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酒里的塑化劑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白酒中存在在白酒包裝里面,并非特意添加的原材料。多數白酒企業采用劣質老化的塑料管導致含量偏高增塑劑,又稱塑化劑(臺灣漢語,就是大陸漢語之增塑劑)。是工業上被廣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劑,在塑料加工中添加這種物質,可以使其柔韌性增強,容易加工,可合法用于工業用途。2011年5月起臺灣食品中先后檢出DEHP、DINP、DNOP、DBP、DMP、DEP等6種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成分,藥品中檢出DIDP。截止6月8日,臺灣被檢測出含塑化劑食品已達961項。6月1日衛生部緊急發布公告,將鄰苯二甲酸酯(也叫酞酸酯)類物質,列入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名單。
2,如何鑒別用甲醇或工業酒精兌制的白酒
兌水驗真身:往酒杯里倒與酒等量的純凈水,看酒體是否變渾濁,如果是水晶透明,便是純酒精的酒。而變渾濁了則是糧食酒。這是因為糧食酒中某些物質在低度酒中溶解度減小,從而析出,造成失光混濁;而酒精中這類物質甚微,所以加水后不會混濁。點火燃燒法:將適量白酒倒入杯中后點火,觀察火焰熄滅后剩余的酒體,如果酒體渾濁是糧食酒,酒體清澈是酒精酒。因為純糧白酒含有酸酯等成分,酯不溶于水,所以呈渾濁狀
你說的工業酒精應該就是指的95%純度的粗醇,95%粗醇生產出來本身就含有4%左右的甲醇和1%左右的水。如果需要99.99%的精醇就需要另外一種工藝把甲醇和水除去。
3,純糧白酒總酸總酯低
你是什么工藝的白酒?一是可以適當延長發酵期,二是用點高酯酒調味處理,三是用添加劑。你是哪里?
白酒的分析檢測是食品安全和產品質量的基本要求。甲醇、重金屬(鉛、錳)、雜醇油、氰化物、食品添加劑等含量的測定,都是國家標準中明確規定必須強制執行的項目;乙醇濃度、總酸、總酯、固形物和特征香味成分含量的測定是產品質量標準檢測的項目。在生產過程控制中,通過對白酒質量指標如總酸、總酯、乙醇濃度、香味成分含量的分析檢測,可以對其質量進行初步判斷,也可追溯到對生產過程、科研的控制,如對糟醅發酵、產品設計、酒處理、新產品開發、工藝革新的檢測與控制等等。因此,白酒的分析檢測在白酒生產監控和質量控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4,請問氣象色譜儀出的峰圖怎樣辨別是假象呢檢測白酒時數據不對但從
目前國內白酒行業的質量控制一般為兩級控制,即感官評譜分析。感官評定是評酒員憑眼觀、嘴品、鼻子聞等感官手段對酒體質量進行評價;氣象色譜分析,是利用氣相色譜儀進行白酒檢測,能夠快速檢測白酒的主體成分構成。貴州國臺酒業集團生產的國臺酒超越了白酒行業傳統的兩級質量控制,在感官評定和氣相色譜分析兩級質量控制基礎上,與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合作,率先執行了白酒三級質量控制體系,將"宏觀紅外指紋圖譜技術"的科研成果,應用于白酒生產的質量控制。既克服了感官評定容易受到評酒員身體狀況、情緒及評酒環境的影響,又克服了氣相色譜對復雜的酒體構成缺乏整體的反映的不足。三級質量控制體系全面把控白酒的整體品質,更好地保證了酒的質量穩定性。
