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小寨子溝在哪里
小寨子溝距北川縣城93公里的青片鄉境內。小寨子溝風景區,位于四川綿陽市北川縣青片羌族藏族鄉,全天開放,建議游玩2-3小時,隸屬于中國四川省綿陽市,著名景點有熊貓、金絲猴、羚羊。小寨子溝風景區四川綿陽市北川縣青片羌族藏族鄉的小寨子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450平方公里,是目前亞洲自然保護最好的地區之一,也是世界同緯度森林生態系統保存最完好的地區。
2,四川省的北川縣是全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A 對 B 錯
A
3,綿陽有哪些好看的景點如題 謝謝了
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綿陽高新區綿興東路35號 0/4 四川省綿陽千佛山景區 四川省綿陽市 0816-2238585 0/2 猿王洞自然風景區 0816-4732666 0/2 四川漁父村森林公園 位于綿陽市市區東北部沈家壩東端富樂山麓涪江岸邊 0/2 竇團山風景區 四川省江油市 0816—3879898 3879669 0/1 綿陽梓潼七曲山大廟 0816-8219999 0/1 佛爺洞 0/1 四川綿陽市宋哲元墓 位于綿陽市東2.5公里的宮樂山寶蓋峰下 0/1 綿陽富樂山 0/0 小寨子溝 綿陽市北川縣青片羌族藏族鄉 0/0 四川王朗自然保護區 位于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境內,總面積322.97平方公里 0816-8822756 0/0 李白故里 位于江油市區南15公里青蓮場(舊彰明縣治)。 0/0 龍泉神女宮 0816-4225308 0/0 白龍宮風景區 江油市含增鎮白龍宮風景區 0816-3463588 3463583 0/0 綿陽江油李白紀念館 0816-3259789 0/0 大禹故里風景名勝區 0/0 云臺景區 0/0 乾元山風景名勝區 0/0 四川綿陽市高山國家森林公園 位于綿陽市鹽亭縣云溪鎮西 0/0 四川綿陽市泗洱自然保護區 位于四川省平武縣泗耳、虎牙兩個藏族鄉境內 四川綿陽市云臺觀風景名勝區 四川綿陽市 0/0 四川綿陽市北川大禹故里景區 位于四川綿陽市北川縣治城境內 0/0 四川綿陽市三臺杜甫草堂 四川綿陽市 0/0 四川綿陽市科學城 四川綿陽市 0/0 四川漢平陽府君闕 四川綿陽市 0/0 四川綿陽市片口自然保護區 位于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片口、小壩、開坪3鄉境內 0/0 四川綿陽市盤江漂流 四川綿陽市 0/0 江油市 0/0 綿陽市老龍山生態農業旅游區 0/0 圣水寺 0/0 報恩寺 綿陽市平武縣 0816-8822756
4,北川有啥土特產
【北川羌紅咂酒】北川羌紅咂酒是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的特產。北川羌紅咂酒秉承羌族傳統釀酒古法,吸收現代釀酒技藝,經嚴格用料,古法釀造,長期儲存,精心勾調而成。 據說,“羌紅”即羌族的“哈達;“咂酒”是羌族地區最古老的一種釀造酒,是用青稞煮熟拌上酒曲,封入壇內,發酵7—8天后即可飲用。羌族飲咂酒,不用酒具,而是將酒壇開封,用一根細竹管咂吸,咂飲時以長幼為序,輪流咂飲,并不斷地注入涼開水,直到味淡為止。是羌民族地區待客的最佳用酒。【北川馬槽酒】北川馬槽酒是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馬槽鄉的特產。北川馬槽酒取水于馬槽蕎花巖山泉,水質優良,獨具特色。產品遠銷山東、北京等地,在綿陽市內及阿壩的松潘、茂縣、黑水等地享有盛譽,倍受消費者青睞。馬槽鄉位于青片河中游,距北川縣城62公里,墩青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鄉內現有十個小酒廠,年產量200噸,其中馬槽老酒廠是清代皇親所建,至今近200年的歷史。馬槽酒廠始建于一六八三年,清朝統一中國時代,在同治年間進行維修過一次至今保留完整,現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在清朝時代羌人就居住在海拔三千多米高云端之上以寨子為集聚,后人稱之為云端上的人。雖山高地寒但主產玉米,黃豆,蕎麥青稞等等,羌人就以地形而得名的“馬槽”地理位置,常年森林茂密,四季常青,山清水秀,人吉地靈,她具有得天獨厚的賦予氧離子含量相當高的天然氧吧中,很有利于釀酒的天然地理資源,羌人用自己種出來的無污染的玉米,高山無污染的礦泉水作原料釀造出優美的好酒,常飲以酒軀寒,治病消毒,治傷化瘀,在慶典時圍座篝火旁唱歌把酒翩翩起舞,酒廠原貌依舊,工藝秘傳至今純玉米原漿酒品質一直保留至今,現在依然是原汁原味的羌人酒【馬槽酒】。