呂梁市政府駐地,呂梁市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同時離石區扼秦晉交通要沖,是華北通向西部的重要中樞。??縣級市2.孝義市孝義位于山西省腹地偏西,呂梁山脈中段東麓,太原盆地西南隅。北與汾陽市毗鄰,西北與中陽縣相依,西與交口縣接壤,南與靈石縣相連,東南與介休市隔汾河相望。?孝義市處于太原經濟圈節點,與汾陽、介休共同構成太原經濟圈次中心。孝義是山西省縣域經濟的排頭兵,是中國百強縣(市)。3.汾陽市汾陽市位于山西省腹地偏西,太原盆地西緣,呂梁山東麓。汾陽市素有“秦晉旱碼頭”之稱,市境交通便利,處于太原經濟圈節點,與孝義、介休共同構成太原經濟圈次中心。?汾陽是著名的酒都,是中國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生產基地,聞名遐邇的汾酒、竹葉青產地、中華名酒第一村——杏花村就在汾陽。縣4.文水縣文水縣隸屬于山西省呂梁市,西依呂梁山,東臨汾河水,位于汾河谷地中部。文水縣東隔汾河與祁縣、平遙縣相望,南與汾陽市接壤,西與呂梁市離石區交界,北與交城縣、清徐縣相鄰。文水縣總面積1068.57平方公里,耕地60萬畝,山地平原各半,是山西省的農業縣。?5.交城縣交城縣是山西省呂梁市的下轄縣,位于呂梁山東麓,山西省中部,晉中盆地西緣,北枕呂梁,南帶汾河,東據太原,西臨方山、離石。距省城太原51公里,屬城郊型通衢熱線,是呂梁的東大門,省城太原的近郊縣。?6.興縣興縣,隸屬于山西省呂梁市,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呂梁市北端,東鄰嵐縣、岢嵐,南連臨縣、方山,北倚保德,西隔黃河與陜西省神木市相望,是山西省版圖最大的縣。?7.臨縣臨縣,位于黃河中游晉西黃土高原呂梁山西側,隸屬于山西呂梁市,東屏呂梁山連接方山,西臨黃河與陜西佳縣、吳堡縣隔河相望,北靠興縣,南接離石、柳林區。縣域面積2979平方公里,轄23鄉鎮,是呂梁地區人口最多的縣。?8.柳林縣柳林縣,隸屬山西省呂梁市,地處呂梁市西部、呂梁山西麓,黃河東岸,總面積1287.29平方公里。縣處華北地區通往大西北的交通樞紐。?9.石樓縣石樓縣隸屬于山西省呂梁市,位于呂梁山西麓,黃河東岸。石樓,因縣東有通天山石疊如樓而得名。石樓縣著名景點有興東垣東岳廟、郝氏大院等。石樓縣有“紅棗之鄉"、“文物大縣”等之稱。?10.嵐縣嵐縣,隸屬山西省呂梁市,位于山西省境中部西側,呂梁北,忻州南,鄰太原,東鄰靜樂,南連婁煩、方山,西靠興縣,北倚岢嵐。 嵐縣海拔較高,地勢平坦,號稱“天上云間”。?11.方山縣方山縣,隸屬于山西省呂梁市,位于山西省西部,呂梁山中段西側。東屏關帝山與婁煩、交城接壤,西依漢高山與臨縣毗鄰,北與興縣、嵐縣交界,南與離石縣相連。?方山縣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境內繁衍生息,隋大業三年(607年)置方山縣,已有1400多年歷史。12.中陽縣中陽縣,隸屬于山西省呂梁市,位于山西省西部,呂梁山脈中段西麓,黃河支流三川河上游的南川河流域。東與汾陽、孝義兩市交界,西與柳林、石樓兩縣接壤,南與交口縣相連,北與離石市毗鄰。?2019年1月9日,憑借中陽剪紙入選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13.交口縣交口縣,隸屬于山西省呂梁市,位于山西省西部的呂梁山脈中段,地處呂梁市最南端。交口縣是太原盆地溝通晉西南地區的重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