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品嘗高度白酒,怎樣品嘗高度酒的美味

1,怎樣品嘗高度酒的美味

先聞酒香,慢慢淺嚐!
融化在嘴里

怎樣品嘗高度酒的美味

2,白酒的度數我怎么才能品出來啊

白酒專家是這樣練出來的:某種白酒,分別加水稀釋成相差5度(vol%),如55、50、45、40、35度。打亂順序,品嘗確定次序。國家級專家水平可以到達2度。滋味嘛,只可意會,無法言傳。你試試就知道了。
加水

白酒的度數我怎么才能品出來啊

3,高級品酒師怎么品酒

好酒的定義歐洲人說,自然的酒就是好酒;美國和澳大利亞人說,能取悅于人的酒是好酒;讀葡萄酒貿易的人說,暢銷的酒是好酒;品酒師說,性價比高的酒才是好酒。于是,站在品酒師角度的張菁自然認為:“在能使品嘗者愉悅的情況下,具有符合其質量的價格的酒便是好酒。”這樣的概念聽著難免有點咬文嚼字之嫌,不過他有個更為深入淺出的比喻:“沒有人說Lafite不是好酒,可是昂貴的價格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都難以接受,它是百萬富翁的酒,卻只有千萬富翁能經常喝它。”在選擇葡萄酒作為一生的愛好之前,張菁說他只會驢飲,感覺所有的酒大都是一個味道,體會不出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初學者一般都很在意酒的香味,每每把重點放在尋找香味的訊息上,他也如此。剛開始品酒的時候癡迷其中,被酒奇妙的香味所吸引,時間長了才發現酒在口感中的表現更重要,從其他方面讀懂顏色所要表達的內容,從而抓住每瓶酒所傳遞出來的每一個信息才是懂酒人的目標。張菁 畢業于法國勃艮第博恩葡萄酒大學(CFPPA)品酒專業,2006年在法國Macon獲得英國葡萄酒與烈酒基金會的高級品酒師認證(Wine and Spirit Education Trust, Level 3),上海ASC精品葡萄酒公司培訓師,技術顧問。杯酒也奢華在張菁的唯美角度看來,酒香就像女人的外表,酒的口感則像女人的內涵,再美艷的外表沒有足夠的內涵來充實也只能被稱作是花瓶,而酒的顏色更是能反映出她的氣質。所以,在真正的品酒較量中,同了解人一樣,要認真地觀察品味葡萄酒才會盡可能準確地揣測出它更多的信息。Jean-Pierre Renard是勃艮第雜志(Bourgogne Magazine)葡萄酒專欄的特約作者,是這位60歲的老人帶領張菁進入品酒的殿堂,使他在佳釀面前更加從容自信;被中國業內人士稱為“釀酒天才”的勃艮第Louis Jadot的首席釀酒師Jacques Lardière教他學會如何品味好酒中不同類型的酸、如何體會好酒中的礦物質;Perrier Jouet的酒窖總管Hervé Deschamps讓他讀懂美麗的香檳氣泡,Bollinger的RD 1988點燃了他從此對香檳的瘋狂愛好。酒里的風土味道“Terroir”是讓所有熱衷品酒的人都狂熱不已心潮澎湃的詞,這個詞的意思是“土地、土壤”,說得更透徹通俗些就是“一方水土”,其實,酒如人,一方水土也養一方酒。法國知名產甜酒的Jura地區,是讓張菁難忘的地方。Chteau étoile坐落在一個小山坡上,在那個漂亮的城堡里,張菁第一次品嘗到了甜到極限并讓牙齒隱隱作痛的甜酒。他說,具有Jura風味的甜酒,酒香里你可以找到一種特殊的氧化感,于是,他叫它Jura味。Alsace的白葡萄酒曾經伴隨張菁走過很長的一段時間,它的風格和勃艮第的白葡萄酒差異很大,含糖量、香味風格以及家族上的差異都非常明顯,在那里通常能做出比較爽口的葡萄酒,像Riesling、Trimbach等等。參觀Louis Jadot的那次,張菁被邀請去到Jacques Lardière的私人餐廳,在那里,這位熱情的大師用1961年的Clos de Vougeot Grand Cru招待了客人。在中國喝到好酒,未必它的儲存環境一直都很好,但是在天才釀酒師家里喝到的好酒,那一定是經過精心呵護和照料的經典之作。在游歷了意大利、瑞士、德國、西班牙,走過各地的私人酒窖后,張菁發現好酒不僅來自法國,他一直很自信,也知道品酒的路還很長,想成為一名出色的品酒師,需要孜孜不倦的學習和總結,也許每個人能達到的高度有限,而知識卻是無限的,只有不斷的努力才能更接近山峰。

