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發酵工藝都有哪些,白酒有幾種釀造方法

本文目錄一覽

1,白酒有幾種釀造方法

白酒釀造方法很多。 按照工藝分為:液體法、固態法、固液結合法。 按照糧食分: (玉米酒、高粱酒)單糧酒、多糧酒(五糧液)等。 按照發酵劑不同分:麩曲酒、大曲酒、小曲酒 多微發酵等。

{0}

2,傳統白酒釀造方法

甜白酒 酒釀 醪糟小時候看外婆捂甜白酒感覺特麻煩成功率還賊低??今年快過年了我就試著捂了一小盆哈哈哈再也不用出去外面買了??用料 糯米 1000g 安琪酒曲 8g 涼開水 770克左右 甜白酒 酒釀 醪糟的做法 稱量好糯米洗凈泡一宿(就泡到一撮就碎那程度)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泡好的糯米倒入蒸鍋上面戳動使其受熱均勻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水燒開放涼(注意一定要用涼開水)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蒸好的糯米放在大一點的無油無水的盤子里晾涼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把酒曲和放涼的水融合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放涼的糯米放在個無油無水的容器里加入適量的酒曲水抓勻到每一粒都是分開的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把米壓實中間弄個小洞把剩下的酒曲水撒在表面蓋上保鮮膜一定要蓋嚴實不能漏風這時我們可以用小棉被把它包起放在溫暖的角落讓他發酵72小時左右就可以吃啦~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冬天的話發酵時間可能會長一點~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小貼士一定不能有油不能拿去太陽下曬中途千萬別打開!醪糟也叫酒釀、酒娘、酒糟、米酒、甜酒、甜米酒、糯米酒、江米酒、伏汁酒,米酵子,是由糯米或者大米經過酵母發酵而制成的一種風味食品,在我國的大多數地區都有生產,有補氣養血、活血消腫、生津助消化等功效,適合乳汁不通、傷痛等癥患者食用。

{1}

3,白酒的釀造工藝流程是怎樣

我國的白酒發酵技術雖源于黃酒,相對于黃酒歷史而言,白酒的生產技術還很不完善,故現代對白酒的發酵工藝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在五六十年代,影響最大的改革是全面總結了“煙臺操作法”,這個操作方法借鑒了酒精工業的麩皮曲及酒母制作兩個關健技術,并結合傳統的白酒工藝,形成了一套較為規范的操作法。當時總結了其特點是:“麩曲酒母、合理配料、低溫入窖、定溫蒸燒”十六個字。 由于濃香型酒在名優酒中的產量最大,深受消費者的喜愛,許多工廠和研究機構對濃香型大曲酒工藝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如研究控制低溫發酵,對發酵溫度曲線進行部結,提出了前期緩升,中期挺堅,后期緩落的策略。 此外還采用回醅發酵,即長期反復發酵的酒醅,配加在新酒醅中,以老醅帶新醅,進行發酵的措施。或采用回糟發酵。有的也采用回酒發酵,成品酒依次分為頭級酒,二級酒,三級酒。二級酒倒回酒新酒醅中,再次入窖發酵,再次蒸餾,可將二級酒變為頭級酒。bu zmyang