現在氣相色譜大都采用工作站(有軟件、數據庫等),經過一些基礎工作(如內標)后,正常使用時,不用對圖譜進行觀察和比較,直接出數值(數據)。如果認為有偏差,內標法是最簡單實用的糾正方法。如果沒有偏差,只能認為數據是對的。如果與化學方法測得的總酸、總酯數值不相符,也是正常的。色譜法受保留時間、柱子的限制,對有些高分子的酸酯不能測出;化學法的誤差比較大;
氣象色譜儀出的峰圖在選定內標的情況下,各成分的出峰位置基本就固定了,所以很容易判斷。還有就是進樣量和取樣的情況很關鍵。再看看別人怎么說的。
5,如何辨別純糧酒呢
怎么鑒別白酒的好壞呢?對于許多朋友來說,喝點白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在城市里,有些白酒有可能是假酒或劣酒,因此喝白酒的朋友,應該知道如何識別優劣白酒。如何辨別純糧酒呢?通過火檢法,水檢法,手搓法,拉酒線,看酒花,賞掛杯,大長圓厚勾,酸甜苦辣澀以及喝酒時,酒后等方法來鑒別。一、火檢法鑒別糧食酒。把酒點燃,酒精燒光,酒體出現渾濁乳白色【固態法】,則是好酒(純糧酒含有酸酯酮醛醇五大類,酒體燃燒后,酯類物質析出,.酸酯平衡遭到破壞,酯只溶于酒,不溶于水,所以會濁變)。無變化是勾兌酒精酒【液態法】,有輕微變化的則是加入了20%的純糧基酒的原因【固液法】。酒體燃盡之后,用看,聞,品的方法便知。一看,酒體發生濁變。酒精酒則是不變色或者微變。二聞,有糧食香,酒糟味酸味。酒精酒則是臭味,燒皮子味道。三品,酸酸甜甜。酒精酒則是淡而無味或苦味澀味,難以下咽!二、手搓法鑒別糧食酒。倒三四滴酒到掌心,酒精的揮發度是78.3度,雙掌摩擦生熱,酒精揮發,干了到鼻翼處聞手掌,有淡淡酒糟香的是糧食酒,有淡淡燒臭味的是酒精酒。三、兌水法鑒別糧食酒。在玻璃杯中按一比一比例倒酒和倒水,停幾秒后變渾濁的是糧食酒,清澈透明的是酒精的酒。因為醇只溶于酒,不溶于水,所以會渾變。四、拉酒線。從瓶內往杯中緩慢倒酒,能拉絲成線。拉得越細越、越長、越不斷,則是好酒。酒儲存得年份越長,酒分子與水分子結合的非常密,老熟度高。拉不成線總是斷的,年份短或者是酒精酒。五、看酒花。酒花越小越好,越密越好,長時間不破越好。三到四分鐘不會破,則是純糧酒,其原因是,窖藏時間越久的酒,水分子和酒分子會越抱越緊,酒越老熟,越稠潤,張力越大,酒花不破的時間越久!注:現在有些廠家在酒里添加粘稠劑發泡劑之類的化學物品,長時間不破就有問題了。六、看掛杯。把白酒倒入標準紅酒杯中,平置、旋轉一周、立起,會形成漂亮的珍珠項鏈、美人淚、滿天星,比紅酒的掛杯漂亮得多。這也說明酒的年份長。
6,怎樣從酒瓶上的標準看出一瓶白酒的優劣