高級品酒師怎么品酒

4,白酒如何品嘗其味道的好壞

氣味當然是用鼻子聞了,口味當然是用嘴嘗了, 聞起來有種很香,聞起來口中就有一種帶甜,喝起來先有點甘辣,一會就有甜的感覺 不過首先要會喝酒,要不你喝什么樣的酒都一個味
酒的感官檢驗,主要是通過人的眼、鼻、口等器官來判斷。 (1)嗅覺 人能感覺到香氣,主要是由于鼻腔上部的嗅覺細胞起作用,在鼻腔深處由于黃色粘膜,這里密集著象蜂巢狀排列的嗅覺細胞。有氣味分子隨空氣吸入鼻腔,接觸到嗅膜后,溶解于嗅腺分泌液或借助化學作用刺激細胞,從而發生神經傳動,傳導至大腦中樞,發生嗅覺。人的嗅覺非常靈敏,但容易疲勞,嗅覺一疲勞就分辨不出氣味。當鼻作平靜呼吸時,吸入的氣流幾乎全部經過鼻道溢出,以致有氣味的物質不能達到嗅區粘膜,所以感覺不到氣味,為了獲得明顯的嗅覺,就要適當用力吸氣或多次急促吸氣呼氣。最好的辦法是:頭部略向下,酒杯放在鼻下,讓酒中的香氣自下而上進入鼻孔,使香氣在聞的過程中由鼻甲上產生空氣渦流,使香氣分子多接觸嗅膜。 (2)味覺 味覺是經唾液或水將食物溶解,通過舌頭上的味蕾刺激味覺細胞,然后由味蕾傳達到大腦,便可分辨出味道。人的味蕾約有9000個,分布在口腔周圍,大部分在舌頭上,不同的位置的味覺并不相同。而且,味覺也容易產生疲勞。 2、白酒的嘗評步驟與方法 白酒的感官質量,主要包括色、香、味、格四個部分,品評就是要通過眼觀其色、鼻聞其香,口嘗其味,并綜合色、香、味確定其風格,完成品嘗過程。 (1)色 白酒色的鑒別,使用手舉杯對光,白布或白紙為底,用肉眼觀察酒的色調、透明度及有無懸浮物、沉淀物。正常的白酒應是無色透明的澄清液體、不渾濁,沒有懸浮物和沉淀物。 (2)香 白酒的香氣是通過人的嗅覺器官來檢驗的,它的感官質量標準是是香氣協調、有愉快感,主體香突出而無其他邪雜味。同時應考慮溢香、噴香、留香性。評氣味時,置酒杯于鼻下7-10cm左右,頭略低,輕嗅其氣味。這是第一印象,應充分重視。第一印象一般較靈敏、準確。嗅一杯。立刻記下一杯的香氣情況,避免各杯相互混淆,稍事間歇再嗅下一杯;也可以嗅完幾杯再作記錄。稍事休息再作第二遍嗅香,然后轉動酒杯,急速呼吸,用心辨別氣味。這樣就可也對酒的香氣作出準確地判斷,一組酒經過2-3次嗅聞,既可根據自己的感受,按香氣的濃淡或優劣排出順序。若有困難,或酒樣較多,可以1、2、3、4、5或5、4、3、2、1、的順序反復幾次聞嗅,同時對每杯酒的情況作出記錄,寫出特點。 對某種(杯)就要做細致的辨別或只有極微差異而難于確定名次的,可以采用特殊的嗅香方法: a、用一條普通濾紙,讓其浸入酒杯中吸一定量的酒樣,嗅紙條上散發的氣味,然后將紙條放置10分鐘左右在嗅聞一次,這樣可判別酒液放香的濃淡和時間的長短,同時也易于辨別出酒液有無邪雜味及氣味的大小。這種方法適用于酒質相似的白酒,效果最好。 b、在潔凈的手心滴入一定數量的酒樣,在握緊手與鼻接近,從大拇指和食指間形成的空隙處,嗅聞其香氣,以次驗證所判斷的香氣是否正確,效果明顯。 c、將少許酒樣置于手背,借用體溫,使酒液揮發,及時嗅其氣味。此法可用于辨別酒香氣的濃淡和香氣的真偽、留香的長短和好壞。 d、酒樣評完后,將酒倒出,留出空杯,放置一段時間,或放置過夜,以檢查留香。此法對醬香型酒的評品有顯著的效果。 鑒別酒的氣味,應注意嗅聞每杯酒時,杯與鼻距離、吸氣時間、間歇、以及吸入酒氣的量盡可能相等,不可忽遠忽近、忽長忽短、忽多忽少,這些都是造成誤差的因素。 (3)味 味是嘗評中最重要的部分。嘗評順序可依香氣的排列次序,先從香氣較淡的開始,將酒飲入口中,注意酒液入口時要慢而穩,使酒液先接觸舌尖,次兩側,最后到舌根,使酒液鋪滿舌面,進行味覺的全面判斷。除了味的基本情況外,更要注意酒味的協調及刺激的強弱柔和、有無異雜味、是否愉快等等。反順重復幾次(同樣要注意“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優劣就能比較出來了。要一邊嘗,一邊做好記錄。最好給出分數。要注意每次入口的酒量,做到基本相等,可避免偏差。一般認為,高度白酒每次入口白酒量為2-3ml,低度白酒為3-5ml,酒液在口中停留時間為2-3秒,便可將各種味道分辨出來。酒液在口中停留時間不宜過長,因為酒液和唾液混合會發生緩沖作用,時間過久會影響味的判斷,同時還會造成疲勞。 (4)風格 風格又稱酒體、典型性,是指酒色、香、味的綜合表現。它是由原料、工藝相結合而創造出來的,及時原料、供應大致相同,通過精心勾兌,也可以創造出自己的風格。酒的獨特風格,對于名優酒更為重要。評酒就是對一種酒作出判斷,是否有典型性及它的強弱。對于各種酒風格的正確描述,主要靠平時廣泛接觸各種酒類,逐步積累經驗、通過反復評嘗,反復的對比和思考,才能細致、正確的辨別。 (5)白酒嘗評的方法 白酒的嘗評方法一般采用差異品評法,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a、一杯品嘗法:先拿出一杯樣酒,嘗后將樣酒取走,然后拿出另一個酒樣,要求品嘗后作出兩者是否相同的判斷(有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b、兩杯品嘗法:一次拿出兩杯酒,一杯是標準酒,另一杯是酒樣,要求嘗出兩者的差異。有時兩者均是標準酒,并無差異。這是用來考核評酒員的準確性。 c、三杯品嘗法:一次拿出三杯酒樣,其中兩杯是相同的,要求品嘗出那里哪兩杯是相同的,不同的一杯與相同兩杯之間的差異,以及差異程度的大小,次法可測出評酒員的再現性和準確性。 d、順位品評法:將幾種酒樣分別再酒杯上做好記錄,然后要求評酒員,按酒度的高低或優劣,順序排列。此法在我國各地評酒時常采用。勾兌調味時也常用此法作比較。 (6)白酒嘗評時的評分 我國評酒主要采用順位品評法,對嘗評結果用評語和分數表示。酒的評分,是評酒員對所評酒樣,按規定的項目和分數,結合自己的品評判斷,給與一定的分數。各個項目的得分之和為該酒的總分數,根據每種酒得分的多少,即可排出優劣的名次。 我國白酒評比,采用100分制,色占10分,香占25分,味占50分,風格占15分。評酒時,評酒員根據自己的實際感受,對樣品的色、香、味、格進行全面的鑒別,準