{2}

4,白酒釀造工藝是什么

一、選料:糧為酒之肉,一般是將高梁、玉米、小麥、大米、糯米、大麥、蕎麥、青稞等糧食和豆類等(不包括薯類與果蔬類)作為原料,要求作物的顆粒均勻飽滿、新鮮、無蟲蛀、無霉變、干燥適宜、無泥沙、無異雜味、無其它雜物。當然,原料中還包括一些輔料,除此之外水也是重要的原料之一,所謂“水為酒之血”“好水釀好酒”,說的就是水源對釀酒的重要意義。二、制曲:曲為酒之骨,制曲是釀酒過程中重要的環節,縱觀世界各國用谷物原料釀酒的歷史,可發現有兩大類,一類是以谷物發芽的方式,利用谷物發芽時產生的酶將原料本身糖化成糖份,再用酵母菌將糖份轉變成酒精(比如啤酒);另一類是用發霉的谷物,制成酒曲,用酒曲中所含的酶制劑將谷物原料糖化發酵成酒。白酒釀造采用的就是第二種方式,這個過程主要是將淀粉糖化(轉化成葡萄糖)。三、發酵:從配料、蒸糧、糖化、發酵、蒸酒等生產過程中都采用固體狀態流轉而釀制的白酒,才能稱為固態發酵白酒。發酵的過程其實就是將上一個階段生成的糖發酵轉化成酒精的過程。四、蒸餾:靠發酵產生的酒精度數其實是很低的,為了提高酒精含量(度數),一般還要進行蒸餾提純,主要采用甑桶作容器(半固態法出外)進行緩慢蒸餾,還可采取將黃水、酒尾倒入鍋底進行蒸餾等措施。經過蒸餾操作后,得到的原酒度數一般比較高,不同批次的原酒其質量、風格都不相同,需要分批存放。五、陳釀:陳釀也叫老熟,我們說的“酒是陳的香”,就是指經過“陳釀”過程的酒。經過蒸餾的高度原酒只能算半成品,辛辣,不醇和,只有在特定環境中貯存一段時間使其自然老熟,才能使酒體綿軟適口,醇厚香濃。貯酒容器好是在放在陶壇中,更大的貯存容器可用不銹鋼等作材質,盡量不采用金屬鋁質容器。貯酒應采用自然老熟,禁止用催化劑等化學方法催陳。六、勾兌:對,說的就是勾兌,盡管行業內有人為了消費者誤解將這一過程稱為“勾調”,但需要強調的是,這里說的勾兌和通常意義上大家理解的“三精一水”的勾兌完全是兩碼事。這里的勾兌是指,允許用不同輪次和不同等級的酒及各種調味酒進行勾調,不允許配加混合香酯和非白酒發酵的香味物質。調酒,是技術也是藝術。前面已經解釋了,從酒甑(俗稱蒸鍋)中蒸餾出的是原酒(也叫基酒),酒精含量一般在70度至85度之間。這種原酒或基酒,由于生產批次和蒸餾批次不同,酒的味道、風格并不統一,是無法直接飲用的,為了統一口味,去除雜質,協調香味,降低度數,便于消費者飲用,的做法就是“勾兌”,白酒廠家也叫勾調。七、灌裝:經過勾兌后的成品酒經過檢驗合格后,方可灌瓶貼標。然后就可以進入市場和消費者見面了。好了,講到這里,眾位酒友對釀酒的過程算是有了基本的了解。現在你已經知道什么糧食酒了。那么什么是“原漿酒”呢,原漿酒其實就是原酒,也就是在蒸餾過程結束后得到的酒,這就解釋了為什么市面上出售的原漿酒都是高度酒。

5,白酒釀造方法有幾種白酒的釀酒的方法步驟

邛崍白酒小鎮的濃香型白酒采用的傳統古法釀造原漿酒需經過:原料→侵泡→出蒸→悶糧→復蒸→攤涼→加曲→裝箱培菌→培糟→蒸餾。白酒釀造方法很多:按照工藝分為:液體法、固態法、固液結合法。(目前國家規定的白酒釀造和生產方法有固態法、液態法和固液結合法三種生產方式。)按照糧食分:(玉米酒、高粱酒)單糧酒、多糧酒(五糧液)等。按照發酵劑不同分:麩曲酒、大曲酒、小曲酒 多微發酵等。白酒的釀酒的方法步驟1、固態法白酒,即純糧固態發酵,采用高粱、大麥、小麥等糧食原料,通過在窖池中或地缸中發酵,然后上甑蒸餾,蒸出70—85度之間的原酒(基酒)。再通過長期儲存、陳化老熟、勾調降度后成裝為成品酒。根據固態法白酒的工藝和香氣、口感風格的不同,形成了目前市場上消費者見到的清香型、濃香型、醬香型等合計11種香型。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名優白酒或知名品牌均為純糧固態發酵。2、液態法白酒,是以谷物、薯類以及含淀粉、含糖的代用品為原料,經液態法發酵、蒸餾、貯存、勾兌而成的蒸餾酒。如紅薯酒、木薯酒。qb1498-92液態法白酒標準中指出:“本標準適用于以谷物、薯類、糖蜜為原料,經液態法發酵蒸餾而得的食用酒精為酒基,再經串香、勾兌而成的白酒。”3、固液結合法白酒,分為半固半液發酵法白酒,即以大米為原料,小曲為糖化發酵劑,先在固態條件下糖化,再于半固態半液態下發酵,而后蒸餾制成的白酒,其典型代表是桂林三花酒。