白酒好壞的標準最直接的還是體現在生產標準上,檢測部門對于每個類型的白酒,都制定了明確的標準,通過酒里含有的成分來確定,如酸的總含量、酯的總含量等等。目前白酒生產工藝有三種、香型有12種。三種生產工藝有固態法、固液結合法、以及液態法,簡單來說,就是糧食酒、半糧食酒和酒精勾兌酒。GB/T 26760-2011 醬香型固態發酵標準;GB/T 10781.1-2006 濃香型固態發酵標準;GB/T 10781.2-2006 清香型固態發酵標準;GB/T 10781.3-2006 米香型固態發酵標準;GB代表“國家標準”,上面這些標準只是香型不同,但都是放心的糧食酒。GB/T20822 固液法標準;GB\T20821-2007 液態法標準;這兩個標準雖然也是國家標準,但與前面的有工藝上的本質區別,一個是固液結合標準,一個是液態法標準,也就是酒精酒標準。除了生產標準之外,瓶標上一般還會標準優級、一級、二級的區分,這個就與生產原料、理化標準(香氣、口味、風格和酸酯含量)有關了。比如醬香型白酒,必須是使用大曲釀制的才可以標注優級,如果是使用麩曲工藝只能標注一級。再比如以我們熟知的53°醬香型白酒為例,優級、一級都有嚴格的理化指標:優級必須滿足:總酸≥1.40g/L,總酯≥2.20g/L,己酸乙酯≤0.30g/L,固形物≤0.70g/L。一級必須滿足:總酸≥1.40g/L,總酯≥2.00g/L,己酸乙酯≤0.40g/L,固形物≤0.70g/L。此外,酒的香氣、口味、風格也會影響品質級別。優級的醬香型白酒香氣必須是醬香突出,香氣優雅,空杯彌久留香;口味必須是酒體醇厚、豐滿,諸位協調,回味悠長;風格必須具有本品典型風格。擴展資料好白酒的特點第一點,沒有使用任何化學添加劑的白酒;第二點,工藝嚴謹,古法傳統工藝最具特色,干凈衛生,不會因為加工過程而對白酒質量造成問題;第三點,原料是好的,用來釀酒的一定要經過嚴格篩選,才能保證釀造出的白酒品質。
白酒瓶瓶口是沒有標準的尺寸的,都是根據容量、產品形狀來確定瓶子的尺寸。我做陶瓷酒瓶的,提供一個比較常見的陶瓷酒瓶尺寸給你,內直徑:17mm外直徑:23mm。 白酒瓶沒有標準的尺寸所有的玻璃瓶都是根據客戶的需求開發設計出來的要做到多大容量,多少的重量,瓶身的直徑,高度,口徑都是根據客戶的要求由模具廠來設計出來的玻璃瓶廠再使用設計出來的模具進行生產。 沒有一定的。因為現今設計概念廣了。只要美觀 什么樣的都有。 啤酒瓶的重量是沒有規定的,啤酒瓶主要分兩種:標準瓶和專用瓶。 目前市場上的標準瓶已經不多見了,呈現淘汰的趨勢。越來越多的是各個廠家自己制定的專用瓶。 按大小規格分: 330ml、500ml、580ml、600ml、620ml這幾種。
7,糧食是怎么變成酒的
老爸愛酒也會釀酒,特別請教他釀酒的步驟,還原糧食變酒的全過程。第一步,稱糧食。每次釀酒,都稱100斤高粱或蕎麥,不同數量的糧食對應的酒曲和出酒時間會不一樣。第二步,清洗。將稱好的糧食過自來水清洗,洗干凈灰塵和谷殼等雜物。第三步,浸泡。將洗好的糧食放進大桶里,用冷水浸泡24小時。第四步,上蒸籠。將浸泡后的糧食放入蒸籠,開始蒸糧食,觀察水蒸氣,等上汽后繼續蒸半個小時。第五步,關小火,開始第一次打汾。打汾是用鐵鍬翻轉糧食,翻轉的同時灑上冷水,每次灑完十公斤自來水,打汾完成后繼續調大火燒至上汽,上汽后繼續燒30分鐘。第六步,第二次打汾。步驟跟第一次一樣,調小火,用鐵鍬翻轉,均勻灑上十公斤冷水,調大火蒸上汽。第七步,上汽半個小時后第三次打汾。第八步,第三次打汾打汾后繼續蒸40分鐘,40分鐘后關火。第九步,冷卻。關火后30分鐘,將糧食從蒸籠里翻出來,倒在鋪開墊子上,讓糧食自然冷卻到25-30℃左右,具體溫度根據一年四季的溫度變化。