5,怎樣來品酒

對白酒的嗅聞方法是將酒杯舉起,置酒杯于鼻下二寸處,頭略低,輕嗅其氣味。最初不要搖杯,聞酒的香氣揮發情況;然后搖杯聞強的香氣。凡是香氣協調,有愉快感,主體香突出,無其它邪雜氣味,溢香性又好,一倒出就香氣四溢,芳香撲鼻的,說明酒中的香氣物質較多。屬于噴香性好,一入口,香氣就充滿口腔,大有沖噴之勢的,說明酒中含有低沸點的香氣物質較多;屬于留香性好,咽下后,口中應該仍留有余香,酒后作嗝時,還有一種令人舒適的特殊香氣噴出的,說明酒中的高沸點酯類較多。所謂的余香悠長,首先應鑒別酒的香型,檢查芳香氣味的濃郁程度,繼而將杯接近鼻孔,進一步聞,分析其芳香氣的細膩性,是否純正,是否有其它邪雜氣。在聞的時候,要先呼氣,后再對酒吸氣,不能對酒呼氣。一杯酒最多聞三次就應該有準確記錄。最好用右手端杯,左手煽風繼續聞。聞完一杯,稍微休息片刻,再聞另一杯。 將酒杯送到嘴邊,將酒含在口中,大約為4至10毫升,每次含入口中的酒數量,必須保持一致性。先從香味淡的開始嘗,由淡而濃,再由濃而淡,反復多次。將暴香味或異香味的酒留到最后嘗,防止味覺器官受干擾。將酒沾滿口腔,然后吐出或咽下。用舌頭抵住前頷,將酒氣隨呼吸從鼻孔排出,以檢查酒性是否刺鼻。在用舌頭品嘗酒的滋味時,要分析嘴里酒的各種味道變化情況,最初甜味,次后酸味和咸味,再后是苦味、澀味。舌面要在口腔中移動,以領略澀味程度。酒液進口應柔和爽口,帶甜、酸,無異味,飲后要有余香味,要注意余味時間有多長。酒留在口腔中的時間約10秒鐘。用茶水漱口。在初嘗以后則可適當加大入口量,以鑒定酒的回味長短、尾味是否干凈,是回甜還是后苦。并鑒定有無刺激喉嚨等不愉快的感覺。應根據兩次嘗味后形成的綜合印象來判斷優劣,寫下評語。 ..剛開始喝白酒,味道的確是不怎樣,但你如果經常喝的話.應該就不會這樣覺得了. 應該是一小口一小口這樣品的吧,,... 呵,...我也不是很會,個人覺得而已
怎樣品酒:酒類主要依靠感觀檢查來鑒定產品的好壞,即經過人的感官品評,決定其色、香、味是否為人們所喜愛,從而,比較準確地決定其質量是否優良。因為感官品評是依靠人的感覺器官來測定,因此,各種影響人的感覺的條件都會影響品評效果。究竟什么情況會影響品評效果呢?(一)品酒人員的愛好,評酒能力和水平,健康狀況,飲食正常與否。(二)品酒環境、空氣。(三)品評順序對感覺的影響,如先評A,后評B,會產生偏愛A的心理作用。品嘗前一種酒的味道,也會影響對后一種酒的味道的感覺,如先嘗了苦味的再品別的酒時,就會增加甜味感,等等。此外,人的感覺經長時間的連續刺激會變得遲鈍,等等。因此,為了通過品嘗正確評價酒的質量,必須遵照以下程序:(一) 對品酒環境的要求品酒室內空氣要新鮮,無異味,室內光線穩定,不能因光線而影響酒的色澤。周圍要安靜。一般應選擇早晨或上午評酒,這時空氣新鮮,環境安靜,評酒人員頭腦清醒,感覺靈敏,評酒準確度高。(二) 對品酒人員的要求1.品酒人員應由大公無私并有評酒能力的人組成。這些成員味覺和嗅覺要靈敏,對味的記憶力較強。有可靠的評酒經驗,能比較客觀地代表消費者的喜愛和嗜好。對品酒人員要進行考核,考查他對酸、甜、苦、辣、香五味的辨別能力;對各種香型酒的風格要求的了解與辨別能力;對好酒與壞酒的品評能力,以及品評的重現性等。國外一般采用“二杯品評法”’ “三杯品評法”, “二杯—三杯品評法”,對評酒人員進行考核。經過詳細記錄,認真比較,給予評分與評語,把準確程度高的錄取為評酒委員會成員。2.品酒人員參加評酒時必須具有良好的健康狀態,清醒的頭腦和較好的辨別能力。評酒前不吃刺激性食品,不過份疲勞。身體不好時要適當休息。3.品酒人員應相對固定,便于統一標準。(三) 品評方法和步驟1.每個品評人員各占一張桌子,上鋪白桌布,并編有各人的桌號。準備好清水、痰盂及照明設施。酒杯須用標準評酒杯,事先洗凈晾干。將參加品評的酒樣密碼編號,對號注入杯中。酒的編號必須對評酒人員保密。2.每輪評酒樣品不得過多,評酒人員必須仔細觀察,品味,對其色、香、味作出正確評價,并按百分制打分。一般國外采用20分法,其中:口味10分,香氣8分,色澤1分,透明度1分。國內采用百分制,色占10分,香占25分,味占50分,風格占15分。3.由工作人員匯總各評酒人員的給分及評語,得出總的結果。4.每評完一輪酒,應讓評酒人員休息片刻。品評人員在品評期間,不應作任何暗示,不要發議論。在品評結果發表之前,應嚴格保密。5.品酒方法:國外目前多采用差異品評法。①一杯品評法:先拿出一杯酒樣A,品評后,將酒樣取走。再拿出一杯酒樣B,要求品評后,作出二酒是否相同的答復。②二杯品評法:一次拿出兩杯酒,一杯是標準酒,一杯是酒樣,要求品評二者的差異。③三杯品評法:一次拿出三杯酒,要求品評出哪二杯酒相同,不相同的一杯與相同的兩杯間的差異及差異的大小。④二杯—三杯品評法:先拿出一杯標準酒,使品酒人員記好,然后再拿出兩杯酒,一杯是標準酒,另一杯是酒樣,要求品評出兩種酒樣有無差異及差異大小。⑤順位品評法:將幾種酒樣標好號,要求評酒人員按酒度高低或質量優劣,順序排列。
為了鑒別酒中的特殊香氣,可采取以下三種方法 (1)用一小塊過濾紙,吸入適量酒液,放在鼻孔處細聞,然后將過濾紙旋轉半個小時左右,繼續聞其香,確定放香的時間和大小。 (2)在手心中滴入一定數量的酒,握緊手與鼻接近,從大拇指和食指間形成的空隙處,嗅聞它的香氣,以此驗證香氣是否正確。 (3)將少許酒置于手背上,借用體溫,使酒樣揮發,嗅聞其香氣,判斷酒香的真偽、留香長短和好壞。 黃酒品評時基本上也分色、香、味、體(即風格)四個方面。 色 通過視覺對酒色進行評價,黃酒的顏色占10%的影響程度。好的黃酒必須是色正(橙黃、橙紅、黃褐、紅褐),透明清亮有光澤。黃酒的色度是由于各種原因增加的: (1)黃酒中混入鐵離子則色澤加深。 (2)黃酒經日光照射而著色,是酒中所含的酷氨酸或色氨酸受光能作用而被氧化,呈赤褐色色素反應。 (3)黃酒中氨基酸與糖作用生成氨基糖,而使色度增加,并且此反應的速度與溫度、時間成正比。 (4)外加著色劑,如在酒中加入紅曲、焦糖色等而使酒的色度增加。 香 黃酒的香在品評中一般占25%的影響程度。好的黃酒,有一股強烈而優美的特殊芳香。構成黃酒香氣的主要成分有醛類、酮類、氨基酸類、酯類、高級醇類等。 味 黃酒的味在品評中占有50%的比重。黃酒的基本口味有甜、酸、辛、苦、澀等。黃酒應在優美香氣的前提下,具有糖、酒、酸調和的基本口味。如果突出了某種口味,就會使酒出現過甜、過酸或有苦辣等感覺,影響酒的質量。一般好的黃酒必須是香味幽郁,質純可口,尤其是糖的甘甜,酒的醇香,酸的鮮美,曲的苦辛配合和諧,余味綿長。 體 體,即風格,是指黃酒組成的整體,它全面反映酒中所含基本物質(乙醇、水、糖)和香味物質(醇、酸、酯、醛等)。由于黃酒生產過程中,原料、曲和工藝條件等不同,酒中組成物質的種類和含量也隨著不同,因而可形成黃酒的各種不同特點的酒體。在評酒中黃酒的酒體占15%的影響程度。 感觀鑒定時,由于黃酒的組成物質必然通過色、香、味三方面反映出來,所以必須通過觀察酒色、聞酒香、嘗酒味之后,才綜合三個方面的印象,加以抽象的判斷其酒體。現行黃酒品評一般采用100分制。 香檳酒 色鮮明、協調、光澤。 透明澄清、澈亮、無沉淀、無浮游物、無失光現象。 音響清脆、響亮。 香果香、酒香柔和、輕快、不具異臭,具有獨特風格。 味純正、協調、柔美、清爽、香馥、后味殺口,輕快,余香,無異味,有獨特風格。 總分=色得分×10%+透明得分×10%+音響得分×15%+香得分×25%+味得分×40%