6,白酒的釀造方法有哪些

  大家都以為釀白酒很難,其實細節做好了酒自然好了,那么白酒的釀造方法是什么呢?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白酒的釀造方法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白酒的釀造方法   一、原料處理   釀酒的原料要求經過粉碎,(大米不必粉碎),一般細度要超過80目,粉碎機底篩直徑在1毫米以下。只有達到這樣細度的顆粒,才能被水充分浸泡才能使霉菌廣泛的與淀粉接觸、酶解,使淀粉的糖化率達到95%以上。   二、配料   在配料順序上,應采用先水后糧再加曲的方法較好,糧水比應控制在1:3,復合增香型高產酒曲用量為原料總量的0.6%—0.7%。先按比例把40℃的水倒入缸中,然后把粉碎好的糧食逐漸的倒入缸內,邊倒邊攪拌,再加入復合增香型高產酒曲,下曲時溫度不要超過40℃。   三、發酵   釀酒的關鍵在于發酵,發酵搞好了,酒的質量、產量都會得到提高。生料釀酒的發酵溫度應控制在20℃以上和40℃以下,高于40℃者易產酸,甚至曲種死亡,低于20℃者,生料難以發酵。最佳發酵溫度是25℃—35℃發酵罐應加蓋或用塑料薄膜蓋上拴牢,采用密封式方法發酵。發酵開始時,每天要充分攪拌一次,以保證原料發酵完全、徹底。一般來說,發酵溫度在20℃—25℃時,發酵期為15—20天;發酵溫度在25℃—30℃時,發酵期為12左右;發酵溫度在30℃—38℃時,發酵期在7天左右。   檢驗是否發酵或發酵是否完畢,可用手在水面攪一攪,上面是水,下面是玉米,水清、顏色為深棕色,即為發酵好了。也可把打火機點著,放入缸內靠近水面,火熄了就是發酵好了,反之亦然。   四、設備選用   生料免蒸釀酒技術所用的釀酒設備和傳統技術所用的釀酒設備略有不同,傳統固態釀酒設備,冷卻部分可用,蒸餾部分需另購或改裝;傳統液態法釀酒設備,可用于生料釀酒,但設備的材料要符合國家食用器皿要求的材料標準,否則使用壽命短,且較容易粘鍋、糊鍋。   針對傳統釀酒設備的粘鍋、糊鍋問題,可采用以下幾種解決辦法:   1、適量多放些壓鍋水;   2、先將發酵液中稀的部分投入鍋內,待要開鍋時再投入其余的發酵液;   3、在開鍋前攪拌數次,重點是使沉入鍋底的固態物質懸浮;   4、使用最新研制的“xsm型家用小型釀酒設備”。   五、燒酒   每100斤原料放壓鍋水50斤,用吹風機把水燒開,然后把發酵好的原料放入燒鍋內攪一次,中間攪一次,開鍋之前攪一次。用水把燒鍋封好,酒頭去掉一斤。當出5斤酒時把吹風機點上,用穩火燒酒,當酒稍微有點混時,把吹風機開大,用大火燒酒,酒清時,把吹風機關上。當第一個桶里白酒酒精度平均達到50°時,換第二個桶接酒尾,同時打開吹風機,當流酒口流出的酒的酒精度達10°時,把火滅掉,整個燒酒過程完成。   運用生料釀酒技術釀酒,可比傳統工藝提高出酒率35%—50%以上,一般百斤大米可產優質白酒90—100斤,百斤玉米可產優質高度白酒70斤;百斤鮮紅薯可產優質高度白酒25斤(均以酒精度50°計)。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糧食的選取:糧食為酒之肉,一般是將高梁、玉米、小麥、大米、糯米、大麥、蕎麥、青稞等糧食和豆類等(不包括薯類與果蔬類)作為原料,要求作物的顆粒均勻飽滿、新鮮、無蟲蛀、無霉變、干燥適宜、無泥沙、無異雜味、無其它雜物。   