馬槽酒廠位于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馬槽鄉街道,紅四方面軍舊址左側四合院內現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北川臘肉】北川臘肉是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的特產。北川臘肉采用北川傳統工藝腌制。制作出的臘肉色澤洪亮,味道醇香,肥而不膩,瘦而不柴,適應現代人對營養健康飲食的需求。 臘肉是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風味食品,全國各地腌制的臘肉口味都不盡相同,北川臘肉就是其中尤為著名的一種,北川縣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全境皆山,峰巒起伏,溝壑縱橫,山脈大致的白什、外白為界,其西屬岷山山脈,其東屬龍門山脈,最高點插旗山海拔4769米,最低點香水渡海拔540米,相對高差4229米。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由西北向東南平均每公里海拔遞降46米。密布的溪流分別匯集于湔江、蘇寶河、平通河、順山勢自西北向東南奔流出境。憑借北川的獨特氣候以及人文文化,北川臘肉隨著當地的歷史以及人們生活的不斷演變,就形成當地以及全國比較出名的臘肉之一,淳樸的北川人民,利用當地的地形優勢,全年用綠色的糧食以及植被養殖出來的豬,味道鮮美,口感更獨特,把喂養出來的豬,熏制成臘肉,起初是為了把吃不完的豬肉,用一種方式存儲起來,智慧的人們,就想到把新鮮的豬肉熏成臘肉,這種方式可以存儲幾個月甚至一年的時間,這也是往往用來招待貴賓朋友的一種食物,隨著生活的慢慢的改善以及被更多的人所認知,漸漸就形成了一種當地的特產,被更多人使用。北川臘肉的做法一:材料準備:綠色糧食以及青草養出來的豬、松柏樹枝、食鹽、花椒、茴香、桂皮等輔料二:制作北川臘肉的步驟:1、備料:取皮薄肥瘦適度的鮮肉或凍肉刮去表皮肉垢污,切成0.8一1公斤、厚4—5厘米的標準帶肋骨的肉條。如制作無骨臘肉,還要切除骨頭。加工有骨臘肉用食鹽7公斤、精硝0.2公斤、花椒0.4公斤。加工無骨臘肉用食鹽2.5公斤、精硝0.2公斤、白糖5公斤、白酒及醬油備3.7公斤、蒸餾水3—4公斤。輔料配制前,將食鹽和硝壓碎,花椒、茴香、桂皮等香料曬干碾細。2、腌漬的三種方法:(l)干脆。切好的肉條與干腌料擦抹擦透,按肉面向—下順序放入缸內,最上一層皮面向上。剩余干腌料敷在上層肉條上,腌漬3天翻缸;(2)濕腌。將腌漬無骨臘肉放入配制腌漬液中腌15一18小時,中間翻缸2次;(3)混合臆。將肉條用干脆料擦好放入缸內,倒入經滅過菌的陳腌漬液淹沒肉條,混合腌漬中食鹽用量不超過6%。3、熏制:熏前必須漂洗和晾干。通常每百公斤肉胚需用木炭8—9公斤、木屑12一14公斤。將晾好的肉胚掛在熏房內,引燃木屑,關閉熏房門,使熏煙均勻散布,熏房內初溫70℃,3—4小時后逐步降低到50—56℃,保持28小時左右為成品。剛剛成的臘肉,須經過3—4個月的保藏使成熟。【淌皮子】淌皮子以蕎麥面粉或小麥面粉作主料(用蕨根粉更佳),摻入適量洋芋淀粉,加雞蛋和清水調和如稀糊狀;鍋洗凈,加適當火力,鍋內先放入適量菜油,當油熱后,舀一勺面糊入鍋,即用鏟底把面糊攤平,愈圓且薄愈佳,每張面皮約小碗口大;當面底黃后立即翻面,再炕至熟即可起鍋,勿使焦脆。如法攤制若干張。吃法有三種:一是卷入炒菜或涼菜,如炒肉丁中加豆腐粒、花生米,或涼拌麻辣三絲等,卷如春卷狀食用;二是把淌皮子切成約半寸寬、1.5寸長的條塊,同熬鍋肉混炒后食用;三是切作條狀,放入肉片湯、圓子湯或菜湯內煮食,在煮湯時,在將湯作好起鍋前下淌皮子,燒開便盛起,以免過絨碎影響食口性。韌香易消化,吃法多樣而富有營養。【雜糧醪糟】雜糧醪糟 將玉米磨碎,去膚皮及細面,只存如麥粒與小豆般大小的玉米胚部顆粒,加上適量糯米、青稞,用溫水浸一宿,濾起,隔水蒸至八分熟,取出,晾冷,拌入適量甜酒曲,裝入陶瓷甕壇內,密封壇口,放進發酵簍內,包裹以保溫,置火塘旁,過幾小時轉換一下簍的方向,使其均勻受熱;發酵成功后,滿屋酒香襲人,即從簍中取出,開壇口,用干凈竹筷將壇內醪糟攪拌一下,再封口于陰涼潔凈處存放;吃時取出適量,放入開水中,加雞蛋、糖,煮食。具有酒力強、香甜可口的特點。【酸辣蕎面】酸辣蕎面以適量蕎麥面粉(須取頭面,可加入約20%野苧麻根面粉),加水揉成團,施以撲面,用搟面杖搟開,愈薄愈好,再迭在一起,用面刀發成細絲,然后入沸滾的開水鍋煮熟,撈至碗中,澆上調料趁熱吃。羌人喜用酸油菜湯煮蕎面,別具羌鄉風味。具有糯、滑、韌香的特點。【桂花百合羹】桂花百合羹 取新鮮大百合數個,只用其中部鱗片(去包片與芯),以剪刀剪掉每片的尖部和著生部,洗凈,入清水中浸泡2-3小時后撈起;鍋人加適量清水,煮沸,投入百合片,放適量化豬油、蜂蜜,共煮至百合熟透,但不能過熟過爛,再放入少許姜絲、胡椒末,即可盛起,用有蓋茶碗,碗內預先放入干凈桂花20—30朵,百合蜜羹趁熱盛入碗中,隨即蓋上碗蓋,悶泡一陣后,即可開蓋食用。具有糯甜、濃郁之香味。