6,請教如何品酒

品紅酒有觀、聞、品三個步驟。 1。觀色:把酒倒入無色葡萄酒杯中,舉齊眼的高度觀察酒的顏色:好的紅葡萄酒呈寶石紅色(即紅寶石的顏色)。優質紅葡萄酒澄清近乎透明,且越亮越好。次酒或加了其它東西的紅葡萄酒其顏色不正,亮度很差。 2。聞香:這是判定酒質優劣最明顯可靠的方法,我們只需要聞一下便能辨別優劣。優質紅葡萄酒香氣較淡,表現為酒香和陳釀香而沒有任何不愉快的氣味。特別指出的是劣質葡萄酒聞起來都有一股不可消除的令人不悅的“餿味”,或是刺鼻的怪味。 3。品味:將酒杯舉起,杯口放在嘴唇之間,并壓住下唇,頭部稍向后仰,把酒吸入口中,輕輕攪動舌頭,使酒均勻地分布在舌頭表面,然后將葡萄酒控制在口腔前部,稍后咽下。每次品嘗吸入的酒應在小半口左右。入口圓潤,在口腔中感覺良好,酒味和澀味和諧平衡,咽下后留在口腔中的醇香和微澀的感覺較長。口感極其舒適,尤其是酒中糖的那種甘醇、芳美的感覺,在其它酒中無法領略的。有純正的橡木香味和利口酒的獨特香氣,細膩典雅、醇和圓潤。
品白酒 倒入白瓷酒杯 聞其香 可以細細品 也可一口倒入 吞下 回味酒香 品紅酒 倒入高腳酒杯 先觀其色 聞其香 品其味 搖杯可看掛杯度 酒好 留在上面時間則長.. (注意 高腳杯要拿下面 不能拿上面 不要讓手溫 破壞了酒質)
場所 品酒的場所最好選在采光良好,空氣清新,氣溫涼爽的房間。有色的玻璃窗或帶色彩的燈光,都會影響眼睛對酒色的判斷,都不太理想,室溫以攝氏18—20度為佳,紅葡萄酒飲用溫度:淡雅的紅酒約在12度左右,酒精稍高的約在14—16度,口感豐厚的約在18度左右,但最高不應超過20度,因為溫度太高會讓酒快速氧化而揮發,使酒精味太濃,氣味變濁;而太冰又會使酒香味凍凝而不易散發,易出現酸味。室內應避免有任何味道,香水味、香煙味、花香味、或廚房傳出來的味道,都應該避免。另外還需要具備白色的背景,最好采用白色的桌巾和餐巾,以便襯在酒杯的后面,觀察酒色。 時間 理想的品酒時間是在飯前,品酒之前最好避免先喝烈酒、咖啡、吃巧克力、抽煙或嚼檳榔,專業性的品酒活動,大多選在早上10點至12點之間舉辦,據說這個時段,人的味覺最靈敏。 開酒 優美的開瓶動作是一種藝術,在國外,酒侍開葡萄酒是一種專業的表演,他的專業演出服及服務可以決定他的收入。開酒時,先將酒瓶擦干凈,再用開瓶器上的小刀(或用切瓶封器)沿著瓶口凸出的圓圈狀的部位,切除瓶封,注意,最好不要轉動酒瓶,因為可能會將沉淀在瓶底的雜質“驚醒”。切除瓶封之后,用布或紙巾將瓶口擦拭干凈,再將開瓶器的螺絲鉆尖端插入軟木塞的中心(如果鉆歪了,容易撥斷木塞),沿著順時鐘方向緩緩旋轉以鉆入軟木塞中,如果是用蝴蝶型的開瓶器,當轉動螺絲鉆時,兩邊的把手也會緩緩地升起,當手把升到頂端時,只要輕輕將它們往下扳即可將軟木塞撥出(但如果軟木塞太長,就很難一次就將其順利撥出來)。如果是用所謂的“侍者之友”的專業開瓶器,建議不要將螺絲鉆一次全鉆進去,留下一環(因為可能不知道軟木塞的長短,如果一次就把螺絲鉆全鉆到底,會穿過木塞,將軟木屑灑到酒內),然后將手把扳下,把另一個支撐點支撐在瓶口,用左手握住,再用右手將手把直直地“提起來”(注意!是“提”而不是推,推很容易將軟木塞推斷,另外,提也會比較省力,因為施力臂愈長愈省力)。如果發現軟木塞太長,無法順利撥出時,請先停止,將所預留未鉆入的最后一環鉆體再鉆入,重新再“提”一下,等到軟木塞感覺快撥出時就停住,用手握住木塞,輕輕晃動或轉動,輕輕地、安靜地、有氣質地撥出木塞。再用布或紙巾將瓶口擦干凈,就可以倒酒了。 醒酒 為什么需要醒酒?所有的葡萄酒都需要醒酒嗎?葡萄酒的香氣通常需要一些時間才能明顯地發散出來,所以一般好酒道的人都會按例在開瓶后等段時間,長短要視葡萄酒的“體質”而定,尤其是一些味道比較復雜、重單寧的酒,更需要長的時間醒酒。