釀造白酒的要素   水源:水也是重要的原料之一,所謂“水為酒之血”“好水釀好酒”,說的就是水源對釀酒的重要意義。所以尋找一處甘甜的好水源也是釀出一瓶好酒的原因之一。   選曲:曲為酒之骨,制曲是釀酒過程中重要的環節,縱觀世界各國用谷物原料釀酒的歷史,可發現有兩大類, 一類是以谷物發芽的方式,利用谷物發芽時產生的酶將原料本身糖化成糖份,再用酵母菌將糖份轉變成酒精(比如啤酒);另一類是用發霉的谷物,制成酒曲,用酒曲中所含的酶制劑將谷物原料糖化發酵成酒。白酒釀造采用的就是第二種方式,這個過程主要是將淀粉糖化(轉化成葡萄糖)。   發酵:從配料、蒸糧、糖化、發酵、蒸酒等生產過程中都采用固體狀態流轉而釀制的白酒,才能稱為固態發酵白酒。發酵的過程其實就是將上一個階段生成的糖發酵轉化成酒精的過程。這個過程中一定要保證溫度,衛生得到良好的控制。   蒸餾:靠發酵產生的酒精度數其實是很低的,為了提高酒精含量(度數),一般還要進行蒸餾提純,主要采用甑桶作容器(半固態法出外)進行緩慢蒸餾,還可采取將黃水、酒尾倒入鍋底進行蒸餾等措施。經過蒸餾操作后,得到的原酒度數一般比較高,不同批次的原酒其質量、風格都不相同,需要分批存放。   陳釀:陳釀也叫老熟,我們說的“酒是陳的香”,就是指經過“陳釀”過程的酒。經過蒸餾的高度原酒只能算半成品,辛辣,不醇和,只有在特定環境中貯存一段時間使其自然老熟,才能使酒體綿軟適口,醇厚香濃。貯酒容器最好是在放在陶壇中,更大的貯存容器可用不銹鋼等作材質,盡量不采用金屬鋁質容器。貯酒應采用自然老熟,禁止用催化劑等化學方法催陳。   勾兌:盡管行業內有人為了消費者誤解將這一過程稱為“勾調”,但我需要強調的是,這里說的勾兌和通常意義上大家理解的“三精一水”的勾兌完全是兩碼事。這里的勾兌是指,允許用不同輪次和不同等級的酒及各種調味酒進行勾調,絕不允許配加混合香酯和非白酒發酵的香味物質。   從酒甑(俗稱蒸鍋)中蒸餾出的是原酒(也叫基酒),酒精含量一般在60度至70度之間。這種原酒或基酒,由于生產批次和蒸餾批次不同,酒的味道、風格并不統一,是無法直接飲用的,為了統一口味,去除雜質,協調香味,降低度數,便于消費者飲用,唯一的做法就是“勾兌”,白酒廠家也叫勾調。   最后灌裝或則作為散酒在市面上流通。   挑選白酒的方法   1、消費者在選購白酒產品時,應首先選擇大中型企業生產的國家名優產品。   知名品牌來源于知名企業,如宜賓五糧液和五糧液中國鐵路定制酒,他們出自同一個酒廠,經過國家質量技監、工商、衛生等部門對白酒產品質量的監督抽查發現,名優白酒質量上乘,感官品質、理化指標俱佳,低度化的產品也能保持其固有的獨特風格。   2   2、建議消費者不要購買無生產日期、廠名、廠址的白酒產品。   因為這些產品可能在采購原料、生產加工過程中不符合衛生要求,如甲醇、雜醇油等有毒有害物質超標。   3   3、白酒產品并非“越陳越香”。   低度白酒(通常指酒精度40°以下的產品)是我國當前白酒產品中的主流,它的發展是我國白酒行業遵循產品結構調整方針的結果。近幾年來,低度白酒在存放一段時間后(通常指一年或更久)出現的酯類物質水解,并導致口味寡淡的問題已逐步成為白酒行業關注的焦點。因此,在購買低度白酒時,最好應選擇兩年以內的白酒產品飲用。   4   4、白酒在52—54度,酒味也最協調。   乙醇含量越高,酒性越烈,酒度愈高,對人體的危害也愈大。商品白酒中的乙醇含量最高可達65%。有人認為酒度愈高的白酒質量愈好,其實不然,白酒在52—54度,乙醇分子與水分子的親和力最強,酒味也最協調。