第十步,下酒曲發酵。給冷卻到合適溫度的糧食下酒曲發酵,拌勻酒曲,多攪拌幾次。第十一步,攏堆保溫。將拌好酒曲的糧食攏堆保溫,攏堆就是把鋪在篾墊上的糧食集中起來,攏成長柱狀,蓋上保溫的毯子,讓糧食自行發酵24小時。第十二步,裝缸。24小時后將初步發酵好的糧食放入大缸中。第十三步,下鍋水。待糧食在缸中發酵24小時后,下鍋水,封缸。第十四步,檢查。封缸6天后看一次糧食,拌動下糧食,之后繼續封缸。第十五步,繼續發酵。繼續發酵6-9天,根據外部溫度來定,糧食充分發酵。第十六步,開始吊酒。糧食出缸上蒸籠開始蒸餾。第十七步,蒸餾。等糧食上汽均勻后,開始密封管道,酒蒸氣通過管道進入冷卻器中,冷卻成液體。第十八步,頭曲。出酒口開始有酒流出后,便可從冷卻器開始接酒。剛開始出的酒,度數很高,俗稱頭曲,一般有七八十度左右。第十九步,調酒。不同時間接的酒都是不同的度數,將不同濃淡的酒調和在一起就能得到可以喝的酒。第二十步,接鍋水(尾酒)。放酒到最后,度數很低,這種很淡的酒就是鍋水,接下來單獨存放,留著下次釀酒時使用(第十三步時使用)。糧食經過以上20個步驟,歷史15-20天,就成為大家口中滴滴香淳的純釀酒啦。
第一招:看執行標準 (1)固態法白酒的執行標準: gb/t10781.1(濃香型)、gb/t 10781.2(清香型)、gb/t 26760(醬香型),指純糧釀造的好酒。 (2)固液結合法白酒的執行標準:gb/t20822,白酒中一部分為酒精酒,一部分為糧食酒。 (3)液態法白酒的執行標準:gb/t20821,以 食用酒精為酒基。 第二招:手搓法 取幾滴白酒放在手心里,然后合掌使兩手心接觸用力摩擦幾下, 純糧白酒生熱后發出的氣味清香,且留存時間比較長;酒精勾兌的白酒則相反,只有香精味,不僅聞起來沖鼻子,氣味很古怪,而且留存時間很短,很快就沒有味道了。 第三招:看酒花 把酒瓶倒過來搖晃,觀察酒花變化,酒花密集且消失緩慢的是優質酒,酒花少消失較快的則為劣質酒。 第四招:空杯法 將酒倒入酒杯中然后把酒倒出,聞空杯香而嗆的是酒精勾兌酒,十分鐘左右再聞酒杯無酒香味是酒精勾兌酒。有糧香味、酒香味、糟香味的是釀造酒,香氣保留時間越久越濃釀造酒的含量就越高。 第五招:加水法 酒精勾兌的酒加入水不失光,純糧食釀造的酒則出現失光、渾濁的現象。這個是十分正確的,本人親自試驗過。這是因為糧食酒中某些物質在低度酒中溶解度減小,從而析出,造成失光混濁;而酒精中這類物質甚微,所以加水后不會混濁。 第六招:加堿法 用氫氧化鈉,也就是大家平常說的燒堿。把要檢測的白酒與燒堿以50:1的比例放入試管中,也可以用我們平常家中的可以加熱的杯子,然后放入熱水沸騰幾分鐘就行了。如果是糧食釀造的白酒,試管內的白酒會變成黃色。如果顏色很淡那就是純糧酒不純,含有酒精勾兌成分。不變色為純勾兌酒,因為勾兌酒遇到燒堿不會起化學反應。 第七招:燃燒法 取適量白酒倒入杯中,點火,待火熄滅后,觀察剩余酒體。酒體渾濁的是糧食酒,酒體清澈的是酒精酒。因為 純糧白酒除酒精成分外,還含有酸酯等成分,酯不溶于水,所以呈渾濁狀。 亦可品嘗/嗅剩余酒體,純糧釀造的白酒在乙醇被燃燒以后剩下的是糧食的發酵物,有曲香味和酸酸甜甜澀澀的味道;而勾兌白酒燃燒后剩下的都是化學勾兌成分,有一股騷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