年輕的酒,醒酒的目的是散除異味及雜味,并與空氣發生氧化;老酒醒酒的目的是使成熟而且封閉的香味物質經氧化發散出來,不同的是,老酒可能會因年老體弱,比年輕的酒容易“感冒”,比方說老酒開瓶之后可能第二天以后就會明顯過于氧化及醋化,而年輕的酒可能過了三天身體依然健朗。通常老酒的醒酒時間比年輕的酒短(但不是絕對如此),厚重濃郁型的酒比清柔型的酒所需的時間要長,至于濃郁的白酒及貴腐型的甜白酒,最好也花一點時間醒酒。 但如果僅僅只是打開軟木塞,就整瓶直立著,這樣的醒酒實無太大的作用,因為此時酒與空氣的接觸面只有瓶口大而已,這樣的醒酒費時漫長,因此,至少應該倒一些在杯子里,然后輕搖,這樣對酒味的散發有很大的幫助,在旋轉晃動的時候,酒與空氣接觸的面積也就加大了,加速氧化作用,讓酒的香味更多的釋放出來。一般即飲型的紅、白酒,可以不必花太多的時間醒酒,建議一開即可倒入酒杯飲用,有時候可能會有臭硫味(SO2)及一些異味出現,但只需幾分鐘就會散去。二氧化硫是制酒過程中的附加物,對人體無害,如果隔些時間仍有異味,那可能是這瓶酒酒質的問題了。 辨酒 葡萄酒的顏色應該是清澈、有光澤的,不應該是渾濁不清的,憑借葡萄酒色澤深淺的差異,可判斷出這瓶葡萄酒的成熟度,最好在陽光下,而且盡可能在白色的背景前觀察酒的顏色,通常紅葡萄酒愈老顏色愈淺,愈年輕顏色愈深。紫紅色是很年輕的酒(少于18個月),如薄酒來新酒;櫻紅色是不新不老的酒(2—3年),品質適宜現喝,不宜久藏;草莓紅色是已經成熟的酒(3—7年),開始老化,應現喝;褐紅色是名貴的好酒儲存多年的色澤,普通的酒如果呈現這個顏色可能品質已走下坡。 葡萄酒的粘度:當轉動玻璃杯中的酒時,可觀察留在杯壁上的酒滴,業內人士稱之為“淚”或“腿”,酒的糖度和酒精度越高,這種酒滴越明顯。 杯裙:紅葡萄“杯裙”的色澤較復雜,從玫瑰紅經過棕色和橘黃色到藍紫色,這大部分取決于使用的葡萄品種,但是酒的生產年代和地域也影響它的顏色,紅酒越熟化越清澈,傾斜杯子觀察酒的邊緣:或深或淺,都表明了酒的年齡,深紅色的酒說明產地的氣溫較高。 聞酒 第一次先聞靜止狀態的酒,然后晃動酒杯,促使酒與空氣(尤其是空氣中的氧)接觸,以便酒的香氣釋放出來,再將杯子靠近鼻子前,再吸氣,聞一聞酒香,與第一次聞的感覺做比較,第一次的酒香比較直接和輕淡,第二次聞的香味比較豐富、濃烈和復雜,酒香可分葡萄本身所發散出來的果香(不單只有葡萄的果香),發酵時所產生的味道、以及好的葡萄酒成熟后轉變成的珍貴而復雜、豐富的酒香(Bouquet)。葡萄酒中含數百種不同的氣味,一般分成五類。第一類是植物香味,主要屬陳年香味;第二類是動物性香味,是耐久存的紅酒經過常年的瓶中培養后出現的香味;第三類是花香味,是年輕的葡萄酒中比較常有的香味,久存之后會逐漸變淡、消失;第四類是水果香味,這是年輕、新鮮的葡萄酒中常有的香味,隨著儲存時間的延長,會變成較濃重的成熟果香;第五類是香料香味,是來自橡木桶的香味,大部分則屬于葡萄酒成熟后發出來的香味。 除此之外,每次吸入的酒量應一致,否則,在品嘗不同酒樣時就沒有可比性。當葡萄酒進入口腔后,閉上雙唇,頭微向前傾,利用舌頭和面部肌肉的運動,攪動葡萄酒,也可將口微笑張,輕輕的向內吸氣。這樣不僅可防葡萄酒從口中流出,還可使葡萄酒蒸汽進到鼻腔后部。在口味分析結束時,最好咽下少量葡萄酒,將其余部分吐出。然后,用舌頭舔牙齒和口腔內表面,以鑒別尾味。根據品嘗的目的不同,將葡萄酒在口內保留的時間可為2—5秒,亦可延長為12—15秒。在第一種情況下,不可能品嘗到紅葡萄酒的丹寧味道。如果要全面,深入分析葡萄酒的口味,應將葡萄酒在口中保留12—15秒。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所幫助。 私慕紅酒網