7,白酒的釀造工藝

白酒俗稱燒酒,是一種高濃度的酒精飲料,一般為50~65度。根據所用糖化、發酵菌種和釀造工藝的不同,它可分為大曲酒、小曲酒、麩曲酒三大類,其中麩曲酒又可分為固態發酵酒與液態發酵酒二種。 原料配方 凡含有淀粉和糖類的原料均可釀制白酒,但不同的原料釀制出的白酒風味各不相同。糧食類的高粱、玉米、大麥;薯類的甘薯、木薯;含糖原料甘蔗及甜菜的渣、廢糖蜜等均可制酒。此外,高粱糠、米糠、麩皮、淘米水、淀粉渣、甘薯拐子、甜菜頭尾等,均可作為代用原料。野生植物,如橡子、菊芋、杜梨、金櫻子等,也可作為代用原料。 我國傳統的白酒釀造工藝為固態發酵法,在發酵時需添加一些輔料,以調整淀粉濃度,保持酒醅的松軟度,保持漿水。常用的輔料有稻殼、谷糠、玉米芯、高粱殼、花生皮等。 酒曲、酒母 除了原料和輔料之外,還需要有酒曲。以淀粉原料生產白酒時,淀粉需要經過多種淀粉酶的水解作用,生成可以進行發酵的糖,這樣才能為酵母所利用,這一過程稱之為糖化,所用的糖化劑稱為曲(或酒曲、糖化曲)。曲是以含淀粉為主的原料做培養基,培養多種霉菌,積累大量淀粉酶,是一種粗制的酶制劑。目前常用的糖化曲有大曲(生產名酒、優質酒用),小曲(生產小曲酒用)和麩曲(生產麩曲白酒用)。生產中使用最廣的是麩曲。 此外,糖被酵母菌分泌的酒化酶作用,轉化為酒精等物質,即稱之為酒精發酵,這一過程所用的發酵劑稱為酒母。酒母是以含糖物質為培養基,將酵母菌經過相當純粹的擴大培養,所得的酵母菌增殖培養液。生產上多用大缸酒母。我國傳統的白酒釀造工藝為固態發酵法,在發酵時需添加一些輔料,以調整淀粉濃度,保持酒醅的松軟度,保持漿水。常用的輔料有稻殼、谷糠、玉米芯、高粱殼、花生皮等。酒曲、酒母 除了原料和輔料之外,還需要有酒曲。以淀粉原料生產白酒時,淀粉需要經過多種淀粉酶的水解作用,生成可以進行發酵的糖,這樣才能為酵母所利用,這一過程稱之為糖化,所用的糖化劑稱為曲(或酒曲、糖化曲)。曲是以含淀粉為主的原料做培養基,培養多種霉菌,積累大量淀粉酶,是一種粗制的酶制劑。

8,白酒的發酵方式有哪些

根據發酵醪注入發酵罐的方式不同,可以將酒精發酵的方式分為間歇式、半連續式和連續式三種.(一)間歇式發酵法間歇式發酵法就是指全部發酵過程始終在一個發酵罐中進行.由于發酵罐容量和工藝操作不同,在間歇發酵工藝中,又可分為如下幾種方法:1.一次加滿法 此法是將粉漿或糖化醪冷卻到27-30℃后,接入糖化醪量10%的酒母,混合均勻后,經60~72小時發酵,即成熟.2.分次添加法 生產時,先打入發酵罐容積三分之一糖化醪,接種發酵,隔2—3小時后,加第二次糖化醪,再隔2—3小時,加第三次糖化醪.如此,直至加到發酵罐容積的90%為止.從第一次加糖化醪直至加滿發酵罐為止,其總時間不應超過l0小時.3.連續添加法 此法適用于采用連續蒸煮、連續糖化的酒精生產工廠.先將一定量的酒母打入發酵罐,然后流加.一般從接種酵母后,應于6-8小時內將罐裝滿.4.分割主發酵醪法 此法適用于衛生管理較好的酒精工廠,其無菌要求較高.將處于旺盛主發酵階段的發酵醪分出1/3—1/2至第二罐,然后兩罐同時補加新鮮糖化醪至滿,繼續發酵.(二)半連續發酵法半連續發酵是指在主發酵階段采用連續發酵,而后發酵則采用間歇發酵的方式.在半連續發酵中,由于醪液的流加方式不同,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將一組數個發酵罐連接起來,使前三個罐保持連續發酵狀態.第三罐滿后,流入第四罐.第四罐施加滿后,則由第三罐改流至第五罐,依次類推.第四、五罐發酵結束后,送去蒸餾.洗刷罐體后再重復以上操作.第二種方法是由7—8個罐組成一組罐,各罐用管道從上部通入下-罐底部相串連.第一只罐加入1/3體積的酒母發酵,隨后在保持主發酵狀態下,流加糖化醪.滿罐后,流入第二罐,第二罐醪液加至1/3容積時,糖化醪轉流加至第二罐.第二罐加滿后,流入第三罐,然后重復第二罐操作,直至末罐.最后從首罐至末罐逐個將發酵成熟醪蒸餾.(三)連續發酵1、連續發酵工藝 由于具體操作方法的不同,連續發酵工藝可分為如下三種:(1)循環連續發酵法 (2)多級連續發酵法 (3)雙流糖化和連續發酵2、連續發酵的優點(1)提高了設備利用率 (2)提高了淀粉利用率 (3)省去了酒母工段 (4)便于實現自動化濃香型、清香型、芝麻香、兼香型、醬香型很多香型白酒都是固態法白酒。國家標準中執行gb/t20821;gb/t20822標準都是摻和酒精的或者全用酒精勾兌的白酒。