7,如何品酒呢

1、白酒品評法 白酒品評的正確程序是先觀色,其次聞香,再嘗滋味,然后綜合色、香、味的特點判斷酒的風格,即酒的典型性。 對白酒的嗅聞方法是將酒杯舉起,置酒杯于鼻下二寸處,頭略低,輕嗅其氣味。最初不要搖杯,聞酒的香氣揮發情況;然后搖杯聞強的香氣。凡是香氣協調,有愉快感,主體香突出,無其它邪雜氣味,溢香性又好,一倒出就香氣四溢,芳香撲鼻的,說明酒中的香氣物質較多。屬于噴香性好,一入口,香氣就充滿口腔,大有沖噴之勢的,說明酒中含有低沸點的香氣物質較多;屬于留香性好,咽下后,口中應該仍留有余香,酒后作嗝時,還有一種令人舒適的特殊香氣噴出的,說明酒中的高沸點酯類較多。所謂的余香悠長,首先應鑒別酒的香型,檢查芳香氣味的濃郁程度,繼而將杯接近鼻孔,進一步聞,分析其芳香氣的細膩性,是否純正,是否有其它邪雜氣。在聞的時候,要先呼氣,后再對酒吸氣,不能對酒呼氣。一杯酒最多聞三次就應該有準確記錄。最好用右手端杯,左手煽風繼續聞。聞完一杯,稍微休息片刻,再聞另一杯。 為了鑒別酒中的特殊香氣,可采取以下三種方法 (1)用一小塊過濾紙,吸入適量酒液,放在鼻孔處細聞,然后將過濾紙旋轉半個小時左右,繼續聞其香,確定放香的時間和大小。 (2)在手心中滴入一定數量的酒,握緊手與鼻接近,從大拇指和食指間形成的空隙處,嗅聞它的香氣,以此驗證香氣是否正確。 (3)將少許酒置于手背上,借用體溫,使酒樣揮發,嗅聞其香氣,判斷酒香的真偽、留香長短和好壞。 對酒的口嘗方法 將酒杯送到嘴邊,將酒含在口中,大約為4至10毫升,每次含入口中的酒數量,必須保持一致性。先從香味淡的開始嘗,由淡而濃,再由濃而淡,反復多次。將暴香味或異香味的酒留到最后嘗,防止味覺器官受干擾。將酒沾滿口腔,然后吐出或咽下。用舌頭抵住前頷,將酒氣隨呼吸從鼻孔排出,以檢查酒性是否刺鼻。在用舌頭品嘗酒的滋味時,要分析嘴里酒的各種味道變化情況,最初甜味,次后酸味和咸味,再后是苦味、澀味。舌面要在口腔中移動,以領略澀味程度。酒液進口應柔和爽口,帶甜、酸,無異味,飲后要有余香味,要注意余味時間有多長。酒留在口腔中的時間約10秒鐘。用茶水漱口。在初嘗以后則可適當加大入口量,以鑒定酒的回味長短、尾味是否干凈,是回甜還是后苦。并鑒定有無刺激喉嚨等不愉快的感覺。應根據兩次嘗味后形成的綜合印象來判斷優劣,寫下評語。 對風格的評價 酒的風格,即酒的典型性。各類型酒都應該有自己獨特的風格。1979年第三屆全國評酒會將白酒劃分為醬香型、濃香型、清香型、小曲米香型和其他香型五種主要香型。典型性是品評必不可少的一個項目。對多種酒進行品評時,常常是將屬于不同類型的酒分別編組品評,以便比較。判斷某一種酒是否具有應有典型風格并準確給分,首先必須掌握本類酒的特點和要求,并對所評酒的色、香、味有一個綜合的確切的認識,通過思考,對比和判斷,才能確定。 為了對各個酒的優劣、名次作出公正的評價,除了寫出評語之外,常常采用評分法。目前我國白酒評分制有100分制、40分制和20分制。 2、黃酒品評法 黃酒品評時基本上也分色、香、味、體(即風格)四個方面。 色 通過視覺對酒色進行評價,黃酒的顏色占10%的影響程度。好的黃酒必須是色正(橙黃、橙紅、黃褐、紅褐),透明清亮有光澤。黃酒的色度是由于各種原因增加的: (1)黃酒中混入鐵離子則色澤加深。 (2)黃酒經日光照射而著色,是酒中所含的酷氨酸或色氨酸受光能作用而被氧化,呈赤褐色色素反應。 (3)黃酒中氨基酸與糖作用生成氨基糖,而使色度增加,并且此反應的速度與溫度、時間成正比。 (4)外加著色劑,如在酒中加入紅曲、焦糖色等而使酒的色度增加。 香 黃酒的香在品評中一般占25%的影響程度。好的黃酒,有一股強烈而優美的特殊芳香。構成黃酒香氣的主要成分有醛類、酮類、氨基酸類、酯類、高級醇類等。 味 黃酒的味在品評中占有50%的比重。黃酒的基本口味有甜、酸、辛、苦、澀等。黃酒應在優美香氣的前提下,具有糖、酒、酸調和的基本口味。如果突出了某種口味,就會使酒出現過甜、過酸或有苦辣等感覺,影響酒的質量。一般好的黃酒必須是香味幽郁,質純可口,尤其是糖的甘甜,酒的醇香,酸的鮮美,曲的苦辛配合和諧,余味綿長。 體 體,即風格,是指黃酒組成的整體,它全面反映酒中所含基本物質(乙醇、水、糖)和香味物質(醇、酸、酯、醛等)。由于黃酒生產過程中,原料、曲和工藝條件等不同,酒中組成物質的種類和含量也隨著不同,因而可形成黃酒的各種不同特點的酒體。在評酒中黃酒的酒體占15%的影響程度。 感觀鑒定時,由于黃酒的組成物質必然通過色、香、味三方面反映出來,所以必須通過觀察酒色、聞酒香、嘗酒味之后,才綜合三個方面的印象,加以抽象的判斷其酒體。現行黃酒品評一般采用100分制。 3、葡萄酒、果酒品評法 (1)干白葡萄酒 色麥稈黃色、透明、澄清、晶亮。 香有新鮮怡悅的葡萄果香(品種香),兼有優美的酒香。果香和諧、細致,令人清心愉快,不能有醋的酸氣味感。 味完整和諧、輕快爽口、舒適潔凈。不應有重橡木桶味,不應有異雜味。 典型慶有清新、爽、利、愉、雅感,具有本類酒應有的風格。 (2)甜白葡萄酒 色麥稈黃色、透明、澄清、晶亮。 香有新鮮怡悅的葡萄果香(品種香),有優美的酒香,果香和酒香配合和諧、細致、輕快,不應有醋的酸氣感。 味甘綿適潤,完整和諧,輕快爽口,舒適潔凈。不應有橡木桶味及異雜味。 典型應有清新、爽、甘、愉、雅感。具有本類型酒應有的風格。 (3)干紅葡萄酒 色近似紅寶石色或本品種的顏色,不應有棕褐色,透明、澄清、晶亮。 香有新鮮怡悅的葡萄果香及優美的酒香,香氣諧調、馥郁、舒暢、不應有醋氣感。 