9,有幾種釀造白酒的方法

1、固態法白酒,即純糧固態發酵,采用高粱、大麥、小麥等糧食原料,通過在窖池中或地缸中發酵,然后上甑蒸餾,蒸出70—85度之間的原酒(基酒)。再通過長期儲存、陳化老熟、勾調降度后成裝為成品酒。根據固態法白酒的工藝和香氣、口感風格的不同,形成了目前市場上消費者見到的清香型、濃香型、醬香型、兼香型等合計12種香型。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名優白酒或知名品牌均為純糧固態發酵。2、液態法白酒,是以谷物、薯類以及含淀粉、含糖的代用品為原料,經液態法發酵、蒸餾、貯存、勾兌而成的蒸餾酒。如紅薯酒、木薯酒。QB1498-92液態法白酒標準中指出:“本標準適用于以谷物、薯類、糖蜜為原料,經液態法發酵蒸餾而得的食用酒精為酒基,再經串香、勾兌而成的白酒。”在標準的技術要求中也明確寫出:“所用酒基必須符合GB10343食用酒精的要求”。3、固液結合法白酒,分為半固半液發酵法白酒,即以大米為原料,小曲為糖化發酵劑,先在固態條件下糖化,再于半固態半液態下發酵,而后蒸餾制成的白酒,其典型代表是桂林三花酒。另外一類與新工藝白酒接近,將固態法白酒(不少于10%)與液態法白酒或食用酒精按適當比例進行勾兌而成的白酒。白酒的分類 根據gb/t17204-1998《飲料酒分類》的規定,白酒是指以高粱等糧谷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 麩曲及酒母等為糖化發酵劑,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陳釀、勾兌而制成的蒸餾酒。 按生產工藝分為—— 一、固態法白酒:采用固態糖化、固態發酵及固態蒸餾的傳統工藝釀制而成的白酒。 此種白酒按其曲種不同又分為: a.大曲酒:以大曲為糖化發酵劑釀制而成的白酒; b.小曲酒:以小曲為糖化發酵劑釀制而成的白酒; c.麩曲酒:以麩曲為糖化劑,加酒母發酵釀制而成的白酒; d.混曲酒:以大曲、小曲或麩曲等為糖化發酵劑釀制而成的白酒; e.其他糖化劑酒:以糖化酶為糖化劑,加釀酒酵母(或活性干酵母、生香酵母)發酵釀制而成的白酒。 二、半固態法白酒:采用固態培菌、糖化、加水后,于液態下發酵,蒸餾的傳統工藝釀制而成的白酒。 三、液態法白酒:主要采用液態糖化、液態發酵、液態蒸餾而制成的白酒。 液態法白酒又可分為—— a.傳統液態法白酒:以大米、糖蜜等為原料,在液態下加入糖化發酵劑,采用邊糖化邊發酵,液態蒸餾釀制而成的白酒; b.串香白酒:以液態法生產的食用酒精為酒基,利用固態法發酵的酒醅(或特制的香醅)進行串香(或浸蒸)而制成的白酒; c.固態勾兌白酒:以液態法生產的食用酒精為酒基,用固態法白酒進行勾調而制成的白酒; d.調香白酒:以液態法生產的食用酒精為酒基,加呈香、呈味物質調配而成的白酒。