味酸、澀、利、甘、和諧、完美、豐滿、醇厚、爽利、濃洌幽香。不應有氧化感及重橡木桶味感,不應有異雜味。 典型應有清、爽、馥、愉、醇、幽的味感及本品種的獨特風格。 (4)甜紅葡萄酒(包括山葡萄酒) 色紅寶石色,可微帶棕色或本品種的正色,透明、澄清、晶亮。 香有怡悅的果香及優美的酒香,香氣諧調、馥郁、舒暢,不應有醋氣感及焦糖氣味。 味酸、澀、甘、甜、和諧、完美、豐滿、醇厚爽利,濃洌香馥,爽而不薄,醇而 不烈,甜而不膩,馥而不艷。不應有氧化感及過重的橡木桶味,不應有異雜味。 典型應有爽、馥、酸、甜感,和諧統一,具有本品種的特殊風格。 (5)香檳酒 色鮮明、協調、光澤。 透明澄清、澈亮、無沉淀、無浮游物、無失光現象。 音響清脆、響亮。 香果香、酒香柔和、輕快、不具異臭,具有獨特風格。 味純正、協調、柔美、清爽、香馥、后味殺口,輕快,余香,無異味,有獨特風格。 總分=色得分×10%+透明得分×10%+音響得分×15%+香得分×25%+味得分×40% (6)果酒 色鮮明、協調、光澤、無褪色、變色。 透明澄清,澈亮,無沉淀,無浮游物,無失光現象。 香具有原果香、酒香(配制酒具原果或植物芳香),柔協,濃馥持久,不具異臭,具有獨特風味。 味純正,完美協調、柔美、爽適,有余香,無異味,有獨特風格。 總分=色得分×10%+透明得分10%+香得分×35%+味得分×45% 4、啤酒品評法 (1)黃啤酒評分標準 色淡黃,帶綠,淡黃,黃而不顯暗色 透明清亮、透明,無懸浮物或沉淀物 泡沫泡沫高,持久(8-15°C,5min不消失)細膩、潔白、掛杯 香氣有明顯酒花香氣、新鮮、無老化氣味及生酒花氣味 口味口味純正、爽口、醇厚而殺口 (2)黑啤酒評分標準 色澤黑紅或黑棕。 透明清亮透明、無懸浮物或沉淀物。 香氣有明顯的麥芽香氣,香正,無老化氣味及不愉快的氣味。(如:雙乙酰氣味、煙氣味、醬油氣味等) 口味口味純正、爽口、醇厚而殺口。 甜味、焦糖味、后味苦、雜味等均不作為醇厚感,反正是不純正、不爽口的表征。
怎樣品酒: 酒類主要依靠感觀檢查來鑒定產品的好壞,即經過人的感官品評,決定其色、香、味是否為人們所喜愛,從而,比較準確地決定其質量是否優良。 因為感官品評是依靠人的感覺器官來測定,因此,各種影響人的感覺的條件都會影響品評效果。究竟什么情況會影響品評效果呢? (一)品酒人員的愛好,評酒能力和水平,健康狀況,飲食正常與否。 (二)品酒環境、空氣。 (三)品評順序對感覺的影響,如先評A,后評B,會產生偏愛A的心理作用。品嘗前一種酒的味道,也會影響對后一種酒的味道的感覺,如先嘗了苦味的再品別的酒時,就會增加甜味感,等等。 此外,人的感覺經長時間的連續刺激會變得遲鈍,等等。 因此,為了通過品嘗正確評價酒的質量,必須遵照以下程序: (一) 對品酒環境的要求 品酒室內空氣要新鮮,無異味,室內光線穩定,不能因光線而影響酒的色澤。周圍要安靜。一般應選擇早晨或上午評酒,這時空氣新鮮,環境安靜,評酒人員頭腦清醒,感覺靈敏,評酒準確度高。 (二) 對品酒人員的要求 1.品酒人員應由大公無私并有評酒能力的人組成。這些成員味覺和嗅覺要靈敏,對味的記憶力較強。有可靠的評酒經驗,能比較客觀地代表消費者的喜愛和嗜好。 對品酒人員要進行考核,考查他對酸、甜、苦、辣、香五味的辨別能力;對各種香型酒的風格要求的了解與辨別能力;對好酒與壞酒的品評能力,以及品評的重現性等。國外一般采用“二杯品評法”’ “三杯品評法”, “二杯—三杯品評法”,對評酒人員進行考核。經過詳細記錄,認真比較,給予評分與評語,把準確程度高的錄取為評酒委員會成員。 2.品酒人員參加評酒時必須具有良好的健康狀態,清醒的頭腦和較好的辨別能力。評酒前不吃刺激性食品,不過份疲勞。身體不好時要適當休息。 3.品酒人員應相對固定,便于統一標準。 (三) 品評方法和步驟 1.每個品評人員各占一張桌子,上鋪白桌布,并編有各人的桌號。準備好清水、痰盂及照明設施。 酒杯須用標準評酒杯,事先洗凈晾干。將參加品評的酒樣密碼編號,對號注入杯中。酒的編號必須對評酒人員保密。 2.每輪評酒樣品不得過多,評酒人員必須仔細觀察,品味,對其色、香、味作出正確評價,并按百分制打分。一般國外采用20分法,其中:口味10分,香氣8分,色澤1分,透明度1分。國內采用百分制,色占10分,香占25分,味占50分,風格占15分。 3.由工作人員匯總各評酒人員的給分及評語,得出總的結果。 4.每評完一輪酒,應讓評酒人員休息片刻。品評人員在品評期間,不應作任何暗示,不要發議論。在品評結果發表之前,應嚴格保密。 5.品酒方法: 國外目前多采用差異品評法。 ①一杯品評法:先拿出一杯酒樣A,品評后,將酒樣取走。再拿出一杯酒樣B,要求品評后,作出二酒是否相同的答復。 ②二杯品評法: 一次拿出兩杯酒,一杯是標準酒,一杯是酒樣,要求品評二者的差異。 ③三杯品評法: 一次拿出三杯酒,要求品評出哪二杯酒相同,不相同的一杯與相同的兩杯間的差異及差異的大小。 ④二杯—三杯品評法: 先拿出一杯標準酒,使品酒人員記好,然后再拿出兩杯酒,一杯是標準酒,另一杯是酒樣,要求品評出兩種酒樣有無差異及差異大小。 ⑤順位品評法: 將幾種酒樣標好號,要求評酒人員按酒度高低或質量優劣,順序排列。
一口喝下去就是了,費那事干啥~?