10,釀造白酒的工藝一般分為幾個步驟

不同香型的白酒釀酒的工藝也不盡相同。比如醬香型白酒是采用超高溫制曲、涼堂、堆積、清蒸、回沙等釀造工藝,窖池是石窖;濃香型白酒是采用混蒸續渣工藝,窖池是泥窖……不同香型的白酒在釀造工藝上也是各有千秋的,市場上一些大品牌基本都屬固態法白酒,純糧食釀造出的白酒好喝不傷身,如果你有興趣實地了解一下,我一朋友前幾天剛去的赤水河,在郎酒廠里參觀的,兩大醬香之一的青花郎就產在那里,那個工藝流程有些震撼呢。傳統工藝:1 糧食煮熟(使其淀粉糊化)2 糧食攤涼3 糧食復蒸4 撒酒曲(按比例,不同酒曲比例不一) 5 攪拌均勻6 裝桶發酵(注意控制溫度,注意衛生)7 等發酵時間7-10天8 蒸餾9 成品酒新工藝釀酒流程:1 糧食加酒曲,加水(按比例)攪拌2 裝桶發酵3 前期每天攪拌2-3次,中期每天一次,發酵后 期不攪拌,密封發酵4 發酵10-15天5 蒸餾6 成品酒望采納,謝謝釀造白酒的工藝比較有講究,具體分為以下幾個步驟:選料、制曲、發酵、蒸餾、陳釀、勾調、灌裝。每一個步驟都直接關系到酒的最終口感,所以像一些大品牌比如郎酒用的都是傳承千年古法工藝,更有講究,釀造出的白酒口感極佳。旗下的青花郎是中國兩大醬香白酒之一,酒體醇厚凈爽,醬香濃郁,回味悠長~很好喝。目前市場上大多名優白酒都屬于純糧固態發酵,比如郎酒青花郎,采用高粱、小麥等糧食原料,通過在窖池中發酵,然后上甑蒸餾,這也就是釀酒的基酒。再通過長期儲存、陳化老熟、勾調降度后成裝為成品酒。純糧食釀造的白酒含有益物質比較多,或者對身體也比較好。白酒俗稱燒酒,是一種高濃度的酒精飲料,一般為50~65度。根據所用糖化、發酵菌種和釀造工藝的不同,它可分為大曲酒、小曲酒、麩曲酒三大類,其中麩曲酒又可分為固態發酵酒與液態發酵酒二種。 原料配方 凡含有淀粉和糖類的原料均可釀制白酒,但不同的原料釀制出的白酒風味各不相同。糧食類的高粱、玉米、大麥;薯類的甘薯、木薯;含糖原料甘蔗及甜菜的渣、廢糖蜜等均可制酒。此外,高粱糠、米糠、麩皮、淘米水、淀粉渣、甘薯拐子、甜菜頭尾等,均可作為代用原料。野生植物,如橡子、菊芋、杜梨、金櫻子等,也可作為代用原料。 我國傳統的白酒釀造工藝為固態發酵法,在發酵時需添加一些輔料,以調整淀粉濃度,保持酒醅的松軟度,保持漿水。常用的輔料有稻殼、谷糠、玉米芯、高粱殼、花生皮等。 酒曲、酒母 除了原料和輔料之外,還需要有酒曲。以淀粉原料生產白酒時,淀粉需要經過多種淀粉酶的水解作用,生成可以進行發酵的糖,這樣才能為酵母所利用,這一過程稱之為糖化,所用的糖化劑稱為曲(或酒曲、糖化曲)。曲是以含淀粉為主的原料做培養基,培養多種霉菌,積累大量淀粉酶,是一種粗制的酶制劑。目前常用的糖化曲有大曲(生產名酒、優質酒用),小曲(生產小曲酒用)和麩曲(生產麩曲白酒用)。生產中使用最廣的是麩曲。 此外,糖被酵母菌分泌的酒化酶作用,轉化為酒精等物質,即稱之為酒精發酵,這一過程所用的發酵劑稱為酒母。酒母是以含糖物質為培養基,將酵母菌經過相當純粹的擴大培養,所得的酵母菌增殖培養液。生產上多用大缸酒母。

推薦閱讀

小曲白酒發酵(小曲白酒發酵工藝)
清香型白酒工藝名稱(清香型白酒的工藝特點)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