第一步:視覺觀察 觀察酒有一個過程,簡單但目的性很強,可以增進對酒的樂趣。對于新手來說,有一些看起來可能很奇特,但作為收集對酒的感覺的最好方法,它們已經流傳了幾個世紀。 留心觀察葡萄酒 將酒倒入杯中大約1/3,不要超過一半,柔和但穩固的拿起杯柄。不要拿著杯體,你的手指可能會擋住你 的視線,并可使酒變熱。拿酒杯的姿勢可以說明他們的專業程度。 觀察酒的顏色,強度和清新度。酒真實的顏色最好的鑒別方法是搖晃杯子,看酒的外緣,最重要是從最深處到邊緣的變化強度,顏色的深度。最好的鑒別方法是從酒杯的上方直看下去清晰度是沉積或微粘的可見程度,是當前從杯子的一側照過所能看見最大程度。 顏色代碼 酒的顏色可以提供很多從表面現象到特征的東西,不同的葡萄品種擁有不同的特性,對比一下兩種常見的紅葡萄酒,赤霞珠和 黑皮諾。卡本內 的果實通常比較小,皮薄,呈深靛青藍色, 黑皮諾更精致、飽滿,顏色也更淺些。用卡本內葡萄釀成的酒通常顏色更深,紫色更濃重一些,不像黑皮諾,紅寶石或石榴石般的色澤。 生長條件也同樣會影響顏色,夏天的溫暖和秋天的干燥,使葡萄充分成熟,果皮汁液也很多,這些葡萄釀的酒顏色就比較深;夏天涼爽又或者是收獲時節雨水多,則葡萄成熟就不完全,水分較多,因此顏色強度較弱。釀酒(葡萄酒釀造法)技術同樣影響顏色。顏色來自于果皮而不是汁液。事實上,葡萄汁越多,即使是黑紫色的葡萄,相對的顏色更淺。 釀酒師需要很好的控制酒的清晰度。發酵并去皮以后,很多微粘仍然留在酒里,一些釀酒師在過濾過程中把他們濾除,現代大多數酒都是經過過濾的,有的釀酒師則認為,少量沉淀是對就的陳釀是有益的。你可以留意到,一瓶年代久遠的酒,瓶底通常都有沉淀物質。 同樣,在瓶內存放的時間也會影響酒的色澤,年代越久的紅酒色澤越亮,呈磚紅色或淡琥珀色,年代越久的白酒顏色更深,琥珀色更重。 最后觀察 最后,在聞酒之前搖動杯子,讓酒旋轉起來。要輕柔,否則酒會濺出來。打旋主要是為了釋放瓶中的暗香,但在杯壁上粘上酒,看酒滑落的時候,如果看到酒長線般的粘在杯壁上,那叫做“腿”或“淚”。“腿”是糖、酒精和甘油混合物的標志,這些是否預示著酒的品質現在仍然有爭議。 學習觀察這些酒的視覺特征,進而擴展到其它酒,你將很快有能力從這些視覺提示來辨別酒,給出評判,如同品酒一樣,這種觀察所得在品酒的時候是非常有用的。 第二步:聞酒 你剛剛旋轉完杯子,“淚”正在滑落下來,然后呢?現在是聞的時候了。使酒旋轉,有氣體交換使蒸汽上升,把鼻子湊進杯中(不是酒里)深深的吸入,你可能要旋轉并吸入幾次來取得充分的香味的數據,品酒師使用的兩種主要方法是: 1)快吸一下,留下第一印象,然后深深的吸聞第二次; 2)只深深的吸聞一次。 當你聞酒的經驗多了,你會發現香味其實也有很多種。 紅酒經常和煙熏味、櫻桃、巧克力、薄荷、茶、煙草、皮革、甜椒、等其他多種土質氣味聯系在一起。白葡萄酒則可以散發出花、菠蘿、蘋果、割下的青草或類似的清新的芳香。釀酒師和品酒師開發了一套詞匯來表述酒的味道,為了更深刻的闡述這些風味,酒香被分為兩大類。 "Nose"通常被用來形容葡萄和發酵過程散發的味道,"Bouquet"用來描述在酒桶或瓶子里老化過程,糟糕的是一些品酒師用不同的詞來表述相同的氣味。關于誰的用詞更準確的爭論也接踵而來,嗅覺是我們最深刻的感覺,人可以嗅到10,000種化合物,一些太小的化合物仍有科學家在研究,所以嗅覺是我們欣賞酒最好的工具 重要的一點是酒有很多層香味,學習分辨會有助你更加了解酒,并表達出來。就像顏色一樣,酒香提供了表面現象到特質,還有她的最初狀態和歷史發展。旋轉并聞,試著區分不同的香味,并陶醉在酒帶給你的喜悅之中。 如果你是新手,那么用詞來表達你的感受會比較困難。但試過幾種酒之后,你會發現一些相同和不同之處。有時一種氣味會很強烈,蓋住了其他的味道,不要著急。通過標簽來區分記憶一種香味,你可能會更佳深刻。你也可以記下你對酒的印象,并保留商標,當下一次你見到這種酒,不用買下她,你也知道自己喜不喜歡喝了。 第三步:品嘗 1.初次品嘗.(或第一印象):酒會喚醒你的感官(你的蓓蕾對感覺的反應)在看,搖,聞之后,你已經準備好飲用這杯酒了嗎?還不止這么多,這里有一套正確嘗酒的方法能讓你辨別、思考、回味出每一口味道組成的技巧,品酒一般喝1/2—1盅司,主要取決于你口的大小,太多會讓你不得不咽下去,太少又不能充分的到達嘴的各個部位。 2. 嘗:在口內攪拌酒并含住一些空氣(盡管會讓你在客人面前看起來有點可笑)。感覺酒的口感是淡還是濃?是柔滑還是發澀的? 用舌頭卷些酒吸一些氣在酒上面(回想起來像吹口哨),攪出臼臼的聲音,這種方法可能會在宴會里讓你不雅,關鍵之處在于使酒內的揮發性化合物氣化。攪、聞、嘗、然后在酒里攪拌就象是漱口。這樣“咀嚼”酒的方式能將味道更深層的分開并且增強。 把酒含在嘴里大概10-12秒(如果烈的話可以適當短些)。嘴里不同的區域可以識別不同的味道成分。丹寧酸,酒中的一種化學物質,在一些酒中可產生收縮的感覺,最突出體現在面頰上。酒精會使喉嚨的后側發熱。這兩種特征,再加上酒的黏度,這些是酒體的重要指標。酒體飽滿的酒口感強烈,柔滑的酒則丹寧酸和酸度都比較低。“口感”是用來形容酒在口中感覺的術語。 酒的口味,比如芳香是來自(葡萄),發酵和陳釀的過程。又如櫻桃、巧克力、胡椒(通常在紅酒里)和菠蘿、蘋果、草檸檬(在白酒里)通常來自葡萄果實本身。發酵會增加譬如麝香, 酵母, 果醬, 并且櫻桃派等味道,煙橡木和雪利似的味道,則是由于釀酒桶或瓶老化所致。陳年的酒會因為丹寧酸軟化,喝起來更柔滑。 3.回味:把酒咽下去后,口中留有的余味,味道會殘留多久?感覺舒服嗎?慢慢將酒咽下,慢慢的由口到鼻呼氣,香氣會持續更久,好酒的味道比較復雜,并且香氣持續的時間更長,通過對比味道和酒質,你將能夠區分酒的品種和制造年期,以選擇更好的酒,這才是品酒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